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丹丹:菲利普·拉金诗歌的语言风貌诗与诗学

更新时间:2023-07-28 09:56:34 阅读: 评论:0

舒丹丹:菲利普·拉金诗歌的语言风貌诗与诗学
swimsuit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英国诗坛崛起了一个以菲利普·拉金(Philip Larkin)、唐纳德·戴维(Donald Davie)和伊丽莎白·詹宁斯(Elizabeth Jennings)等青年诗人为代表的新的诗歌群体,当时的舆论界称之为“运动派”。这批“运动派”诗人既拒斥盛行一时的仿叶芝和狄兰·托
马斯风格的新浪漫主义,又反对以艾略特为代表的精英姿态和晦涩诗风的现代主义。在诗歌创作上,他们主张坚守传统的英国精神与民族特质,维护本土文化价值与道德判断的延续,提倡继承和发扬英诗传统,关注现实,以理智、平实、清澈、节制的诗歌语言抒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个人经验。五十年代中期以后,“运动派”诗人逐渐为英国主流文坛所接受,成为战后灰色英国的世情描绘者和民众的诗歌代言人。“运动派”诗歌的风格席卷了五十年代后的英国诗坛,打破了自二十年代以来树立于英国诗坛的现代主义统治,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菲利普·拉金(1922-1985)是“运动派”诗歌的杰出代表,被公认为继艾略特之后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英国诗人。尽管拉金生前只正式出版过四册诗集:《北方船》(The North Ship,1945)、《受骗较少者》(The Less Deceived,1955)、《降灵节婚礼》(The Whitsun Weddings,1964)和《高窗》(High Windows,1974),但他对英国本土文化的热爱、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兼具传统与后现代风格的诗歌语言以及对传统诗歌形式与格律的继承使得他的诗歌独具个性而广受欢迎。他冷眼体察社会,以冷峻克制的笔触,聚焦个人经验,写平凡人的生活,生动地折射出战后英国世相百态和复杂的时代情绪。他的诗写得诚实而精准,语气节制而意蕴深厚,老练而又善于创新,优雅的诗歌形式里时有大胆
而富于表现力的粗言俚语嵌入。拉金以他独特而“硬朗的机智建立了一代新的英国诗风”(王佐良语)。本文以拉金具体诗例的解读与分析为切入口,结合“运动派”诗人共有的诗歌语言观,以及本人对拉金诗歌的翻译体会(文中所引拉金诗歌皆为本文作者舒丹丹所译,部分已公开发表),探讨拉金诗歌艺术的语言风貌与独特的内在品质,以期更好地解读菲利普·拉金的诗歌。
risknumlock一、从诗歌态度和诗歌技艺上回归英诗传统
  款式英语
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以艾略特和庞德为代表的现代主义美学几乎淹没了严肃诗歌中的英国本土传统,英诗传统日渐逸失。二战之后,以菲利普·拉金为首的运动派诗人提出“传统中断说”,认为“一种随哈代等人来自十九世纪的英国传统,部分地被第一次世界大战——其时有许多英国诗人陨亡——所打断,部分地是被我认为是凯尔特人的叶芝和我认为是美国人的艾略特的巨大影响所打断。”他们对英诗命运充满忧虑,认为本土传统式微已久,二十世纪的英诗风格已不复有纯正的英国风味。在运动派诗人眼中,真正的英国本土风格是“在现代主义传统之外,以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为起始,上承十九世纪的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下经乔治王朝诗人、罗伯特·格雷夫斯(Robert Graves)、约翰·贝杰曼(John Betjeman)等传承下来的”。运动派诗人认为,通过他们可以接续联通现代主义之前文学传统的“英国血脉”。因此,维护英诗传统的纯洁性被运动派诗人视为己任。
