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与苏教版的高中化学教材比较

更新时间:2023-06-28 03:06:43 阅读: 评论:0

人教版与苏教版的高中化学教材比较
  针对08年高考化学科考试说明,觉得对人教版和苏教版这两套教材应该有一些对比和分析,参考了一些有关两套教材比较分析的资料,做了一些简单的整理、比较和分析,仅供参考。
人教版特点
1、突出现代化学正在逐步走向定量化的特征。自始至终注意提供定量的信息,设计一定数量的定量计算内容(焓变,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等),给学生提供有关化学反应定量研究的基本训练。
2、合理处理抽象概念。根据高中生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尽量从学生熟悉的事实出发,用浅显的语言,分析抽象概念的物理意义,降低学习难度,尽量避免繁杂的数学推导和只给结论的极端做法。
3、重视学习者的参与。尽可能启发学生动脑,动手来构建自己的概念体系,避免填鸭式的知识简单罗列,创设学生的发展空间。
4、富有张力,适于教师因材施教。教材主体内容保持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范围内以适应学生的主体部分,以提高性栏目形式设计提高内容,但在知识的深度、广度上有所增加。
增加:盖斯定律、盐桥、焓变、熵和熵变、平衡常数、活化能、反应速率常数、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等。
苏教版特点:
1、着力挖掘和体现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知识结构、思想方法。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和方向、限度,化学反应中的微粒观,等。
2、注重科学性,突出新思想、新内容,避免内容在科学性上与现代科学脱节,如“化学平衡常数”的引入,也避免为了“浅出”而随意、错误的解释概念,使得教材具有长的生命力,如“熵和熵变”的引入。
3、将定性与定量,现象与本质有机统一。如:化学反应的焓变与盖斯定律,化学反应限度与化学平衡常数,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都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相统一。
4、注重学生知识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注重与大学化学内容的衔接(如:焓变、熵变、化学反应方向、沉淀溶解平衡等),注重与必修内容的衔接(如:原电池原理、电解池原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等),注重模块本身内容的衔接(如:反应焓变→反应方向的判断→化学平衡移动→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等)。
5、关注核心知识与STSE内容的整合。如,在“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中融入“能源的充分利用”,在“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中融入“化学电源”(纽扣式电池、铅蓄电池、燃料电池等),在“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中融入“纯碱去污、泡沫灭火器、溶洞的形成”等。
增加:盖斯定律、盐桥、焓变、熵与熵变、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的方向性、电离常数、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度、沉淀的溶解平衡和溶度积,等。
必修1
scandal美剧wing是什么意思
共有内容
人教版特有
苏教版特有
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及单位,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气体摩尔体积成语翻译
胶体
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胶体,丁达尔效应
电解质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离,离子反应及其应用(离子共存、离子检验等),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离子方程式
从电离角度对酸、碱、盐下定义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及其应用
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性和还原性比较)
金属钠
物理性质,与水反应,与氧气的反应
保存方法
原子结构,用途,工业制法
过氧化钠
颜色,状态
过氧化钠的特殊用途(与水、二氧化碳反应)
碳酸钠
物理性质,与酸反应,热稳定性,用途
两者性质比较
碳酸氢钠
物理性质,与酸反应,热稳定性,用途
氯气
物理性质,与金属反应,与氢气反应,与水反应,与碱反应,氯气的用途
电解氯化钠制取氯气,潮湿的氯气具有漂白性
次氯酸
见光分解
漂白性
氧化性强
溴单质、碘单质
颜色、状态、溶解性、氧化性比较
韦博国际英语费用金属铝
与酸反应,与碱反应,
与氧气反应
钝化,铝热反应
氧化铝
与酸反应,与碱反应,两性氧化物
电解氧化铝
氢氧化铝
与酸反应,与碱反应,两性氢氧化物,净水作用
吸附色素,加热分解
金属铁、二价铁、三价铁
金属铁具有还原性,三价铁离子的氧化性及检验,二价铁与三价铁的相互转化
铁盐的净水作用
钢铁腐蚀
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
氢氧化亚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
颜色,状态,氢氧化铁受热分解
铜合金简介
铜化合物的应用
硅单质
物理性质
与氯气反应
二氧化硅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与氧化钙反应,二氧化硅的空间结构,二氧化硅的用途
与氢氟酸反应
与焦炭反应,四氯化硅与氢气反应
硅酸
很弱的酸,溶解度很小
硅酸盐
玻璃,水泥,陶瓷
硅酸钠与盐酸反应
氮气
与氧气反应,与氢气反应
一氧化氮,
二氧化氮
二氧化氮物理性质,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环境污染
二氧化氮易液化,偏二甲肼燃料
一氧化氮物理性质,雷雨利庄稼
氨气
氨的物理性质,一水合氨的电离,氨与酸的反应,喷泉实验
一水合氨分解,氨气的实验室制法,氨气与氧气反应
铵盐
受热分解,与碱反应
常见铵盐及俗称,氮肥
硝酸
浓、稀硝酸与铜的反应,钝化
硝酸分解,浓硝酸与炭反应
硫单质
物理性质,存在
与氧气反应
与汞反应
二氧化硫
物理性质,漂白性,与氧气反应,与水反应,环境污染
三氧化硫与水、氧化钙、氢氧化钙反应
亚硫酸与氧气反应
浓硫酸
与铜、木炭反应,脱水性,吸水性,强氧化性
必修2
这部分内容将在选修模块中在进一步展开,这里不作详细比较。
共有内容
人教版特有
