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染和整理基本知识
第一章 轧染的基本知识
一、 轧染的定义:
轧染是织物经短时间浸轧染料后,使染液渗透到织物内部,然后经过适当的处理,如:汽蒸或焙烘等,让染液进入纤维内部的整个上色过程。染料浓度一般用g/l。(浸染用OWF——染料织物重比)
二、 轧染控制流程和工艺
1、 接单:根据客户来样布的品种、成份、颜色标准和相关的整理要求,分析定单的加工紧急性和加工难易程度,进行合理的生产排单。
2、 根据轧染设备的性能拟定染色前处理工艺。
1)、织物的前处理的效果直接地影响着轧染的质量,用不同的工艺进行的前处理,纤维所具有的渗透性,上染性也不一样。
轧染用的轧车一般有以下几种:普通轧辊、橄榄形轧辊、液压均匀轧辊等。根据不同轧车类型,所采用的染色方法也有所区别。
2)、染整前处理工艺:
流程:烧毛——退浆——练漂——丝光
工艺条件:
烧毛:纤维在纺纱时,有很多短而松散的纤维露于纱线的表面,再加上织机的磨擦,在织物表面就耸立着一层长短不齐的绒毛。这层绒毛不仅影响织物的光洁度和容易沾染灰尘,而且在印染加工中还会产生各种疵病。如绒毛落入丝光碱液,使碱液含杂增加,影响丝光光泽和造成碱液回收困难,在轧染过程中产生色纤印和严重影响布面效果及上染均匀性等。所以除某些特殊品种外,一般棉布都要进行烧毛。 决定烧毛效果的工艺参数有:
车速,速度越快效果越差;(一般厚布用70-90M/MIN,薄布用90-110M/MIN)
火力,火力越大效果越好;
面次,烧的次数越多,布面越光洁,烧毛效果也就越好。
退浆:布在织造时,为了提高经纱的强力、耐磨性及光滑程度,在经纱一般都要经过上浆处理。经纱上浆所用的浆料主要有天然浆料,如淀粉、PVA和蜡质等。退浆是通过物理的、生物化学的反应,去除坯布上的浆料(主要为PVA和淀粉),提高织物渗透性和上染性能。
一般来说,退浆效果越好,织物的上染性越优良;影响前处理退浆效果的工艺参数有:
项目 | 条件描述 | 经济拮据退浆效果 |
车速 | 快 | 差 |
洗箱温度 | 高 | 好 | mdc
带料率 | 高 | 好 |
堆置时间 | 长 | 好 |
堆置温度 | 高 | 好 |
酶的用量(指在其活性范围) | 高 | 好 |
| | |
练漂:因棉纱为天然纤维,含有杂质,这些杂质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纤维的物理性能,降低了织物的润湿性,手感粗糙,色泽不白,在染色时还会妨碍染料上染。练漂就是利用化学和物理机械作用除去纤维上所附的天然杂质,使纤维充分发挥其优良品质,具有洁白、柔软良好的渗透性能,并且除去织物内的天然色素,赋予棉布以必要的白度,同时可除去棉籽壳;为染色和后处理提供良好的基础。
影响练漂效果的工艺参数:
项目 | 条件描述 | 练漂效果 |
车速 | 快 | 差 |
带液率 | 高 | 好 |
堆置温度 | 高 | 好 |
堆置时间 | 长 | 好 |
水洗温度 | 高 | 好 |
烧碱/双氧水浓度 | 高(一定的范围内) | 考研英语一历年国家线好 |
| | |
丝光:在丝光这个复杂的过程中,由于膨化作用,使纤维素部分晶区分子间氢键被拆开,无定形区增多,晶区尺寸减小,同时由于分子链中的葡萄糖剩基绕链的主价键发生了旋转,使原来在水溶液中不可及的胫基变为可及,即试剂可及胫基的数目增多,使染料和其它化学试剂容易渗入,因而丝光后棉纤维的吸附性能及化学性能获得提高。
所以丝光对轧染的染色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前处理过程中影响丝光效果的工艺参数有:
项目 | 条件描述 | 丝光效果 |
车速 | 快 | 差 |
碱浓(在一定范围内) | 高 | 好 |
碱温度 | 高 | 差 |
带碱时间 | 长 | 好 |
去碱效果 | 好 | 好 |
PH值 | 中性偏酸 | 好 |
| | |
3、 染料、助剂的选择和轧染工艺特点:
1)、染色过程中选料、开方和调方:
