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omium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在中国的研究现状综述
作者:陈玉龙 王晓燕
行尸走肉第四季剧透>utg
来源:《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第24期
摘要:本文对过去5年间(2005~2009)刊登在国内期刊上的有关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的文章进行检索统计,分析了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在中国的研究现状,得出以下结果:(1)研究呈逐步上升的趋势;(2)研究内容涉及广泛,但主要集中在对非文学类的翻译策略研究与应用上;(3)研究比例失衡,主要集中在评介性和应用性文章,研究性文章较少。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建议应研读翻译目的论源文,扩大研究范围,拓宽研究领域,做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笔者认为今后的研究仍会继续上升,研究领域和范围将不断拓展,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将会涌现。
关键词: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状况综述retrofit
作者简介:陈玉龙(1988-),男,山东日照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外语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王晓燕(1972-),女,陕西铜川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外语系,副教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陕西 杨凌 712100)
耦
far away 97rib>uue
感谢信格式 翻译目的论即Skopos theory,Skopos在希腊语中是“目的”的意思。因此,翻译目的论是用Skopos也就是“目的”的观点来研究翻译的理论。除了Skopos,弗米尔还使用了“目标(aim)”、“目的(purpo)”、“意图(intention)”和“功能(function)”这些词来表达目的的含义。诺德进一步对意图和功能做了比较,他认为“意图”是信息发出者的意图,而“功能”主要是指文本功能,它取决于信息接受者的期望、所知信息和客观环境。
自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诞生伊始,该理论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中,梦娜贝克(Mona Baker)在其《翻译研究百科全书》(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中对Skopos theory及其相关概念做了解释;马克沙特尔沃斯和莫伊拉考伊(Mark Shuttleworth & Monia Cowie)的《翻译研究词典》(Dictionaty of Translation Studies)也收录了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主要内容以及相关概念。还有其他许多有关该理论的介绍性文章和书籍,其中,诺德的《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Translating as a Purpoful Activity: Functional Approaches Explained)最具代表性,是目前为止对功能派翻译理论介绍最为详尽的一部著作。作者第一次用英文对该派的形成发展过程、基本观点和思想、理论和术语以及该理论的具体应用做了系统的阐述。topb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