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P展览观|⽔体:⼀种⾏星尺度的美学
⽔体:第13届上海双年展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
时间:2021.4.17—7.28
塞西莉亚·维库尼亚,《奇普纪事(上海)》,2006/2021年,混合媒材装置,未纺⽺⽑、视频,尺⼨可变,4分12秒
塞西莉亚·维库尼亚,《奇普纪事(上海)》,2006/2021年,混合媒材装置,未纺⽺⽑、视频,尺⼨可变,4分12秒
致谢艺术家及⽴⽊画廊
第13届上海双年展“⽔体”第三段落“⼀个展览”现场,上海,2021年
satisfaction怎么读摄影:陈颢auction
pairwi全⽂图⽚致谢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何谓⽔体?反⼆元论式的⾝体
由安德烈斯·雅克担任主策展⼈的第⼗三届上海双年展与往年不同,并未直接以现成的展品来开启展览,⽽是历经“湿运⾏”、“⽣态联盟”两个阶段,以⼀种“渐强”的⽅式迎来了最终的实体展览。新冠疫情背景下跨国艺术分⼯与协作的⽅式转变,使得双年展策划框架中展览本⾝与其他的认知性劳动紧密链接,如同在⼀张⽔系密布、去中⼼化的知识性⽹络中彼此交融、对话,共享着同⼀具⾝体。
主策展⼈雅克提出的展览关键词之⼀“⽔性”(aqueuousness),将我们引向了⼀种有别于陆地性(territoriality)的异—本体论(hetero-ontology)。在去⼈类中⼼主义的视⾓下,我们如何不单单将⽔视为⼀种有待利⽤的资源,⽽更将其视为⼀种本体论意义上具有政治潜能的⾝体?——⽔,具有连通性和渗透性,并且在⾏星尺度内流动、交换、⽣成,塑造并缔结着地缘政治。
本届双年展的主题“⽔体”同样与⽣态⼥性主义紧密相关,其理论依据来⾃于后⼈类⽣态⼥性主义作家阿斯特⾥达·奈伊玛尼斯。她受到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的⾝体现象学的启发,进⽽提出“⽔体现象学”。⽔有“⽣成”的特质,⽽我们的⾝体被⽔构成。由于这种⽣成具有普遍性,⾝体与⾝体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这与启蒙运动以来所标榜的理性主义的、稳定的、个体式的现代主权⾝体是相悖的。“⽔性”在此并不能简单地被化约为液态性或者流动性,因为各种后现代理论对“液态性”的描述已经数见不鲜(⽐如齐格蒙·鲍曼的“流动的现代性”)。“⽔体”哲学⽏宁说呼唤了被笛卡尔主义所剥夺的物的意向性,由此聚焦于⽔的媒介特性本⾝,即它的可渗透性、多孔性与可塑性。受到当前的新唯物主义思潮影响,⽔体哲学延续了反⼆元论逻辑的思路,因为⼆元论作为分析性的成就,并不完全是对“真实”本⾝的描述。正如“⾃然”实际上是⼀个政治范畴⽽⾮描述性的概念,它和⾝体、⼥性等概念⼀起常常被理性主义视为居于次等地位的“他者”。⽽“⽔体”具有⽣产⼀套新的政治学和伦理学范式的潜能,为我们提供了⼀种柔软的、多孔的、灵活的认识论界⾯。
what is up
asto低氧 / 欲望(组合),《极尽宏⼤》,2018—2021年,录像、表演、⾳乐、诗歌,三频影像,彩⾊有声,16分38秒
五年级上册英语课文
第13届上海双年展、提森·博内⽶萨艺术当代基⾦会与庞贝地质公园“庞贝委任:地质事宜”联合委任创作
由那不勒斯的多⽶切拉的⽂化⼯⼚国际艺术驻留项⽬⽀持
coo什么意思
“⼀个展览”展览现场,上海,2021年
摄影:陈颢
⾏星美学:从⼤地艺术到⾏星艺术
