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美国基础教育状况后的感想 评

更新时间:2023-07-03 11:44:33 阅读: 评论:0

了解美国基础教育状况后的感想 评
访美杂记():殊途不同归──了解美国基础教育状况后的感想

刘凯湘(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因了富布赖特学者的身份,女儿琪琪得以当上了小小留学生,与我一同到了美国。我本未想带女儿前行,因为太太在国家机关工作,无法请一年的长假,我自己一人带着女儿,怕照顾不过来,但后来觉得对女儿来说这的确是一次很好的经历和体验,让她开开眼界,见见世面,所以最后还是把她带过来了。女儿在这里已经学习了快两个学期,我也因此通过与女儿交谈、辅导女儿的作业、看阅她们使用的教材、旁听她们的课堂教学、走访老师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查询与她的学习的相关资料等等,而对美国的中小学教学与教育以及与此相关的一些平时就比较关心的话题有了相对清楚的了解。当然,对教育制度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制度的看法和评价都有见仁见智的问题,好在女儿在这里待的时间不算太短,她所在的学校也是美国最典型的公立学校,我自己也对这个话题有一定程度的兴趣和关注,所以本文所言基本上从一个客观描述的角度着笔,但主观评价肯定也会较多地夹杂其中。 


  敞开的学校大门 

  我在来美之前通过网络查询到了我做访问学者的范登堡大学在Nashville市的具体位置,因为美国的公立中小学大体上也是按照学生的家庭住址统一安排就近入学的,当然,家庭附近的社区范围内可能有多所学校,你可以按自己的要求选择其中一所。我的目的是选一所离范登堡大学和离我们租的公寓最近的学校,当然同时我也得看看这所学校的其他情况,比如学生规模、历史、校园环境、接受入学的学生年级、课程设置等,最后选定了一所叫West End Middle School的学校,这所中学离范登堡大学约3公里,接受58年级的学生,女儿在国内刚刚小学毕业,现在上7年级(即初一)。确定学校后,我给该校负责办理学生入学事宜的校长助理写了一封邮件,告诉他我女儿的情况和我们准备到这所学校上学的打算。很快,接到了他的回信,首先对我女儿入学表示欢迎,然后告诉我们具体的手续如何办理。 

  到了美国,安顿好住宿后,我立刻带女儿前往学校办理手续。美国的中小学绝大多数在8
月中下旬开学,少数在9月上旬开学,这所学校是820日开学的,他们已经开学快一个月了。我们到学校的办公室填写了几张表格,就算办妥了手续。第二天,女儿就上学去了。 

  我当时有点疑惑:我们在办理入学手续时,就只出示了我和女儿各自的护照,填写我在美国的访问学者身份,我在国内的工作单位和收入情况,在美国的住址,我作为监护人的联系方式,以及女儿的自然情况,未再要求我们出示任何别的证明,也不需要交纳任何费用,而且学校还为女儿当场办妥了免费午餐、免费校车、免费使用课本和教材、免费办理学生胸卡等手续,唯一要求补办的是女儿的疫苗记录,我忘了从国内带过来,而且补办期间不影响女儿上学。我当时就想:我们可是外国人啊,入学怎么这么简单,这么畅通无阻?我不禁就想起国内那些在大城市打工的民工,他们在城市有工作,有住址,他们都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身份证,但他们的子女却不能在他们工作的城市上学,或者要在经历了种种磨难甚至刁难、交纳了不菲的费用后才能获得入学资格,或者只能上那些专为民工举办的学校,这是为什么?民工在任何城市都被称为外来人口,他们从什么地方外来啊?莫非他们是从960万平方公里以外的土地上来?!他们一样是劳动者,一样是纳税人,却享受不到作为中国公民的应有待遇,而我们在美国虽是地地道道的外来人口
但我们的小孩在这里却能自由地上学。这里的学校是真正对所有的适龄儿童开放的,不管你来自城市还是乡村,不管你来自哪个州,甚至不管你来自哪个国家。或许,我们国家的学校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有他们的苦衷,人太多,孩子太多,学校容纳不了这么多学生,但为什么城市的孩子再多都能容纳得下,却就是容纳不下农村或者说民工的孩子呢?对农民孩子的这种公然的歧视不仅仅是对这些孩子受教育权的剥夺,是公然地将公民划分为三六九等,而且是对民族和对国家绝端的不负责任。我真不知道我们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是怎样思考教育的,是怎样办教育的,他们似乎除了琢磨如何统一校服、如何收费、如何任命校长、如何评奖颁匾、如何上报升学率之外,其他就一无所知了;或者,他们事实上对教育的使命与性质了然于心,但就是为了部门利益而做着背离教育使命与性质的行径;或者,他们就是以现行的体制因素作为借口而心安理得地敷衍塞责,将国家和民族的教育事业视若儿戏。那些打着服务民工的旗号所谓专为民工子女而建的学校竟然还被作为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而宣传,这种颠倒是非、混淆本末的荒唐做法不知还要延续到何日何时!国家的教育经费投入的确太少,但这有限的经费又被主管部门用到什么地方去了,大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中小学教育如此,高等教育又何尝能例外。在我看来,教育行政部门的所作所为与其说是乏善可陈,不如说是劣迹斑斑──至少,在保障公民平等的受教育
权方面是如此的,其他方面也好不到哪里去。
 
