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丛刊•理论研究》2018.01
从植物词语的翻译探究英汉思维差异
马菲菲张春
【摘要】英汉语中表示植物的词语十分丰富,因英汉思维差异,对植物联想意义的翻译往往不同。本文 将根据中西方植物词汇的内涵意义不同,探究英汉思维差异,促进英汉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关键词】植物词联想意义思维差异
在人类的社会发展历史中,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 切。除了植物的实用价值,其独特的形态和习性也唤起了 人们无限的美感,使人们产生种种联想,并借植物来表达 自己的思想,寄托感情,抒发理想。这样,植物就有了深 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不少文人歌咏植物,以物抒情;而英语国家由于受西方古典神话的影响,花木情结强烈。同一植物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不同的联想意义,而联想 意义的差异恰恰体现了不同民族在思维上的差异。
_、英汉植物词语联想意义不同
由于思维差异,英汉民族对同一植物联想到的特性和 引发的情感也不同,某种植物在一种文化中有丰富美好的 意义,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却是糟糕丑陋的意义,甚至无联 想意义。僻静
pilates(一)同一植物英汉不同的联想意义
在汉语的古诗词中,“垂柳”表示恋恋不舍,英语用 “willow”象征勇敢,“weeping willow”则表F哀怨;汉语中 用“雨后春笋”来形容新兴事物的快速发展,英语“6h 5 mushrooming”;汉语中常用“红豆”表示恋人之间的相思,英语 “ll one’s birth right for red bean stew”为了眼前的姆 头小利出卖原则,因此在汉译英中红豆译为“G v eb en”才 不会出现歧义。Daffold是黄水仙,汉语里仅是一种花的名 字,而在英语里则是春天、欢乐的象征,一些文学家常用 drffold来描写春天以及春天带来的欢愉心情。梅花是我国的 传统花卉,由于盛开在寒冬,顶风冒雪,在中国花卉中有 很高的地位。毛泽东曾用“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 足”来表达中国人民像梅花一样,不惧严寒与风雪作斗争 的气概,王安石《咏梅》表达了梅花坚贞不屈、坚毅的品 格[1];英语用p lm来表达梅树或李树。基督教文化中用梅 树表示忠诚,英美的俚语中,plum表示奖品、奖励,His job is a plum.(他的工作是一份美差)
government(二)某些植物,英语有联想意义,汉语没有
中国娃娃英文苹果是人们十分喜爱的水果,英语常用a apple爱称自己的孩子,意为掌上明珠。栎树(o k)比喻勇敢顽强的人 “a heart of oak”;用橄榄olive象征和平■,求和;tomato象征 美人,garlic比喻不受欢迎的人;’Cabbage(卷心菜)比喻 钞票或少女,也比喻胸无大志的人;cherry(樱桃)指处 女、童男,也可指新兵;onion(洋葱)比喻讨厌的家伙或 棒球;to have a watermelon on the vine(藤上长了 一■个西
瓜)实指怀孕,幽默无比。You are apeach.(你是个令人钦佩的 人);He likes to play apple (他喜欢打棒球);Asucked orang (血汗被榨干的人,被充分利用而如今不再需要的人); a luscious tomato(一■个甜美而迷人的女子);as plentiful as blakberries(多如牛毛)不能译为汉语的“多如黑莓”,但 与汉语的“多如牛毛”的意义相等,apple-polisher(拍马 屁的人)。[2]
(三)某些植物,汉语有联想意义,英语没有
古文诗词中,常用杏眼,柳叶眉,樱桃小口来描写美丽的女子,英语则无此表达。杏,喻指医家,“杏林世家”;莲喻指廉洁正直,清新脱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 妖”;粟比喻渺小的事物,“沧海一粟”;竹喻指高风亮节,谦虚坚强,“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菊喻指淡泊明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hays
34街奇迹
二、英汉思维差异的根源
英汉两种语言对植物有不同的联想意义,以此为契机,从这一点进一步探究英汉两民族的思维差异。语言是思维 存在的物质形式。人类不仅在相互交际时需要语言,在表 达自己的思想时也离不开语言。思维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离开语言,思维成果无法表达,思维 也就不复存在;作为思维工具,没有思维更谈不上语言。因此,语言的结构特点与思维方式是一致的。
actoy奈达指出,语言的组成不仅是符号和符号组成的意义,它基本是一种运作代码,为了发挥特别目的而发挥功能的 代码。他认为语言要经过分析、重新编码、重组的过程。在英汉植物词语互译的实践当中,如果译者拘泥于词语的 字面意思,那么译文必然偏离原文本,晦涩难懂,读者不 知所云。问题的根源就在于译者是某个具体生活环境当中 培养的,打有该社会的烙印,母语语言规则的干扰使他只 看到文本的表层结构,没有把握文本的深层含义,没有找 到更为贴切、精到的词语。这大多是由英汉两民族不同的 思维差异、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造成的。译者只有摆脱了 原语的束缚,才能更忠实地传达译文的思想。因英汉两种 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具备各自的特征,在词汇、语法、语音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互译的实践中也产生 了制约与影响。
(一)汉语重人称,重主动,英语重物称,重被动
汉语强调人要参与到活动中去,强调主客观的统一,以人为出发点;英语强调物,强调客观意识。主要表现在 两个方面((1)汉语主动句多,多以人为主语,英语被动 句多,以物为主语,在科技英语中尤其常见;(2)汉语中 动词多,英语名词多,即使有动词大多都采用动词名词化 的方法[4]。
alexi murdoch
例1:红楼梦中林黛玉出场时的描写:两弯似蹙非蹙圓 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 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 扶风。
汉语以人为出发点,兼以主动句,用娇花、弱柳来比 拟林黛玉,读者看到此句的描写,情不自禁地就
会想到林 黛玉的娇弱,惹人怜惜。
例 2 (It’s suppod to give kids a better start in life,and no body can object to that.
人们认为应该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更好的生活开端,谁 不。
例 3 (Science only leart w hy in the1940s with the discovery of rejection.
few怎么读
• 82 &
reply过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