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与语用失误
廖淑梅(江西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22)
摘 要:基于图式理论,从英语学习者语用图式知识不足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他们在英语交际中出现语用失误的原
因;在此基础上,具体阐述了构建和扩充英语学习者语用图式知识的可行措施;同时提出帮助英语学习者减少语用失误、提高语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图式理论;语用失误;语用图式知识;语用能力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Schem a Theory and Pragm atic F ailure
Liao Shumei
电脑维修培训
(Institute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22)
Abstract :From the angle of English learners ’inadequacy in pragmatic schema knowledge ,this article ,bad on the schema theory ,
intention
analyzes the reas ons why they make pragmatic failure in English communication ,furtherm ore ,concretely illustrates feasible measures to fur 2ther construct and enlarge their existing pramatic schema konwledge.Meanwhile ,s ome other suggestions are propod ,which are effective ways to help the English learners decrea their pragmatic failure and improve their pragmatic competence.
K ey w ords :schema theory ,pragmatic failure ,pragmatic schema knowledge ,pragmatic competence
图式理论有很强的解释力和概括性,它已被用来解释多方面的心理过程,同时也被运用于英语教学中的诸多方面。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的英语教学工作者就开始涉猎对图式理论与英语教学这一课题的研究。90年代后期,国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入了活跃时期,教学工作者就图式理论与英语教学展开了多维度的探讨。众多研究表明: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的图式知识会促进他们的学习。本文试图结合图式理论与语用失误,从英语学习者语用图式知识不足的角度出发,分析他们在英语交际中出现语用失误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英语学习者如何建构和扩充他们头脑中已有的语用图式知识,进而减少语用失误、提高语用能力方面进行探讨。
一、图式理论与语用失误的关联
1.图式理论简述
图式(Schema )是认知心理学术语,最早见于
K ant 的哲学理论中,后来受到众多认知心理学家的
关注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1932年,认知心理学
家Bartlett 在其著作《记忆》
(Remembering :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 sychology )中将“图式”定
义为“对过去的反应和经验的积极组织”;美国人工
智能专家Rumelhart 把图式看作是“人们所有一般知识的总和”;Widdows on (1983)认为“图式是已知事物或信息存储于头脑中的知识结构”;C ook (1989)认为图式是头脑中的“先存知识”
(the pre 2existent knowledge )或“背景知识”some 昭宥
(background knowl 2edge )。尽管表述有所不同,但释义的观点是一致的:即图式就是知识在头脑中储存的形式,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积极的组织。大量的认识理论证明:图式是认知和输出的基础;英语学习者头脑中已储存的知识对他们吸收新知识的方式和运用效果起着关键作用。对于图式理
论,Carrell (1983)把其定义为:有关背景知识在语言理解中的作用的学说。图式理论因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和
Ξ收稿日期:2006-03-07期颐怎么读
作者简介:廖淑梅(1979-),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学。
第19卷 第4期2006年7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H ANG CH UN UNI VERSITY OF SCIE NCE AND TECH NO LOGY (S ocial Sciences )V ol.19N o.4Jul.2006
概括性,已被用来解释多方面的心理过程,并被运用于英语教学的诸多方面。
2.语用失误及分类
1983年,英国著名的语用学家Jenny Thomas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Cross2Culture Pragmat2 ic Failure)一文中给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下的定义是“the inability to understand what
is meant by what is said”。即无法正确理解对方所说的话。我国语用学家何自然(1997)指出:语用失误不是指一般遣词造句中出现语言运用错误,而是说话不合时宜或说话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简单地说,语用失误就是指脱离特定的语境,违背目的语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念,不顾及双方的身份、地位、场合等而使语言交际遇到障碍的语言语用中的失误。
语用失误有语用—语言失误(pragma2linguistic failure)和社交—语用失误(s ocial2pragmatic failure)之分。语用—语言失误表现为将汉、英词语等同,违反操英语本族人的语言习惯,误用了英语的其它表达方式或套用汉语的表达结构等等。社交—语用失误是指交际中因不了解或忽视交际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而出现的语言表达失误。它与交际双方的身份、交际的语域、话题的熟悉程度等因素有关。当然上述两种语用失误的区分不是绝对的。由于语境不同,双方各自的话语意图和对对方的话语理解都可能不同,因而某一不合适的话语从一个角度看,可能是语用语言方面的失误,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可能是社交语用方面的失误。
3.从语用图式知识不足的角度看语用失误
在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中,笔者发现,造成中国学生语用失误的最大原因就是交际中英语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的相关语用图式知识的缺失。语用图式知识的不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对英语习语、典故了解的不足,对词语的内涵和外延了解不够。以“Everybody made suggestion, b
ut no one actually offered to bell the cat.”为例,当学习者不熟悉句中的“bell the cat”这一典故时,理解起来会有困难,也可能会引起语用失误。句中的“bell the cat”系成语“to hang the bell about the cat’s neck”的简略,原意是“给猫的脖子上挂铃”。它出自《伊索寓言》(Aesop’s Fables)中的《老鼠会议》(The Mice in Council)。寓意是:遇到困难的时候,既需要有出谋献策的人,更需要有挺身而出的实干家。“bell the cat”因此也常用来比喻:to do s ome2 thing dangerous in order to save others;to step forward bravely to face the danger;to take a risk for the g ood of others。此外,没有正确了解某些词语的内涵和外延也会引起语用失误。如“Y 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在西方这是向对方表示羡慕的一种说法,但对中国人来说,“dog”含有贬义,如果不了解句中的“a lucky dog”是指“幸运儿”的话,会觉得受了侮辱。
(2)西方文化等背景知识的贫乏,如招呼语、礼貌恭维语、禁忌语、餐桌礼仪、宗教信仰、民族风俗等知识的缺乏。如初次见面问:H ow old are y ou?
