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英语特色作业的设计

更新时间:2023-07-27 15:17:29 阅读: 评论:0

小学三年级英语特色作业的设计
小学英语教学,教师不仅要重视书本上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作业的设计与布置,使小学英语作业趣味浓厚、形式多样。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让学生动脑动手,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同时教师要能艺术性地对学生的作业做出评价,让课外作业成为每个学生和教师之间心与心的对话,让学生学有所成。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方法对小学三年级英语作业进行有效的设计:
一、分层布置作业
谢尔维听力技巧分层布置作业承认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自由的发展。教师在设计英语课外作业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分上、中、下三个层次来设计,考虑个别差异。比如三年级(3)班,这个班的学生英语水平高低不一,两级分化特别严重。学习好的不用教就会了,回回测试100分;而程度弱点的学生则是学也学不会,一个句子教、练若干遍也不会说。所以我在布置作业时,对学习好的要求较高,较严格;对于学习程度弱的,我一般都布置一些抄抄写写的作业或者是口头上的作业等等。这样,作业内容分层,数量分层,时间有短期和长期之分,在内容上安排较合理的梯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基础和能力上各得其所,而且不断提高其层次,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激励学生的竞争意识,关注了每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二、作业形式多样,激发兴趣简答题
结合每次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程度,我会布置相应的书面作业、口语作业及动手制作等等。
1、课堂作业。这一部分,主要是在每节课的新课上完之后,我都会出一些相关的习题。比如我们学习第四单元Do you like candy ?那一单元时,每学完一课我就会做这样的练习:Do you like grapes ? A:Yes,I don’t . B:No,I don’t./ Have some bananas! A:Here you are. B:No,tanks.让同学们能做到当堂课,当堂消化。还有,在教授完二十六个英语字母后,利用课堂最后五至十分钟可以让学生一起抄写练习大写字母与小写字母,熟悉书写笔画、字母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手写体与印刷体的区分,课堂中进行面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除此,我们还有连线,画一画,小侦探等等,针对不同的内容不只不同的作业。
2、家庭作业,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完善。其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利用课堂所学的知识训练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英语的交际水平。同时,科学合理的作业布置又会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起到及时反馈作用,有利于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在线英英词典
(1)、书面作业。一般我们是抄抄写写,抄写我们所学的新单词,新句子,写我们的小练习册,活动手册。
submission
拿粗挟细(2)、动手制作。根据不同的课,制作不同的物品,比如我们上第34课时,有一个新单词yacht,所以学完33课后的作业的其中一项就是制作一只小船和快艇,做的最好的那一个,下次上课时可以当作
strlen
教具,同学们非常感兴趣,而且在课前同学们就都已经学会了怎么
说了。这样不仅激发了同学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还培养了同学们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在本学期同学们还动手制动了字母卡片,在制作的同时,也得到了更多的联系书写字母的机会。
rigid
(3)、口头作业:主要是把我们所学的内容读给父母听、教给自己的父母;将我们所学的英文歌曲唱给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兄弟姐妹听;在学校见到老师、同学、朋友要主动用英语打招呼等等。
自考英语本科科目
三、课外延伸
青藏铁路英语布置家庭作业不能仅限于书本中的内容,在周末的英语作业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英语、积累英语单词。在英语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英语出现在我们生活周围,只要稍加留意,就可以发现许多英文商标、中英文广告、标牌。我让学生随时留意,布置他们自己去收集、摘抄。
以上是我在小学阶段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在英语语言方面的全面发展,在设计和布置学生的课外作业所做的探索努力。我们相信,充满童趣、充满挑战、多维化的课外作业一定能帮助学生克服在语言学习上所遇到的种种困难,让他们找到乐趣,找到自信,不断进步。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

本文发布于:2023-07-27 15:17: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78/11201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作业   布置   学习   同学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