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ua lung谦冲高血压病人应用钙通道阻断剂后补钙问题临床探索
摘quo 要: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人应用钙通道阻断剂后给予补钙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5例,对照组35例,实验组服尼卡地平10 mg3次/日,加服钙含量1g/d的营养葡萄糖酸钙片(美国红日药业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制造),对照组给予尼卡地平加安慰剂,疗程8周。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与舒张压下降幅度差异有显著性,两组之间降压幅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 0.05);两组治疗之后,心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两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心悸、头痛、面潮红及躁部水肿等副作用的发生率为42.9%,实验组为40.8%。结论:高血压患者服用钙通道阻断剂时补钙有利于临床上血压的控制。
关键词:高血压;钙通道阻断剂;补钙
近年来,大量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饮食钙与高血压发病率及血压之间存在着负相关[l,2],但能否通过补钙治疗高血压,目前尚无明确说法。本文通过对应用钙通道阻断剂的高血压病人给予补钙治疗,以探讨补钙能否治疗高血压的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70例入选病例均为我院2005年3ceasar月~2007年10月住院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32例,平均年龄(56.5±8.2)岁,平均病程(20.6±10.1)年。所有入选病人均符合WHO诊断标准的轻、中、重度高血压[3],并排除了继发性高血压和恶性高血压、心脑肝肾功能衰竭、不稳定性心绞痛或3个月之内心肌梗塞者。
1.2 方法
1.2.1 分组及适应症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5例,对照组35例,两组性别、年龄、基础血压和心率经检验无显著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治疗前停服其它抗高血压药2周,实验组35例,服尼卡地平10 mg3次/日,加服钙含量1g/d营养葡萄糖酸钙片(柚子的英文美国红日药业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制造);对照组35例,尼卡地平加安慰剂服法同实验组,安慰剂外观、口味与营养高钙素相似,疗程为8周,如果在研究期间血压突然升高,则给予舌下含服,待血压
下降后恢复治疗。
1.2.2 观察指标
治疗期间使用刻度以2 mmHg为单位的水银柱血压计测量右上肢坐位收缩压与舒张压(声音消失时为舒张压),每次测量3遍,取平均值,每2周测1次,同时观察心率及副作用,治疗前后均查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及血脂血糖。
1.2.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用x±s表示,两组间差别用t检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资料作配对t检验。
2 结果
2.1 降压幅度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与舒张压下降幅度差异有显著性,两组之间降压幅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 0.05)。
2.2 心率及副作用
两组治疗之后,心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两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rm (P >0.05);对照组心悸、头痛、面潮红及躁部水肿等副作用的发生率为 42.9%, 实验组为40.8%。此外,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肝及肾功能、血尿常规等检验无明显改变。两组血压及心率治疗前后变化见表1。
3 讨论
大量的流行病学和临床实践发现,钙摄取量与血压之间存在着一种反比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二价元素,饮食中的钙缺乏通常会引起或促进高血压的发展,而且在钠/钾比例高的情况下更为明显[4]。Ihvyer等[1]通过前瞻性的研究指出,每日钙摄入量与高血压发病率呈负相关,这种相关性是独立于年龄、体重指数、酒精摄入量和性别等因素而客观存在的,但相关程度受前三者影响。饮食钙的摄入与血压呈负相关,这一结论由Cappuuio等[2]对大量统计研究数据进行的Meta-分析得以证实,即男性饮食钙每天增加100 mg,收缩压下降0.01mmHg( P < 0. 001),舒张压下降0. 009 mmHg (P < 0. 05 ) ,这种负相关程度在女性更为明显,从统计学角度来看,这种负相关关系是显著的。补钙到底能产生多大降压效应,Bucher等[5]认为,机体钙摄入量存在一个阈值,只有低于这一阈值时,补钙才能具有明显
的降压效应,基础饮食钙摄入充分者,补钙后降压效果微小或根本无效,而基础钙摄入不足者,补钙后血压明显下降,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无可否认,即补钙确实能使血压下降,但其效应远远低于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或其它一些非药物治疗手段,如补钾、限盐、大剂量应用W-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降压效果。本文研究数据也证明,治疗组在钙拮抗剂基础上加用钙剂,虽使降压幅度略有提高,但统计学上两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也说明补钙对血压的影响远较钙拮抗剂等降压药影响小。当然,临床试验患者数量与补钙周期对结果有直接影响[6],一般来说,补钙数量越多,周期越长,降压效果越明显,也就越接近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