H ow much do y ou earn each m onth?Are y ou married? What’s y our religion?etc.这些问题会被看作是侵犯对方的隐私,导致对方不快。另外,在接受别人的赞扬时,由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有时也会引起语用失误。以下是英国女士A和中国女士B之间的对话:
新概念英语答案A:Oh,what beautiful clothes!I really like it.
B:Oh,no,y ou are joking.Just s o s o.
对以英语为母语的A来说,B的回答是莫名奇妙的。他们会对赞誉者的话表示感谢,而不是像B 那样断然否定,得体的回答应是:“Thank y ou!”
(3)语体意识的不足。语体意识即语体自觉,是对人们在语用中能够按照不同功能域的需要选择适应该域的语体进行交际的能力而言。在言语交际中,英语学习者们可能不注意对方的身份、谈话的内容、说话的氛围和场合,而没有使用恰当的语体。如Jim在街上意外地遇见一个多年不见的朋友,他惊喜地发出了“No!”这种很随意的惊讶,但如果是中国学生遇到这种情况,大部分可能会误用语体“Hey!Hello!”等,这种误用会导致交际不得体。此外,在正式外交场合中,如果给你介绍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导人物,应该怎样跟对方打招呼才比较得体呢?如果你使用“Hi”这种极为亲密的语体,也会导致交际上的不得体。得体的表达可以是:“Hello,nice to meet y ou!”“H ow do y ou do?”
语用图式知识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阻碍英语学习者交际能力的提高。我们知道,只有交际双方共享某一知识时,交际才能顺利进行下去。因此,教师有必要帮助英语学习者构建和扩充他们头脑中的语用图式知识。
二、英语学习者语用图式知识的建构与扩充
initialize是什么意思 头脑中具备丰富的语用图式知识是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者顺利进行交际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帮助和鼓励学习者尽可能多地增加社交文化
56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9卷
输入。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1接触丰富、真实的语言材料丰富、真实的语言材料有助于学习者的顺利交际。教师可通过英语教材、英语辅助资料或其他途径给他们提供有关社交文化的输入;学习者可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英语杂志、英语报刊读物、英文戏剧等其他渠道接触更多英语文化,初步构建常用的语用语料库,如问候用语语料库(greetings corpora )、感谢用语语料库(thanks corpora )、道歉用语语料库(apologies corpora )、
英语习语典故用语语料库(allu 2sions/idioms corpora )、请求用语语料库(Requests cor 2pora )等,以便在下次交际中迅速提取。当学习者接触的真实材料越来越丰富时,其头脑中的语用语料库也随之扩充,逐渐建立更为庞大的语用语料库,如宗教信仰用语语料库(religions/beliefs corpo 2ra )、民族风俗用语语料库(ethnic customs corpora )、餐桌礼仪用语语料库(rituals corpora )等,见图1:
图1 丰富的语用知识语料库
建立丰富的语用知识语料库为学习者以后的顺利交际提供更为丰富的语用资源,会帮助他们减少语用失误,不断提高语用能力。
2.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技术
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技术集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于一体,不仅有效地重现事物的客观属性,使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以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而且给他们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帮助他们构建和扩充语用图式知识。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利用一
些声像资料(包括电影、录像、广播节目等)以及电
子教材等为英语学习者提供大量的语用图式知识输入。如听力课上选择播放一些含有请求、道歉、命令、拒绝、威胁、允诺等言语行为较多的英语原版影视作品,在观看过程中,教师引导学习者留意某些场合用语并有意识地记忆。这些源于英美现实生活的材料反映了英语在现实生活中使用时的社会文化语境,不仅会扩充英语学习者头脑中的语用图式知识,同时也会不断增强他们的语体意识,并
把这些表达灵活运用到实际中去。
3.开设中西文化比较课和定期举办相关讲座调查中我们发现,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缺失或中西文化的差异是导致我国英语学习者语用失误的重要因素。例如,在一次中国的学术会议上,主持人邀请外宾作学术报告:“Now let ’s welcome Mr.Smith to give us an excellent and englighting speech.”在中国,这是一种很隆重的邀请,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位外宾听到之后,并没有露出高兴与感激的笑容,相反很生气。原来,这种邀请方式在他们看来是一种不信任对方能力的行为,似乎是在鼓励其尽其所能,因而这位主持人的欢迎词是不得体的。另外,在我国,课堂上语言形式的授课内容较多,教师往往无暇顾及语言形式以外的知识(如中西文化比较等知识)。我们知道,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座,不了解西方文化而想达到自由沟通是不可能的。因此,给英语学习者开设西方文化课(如英美文化)或定期举办有关中西文化知识的讲座,可使他们不断扩充语用图式知识,增强文化差异敏感性。
三、充分运用已有的语用图式知识,减少语用失误、提高语用能力
学习者具备了一定的语用图式知识,但如果教师不善于引导和鼓励他们在交际中灵活运用、反复
实践,学习者的语用能力也不会提高。语用能力是指学习者能识别不同的交际语境,认识话语的多层次性(如言内、言外意义)并结合社会和文化因素,根据一定的交际原则,得体、合适、准确地理解别人和表达自己的能力。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帮助学习者减少语用失误,提高其语用能力。
1.课上强化学习者的口头交际能力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如口语课、口译课、英语阅读课等)应尽量给学生提供机会练习口语,注重培养他们的语用意识,减少语用失误,提高其语用能
力。以讲授“圣诞节”
