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卷第2期呼伦贝尔学院学报No.2 V ol.16 2008年4月 Journal of Hulunbeier College Published in April.2008
英汉委婉语对比
鄂丽燕
(呼伦贝尔学院外语系 内蒙古 海拉尔区 021008)
摘 要:委婉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具有其独特的来源及构成方法,并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
同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委婉语折射出东西方的不同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本文从委婉语的应用
范畴、表达方式对英汉语言中委婉语作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委婉语禁忌语;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601(2008)02-00105-03
一、引言
英语和汉语是英美人和中国人民各自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并随着社会历史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这两种语言拥有语言的共性,但是在各自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各具特色。这一点同样也体现在委婉语上。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英语中的委婉语和汉语中的委婉语有区别但也存在相似之处。具体的说,英语和汉语的委婉的区别和相似体现在各自的分类,应用范畴,以及表达形式等。 这些方面体现了两种语言在社会文化,价值观,民族心理等方面既有共通之处又有各自的特色。materials
西方语言学家对委婉语的研究局限在词汇方面,所以委婉语只定义在词汇层面上。但是,汉语的语言学家主要是从修辞的角度研究委婉语,这就把委婉语的概念推广到句子和语篇的层面上,也打破了西方学者这方面的局限。
语言不仅是社会产物,同时也是心理现象的产物。 虽然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政治背景,经济地位或文化环境,但是对委婉语却有着同样的心理。 人们在使用委婉语时不外乎出于以下三种心理的考虑:避免禁忌,礼貌原则,以及掩饰。
通过对比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委婉语,我们可以了解委婉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社会文化现象。委婉语的产生和发展是不同社会心理和语言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委婉语反映了不同社会的发展、价值观、道德观和社会文化。 委婉语的学习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对我们学习英语,进行英汉翻译和跨文化交际有着指导意义。
truly二、语言、文化和委婉语
(一)语言和委婉语
有人说过:没有委婉语的语言会是一种存在缺陷的交流工具。 一方面,语言是委婉语的载体。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哪里有语言,哪里就有委婉语。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某些原因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尽量避免提到某些事情, 如果要提到这些事情,那就要用一些迂回曲折的方式。 正因为如此,人们为了避免直接提及某些话题就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使用委婉语。 总之委婉语可以使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听起来舒服些,更容易被人接受。
另一方面,委婉语是语言的一种形式。 我们在对话、交流、电影、小说、电子信件或其他语言形式中都能发现委婉语的痕迹。委婉语的不断发展也大大丰富了词汇。
委婉语的应用使语言交流更准确、更有效,这对交际的成功更有利。
(二)文化和委婉语
委婉语是语言的一种形式。 文化和语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化现象极大的影响着委婉语的发展。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人们心理、民族特征和行为的反映。因此,人们的文化价值观会影响他们礼貌方式和表达禁忌的方式。实习医生格蕾第二季
另一方面, 委婉语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变化的,而且由于交际情景的不同委婉语的应用也会有所不同。它是文化的一种反映,体现社会文化的思想潮流。
三、英汉语言中委婉语的对比分析
委婉语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人们在委婉语的应用上有一些共通之处,如应用范畴和心理特征。但是不同的语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民族对委婉语的理解也难免存在一些差别。
(一)委婉语的应用范畴
语言形式和文化背景的不同造成委婉语的应用也有所区别。死亡、性、残疾等是经常被人们使用委婉语的领
choo的用法收稿日期:2007-06-25
作者简介:鄂丽燕(1975-)女,达斡尔族,呼伦贝尔学院外语系。
105
域,东西方人对这些问题的观点有所不同。
1. 关于死亡的委婉语
中国人和英美人都认为死亡是人们谈话的禁忌。西方人信仰基督教,所以,他们相信不管是否拥有多高的社会地位或是拥有丰富的物质财富,每个人生来是平等的,那“死亡”对每个人来讲也是平等的。 因而,在《圣经》或其它与基督教有关的传说中存在许多与死亡有关的委婉语,例如:“to be with God”,“ to be asleep in the Arms of God/ in Jesus/ to lie in Abraham’s bosom”,“ to go to heaven/paradi”, “ to be promoted to glory” 3。西方人也认为人类生来有原罪,也就必会受到惩罚,所以“死亡”也是“to pay the debt of nature”.