雅克在2018年作为联合策展⼈策划了以“⾏星花园”(The Planetary Garden)为主题的第12届欧洲宣⾔展(Manifesta 12),其对⽣态系统的关注可初见端倪。“⾏星性”(planetarity)这个概念由印度理论家加亚特⾥·斯⽪⽡克(Gayatri Spivak)提出,是对“全球化”的替代;⽽“⾏星思考”(planetary thinking)和“⾏星感觉”(planetary feeling)意味着我们不再将世界分为⾃我和他⼈,主体与客体,⼈类与⾮⼈类。就此⽽⾔,⾏星美学并⾮那种使⼈与⾃然相分离的、将⾃然客体化的审美视⾓。当艺术关注那些超出⼈类控制的宇宙⼒量时,可能会产⽣更真实的⾏星视⾓。这种⾏星尺度(planetary scale)的美学涉及⼈类与世界互动的规模、艺术家如何可能对改造⼈类主观性作出贡献,以及艺术如何处理与⾮⼈类实体的新型伦理关系。对于艺术史⽽⾔,则提供了⼀种思考艺术实践与⼈类世物种危机之间关系的⽅式。
对⾮⼈类实体的关切在本次双年展作品中普遍存在。⼀楼展厅,来⾃低氧/欲望组合的三频影像装置《极尽宏⼤》(2018-2021)探索了⼈类—城市—⾏星尺度上的⾝体,辅以诗歌念⽩的节奏,重新发明了对时空轮回结构的想象⼒;⽽在塔⽐塔·雷扎尔的《祖先的⾎脉》(2019)中,单频影像装置和环绕四周的岩⽯组成了⼀个富有宇宙性象征的⽅阵,对⼈类先祖的追寻和对征服太空的当代欲望加以并置,实则代表了矿物所沉积的地质时间和以⼈类为标度的现代性时间的对撞。矿物也让⼈想起置⾝思辨实在论阵营的哲学家⽢丹·梅亚苏对“前先祖性”(ancestrality)的描述,其指向⼀种独⽴于⼈类主体⽽存在的知识。这种冷峻的前先祖式陈述跳脱了⼈类中⼼主义视⾓,将对存在及起源问题的思考范围拓展⾄⾏星尺度。
塔⽐塔·雷扎尔,《祖先的⾎脉》,2019年,彩⾊有声影像,45分45秒
“⼀个展览”展览现场,上海,2021年
摄影:陈颢
⾛向⼆层展厅,琼·乔纳斯的《通往深海平原的河流》(2021)占据了⼀整个房间。艺术家创作的75幅⽔彩画作、视频
⾛向⼆层展厅,琼·乔纳斯的《通往深海平原的河流》(2021)占据了⼀整个房间。艺术家创作的75幅⽔彩画作、视频和装置延续了其对洋底河流系统的研究,展⽰了宇宙⼒量如何造就海洋运动和海底地貌;艺术家将深海科学测绘结果予以图像化,呈现了⼈类之⼒尚不能勘测的地域。这些项⽬与兴起于⼆⼗世纪六七⼗年代的⼤地艺术运动具有某种概念上的相似性,但艺术家并没有对地质景观直接进⾏⼈为⼲预,反⽽记录了现象的变化和地球的颤抖,从⽽揭⽰着任何可能成为主权的概念的虚幻性。
⼈类世、技术圈与基础设施
⼈类活动强调了⾏星的可居住性,以⾄于让我们忽视了⾏星的他异性。⼈类世(anthropocene)要求我们从⽣物学和地质学⾓度重新思考⼈类在这个⾏星上的发展轨迹。技术圈(technosphere)涵盖了⼈类活动的产物,⽽基础设施可以理解为不断形成的技术圈结晶,于是废弃现场和矿井等更可称之为
⼈类的“新博物馆”。⼈类世实际上是通过视觉的模式来构建的:可视化数据、卫星图像、⽓候建模和其他“地球遗产”,⽽基础设施则储存、传输了⼈类世的能量、记忆和情感。
基础设施提供了事物组织⽅式的背后原因。基础设施通过管道、能源、⼈和街道等等配置都市空间⽹络,充分体现着⼈类的掌控欲望,并据此定义了现代⽣活。⼈类学家布莱恩·拉⾦认为,“基础设施是⼀种⼼理状态和⽣活⽅式。”本届双年展中的不少作品涉及到了对基础设施及其背后的地质动⼒学研究。
曹明浩和陈建军,《⽔系避难所#2 》,2021年,综合媒介,850 x 400 x 500 厘⽶
“⼀个展览”展览现场,上海,2021年
摄影:陈颢
曹明浩和陈建军的研究项⽬《⽣境、地质和能量基础》、《⽔系避难所》(2019-2021)占据了PSA⼀楼⼤厅主⼊⼝的位置。这⼀系列作品从实地考察出发,重新审视了⽔利⼯程、地质能量与灾难之间的关系,反思⼈类社会与⾃然的现代性问题;⽽刘窗的《声⾳是货币吗?》(2021)延续了他之前的《⽐特币与少数民族⽥野录⾳》(2018)计划,以⼈类学⽅法考察了⽐特币矿场与少数民族地区废弃⽔电站之间的关联,关注构成形成媒体技术的“⾃然”元素;加拿⼤艺术家薇拉·弗伦克尔的影像作品《⼀度亲⽔:脚⼿架档案笔记》(2008)通过半虚构的诗性叙事反映了城市在转型中与湖泊的⽇益疏离,对持续⽽不可阻挡的城市发展潮流提出了微妙的批评。