苏教版特有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离子键,共价键,电子式,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判断,核素,同位素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结构式,同素异形现象,同分异构现象,不同类型的晶体
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键能与能量变化,化学能与热能,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化学反应的限度,常见化学电源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热化学方程的判断与书写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太阳能的利用,生物质能的利用,氢能的开发和利用
甲烷的结构和性质,烷烃,乙烯的结构和性质和用途,苯的结构和性质,乙醇的结构和性质,乙酸的性质,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醛的性质、油脂的结构与皂化反应(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在选修模块中)
酯,氨基酸,加聚反应,以乙酸乙酯的合成说明简单有机物的合成,有机高分子的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加聚反应,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链节和单体,酚醛树脂的合成,缩聚反应
石油的炼制,煤的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
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药物、科技与化学
选修《化学反应原理》
xiediao
共有内容
人教版特有
苏教版特有
反应热,焓变,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书写要求),△H的意义,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盖斯定律和反应热的计算
燃烧热,能源
标准燃烧热,热值,能源的充分利用
锌铜原电池装置的工作原理,盐桥,原电池及其工作原理,正负极判断,电子流向,原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简单原电池的总反应式,原电池的应用,常见的化学电源(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
电解池,电解池工作原理,氯化铜溶液电解,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氢气和氯气,电镀(镀层金属作阳极、待镀金属作阴极),简单电解池电极反应式书写,电解池总反应式,原电池与电解池的比较
电解熔融态氯化钠原理,电冶金
金属的化学腐蚀,金属的电化学腐蚀,钢铁的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原因和电极反应,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applyto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其他)娱乐时尚
不可逆反应,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
瞬时反应速率,浓度时间图像
活化分子,活化能,有效碰撞,自发反应,应用焓变(△H)和熵变(△S)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自由能
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常数及其相关计算,转化率,勒夏特列原理(浓度、压强、温度等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速率时间图像,合成氨工艺流程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以醋酸为例的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酸、碱、温度、浓度等),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常数Kw
pH的应用
常见弱电解质,电离常数,弱电解质的分步电离
溶液的酸碱性和判断,pH的计算和测定方法(pH试纸和pH计),滴定管的使用,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计算,滴定过程中的pH突变,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和变色范围
以醋酸钠溶液和氯化铵溶液探究盐溶液呈现酸碱性的原因,盐类水解的概念和盐类水解反应的表示,盐类水解的规律,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因素,盐类水解反应的应用(制备胶体,纯碱去污,配制氯化铁等易水解的盐溶液)
泡沫灭火器原理
以氯化银为例分析沉淀(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溶度积Ksp和有关计算,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沉淀的溶解、生成、转化)
mend
选修《有机化学基础》
共有内容
人教版特有
苏教版特有
有机物的分类(按碳的骨架分为链状和环状;按官能团分为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醛、酚、醚、酮、羧酸、酯)和各种官能团及典型代表物,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杂化轨道理论,有机物结构的表示:结构式、结构简式、键线式,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简单烷烃、烯烃、苯的同系物的命名,李比希法进行元素分析,质谱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鉴定分子结构,根据有机物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实验式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酯基,键长,键角,键能,炔烃的命名,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分离、提纯:蒸馏、重结晶、萃取→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简式)和方法
有机化学的发展,有机化合物组成的研究(钠融法,铜丝燃烧法),基团的概念,有机反应历程,同位素示踪法,氨基。顺反异构,对映异构
烷烃和烯烃的物理性质的递变,脂肪烃(烷烃、烯烃、炔烃)的性质,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杂化类型与空间构型,石油的组成,石油的炼制方法(分馏、裂化、裂解)及其对应产物,苯的结构,芳香烃的来源和应用,甲苯的硝化反应,苯的同系物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多环芳香烃