关于钙影响血压的理论基础,已有报道指出,高血压病人及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中存在着血清钙水平低下,高钙尿症和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增高,但细胞内游离钙反呈超载状态[7,8,9]的情况,即多种类型细胞的胞浆内Ca++浓度增高,平滑肌细胞通透性和钙离子通道活性则明显多于正常,这一点正是钙拮抗剂治疗高血压的理论基础。补钙的降血压作用主要是通过以下环节实现的:①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促使Na+-K+-ATP酶及Ca++-ATP酶活性,限制钙内流,促使钙排到细胞外,降低细胞内钙水平,改善血管平滑肌细胞舒缩能力;②通过钙调节机制发挥降压作用。研究发现,甲状旁腺素、双羟维生素D3、降钙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都具有一定血管活性,由于这些激素水平受饮食钙影响,它们既可介导低钙饮食中血压升高,又可在高钙饮食动物中产生良好的降压效果;③对交感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低钙饮食可引起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活性升高,从而使血压升高,这种血管收缩能被补钙所抑制;④肾素-血管紧张素的系统调节作用。血管紧张素引起的高血压可明显被饮食钙所控制,且减轻程度与钙含量呈正比。由于肾素-血管紧张系统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其降压作用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⑤影响其它电解质代谢。钙离子可能起着一种钠输送作用,钙水平低下容易导致钠输送不利,储留在细胞内,并进一步造成钙的流失(尿钙症),引起高血压。补钙能通过促进尿钠排汇而降压。
综上所述,服用钙通道阻断剂时补钙有利于临床上血压的控制。高血压患者的体内普遍存在着与甲状旁腺分泌有关联、具有增高血压作用的物质, 这种物质叫作甲状旁腺致高血压因子,该物质具有促进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的作用, 而后者可导致血压升高。进一步研究还显示, 数量单位血清钙处于低水平状态时, 甲状旁腺高血压因子会因缺乏反馈作用的抑制而增加分泌量。因此,高血压患者在进行降压治疗时, 应适当补充钙剂, 其目的是为了减少体内某些因缺钙而释放的升压物质。
参考文献:
[1] Dwayer J H, Lili, Dwyer K m. Dietary calcium, alcohol and incidence of treated hypertension in the NHANES 1 epidemiologic follow-up study[满足的英文J]. Am J Epidemiol,2005,144(9):828.
[2] Cuppuici F P, Elliott P, Allender P S. Epidemiologic association between dietary calcium intake and blood pressure: a mete-analybis of pubished data滑铁卢大学专业[J]. Am J Epidemal,2004,142(2):935.
[3] 叶任高.内科学former(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4] Crachow H W, Sobocinski K A, Barboriak J J.Calcium intarc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dietary sodium and potassium to blood pressure[J]. Am JClin Nutr,1988(48):1463.
[5] Heiner C, Bucher. Effects of dietary calcium supplementation on blood pressure[J]. JAMA,2006,275(13):1016.
[6] Morris C D, Reusr ME. Calcium and blood pressure:epideiology revisited[J]. Seminer Nephrol,2005(6):490.
[7] Orlor S H, Li J M, Tremblay J. Genes of intracellular calcium. metabolism and blood pressure control in primary hypertension[J]. Semi Nephroo,1995(15):569.
[8] Touyi R M, Milne F J, Reinach Sa. Platelet and erythrocyte Mg++ Ca++ K+and cell membrane adenosine triphosphata activity in esntial hypertension in blacks[J].J Hypertens,2003(10):571.
[9] Resnick L M.Cellular calcium and magnesium metabolism in the pathophysiology and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and related metabolic disorders[J]. Am J Med,2004(93) : 1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