  中小学校应当怎样办──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辩 

  美国的中小学教育主要由各州和地方政府管理。各种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的行业组织在完善、协调、引导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方面起至为重要的作用,而不是行政部门。由全美中小学校联盟CESCoalition of Esntial Schools)提出的中小学校办学的十大原则为所有的中小学校所尊崇,该十大原则是:1,让学生学会开发和利用自己的智力(Learning to u one's mind well )。学校的中心任务在于教会学生如何认识自己的智力和潜力,如何开发和利用这种智力和潜力,一切有违这一中心任务的杂务和负累都应当被坚决放弃。2,教学目的少胜于多,精胜于杂(Less is More, depth over coverage)。学校的目标应当简洁明了,因为每个学生的长处与优势事实上都是有限的,过多和分散的教学目的无助于帮助学生认识和发掘这些长处和优势,反而会掩盖和泯灭这些长处与优势,这将是教学的最大失败。3. 教学目标应当适用于所有的学生(Goals apply to all students)。它不是说所有学生适用同样的目标,而是说所有的学生都应当有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应当针对不
juniorschool同类型的学生分别设计的,但必须保证所有的学生都有其目标,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处于无目标状态。4.个性化的教学(Personalization)。个性化的教学要求中学平均每位教师对应的学生最多不得超过80名,小学不得超过20名;同时也要求有关课程学习的细节、教学时间的使用、对教学材料的选择以及具体的教学方法完全无保留地掌握在校长和教员手中,而不是别的人的手中。5.教者为师,学者为徒(Student-as-worker, teacher-as-coach)。教师职责更主要的不是一种传授和示范已有知识的服务,而是通过有针对性的和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如何学习以及自教的能力。6. 实际操作和完成任务的能力(Demonstration of mastery)。要让学生学会如何理解一项任务,通过何种方法和途径解决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因素,如何选择最优的方案实现目标。这一点对于实现中小学的办学目的非常重要。7.对学生得体与信任的言谈方式( A tone of decency and trust)。对学生提出要求不是说你必须怎样,而是说非常希望你能够怎样。要培养学生公平、慷慨、谦让和容忍的品德。8. 恪尽职守,尽力为校(Commitment to the entire school)。对学校来说,教员具有多重身份,既是教师,又是顾问,还是经理。9.一切资源为了教学(Resources dedicated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10. 民主与平等(Democracy and equity)。学校不仅要给予学生民主和平等的实际待遇,更要培养学生
民主、平等和多元化的意识,使他们将来在社会上能够成为反对任何不平等现象的力量。 