当然,中国人也有自己的宗教信仰——道教和佛教。道教中有关“死亡”的委婉语就有:“仙逝”、“羽化”、“蝉蜕”、“骑鹤”、“物化”。 佛教里有“涅磐”、“圆寂”、“归西”。 但是在中国信仰道教和佛教的人数并不在多数,所以这些委婉语很少,而且也并没能在交际中广泛应用。
2.关于性的委婉语
在中国和西方国家里,性关系和身体的某些部位是谈话的禁忌。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性解放的更深认识,在最近几年里西方国家对性的态度开放了许多。在小说和电影中类似 “to make love”, “to have x with”, “to go to bed with” 这样的语言也出现了。
谈到性关系,中国人更倾向于用“同房”,“夫妻生活”等语言来代替。 英语中也有一些新创造的词汇“go to bed with”, “be in bed”, “do it”。 与汉语相比而言,英语拥有更多的关于性方面的词汇,这可能与人们对性抱有更开放、更随意的态度有关。
3. 关于疾病的委婉语
疾病和残疾都被认为是“坏”的方面,所以,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关于它们的委婉语。性病在英语里被称为“social dia”,“the French dia”, “certain dia”,“communicable dia”。汉语里人们把这种病称为“花柳病”,“富贵病”,“那种病”。
4.关于残疾的委婉语
在所有的文化背景下“残疾”都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在汉语里,“残疾人”,“聋哑人”,“腿有点不方便”被用来代替“聋子”,“哑巴”,“瘸子”。在英语里,“the disabled”,“the handicapped”,“the inconvenienced”,“the invalid”,“hard of hearing”, “talk with one’s fingers”类似这样的委婉语被人们使用。
5.关于职业的委婉语
在英汉这两种语言里,职业也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因为它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社会和经济地位。为了
给那些在地位低的岗位上工作的人保留面子,以及对他们的尊重,人们在交际中创造了一些委婉语。英语里 “engineer” (工程师), 后缀-ian, -or 加在职位后使那些低微的职位听起来更高贵。“a garbage collector (收垃圾的)”变成了一个“a sanitation engineer (卫生工程师)”,“a bootblack”成为了“a footwear maintenance engineer ”。在汉语中也出现了一些好听的表达方法,如“厨师”成了“美食烹调师”,“住房装修工”变成了“家具装潢设计师”。事实上,用这些委婉语来表示这些工作虽然没有改变这些职位的地位,但至少能减轻由此而造成的心理上的不适。
6.关于年龄上的委婉语
不同的人对年龄有着不同的态度。西方人害怕变老,不敢直面年老。美国人甚至把“old”这个词看作是禁忌,所以他们创造了一些词汇来代替年纪 “old”,如“the advanced in age”, “the mature”, “asoned men”,“nior citizens”,“the golden age”4。相反,中国的老人们不害怕年纪老,而且许多人以年纪大为骄傲。当听到“您老”或“您老高寿”,他们会觉得受到了尊重。在汉语里“老”这个字也经常被用来表示职位高和经验丰富,所以汉语里有“老师”, “老师傅”,“老总”。这些表达方式并不含年龄大的意思,只是表达说话人对听者的一种尊敬。
7.关于贫穷的委婉语
在当今物质利益大于一切充斥人们心理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在许多人的心中金钱就是一切,穷人难免
会受到歧视。为了避免造成尴尬,政府、社会和媒体尽量避免谈及贫穷。英语里有很多关于贫穷的委婉语,最常见的“be badly off”,“be down on one’s luck”, “be hard up for money”,“be less well off”,“be in difficulty”。穷人也被称为“have-nots”, “man of modest means”,“negative saver”以及“negative privileged”。
相比较而言,汉语里关于贫穷的委婉语少一些。人们经常使用的只有“拮据”,“手头紧”,“囊中羞涩”,这反映出了中国人和西方人的价值取向的差异。贫穷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里并不是禁忌。传统上来讲,中国人鄙视财富,他们相信“士不理财”,从而在行为上“重义轻财”。
softmanager是什么>新东方在线官网
(二)委婉语的表达方式
虽然委婉语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但是使用委婉语的心理和语言形式还是有许多相通之处。英汉语言里的委婉语也一样,虽然在某些方面或表达方式存在区别,但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英汉语的委婉语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
1.使用模糊语言
英汉语中使用委婉语可以使一些不中听的词语变得抽象、笼统或摸棱两可。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官网
juice是什么意思如果一个未婚女孩怀孕或者生了孩子,人们可能会这样评论:“She has an accident(意外)。 “accident
”这个词的意思很模糊,它可以指任何意料之外的事情。如果我们听到人们说“He has/had met with an accident.”