不仅如此,基础设施还参与着对欲望和情感结构的塑造,它们“编码了个⼈和社会的梦想”。譬如蒲英玮的《⽔坝剧场》(2020-2021)以⼀种颇具⾃传性的⽅式,通过⽔坝装置、绘画与影像连通了个体记忆、集体情感和历史档案;⽯青的影像装置《钱学森与长江计算机》(2021)则对历史⽂献进⾏了⼀次重构式的排演,在影⽚中虚构了⼀台借助⾃然能量
日语2级报名
影像装置《钱学森与长江计算机》(2021)则对历史⽂献进⾏了⼀次重构式的排演,在影⽚中虚构了⼀台借助⾃然能量和⼈体计算⼒耦合的计算机,也称之为“⼈民计算机”。这印证了布莱恩·拉⾦对基础设施的表述,“它⽣动再现了欲望、幻想和骄傲感的复杂混合物,并有⼒地提醒着我们⼈与基础设施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敬畏、迷恋),⽽这,正是政治影响⼒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文短信卡洛斯·卡萨斯,《1883/喀拉喀托》,2021年,声⾳装置,尺⼨可变,40分钟持续循环
第13届上海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委任创作
“⼀个展览”展览现场,上海,2021年
摄影:陈颢
从陆地性社会到海洋性社会
波兰人英文
长期以来,海洋容易被视为⽆主之地(terra nullius),作为被船只“穿越”⽽并⾮“停留”的空间,它是资本主义进⾏殖民扩张的档案,承载着漫长的暴⼒的历史。早期殖民主义者开辟新航线、发现新⼤陆时的同时,海洋实则处于“缺席”的状态。⽽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权⼒关系的变化,也体现在殖民者与⾃然开发的紧张对峙之中。由澳洲北部⼟著原住民组成的卡拉宾电影⼩组(“卡拉宾”在当地⼟语中意为“退潮”,体现了与海洋的关系)对国家的理解植根于⼈与⼟地、记忆的联系,与西⽅⾃由主义式的国家观念相冲突。其创始成员之⼀,伊丽莎⽩·波维内利认为他们的实践是以“⼀种特殊的⼈类学形式为⼟著⼈民收回⼟地的授权”。他们富有迷幻性的影像作品《乌瑟尔,咸⽔之梦》(2016)展⽰了来⾃愤怒的先祖灵魂、国家管控与基督教信仰之间的种种⽭盾。这些与海洋相关的作品实际上体现了海洋解域化的超主权性质,譬如位于⼆楼展厅的艺术家伊西娅尔·欧卡⾥兹与其⼥⼉共同表演的的声⾳作品《海洋呼吸》(2018),其声息起伏贯穿着整个场域,宛如全世界共同经历了⼀次共呼吸。
“⽔体”不单单作为⼀个具有⾼度开放性和兼容性的国际双年展主题⽽存在,⽽且也不应当获得那种简化的、对⾃然⽣态的他者式理解,我们应将⽬光转向⼆元结构之外的⾝体的复杂性,转向科学、社会与技术研究(STS)。正如双年展标题中的⾝体呈现为复数的⾝体,⽔体本⾝是⼀种异质性的集合,是多⽽不是⼀。⽔体所勾连的⽣态、地质、⼈⽂之⽹或许是对拉图尔⾏动者⽹络理论(Actor—Network—Theory)的实体阐释,消除了⼈类与⾮⼈类、⾃然与社会的⼆元对⽴,通过转译(translation)来联接⾏动者。⽽《川流终为海》(2021)作为本次双年展特别委任创作项⽬,由三位研究者-实践者发起,包括⼥性主义哲学家奈伊玛尼斯、艺术家克莱尔·布⾥顿以及社群活动家隆达·迪克森—格罗夫婶婶。步⾏者们分别在悉尼和上海两城沿着潮汐前⾏,遥相呼应,完成了⼀次⽔⽂漫步。⽔体提供了⼀种陆地中⼼主义以外的想象⼒,时刻酝酿着公共性⾝体的⽣成,如同奈伊玛尼斯本⼈写道,⽔体要求我们“在熟练掌控的范围之外,找到与其他的⾝体和时间的汇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