A、在光学中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而在染整色学中的三原色取的是减法混色中的三原色,即:黄、品红、青。
B、无论是从光学或是色学原理来分析,都说明颜色总体就是三原色相混合或相叠加的一个空间矢量,也就是色的三属性。我们要减少两个色之间的差异,即可以形象地理解为减少这两个矢量的绝对值。
C、根据不同颜色、不同的纤维的组成成分进行选择染料组合、开方、调方技巧和方法同浸染一样,在章中此略过。其实对于轧染来说,单调出几个颜色能跟上版并不是一件难事,难的关键是怎样才能把握住影响大货轧染最终颜色的诸多因素和工艺参数。
2)、轧染染色工艺流程和相关参数:(付表)
3)、 轧染的过程特点:
轧染因为上色的作用时间很短,组合中的各支染料对纤维的上染亲和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上染稳定性方面不及浸染;极易造成上染不匀。
三、 轧染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1、 根据轧染的特点,在上染过程中特别容易产生初车颜色深、上染不均匀、边中色差、头尾色差、批差、色点、色泳移、底面色等现象。某些甚至产生非常严重的跑料,造成前后深浅、色光差异很大。
2、 如何解决轧染中的初开车色差和跑料问题:
1)、在轧染中染料的上染速率曲线可以粗略地描述为:
速率V
平衡线
时间T
初开车
2)、组合中个染料的上色速率差异现象
因组合中各种染料对纤维的上色速率不同,所以导致它们达到平衡的步调也不统一,容易产生大货与所打的样板颜色差异。
3)、等浓度溢流和初车料冲稀或补充浓度提高
①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有的厂家采用溢流法进行染色;让大缸和料槽中的染液进行不断的循环,保持两者的浓度处于一致。
②大多数的工厂用的是初槽冲稀的做法,特别是一些织带厂、尼龙轧染等。但这样对大货调色员或工艺员的经验和技能要求比较高。
如果有条件可以使用以上两者相结合进行生产。
四、 影响轧染(匹染)的因素:
1、 来布状态、所选用纱的质量和布的种类;
2、 前处理工艺条件和处理效果,特别要防止荧光沾污;
3、 机器设备状态和用水的水质;
4、 染料的性能和组合的优良性;
5、 布面酸碱性对染色的影响;
五、 关于调色的其他感想:
1、理论只是一个调色中的指路灯塔,路到底怎么走?怎样才最近,个人的素质和起点适合于走什么样的路?
2、时间和实践是调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东西说起来和做起来是两个不同的事;特别是调色很注重亲身体验并进行经验的积累。有时还要下点工夫去记染料的色谱,就象背英语单词一样地把它背下来;等你要写“调色”这文章的时候就可以随手拈来。
染色工艺付表:
①、染液组成:
A、 活性染料:浸轧染色法
焙固法(一浴一步)
染料(g/l) | 纯碱(g/l) | 尿素(g/l) | 透油(g/l) |
0-5 | 10 | 50 | 5 |
5-10 | 20 | telnet80 | 5 |
10-30 | 25 | 100 | 5 |
30-50 | 30 | 120 | 5 |
50- | 30 | 150 | 5 |
| | | |
注:1、对于个别特殊颜色,要根据需要作适当调整;
2、对于乙稀砜型染料,纯碱、尿素量要减量,尤其是尿素。
汽固法(两步两浴):
第一步 | | | | | |
染料(g/L) | 碱 剂(一般不用) | 尿素(金山翻译在线翻译g/L) | 透油(g/L) | 防泳移剂(g/L) | 防染盐S(g/L) |
X | —— | 5 | 10 | 10 | 5 |
第二步 | | | | | |
染料(g/L) | 烧碱(g/l) | 盐(g/l) | 纯碱(g/l) |
0-20 | 3 | 250 | 20wcg是什么 |
20-40 | 5 | 250 | 20 |