  读完这份具体而微至学生人数限制到抽象宏大至民主平等精神的中小学校办学原则,我们不难理解基础教育的本旨与原理,也就不难理解美国何以有与这种基础教育相衔接的高等教育体制与理念,更不难理解美国何以能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培养出那么多人才,创造出世界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的奇迹。美国能够成功地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得益于其各种社会制度的安排和治国理念,其中特别是教育制度与教育理念。 

  为了让学生从小在学校感受公平与平等的社会理念,美国的中小学校没有所谓的重点班或实验班的分类,学校也没有所谓的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之分。这不仅仅是平等理念的问题,而且是尽可能保证每一位学生能够成为享有健康人格的优秀公民的问题。这里中小学校的校训或对学生提出的要求都没有像国内的如培养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等空洞的口号,教育的首要目的不是什么培养人才,而是培养有健全人格、尊重自己、尊重他人、诚实信用的优秀公民。在这个基础上,每个人能否成为人才,成为名人,成为英雄,那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如果从学校毕业的学生首先连健全的人格都不具备,连自己和他人都不
尊重,连做人起码的诚实信用都不讲,还侈谈什么人才呢?! 
  为了体现这一教育理念,美国联邦政府近几年还推出了一项称为不让一位学生掉队Federal No Child Left Behind Status)的计划,并为此专门通过了一项法案, 要求各州和各学校每一年都要专此进行检测和评估。如果某一学校在检测和评估中存在问题,便要记录在案,提出警告,并限期改正。所谓的升学率对学校的经费、教师的待遇、学校的声誉等没有任何影响,但如果在保证不让一位学生掉队方面出了问题,那反倒是要影响学校的发展的。而在我们国内,成绩差的学生被同学欺负不说,还要被学校打入另册,成绩好的学生在in addition to实验班尖子班重点班,所谓的教师都被安排在这些班任课,成绩差的则有专门的差生班甚至trouble maker什么意思油渣班。学生从小就被灌输着不平等的社会理念,并被强行地、实际地生活在不平等的社会中。 
   
  这里的中小学也有统一的教材,但教师在具体使用教材方面被赋予很大的权力,如哪些内容让学生自学,哪些内容重点讲述,哪些章节给学生留家庭作业,哪些章节只在课堂上做作业,教师都有权力决定。甚至根据每一位学生学习和理解的不同情况以及上一次完成作业的不同情况,可以分别要求学生完成不同的作业,如语文课,有的侧重于理解和掌握词
汇,有的侧重于hollween阅读,有的侧重于看课外读物,有的侧重于朗读。教师讲述教材的内容和布置的作业非常关注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做出的任何回答老师都不会简单地说或者不对,而是帮助学生分析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哪些是可能存在问题的,理由是什么。例如,我旁听过一节地理课,老师问从美国洛杉矶到中国的上海去,可以利用哪些方法,一位从印度来的学生说我喜欢坐火车,坐火车去。老师说:中间隔着太平洋,没有铁路,怎么办?学生说:修条铁路吧。老师说:铁路得修在陆地上啊。学生说:不是可以建桥吗?老师说:一条河,或者一条较窄的海峡,可以建桥,但太平洋太大了,一万多公里,水也很深,桥墩没地方建,怎么办?学生说:我知道,可以建浮桥,不用桥墩。老师说:浮桥是个办法,但现在的浮桥距离都是不太远的,太平洋不仅远,还有很大的海浪,还有洋流,这些因素决定了建浮桥几乎不可能。学生说:那就挖隧道吧,那样不怕海浪和洋流。老师说:这比建桥有可能性,但你想一想挖隧道可能会有什么问题?另一个学生抢着说:花钱太多了,这得花多少钱哪!又有一个说:这么长的隧道,到哪里换氧气呢?人都会憋死的。老师说:你们再想想还会有什么问题?有的提到了如何给火车加水的问题,有的提到了乘客没有地方散步和活动的问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我当时想:要是在国内,老师很可能就一句话把学生顶回去了:答错了,没有火车!
lastmonth学生的想象力就是这样被扼杀的。 

