中美教育的异同(5篇)
第一篇:中美教育的异同
我认为在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技术是一个具有巨大潜能的工具,它能更好地服务于21世纪人类的工作、交流、学习和生活。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有效的使用信息技术,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其中学校教育过程中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教师则是此过程的关键人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为学生提供使用技术的环境和机会,以促使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沟通。因此,在教师培育过程中必须提供技术经验,使教师具备教育技术的能力。现在让我通过两国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来比较一下。
两国间的不同点:
第一,从标准制定的背景和意义来讲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简称NETS)的产生,源于1996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提出的“要建立世界一流教育标准,将美国的教育建设成一流的教育标准,将美国的教育建设成世界一流的教育”的目标[3]。克林顿总统还提出要“实现技
术素养的四大目标”-----每所学校都联入因特网、每所学校有良好的教学条件、有适当的内容供教师整合进课程中、教师具备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必要技能,保证美国的每一个儿童具备21世纪所必需的基本技能。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教育部从1999至2003年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把教师信息技术教育能力的培训作为主要内容。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广大中小学教师应尽快掌握和应用教育技术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也迫切需要推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来帮助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相关意识、素养和能力。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ETS)最初源于ISTE所属的“职前鉴定与专业标准委员会”所作的工作。该委员会于1998年6月推出了针对学生的美国教育技术标准(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Students,简称NETS.S);2000年6月又推出了面向教师的美国教育技术标准(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Teachers,简称NETS.T);2001年11月发表了面向管理者的美国教育技术标准(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Administrator,简称NETS.A)[3]。
第二、中国标准制定的指导思想及过程
在充分调研与论证的基础上,教育部于2003年4月正式启动“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研制”项目,将该项目列入教育部重大研究课题,并委托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组织实施。专家们深入地研究和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关标准,其中主要是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ETS),以及美国教育传播育技术协会的《教育传播和教学技术项目认证标准》(简称ECIT认证标准)、英国教师ICT培训标准、英国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和英国中小学校长职业标准等。
2004年6月,《标准》的初稿基本形成,《标准》研制组随即在全国7个试验区,共100余所中小学通过座谈、问卷调研等方式广泛征询意见,并在其中选择了部分学校进行《标准》使用的实验。2004年12月25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美国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及其内涵分析
ISTE提出的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历经三次发展。1993年第一次提出的NETS.T包括十三个能力指标,1997年扩充为三大能力、十八个指标。2000年6月ISTE推出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教师版》将三大能力进一步发展为六大能力,并扩充为二十三个指标,6类技术
标准和绩效指标,即:1.技术操作与概念;2.规划并设计学习环境与学习经验;3.教学、学习和课程;4.评估与评价;5.工作效率和专业实践;6.社会、民族、法律以及人类问题。(《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教师)》全文见附录I)
NETS.T经历了三次修正,这反映了教育技术研究的时代性,满足了时代发展的需求,从而使标准更具参考价值。ISTE提出的教师教育技术标准(NETS.T)与学生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NETS.S)相适应,以创造真正适合学生学习的技术环境与机会。NETS.T第三版中特别加入了与技术相关的社会、法律、伦理和人类的议题,一方面突出了该类议题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性,同时提醒教师以身作则,加强此方面的能力。ISTE强调,教育者应扮演示范的角色,在运用技术于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改进教学,另一方面使未来的教师体验运用技术于教学的情形。
第三、从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及其内容分析来讲
2.1.2 中国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及其内容分析
NETS.T有较好的理论基础,较严密的逻辑关系和较完整的体系结构;英国的《ICT标准》
(包括英国的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和中小学校长职业标准)从总体上看,系统性、条理性不太强,但有些条目的内容颇有新意而且要求具体,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研制《标准》的体系结构与基本内容的过程中,我国着重借鉴了美国和英国的相关经验。
我国《标准》以“意识与态度”为动力,以“知识技能”为基础,以“应用创新”为目标,以“社会责任”为价值导向[4]。由《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教学人员》(Standard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for K12 Teacher---Teacher)、《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管理人员》(Standard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for K12 Teacher---Education Manager)、《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技术人员》(Standard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for K12 Teacher---Technical Teacher)三部分组成。(《标准》的总体框架见图1.1)(《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全文见附录II)
《标准》适合于中小学教学人员、中小学管理人员、中小学技术人员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与考核。面向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三个标准的整体结构相同,每个标准均由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和社会责任四部分组成。(第四、从方式上来讲:中国更看中课本内容,书上的所有东西,都是应试能力。美国更注重实践和实验,亲身体验一些东西。
两国之间的相同点:
1、中美两国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时代背景是基本一致的: 时代要求提高教 师的教育技术素养、将教育技术和学科教学相整合,促进教育改革。
2、中美两国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目标的共同点是:都把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看 作是教师获得教师资格的标准之一,关注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培养和整合信息技 术与学科教学的能力。
3、中美教师教育技术标准都要求教师具有终身学习、应用教育技术、评价 与反思等态度意识,都要求教师具有相关技术和技术应用的理论知识和应用知 识,都要求教师具有将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评价和管理学习能力、研究教学的
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都强调促进学生对技术的公平、健康的使用。
第二篇:比较中美金融体系的异同
比较中美金融体系的异同
中美金融体系的相同点:
1金融体系都是由金融市场、银行和外部公司治理及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和制度特征的总称。
2中美金融体系都包括以金融资产的交易、金融机构的构成和金融活动的监管为基础的多项内容。
中美金融体系的不同:
第一,中国金融和美国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美国出于金融市场的高度发展阶段,具体表现为市场规模大、金融工具多、产品链条长、资金能量强,这种“高度发展”在一定程度发展到“过度”,不但脱离了实体经济,而且会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作用。而中国处于金融市场发展的初步阶段,具体表现为市场规模小、结构不合理、金融工具少、主体实力差,这种“初步”难以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如多年存在的企业融资难、投资渠道狭窄等 第二,中国金融和美国的运行机制不同。
美国金融市场化程度极高,华尔街具有超级话语权,具体表现为金融机构的趋利化、金融
活动的自由化和金融业务的杠杆化,虽然这些特征目前在一定程度上面临下降和逆转,华尔街的话语权也在下降通道之中,但其高度市场化的根本特征不会改变。反观中国,中国的金融市场化程度低,行政管制较强,金融压抑较为明显,具体表现在为,金融机构活力不足,例如金融创新严格审批、金融业务较为单
一、金融服务能力较弱,等等。当然,中国金融市场化程度低既有历史和客观原因,也有体制原因,我们需要的是正视这样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