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语言对比
——静态与动态 (Stative vs.Dynamic)
比较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也是语言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中国语言学大师赵元任先生说:“所谓语言学理论,实际上就是语言的比较,就是世界各民族综合比较研究得出的科学结论。”语言研究中的比较,可以是在同一种语言内部进行的,也可以是在不同的语言之间开展的;可以是历时的,也可以是共时的。我们这学期开设的汉英语言对比课程,我认为是在不同语言中进行的共时研究。这门课的开设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我们一般接触的课程里都是比较基础性的课程,比如精读,泛读,听力,口语,这些科目培养的是我们某一个具体方面的能力,这让英语的的确确变成了一门“工具型”学科,而没有展现出它作为一门语言独特的魅力。而英汉语言对比却使我得以站在一个高度,好好的审视“英语艺术”。
英汉语言可对比之处有很多,我所写的论文研究的是静态与动态(Stative vs.Dynamic)。
英语是静态的语言,主要体现在有少用动词而用其他手段表示动作意义的倾向,倾向于多用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因而叙述呈静态(stative);汉语是动态的语言,主要体现在汉语有一种多用动词的习惯,因而叙述呈动态(dynamic)。造成英语呈静态的原因是英语句子中的谓语动词要受很多形态变化规则的约束,使用时有很多不便, 所以一般每个句子只有一个谓语动词。而对动词的需要有不至于此,于是只能采取名词化的方法。也就是说英语是屈折语,英语动词的使用受到形态规则的严格限制,一个句子结构通常只用一个谓语动词,或者至多是几个动词并列作谓语。大量原来应该用动词表达的概念除了用非谓语动词表达外,必须借助于动词以外的词类,其中主要是名词和介词,以及形容词和副词,名词和形容词等可以由动词派生或转化而来。这种使用优势不仅降低了动词出现的频率,而且削弱了动词所表达的意义,产生了动词的虚化和弱化,这就使得英语的表达呈现“静态”倾向。而且我认为英语多用名词会使语言显得更加正式和地道;而汉语呈动态的原因是它是分析性的,所以词类界限并不明显,但动词距离人的体验最近,又无需形态变化,故而最具优势。也就是说汉语不是屈折语,汉语动词没有形态变化的约束。在使用中,由于对动词的约束不像英语那样死板,没有英语那样多时态,人称的变化,所以我们使用起来十分灵活,方便。汉语同时也没有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的形式之分,原形动词可以充当
句子的各种成分,可以在句中多次连用,甚至重复,重叠,合成并用,这无疑会使汉语动态意味更浓。因此汉语除了部分句子没有动词以外。大量的句子都不止使用一个动词,动词的优势必然使汉语的表达呈“动态”倾向。”这就使得现代汉语显得优美而舒缓。
因此我们在翻译时也要注意到语言的特点。举几个例子:
(1)He was a nonsmoker and a teetotaler.
他既不抽烟也不喝酒。
(2)Vietname war is a drain on American resource.
越南战争不断地消耗美国的资源。
(3)The paintings symbolize our efforts for over three months.
这幅画是我们三个月的结晶。
(4)I am doubtful whether she is still alive.
我怀疑她是否还活着。
(5)Newark's most impoverished neighbourhoods.
他的家境急剧恶化与纽瓦克最穷困街区的崩溃有关。
(6)He is the murderer of his boss.
他谋杀了他老板。
我认为英语和汉语各自的特点虽然不同,但是可以说是殊途同归——它们都具有语言的美感。
首先英语的静态特点体现了英语的含蓄性——英语用肯定的方式只说现状、事实或者应该做的事情,其提示或警告的不应该做的事情有读者自己理解;而汉语则是直接做出明确的指示,具有外露的特点。用我们经常见到的一些标语举个例子:
(7)Keep off the grass! 勿踏草地!
(8)Keep your head in!别往外伸头!
(9)Keep your hand in! 别往外伸手!