  所以,反观我们的教育制度与教育理念,实在是大相径庭。统一的全国高考制度像一根无形的紧箍咒,套在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和每一位家长的头上。中小学校的一切行为和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丝毫不能偏离唯一的目的:升学率。评价一所中小学校好坏的尺度也就被单一化:升学率。具体到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同样是由所教班级的升学率和自己的升学情况决定对其智商、品行的评价,并最终决定其一切!至于学生所学的知识将来到底有没有用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开发有没有好处,学生的性格和人格是不是得到健全的培养与熏陶,国家的制度建设、经济建设等能不能得益于教育、得益于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则根本不是学校和教师要考虑的事情,更不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考虑的事情,因为考虑这些事情对他们的个人利益没有任何意义。教师们看起来是日以继夜的工作,学生们也是夜以继日的学习,我的一位在老家湖南省上高一的外甥女,每个月才只有两天休息!但教师们的目的并不是希望学生们能够学到真正的知识,更不是学会想象力和创造力,更不是学会做一个性格和人格健全的公民,而是考上更有名气的上一级学校,这样教师们才能加工资,才能分奖金,才能分房子,才能出国旅游,才能晋升
职称。辛勤的教师们并不真正是为了孩子们而辛勤,只是为了自己而辛勤。孩子们如果没有能够考出好成绩,小学生如果没有考上好初中,初中生如果没有考上重点高中,高中生如果没有大学特别是重点大学,教师们并不觉得那是孩子的不幸,而是他们自己的不幸,因为孩子们不仅给他们丢脸了,而且拉了他们评先进、分奖金的后腿。而这一切荒唐逻辑和事实的始作俑者就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素质教育喊了多少年,应试教育却愈演愈烈。我怀疑这些办教育的人或者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提出的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东西,喊几句口号以应付上面的要求和民众的呼声了事,或者压根就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国家的教育事业不毁在这些人手里才怪呢。 
   
  孩子的天堂?──学生减负之辩 

  国内早就有美国是孩子的天堂的说法,到了这里有些切身的感受,但对这一判断的评价标准却觉得应当是多元化的,不好笼统地得出结论。 

  先说说课程安排与上课时间。女儿上7年级,每天的课程有5门:语文,数学,自然科学
(包括物理、生物和化学),地理,体育或艺术(女儿第一学期选了艺术,第二学期选了体育)。除语文每天2节外,其余都是1节。上午8:45上课,下午3:45放学。每节课55分钟,课间只有5分钟的休息时间。国内的做法是学生在固定的教室上课,老师的上课地点是流动的,这里不同,老师的上课教室是固定的,学生则是流动的,上完这节课要到别的教室去,所以课间的5分钟学生基本上不能休息,而是花在去别的教室的路上,如果在不同的楼层或教学楼,学生要跑着去才能保证不迟到,女儿总是抱怨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赶紧上卫生间。迟到是不允许的,如果因为客观原因(如上一节课老师拖堂了,或者是校车晚点了),必须由相关人员作出说明或证明,否则要挨严厉的批评。但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明显比国内少,国内中学生通常早上7点一刻就要到校,上所谓的早自习,下午4:30或者5:00才能放学,这里每天少了大约2个半到3个小时。更主要的是,国内经常有各种校内和校外的辅导班,学生连周末都没有休息,有的学校还要给学生安排强制性的晚自习,而这里是绝对禁止在学校规定的上课时间以外给学生安排到校学习的。我估计,如果加上晚自习和周末上的各种辅导班,国内的学生平均每周要比这里的学生多在学校学习20个小时左右。因此,在上学时间上,这里的学生要轻松许多。当然,我对他们课间休息时间的安排很有一点意见,太短,学生连喝水、撒尿的时间都没有,更别说像国
内那样学生还可以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出去玩一玩,做做课间操,活动活动身体了。 韩语学习网站