40- | 5 | 250 | 20 |
| | | | | |
注:对于特殊染料、颜色要根据需要作适当的调整,尤其是烧碱的用量。低反应性的要用多点;高反应性的要用少点。
B、士林染料(悬浮体染色法,两浴两步)
第一步 |
染料(g/L) | 尿素(g/L) | 拍手歌英文版防泳移剂(g/L) | 透油(g/L) |
X 9511 | 50 | 10 | 5 |
第二步 |
染料(g/L) | NaOH(g/L) | 保险粉85%(g/L) | |
0~3 | 20 | 20 | |
3~10 | 30 | 30 | |
10~20 | 40 | 40 | |
20~30 | 50 | 50 | |
30~ | 60 | 60 | |
注:根据具体染料性能,对用量作适当调整。 |
| | | |
C、 分散染料(高温热熔法,一浴一步)
轧染 |
染料(g/L) | 透油(g/L) | 防泳 移剂(g/L) | 分散剂(g/L) |
X | 5 | 10 | 5 |
还原清洗 |
英孚英语培训费用染料(g/L) | NaOH(g/L) | 保险粉85%(g/L) | |
0~15 | 20 | 20 | |
15~30 | 30 | 30 | |
30~ | 40 | 40 | |
注:根据具体染料、具体布种要作调整,确保浮色清洗干净。 |
| | | |
②、工艺
焙烘工艺 |
染料 | 温度(℃) | 时间(min) |
活性染料 | 140~170 | 3 |
分散染料 | 190~220 | 3 |
注:具体视染料性能而定。 |
汽蒸工艺 |
yale university染料 | 温度 | 时间(s) |
活性染料(洗) | 102~105 | 60 |
分散染料 | 102~105 | 60 |
士林染料 | 102~105 | 60 |
注:具体时间根据布种。 |
1、轧余率:要保持均匀 2、还原槽温度>40 |
|
皂洗、氧化、中和 |
洗油等(g/L) | 双氧水(g/L) | 酸(g/L) |
| | |
1、温度: |
| | | | |
士林染料染色的工艺相对来说比较复杂,特别是在染某些深色或黑色是常常做不深。还有就是染色后要进行还原清洗和氧化,容易产生有钠盐等引起的黑斑和色垢。
第二章 后整对布面颜色的影响
一、后整理工艺概述
后整理是布厂的最后一道工序,主要负责把坯布加工成为满足各类客户所需的成品布,为服装厂提供合格的服装面料。对色织布而言,其生产工序包括:烧毛、退浆、丝光、水洗、定型、加色、起毛、磨毛、轧光、树脂、涂层、预缩。根据不同的织物结构和整理要求,后整理选择不同的工艺路线,其中一些特殊整理对LAB-DIP调色打样有特殊要求,打样时需注意。以下就此进行分析。
二、GEW后整理常规工序对布面颜色的影响
1、烧毛:
主要是将布表面绒毛烧除,使布面光洁。对布面颜色影响不大。
2、退浆:
通过酶的作用及高温水洗去除坯布上浆料。在原理上来说对布面颜色影响不大,但往往由于纱色牢度差、加上浆料脱落时带走一定的色素,所以实际生产当中会浅出来。更要注意某些有荧光的布在高温退浆时增白剂沾色对颜色的影响。
3、丝光:
丝光是利用浓碱对棉纤维的作用来增加棉的光泽,强力同时达到纬向定型的作用等。棉纤维在烧碱溶液中发生剧烈膨化,在外加张力的作用下,使棉纤维的形态发生变化,表现在棉纤维上的螺旋状扭曲消失,经向收缩,横向增大,其特有的腰月形截面增大而变园,同时也使棉纤维的聚集态结构发生变化,对光的吸收和反射性质也有所变化,通常是使布面颜色偏深,且随着丝光碱浓的增加,偏深的程度也增大。(值得注意的是随色织染色用料的不同其颜色变化方向会有些差异,所以具体的色光变化趋向比较没有规律)
4、水洗:
同退浆工序有些相似,但对含BLUE R染料织物,由于丝光后该染料受碱的作用水洗牢度
下降,为保证成品水洗牢度,后整理需在丝光后进行水洗。由此可知,水洗后含BLUE R染料织物将偏浅少蓝;如果红光较重的颜色,同时会因红色染料的牢度低等失去,所以在实际生产中是总体少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