部分烷烃、烯烃的沸点和相对密度,乙烷的比例模型,烯烃的顺反异构,乙炔的性质和实验室制法,图示介绍石油炼制,
文字介绍石油炼制,苯的性质(溴代反应、硝化反应),
卤代烃概念、分类,卤代烃对环境的影响,溴乙烷的比例模型,溴乙烷的取代(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及反应条件,卤代烃的物理性质(状态、密度、沸点、水溶性)
溴乙烷的物理性质,溴乙烷的核磁共振氢谱
卤代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醇的概念,酚的概念,甲醇,乙二醇、丙三醇)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用途,根据羟基数目对醇进行分类,乙醇与金属钠反应,乙醇与氢卤酸反应,乙醇脱水反应(分子内脱水、分子间脱水)
醇的命名,饱和一元醇的通式,通过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与烷烃的沸点比较得出醇分子间存在氢键,一些醇的沸点列表,乙醇的氧化反应(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氧化过程的颜色变化和应用)
列举自然界常见的醇,乙醇的分子结构和比例模型,硝化甘油
苯酚的分子结构和比例模型,苯酚的物理性质,易被氧化,苯酚在水中的溶解性,苯酚弱酸性(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或滴加盐酸,苯酚与浓溴水反应
苯酚的显色反应(资料),苯酚的用途
苯酚的显色反应,酚类对水体的污染,有机物基团间的相互影响
乙醛的物理性质和结构特点,银氨溶液的配制,乙醛的银镜反应,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醛类的特征反应),乙醛的加氢还原反应
乙醛的核磁共振氢谱,乙醛的比例模型,银镜反应的用途,丙酮(科学视野),甲醛的银镜反应,甲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甲醛的物理性质和结构特点,甲醛的用途,酚醛树脂的制备和结构简式片断,脲醛树脂和酚醛树脂的用途,丙酮(拓展视野)
羧酸的概念,羧酸按照所连烃基、羧基数目进行分类,硬脂酸,油酸,乙酸的核磁共振氢谱和比例模型,乙酸的酯化反应及同位素示踪
实验探究乙酸、碳酸、苯酚的酸性强弱,自然界中的有机酸,乙酸乙酯分子的比例模型和核磁共振氢谱,乙酸乙酯在酸或碱存在下的水解反应,从平衡角度分析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有机合成的过程示意图,以草酸二乙酯的合成为例说明逆合成分析法
食物中常见的有机酸,乙酸的分子结构,,根据甲酸的结构式预测其化学性质,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缩聚反应,重要有机物之间的转化
糖类的概念,糖类的分类(单糖、低聚糖、多糖)及代表物,葡萄糖的银镜反应,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葡萄糖的燃烧,葡萄糖的还原反应,蔗糖和麦芽糖的结构和水解反应,淀粉和纤维素的结构和水解反应,油脂的概念和分类。油脂的组成和结构,油脂的水解反应(皂化反应),油脂的氢化反应,氨基酸的两性,氨基酸的成肽反应,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的盐析、水解、变性、颜色反应,酶的催化特性,核酸的分类和化学组成,DNA
糖类组成分析,葡萄糖的物理性质,果糖的物理性质和分子结构,淀粉酿酒的反应,淀粉遇碘单质显蓝色,淀粉和纤维素的物理性质,油脂的物理性质,常见氨基酸(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苯丙氨酸)的结构
单糖的立体异构,葡萄糖的环状结构,由纤维素制备硝化纤维党的反应和我其他纤维的获得,常见α氨基酸及其R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和二级结构
合成有机高分子的基本方法:加聚反应(以聚乙烯为例)和缩聚反应(以己二酸与乙二醇反应为例),链节,聚合度,单体,塑料(聚乙烯,酚醛树脂的制备),线型结构和网状结构,合成纤维(涤纶),合成橡胶(顺丁橡胶),功能高分子材料
在必修2中介绍
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
个人认为,因为08高考最后这两题是选做题,不应该有太大的难度,而且考试说明中将考点的要求进行了详细的罗列,因而没有必要将一本书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复习,可以按照考试说明中“第二部分  选考内容”进行知识点针对性的复习,应该可以完成这个12分的题目。
高考必考内容,我们要加强复习,力争到位,而两种版本的分化点,不要加深,而要让学生了解,做到相互补充,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有的知识点在必修教材中已经涉及,但在选修教材中又进一步讲解,这类知识点要反复强化,让学生的完全消化吸收。
新课程标准强调化学必修课程的设计,注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实验,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突出化学对生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绿色化学要求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期望在化学反应和化学工业过程中参与反应的原料,所有物质的燃料、中间产物都在内部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
化学是一门促进社会发展的核心学科,化学对环境的友好性、化学反应的原子经济性已成
为历年高考的热点,这也是化学新课程和新课标教材所倡导和要求的重要方面,所以2008高考绿色化学仍将是考查的热点内容,值得我们在复习时倍加关注。
新课标教材在内容选择上,力求反映现代化学研究的成果和发展趋势,积极关注21世纪与化学相关的现实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更好地体现化学课程的时代特色。因此吃透新课标教材的内容和习题,把握教材内容的时代特色,把握好教材习题在教学中的示范性,有利于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新高考将不会去考查那些繁琐复杂的计算、判断之类的问题,而是侧重一些实用性强、与学生的后续学习密切相关的问题,同时也启示我们广大高三教师要重视教材,尤其是在今年第一届新高考下的高三化学复习更要去研究新教材、关注新教材,带领学生去思考,去挖掘教材内容和习题中所蕴含的知识,让学生在对新教材的复习中能获取新的知识、得到新的体验,让新教材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复习的根本。侍弄

本文发布于:2023-06-28 03:06: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78/10558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反应   化学   学生   结构   内容   原理   教材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