(Christmas Day )为例,可在课前鼓励学生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查找有关“Christmas Day ”的相关资料,如圣诞节的起源(the origin of Christmas Day )、圣诞晚餐(the dinner of Christmas Day )、圣诞文化(the culture of Christmas Day )、圣诞礼物(the gifts of Christmas Day )等;课堂上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同时还引导他们对中西方两大节日“Christmas Day ”和“The S pring Festival ”
的有关习俗、文化等方面进行比较,以加深理解。通过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口语交际,笔者发现,学生
第4期廖淑梅:图式理论与语用失误57
的语用意识增强了,其语用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实施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互动课堂教学
以往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控制课上的一切活动,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机械地模仿、操练。这种教学模式阻碍了学习者积极性的发挥和交际语用能力的提高。随着二语习得研究
的进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互动课堂得以提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角,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倾听者和评价者;课上鼓励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维互动。以讨论“美国文化”(American Culture)为例,教师可先让学生自己选择小组成员,然后鼓励他们选择自己认为最有效的合作形式,如双人互动(pair w ork)、小组互动(guoup discussion)、组际互动(inter2group discussion)、研讨大班互动(Seminar)等形式,对“美国宗教“(the religion of America)、美国习俗(the customs of America)、美国文化礼仪(the rituals of America)等方面进行交流、互动。在其讨论过程中,教师加以适当引导,切实帮助学生提高语用能力。
3.营造真实的交际语境
要营造真实的交际语境,使学习者有机会运用已有的语用图式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语用能力。例如,课外可以举办英语角(English C orner)、英语咖啡厅(English Cafe)、英语竞赛(English con2 tests)、英语辩论(English debating)等活动,给英语学习者提供练习口语的场所,这样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语用意识。此外,可在听力教室或多媒体英语教室给学生播放一些英文原版电影,内容涉及历史、政治、宗教、艺术和文化风俗等题材,如“The Simp2 sons”,“Forrest Gump”,“Patriot”,“Law&Order”,“Friends”,“Spin city”等。这些影片会让学习者感受真实的语境,从不同的角度了解英语文化,接触现实生活中地道的听力语料。在影片欣赏完后,教师可引导和鼓励学生就片中的人物、情节进行交流、探讨,以培养他们临场应变、准确用词、流畅表达观点的语用能力。
4.进行网上交流
网上交流是培养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达,英语学习者可以进入国外网站或通过OIC Q等途径与外国朋友进行网上交流。例如,学习者可以就某一言语行为交际展开讨论。以讨论“感谢”及其回答为例,一外企公司老板B向其工作出色的员工E表示感谢,讨论员工回答是否恰当:
B:Fabulous!Thank y ou very much!
E:Never mind!
通过讨论便知,员工的回答不合时宜。“Never mind”通常用于向某人表示道歉而对方并不介意的场合,当对方表示感谢时用“Never mind”回答会使对方不知所措,还以为冒犯了另一方,引起交际的中断。得体的回答应是:“Y ou are welcome.”“It’s my pleasure.”
honestar
通过网上交流与探讨,学习者不仅可以增加更多地道的语用知识,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在以后的交际中不再出现类似的语用失误。
四、结语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习者在交际中灵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和鼓励英语学习者构建和扩充其语用图式知识,并创建真实的交际语境,以减少他们在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提高他们的语用能力,为我国培养出一大批跨世纪合格的高素质英语人才,以适应21世纪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韦汉,章柏成.图式理论和中国外语教学研究的回顾与
前瞻[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3):63-66. [2]Bartlett,F. C.Remembering: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2
cial P sychology[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332.
[3]Rumelhart,D. E.Schemata:The building blocks o f cognition
[A].Hillsdale,N J:Lawrence Erblaum Ass ociates,1980.
夸夸我的老师[4]Widdows on,H.G.Learning Purpo and Language U[M].
Ox ford:Ox 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ui设计是什么[5]Thomas,J.Cross2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J].Applied Lin2
guistics,1983(4):91-109.
[6]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
版社,1997.
[7]丁金国.语体意识与语言运用[J].修辞学习,2005(3):
11-18.
58
break down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9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