106
我们只知道他遇见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但是我们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事。同样,在中国我们说“他/她出了问题(意外)”来暗示类似这样的情况。“问题”这个词在汉语里的意思很模糊,所以经常被用来指那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在“我觉得您的大作中有两个问题值得商榷”中“问题”很可能是指“错误”。
在学校,当一个学生在老师讲课时想要去厕所,那他会说“Sorry, I have to do my business”.同样的情景下,中国的学生会说“对不起,老师,我得去方便一下”。在这里“to do my business”和“方便一下”都是“去厕所”的模糊的表达方法。
大多数人不愿意长胖。英语里,人们用“full”, “full-bodied”,“full figured”,“king-sized”, “mature”,“plump”,“stout”,“well-fed”,等词婉转地表达 “发胖”。
在当今的世界,像这样模糊的言语应用得很广泛,几乎充斥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例如:“in difficulties”指 “in debt”,“a lady of the town”表示“prostitute”,而“industrial action”和“industrial dispute
”指“strike”。同样在汉语里“工读学校”可以表示“青少年罪犯劳教所”,“失足青少年”代替“青少年罪犯”。
2.替代法
替代法就是用一些语气温和甚至令人愉快的言语来代替那些说不出口的或令人不愉快的词汇。“prostitute”这个词是个贬义词,人们会用 “fallen woman”,“call girl”,“painted woman”,“street walker”代替它。英语里“go to /be in/ be nt to prison” 经常被人们说是“be nt to the big hou” 或“be nt up the river”。在这两个短语中“the big hou”的意思是“prison”,“the river”指“the Hudson River”,在这条河的上游坐落着美国最著名的监狱。
3. 使用比喻
在英汉这两种语言中,许多委婉语本身既是形象又是常见的比喻,比如:“die (死)” 在英语里被比喻为“go to one’s long home”,这就和汉语说“死”是“回老家去了” 类似。这里“go to one’s long home” 和“回老家去了”是比喻也是“死”的婉转表达。月经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在英语里被比喻成“blue days”, “problem days”,“her period”;在汉语里它经常被说为“例假”或“倒霉”。在英语里,如果一个女性说 “My friend has come” 意味着“月经来了”,而中国女性可能会说 “我今天倒霉了”。
4.使用低调表达法
出于礼貌或使人愉快的考虑,人们经常会避免把某个事物或某件事情表现得更完整或更充分。比如说,人们往往不会说 “她很丑”而说“她长得一般”。对于那些智力低下的孩子,人们会说“a bit slow for his age”,“less able”。如果某个人疯了,他会被认为是“soft in the head”。类似这样的表达法在汉语里也很多,如:“他疯了”被说成是“他精神不正常”; “他偷窃”说成是“他手脚不干净”;而“婚外恋”是“关系不正常”。
5.使用外来语
借用外来语作为委婉语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事实上,外来语可以婉转地表达想法,这是因为外来语和本族语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人们对本民族的语言非常熟悉,而对其他民族的语言不熟悉,所以使用外来语代替本族语通常会给人一种不直接且语气温和的感觉。在英语里,外来语作委婉语的主要来源是法语和拉丁语。法语和拉丁语提供了许多委婉语,例如女性内衣的委婉语“brassiere”就是来自法语。在汉语里,越来越多的外来语也被人们使用了,如 “罗曼蒂克”,“酷”。
6.使用缩写和省略
在所有的文化中,为了避免不愉快,或表示礼貌,或掩饰某些东西,某些词汇可能就会被省略掉。在英语里,“The woman is pregnant” 被委婉的表达成“She is expecting”,在这个句子里“a baby”就被省略了。同样,“out”就是“out of work”省略后的委婉语。语音省略也是一种缩写,例如,“WC” 是“water
mdgclot”, “G-man”是“garbage-man” 的省略。汉语里也有利用缩写词委婉表达意思的,例如,“行将就木”中的“木”是“棺木”的委婉表达法。
四、结论
美国加州颁布禁足令
本文谈到了委婉语的一些方面。首先,笔者解释了语言、文化和委婉语之间的关系。其次,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委婉语的对比性分析,笔者试图找到两种语言中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委婉语是所有语言中常见的语言现象。虽然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委婉语存在许多差异,但是它们仍有许多共通之处,如委婉语的应用范畴、语言形式、心理因素等等。通过列举大量的英汉委婉语的实例,笔者深入的探讨了两种委婉语。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把英语的学习和教授、跨文化交际以及英汉翻译的重点放在了英汉语的委婉语的对比分析上。
总之,通过英汉语中委婉语的对比分析,笔者试图找到两种委婉语的相似和区别,同时也希望能给英语学习者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
[1] 陈定安. 英汉修辞与翻译[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4.
[2] 胡曙中. 英语修辞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 李国南. 辞格与词汇[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4] 邵志洪. 汉英翻译对比翻译导论[M]. 上海:华东理工
大学出版社, 2005.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