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前油画上的文字形象个案研究

更新时间:2023-07-16 11:27:27 阅读: 评论:0

文化参赞18世纪前油画上的文字形象个案研究
作者:崔衡晋
来源:《艺术科技》2016汽车更换机油>长春英孚教育招聘年第04
        要:一般在画上写字,大家都第一时间想起国画来。尽管如此,中西古今的艺术还是有形式、理念、情调上的高度类似,我们不妨称此现象为互相照明马达加斯加1电影。而文字形象共同出现于一个画面上的例子,西方可追溯到文艺复兴之前的徽征纹章。现代艺术家广泛运用文字形象,说明他们又对图像、文字形象、观念三者产生了新的兴趣。图像、文字形象、观念共同承担着新的内容,常有出格之效果。
steal away
        关键词:文字形象;油画;观念;意图;古典
        1 西方绘画文字形象源于徽章铭文
        本论文不执意研究图文关系,转而关注文字形象背后作者的观念意图。在图像上设置文字,老生常谈的是中国画的题跋。然中国画流行题跋不是自古有之。例如,宋之前的绘画,文字多为穷款,穷款多藏于密树累石等不易第一时间看见之处。完整的题跋见于苏轼、米芾ipad2图片
、文同等人的作品中。此后,中国画诗书画印并举,故清代方熏有言: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①画上文字皆补画面所不及言之处。
        而我们回顾西方美术史,在12facia世纪也能找到一些零零碎碎的绘画设置有文字的迹象。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创作手法一直没有中断,只是不太流行。它可追溯至铭图(emblem)。铭图是12世纪的旗徽和纹章。到文艺复兴时期,发展成纹章、徽章、藏书票、铭图、标记,图文并茂。吉奥威欧的《徽铭规范》中指出,图文关系正如身体和灵魂一样,文字是图像的灵魂。并且举出五条基本规则:第一,身体与灵魂的关系要正确。第二,徽铭不能太艰癖难解,难解到要写一篇论文才能让观众明白一点;同时也不能太浅白,连平民百姓也看得懂。第三,形式必须雅观,要充分利用星星、太阳、火、水、动物鸟禽等。第四,不能使用人体形象。第五,铭题(motto)是灵魂的整体,必须短截明晰,且一定要使用外文。当中某些规定与中国的诗词创作规则类近。规则严谨了,对作者的素养要求也高了,故能去俗存雅。人文学者古阿佐(Stefano Guazzo)也强调,徽铭是高等人的专利。例如,文艺复兴的一个徽铭(图1),铭题为“SEMPER ADAMAS”remained(永远坚强)。阿尔奇亚提(Andrea Alciati1531年所出版的《铭图集》[1]汽车如何漂移中,有1499年的木刻《追梦记》,也出现了缓慢总与快速并存的文字。在这些作品中,文字对绘画的意味有
神探夏洛克第二季第二集
了一锤定音的作用。如果盖住文字或不翻译它,观众要揭示作品所表达的观念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本文发布于:2023-07-16 11:27: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78/10995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字   形象   观念   关系   纹章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