  次说说家庭作业。这里的小学是几乎不存在家庭作业的,尽管老师也会布置一些类似智力游戏的课外活动,但并不要求上交或检查。到了中学就不一样了,初中的家庭作业其实也不少,高中更多。女儿刚开始几个星期由于语言障碍还没有解决,每天晚上要做到11点多,跟国内差不多。后来逐渐适应了,一般晚上9:30左右是能够做完全部作业的,也有不少时候几乎是没有作业的。所以,家庭作业量肯定是比国内少不少的。
 
  与国内更为不同的是,这里的家庭作业不存在惩罚性因素。在国内,比如学生做作业时答案错了或是字写错了,老师就要处罚,方法是让学生把做错的题目或写错的字抄写几遍甚至十几遍,女儿说她最讨厌这种惩罚,因为就是写错了一个字,或写错了一个等式,或者一个数字,自己已经明白错在何处,但老师非得让重新抄写几遍,既极无聊,对知识没有任何长进,而且本来作业就很多,还得花很多时间就做这种无聊的事情,耽误很多时间,抄写的时候完全是机械性的。很显然,这种惩罚的目的不在于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而只是担心学生下次考试时犯同样的错误,因此而影响成绩,所以它带有极为明显的功利性,知the crush
识的掌握不是老师的目的,成绩才是老师关心的,因为学生的成绩直接关系到老师的利益。这种异化的教学方法在国内能够大行其道,说到底还是应试教育的结果。而在美国,学生只需要在做错的地方改过来即可,一遍也用不着多写。 
  还有,国内很多小学要求学生做数学作业写等于号“=”时必须用尺子比齐划线,不能直接写。一个题目就得划好几个等于号,一次作业要划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等于号,需要不停地拿尺子、比齐、划线、放下尺子,耽误很多时间,而且据说数学老师都很厉害,如果学生不是拿尺子划的而是直接写出来的,老师一眼就能看出来,然后就是几遍、十几遍地重新抄写。我真不明白,学生知道了等于号的意义就行了,为什么非得用尺子划呢?如此愚不可及的教学方法也能大行其道,端的是匪夷所思!以这种愚蠢的教学方法,如果还要求什么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或者还谈什么减轻学生负担,那只能是天方夜谭了。 
plated
  美国的中小学校是不是不看重学生的成绩呢?大学在录取学生时不看重学生在中学阶段的成绩呢?不是,跟我们一样,他们也很看重成绩的,对成绩好的学生也是有各种激励和奖掖机制的,但是,学生的成绩构成不像我们是单一的,一次考试定全局,期末考试如此,中考如此,高考更如此。他们给学生的成绩是综合的评价。他们也有期末考试,但期末考
试在一门课程的全部成绩中只占一个比例,通常不超过30%,平时成绩占的比例大得多。而平时成绩主要地不是考试成绩,而是老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完成作业、出勤等各方面的因素给定的。女儿所在的学校,每门课程的任课老师都会在每个星期二给家长一份上星期的学生成绩单,包括学生在本门课程每一环节(如完成作业、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出勤等等)可以获得的最高分数(points possible)、你的孩子实际得到的分数(your scores)、分数评级(letter grades),如果你有疑问可以找老师,老师必须给出说明。刚开始,有一次我看女儿的数学成绩单,可以获得的最高分数是100分,实际分数女儿却得了110分,我问女儿是怎么回事,女儿说,老师认为我在回答某一个问题时特别好,给了加分。又有一次,我们全家春节时去波多黎各度假,女儿请了一个星期假,我知道缺勤是要扣减较多的相应分数并影响到最终评级的,但那个星期的大多数课程女儿仍然得了A的评级,我很纳闷,女儿也说她刚开始以为这个星期的成绩肯定惨了,但老师说由于上个星期我完成的作业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老师很满意(比如,自然科学课女儿自己制作的由12张贴片组成的4张展示板,说明生物体细胞、组织、器官等构成、发育、功能、变化等的作品,被老师陈列于教室的最显著位置),可以用来抵扣我这个星期的缺勤,并专门在课堂上解释为什么Emily(女儿在这里上学用的英文
名字)这个星期缺勤却仍然得了A的评级。 