日语一级二级运动派的理论家唐纳德·戴维在其诗学专著《英诗中用语的纯洁》中,提出以十八世纪后期“用语纯洁的”英诗作为标准尺度来衡量和指导当代英诗,倡导一种“陈述文雅而有力的诗”。戴维提出将十八世纪安妮女王时期诗歌的两大优点作为参照标准,用以匡正当代诗风,纯洁诗歌用语。这两大优点即“隐喻的经济和具有好散文的优点”(傅浩语),也即诗歌用语不能背离散文及审慎口语的“普通用法”。在诗作中做到了这一点也就意味着做到了用语的“纯洁”。在诗歌创作中,运动派诗人的确有意使用“散文化”和“谈话式”诗歌语言。
作为运动派主将的菲利普·拉金在其诗歌创作实践中,是遵循运动派回归英诗传统与纯洁英诗用语的共同主张的。拉金有一种典型的英国态度,这表现在他对于本土文化的热爱、对个人经验的忠实以及对待生活与现实的理智态度上。拉金十分崇尚诗歌的个人性,他认为诗歌是诗人对其独特经验所作的一种情感保存。拉金曾宣称,“我写诗是既为我自己也为别
人保存我所见,所思,所感的事物。”他的诗常常从生活事实与个人经验着手,评论周遭所闻所见,直接而冷静地剖析诗人自我的内心世界。在诗语风格上,拉金师法哈代,务求意象具体而微,“不用很多形容词,而让事实讲话”(王佐良语)。他的诗大多使用平实的语言、谦抑或嘲讽的语调以及传统的格律,很好地体现了英诗中的传统美德。   
与他平淡的图书管理员的生活一样,拉金的诗歌既没有宏阔的叙事,也没有装模作样的故弄玄虚,他的诗呈现一种“非玄学”的特点,但他善于将生活中平凡而沉闷的细节提炼为富于回味的诗歌的质感。年华的流逝、生的厌倦、爱与婚姻的悲哀、以及对孤独与死亡的恐惧是拉金诗歌的常见主题。拉金的语调嘲讽、悲观、低调、坚执,但这一切之下,无不浸润着他的英国精神,一种对生命严肃的沉思和对现实人生的诚实。如在诗歌《布里尼先生》(Mr. Bleaney)中,在平淡而精准的生活细节里,拉金为我们再现了一个可怜可悲的小人物的一生:
  “这是布里尼先生的房间。他在这儿呆了
  肉体的一生,直到
  他们把他搬走。”印花窗帘,薄而磨损,
  垂在窗台之上五英寸。 
  窗子露出一长条建筑地带,
  驳杂,散乱。“布里尼先生还照管
  我一小块花园。”
yes and no
  床,竖直的椅子,六十瓦灯泡,
  ……  汽车行驶中熄火
  但是他是否伫立,看着寒风
dc是什么意思
  搅乱乌云,躺在发霉的床上
  告诉自己这就是家,一边嬉笑,
  一边颤抖,恐惧却依然摆脱不掉。
全诗用词平朴而简洁,以散文化的白描手法和闲谈式的语气将布里尼先生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生动地折射出战后英国普通民众悲观、失落、无奈、无为的人生心绪,同时也展示了拉金诗歌的一种可贵品质,即“心智和感情上的诚实”(王佐良语)。从诗歌语言上来说,真正做到了戴维所提倡的诗歌用语应具备的好散文的优点。
运动派的纯洁英诗用语主张还体现在隐喻的经济上。拉金诗歌中的隐喻不多,与现代派的隐喻也有所不同,但拉金的隐喻巧妙而独特,隐喻的张力常常隐于通篇的意境之中,而不像现代主义诗歌那样藏在句中的意象之间。这也是来自华兹华斯至哈代的英诗传统。来看拉金的名诗《癞蛤蟆》(Toads):
  为什么要让工作这只癞蛤蟆
  蜷伏在我的生活上?
  难道不能用智慧作长叉
很久以前英文
  撵走这个丑东西? 播音主持培训课程
  全诗由“工作这只癞蛤蟆”这一隐喻铺展开去,引发出种种相关细节,以至通篇构成一个扩展的隐喻,使得所涉及的物事基本保持逻辑上的一致和时间上的有序。这是拉金和其他运动派诗人喜用的技法之一,与小说技法中的叙述和描写颇为相似。拉金四十年代末曾写过两本长篇小说:《吉尔》和《冬天的女孩》,他崇尚将诗歌写得像小说一样具有可读性,因此他常有意识地以小说技法入诗,这无疑增强了其诗歌语言的散文性。

本文发布于:2023-07-28 09:56: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78/11215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诗歌   英国   传统   诗人   运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