英语不说 Don't step on the grass, 而说Keep off the grass。 远离草坪自然就不会去上面踏了。这使“距离产生美感”的道理包含在其中,含蓄的说法是客气的,有礼貌的。相反,汉语的表达方式则是外露的,汉语中多用“不要”、“请勿”等字眼,可谓清楚明了。
第二,我认为英语的静态特点使英语显得庄重而正式,而汉语的动态特点则会使汉语显得比较随和。用一个法律英语的例子来说明:
(10)ntence of life without parole 终身监禁不得保释
第三,英语的名词化倾向使语言更加简洁明了,正如汉语中的成语一样。举个例子:
(11)fish for fame 沽名钓誉
(12)Penny wi and pound foolish 小处精明,大处糊涂
英语的静态特点和汉语的动态特点除了使这两种我们熟悉的语言有了各自显著的特点,也使它们有很多共性。
第一,英语和汉语都具有整齐美,整齐美突出地表现在语言的节奏之中。下面我用几个英
日语报名汉的诗歌举例:
盘头化妆学校
(13)The ed you sow, another reaps;
The wealth you find,another keeps;
The robes you weave, another bears.
清明节国旗下讲话稿
这是一首雪莱的诗歌,全诗几乎全部是名词,由于各句的音节、重音、词性都完全一致,因此感觉十分整齐。如果换做用动词表达,既显得累赘,又无法达到诗歌的韵律效果。
(14)夜更深,山更幽,月儿害羞,
谁奏起,动人心弦的夜曲?
是船上那位年轻的水手啊,
轻把maya angelou橹,山歌如泉顺水流!
晓风啊,请你捎个信儿往回走,
拿最美的话儿把最美的姑娘问候。
挥银镰,砍金枝,莫要划破手,
采香茶,伴蝶舞,心儿莫乱舞
这是一首现代诗,虎子《小夜曲》。这首诗正是通过了大量的动词的妙用,使其显得唯美浪漫逼真传神。这首诗仿佛是一个会动的画面,连续的场景,收到了声音和谐,优美动听的修辞效果。
再找几个英汉互译的例子:
(15)Sweet and low, sweet and low, 西边海上的风啊,
Wind of the western a, 你多么轻柔,多么安详;
...
Silver sails all out of the west, 银色的月亮照在他的帆船上,
Under the silver moon! 银色的帆船展翅飞翔向东方!
(16)The lisp of leaves,and the ripple of rain. 树叶沙沙响,细雨霏霏落。
(17)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My old wife, prostrate by the wayside,
Wailing, thinly clad in this wintry weather.
(18)斜晖脉脉水悠悠。
fraudThe slanting sun sheds sympathetic ray;
The carefree river carries it way.
(19)He is all fire and flight. 他怒气冲冲,来势汹汹。lwjj
mdmhipster
从以上这些优美的诗歌中,我们可以发现,汉语言善于巧用动词,而英语更善于名词的堆砌。但是无论是哪种语言,都体现了语言的整齐之美。也许,我认为正式因为如此,英汉才有了可比之处和互译的可能性。
读英语 第二,英语的静态特点和汉语的动态特点早就了这两种语言对偶特点。在写作课上我们学习过,英语讲究平行。而由于英语中对动词的限制,使得平行变得困难,而英语的名词化特点则刚好在此时派上用场。在汉语之中,古诗,对联等,都是对对偶最好的应用。下面是一些例子:
(20)More haste, less speed. 欲速则不达
(21)Speech is silver, silence is gold. 雄辩是银,沉默是金
(22)The life of the wolf is the death of the lamb. 狼的生即羊的死
(23)Short accounts make long friends. 亲兄弟明算帐。
(24)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浇红叶。zhongzheng
(2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6)上联:夺铜牌,夺银牌,夺金牌,冲出亚洲争宝座,
下联:战小球,战大球,战全球,走向世界占鳌头。
以上是我的理解和归纳总结,不一定到位。总之,英汉互译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静态”与“动态”的相互转化过程,也是英语的形合结构和汉语的意合结构的相互转化过程,以及英语综合语和汉语的分析语的相互转化过程。而最根本是英语的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与汉语的形象思维的转化。这也正体现了中西文化在和认知思维方式上的不同。汉英语言发展中的简化倾向(tendency of simplification)是造成其各自特点的直接动因(motivation)。无论是静态美还是动态美都使语言变得优美,简洁,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