  除了每个星期的成绩单(家长必须在成绩单上签字,注明日期,并可以提出问题或建议),每两个星期家长还会收到由主管的校长助理(他们没有副校长,校长助理是学校日程管理的实际负责人)签署的一封信,介绍在此两个星期内学校发生的所有与学生或家长有关的事情,如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学生团体的演出,学校运动队进行的比赛情况,哪个公司或个人向学校提供了哪个方面的资助,哪位学生在什么比赛中获得了名次,未来一周内、两周内以至一个月内学校的重大活动一览表等等。如果有家长会,信中会详细告诉你会议的主题、将安排谁作发言或介绍情况、家长自由发言的时间、为家长准备的资料、到学校的详细路线图等,末了还会诚恳地请家长一定拨冗与会,学校为每位家长都准备了免费的可口午餐。家长到开会地点时,门口都会有两位接待的人员一边给家长发放资料一边安排家长就座一边不停地说着谢谢你的光临!谢谢你的支持!想一想,中国的家长什么时候享受过这种礼遇啊,应试教育不仅使得我们的孩子除了成绩以外的为人处世所知甚少,更使得我们的中学老师俨然成了可以对家长颐指气使的大人物,据说国内开家长会时,如果哪位学生的成绩差一些,则其家长无论是耄耋之年的老者、出人头地的教授、威
北京贝乐学科英语风八面的官员、娟好静秀的少妇都会被那些惹不得的中学教师训得抬不起头来。期望这样的为人师者培养出优秀公民来,岂非与虎谋皮! 

  办学的模式──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之辩 

  在美国,中小学校(特别是中学)与大学一样,既有公立学校,也有私立学校,还有教会学校。学校之间也是有竞争的,但这是一种有序的、良性的竞争,政府的态度是鼓励竞争,鼓励多种形式办学,尽管具体政策上对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大不相同,但前提是都把它们作为担负国家教育职能的机构,都是培养优秀公民的机构。全美私立学校协会(NAIS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ndependent Schools)是美国最大和最有影响的私立中小学校团体,其倡导的私立学校办学理念同样是培养学生对平等和正义的坚定信念,这与前述公立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完全相同的。 

数学辅导六年级  就数量而言,公立学校多于私立学校,私立学校通常不到公立学校的四分之一,例如我们逗留所在的田纳西州Devidson县,包括10座城市与城镇,共有公立初中约40所,私立初中
8所,公立高中约20所,私立高中约4所,教会学校2所。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除了经费来源的不同(即公立学校全部经费由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按比例拨给,私立学校的全部经费由学校自己解决,政府不管,主要是通过向学生收取学费解决,同时包括捐助等)和是否收费不同(即公立学校都是免费上学的,但不排除家庭收入达到一定数额的学生需要自己负担午餐费等小额费用;私立学校都是收费的,但不排除对个别非常优秀的学生学校豁免其全部费用)外,二者主要的区别体现在:其一,由于公立学校使用的纳税人的钱,所以公立学校有义务招收所有适龄儿童入学,无权拒绝任何求学者,即使是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如残疾儿童),亦即承担国家义务教育的职责;私立学校则有权选择学生,法律允许其按照自己的标准和条件招收学生,其没有义务录取所有求学者。公立学校必须配备特殊教育的师资,私立学校可以不配备,因为它们可以不接受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女儿所在的班级只有一名聋哑学生,但学校为他一个人配备了一名懂哑语的教师,每一节课都跟着这位学生,为他翻译。其二,公立学校需要使用由各州政府确定的教材和课本,私立学校则有权选择使用。其三,公立学校必须适用州政府统一确定的主修课程,私立学校则可以自主决定其课程设置,不受限制。通常,私立学校会有其突出强化教育的课程,如选择生物学,或数学,或文学,其他课程的课时就可以压缩甚或去掉。其四,学生来源上,
公立学校的学生通常都来自于同一个社区,学生家庭背景具有多元化的特征,私立学校的学生则通常来自不同的社区,并具有大体相同的家庭背景与学习兴趣和目标。其五,公立学校的教师需要获得州政府或地方政府认可的教师资格,通常都是师范院校毕业的,需要多学科的知识结构,不能只教一门课,例如女儿的生物课老师同时担任别的班级的地理课教学,体育老师同时担任别的班级的西班牙语教学,数学老师同时担任别的班级的美术课教学。私立学校的教师不受这一限制,不需要取得教师资格,也不需要多学科的知识结构,他们通常都是集中兴趣在某一专业课程上,且通常都是本专业的本科或者研究生毕业的。其六,班级的学生规模要求不同,公立学校由于不得拒绝所有学生的申请,招收的学生人数较多,班级学生规模通常较大,且通常是由低年级往高年级越来越大,因此很多州立法限制公立学校的班级学生规模,如田纳西州的规定是小学班级不得超过20人,初中为35人,高中为60人。私立学校不需要遵守这样的强制性规定,但由于事实上私立学校招收的学生人数少,所以其班级规模通常都比公立学校小得多,中学一般为20人左右或者更少。这也是很多美国家长愿意花钱让孩子上私立学校的主要原因。 

  对于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之优劣利弊,美国的家长和教育界其实也是见仁见智的。通行的
观念是私立学校的学生和教学质量优于公立学校,私立学校的学生以中上收入家庭为主。但最近(今年1月)一份由伊利诺伊大学两位教授所发表的国家教育发展评估(NAEPNational As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的科研报告,通过对共7000多所全美私立学校、公立学校、教会学校4-8年级的全美数学标准化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公立学校的成绩普遍高于私立学校,其中4年级高出7个百分点,8年级高出4个百分点。这个研究报告引起很大的反响。而在此之前,我从相关网上已经看到很多家长写给各种教育网站、教育研究机构的信中也指出:所谓的私立学校教育质量优于公立学校的说法不过是个神话,他们通过各自的子女在不同的学校学习的经历和成绩证明根本无法得出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孰优孰劣的结论。当然,更多的家长、教育工作者的态度是:既有非常优秀的公立学校,也有十分出色的私立学校,家长和学生选择学校应当更多地根据自己的各自因素和情况来作出决定,而公立与私立并非最主要的考虑因素。 

  在我看来,西方国家的中小学校如同他们的大学一样,的确既有很好的私立学校,也有很好的公立学校,公立学校更多地承担国民义务教育的任务,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实现,私立学校更多地满足公民个性化的选择需要,同样起到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实现的目的。而我
们国家在办学模式的问题上却是如同我们原来的企业一样,只有国有企业,没有私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现在企业制度有很大的改革,而学校结构依旧,少量的私立学校根本成不了气候,无法形成与公立学校进行公平和良性竞争的态势,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显然是对私立学校采歧视态度的,从各方面限制、打压私立学校,现在除了极少数与外资合办的私立学校情况稍好一些,纯粹的内资私立学校可以说是惨淡经营,举步维艰,处处遭白眼和受排挤。私立学校(社会办学)既可解决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的困难,又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人们对受教育的需求,还可以开拓不同的投资者的投资渠道,更可以与公立学校逐渐形成良性和有序的竞争秩序,何乐而不为呢?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什么偏要表面上喊着鼓励社会办学的口号实际上堵死私立学校的活路呢?说到底,还是前面所揭示的,他们是现行体制的受益者,他们当然要继续维持这种体制,至于这种体制将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多大的损害,那不是他们要考虑的,而现在的政治体制恰恰又允许他们这样肆无忌惮地侵蚀和残害我们的教育事业。也许,想要看到现行教育体制的寿终正寝,我们还要地好好活上若干年。 

  很显然,中国的基础教育与美国的基础教育走的是两条大异其趣的道路,而其结果并未有
殊途同归之效,相反,几乎是判若云泥的。 

  2006410日 

  于Nashville

本文发布于:2023-07-03 11:44: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78/10759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