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_道德评价优先_到_历史评价优先_马克思异化理论发展中的视角转换

更新时间:2023-06-21 08:09:49 阅读: 评论:0

从_道德评价优先_到_历史评价优先_马克思异化理论发展中的视角转换
从“道德评价优先”
到“历史评价优先”
———马克思异化理论发展中的视角转换
俞吾金
异化是马克思一生理论思考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在马克思异化概念的发展中,存在着一个根本性的视角转换,即从青年马克思的“道德评价优先”转向成熟时期马克思的“历史评价优先”,
而这一视角转换的前提则是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由于这一实质性的视角转换未被揭
示,把青年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等同于整个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误解则不可避免,从而埋没了成熟
时期马克思异化理论的重大价值。本文认为,惟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出发,认真地解读
成熟时期的马克思的著作,才能发现其异化概念发展中出现的这一视角转换,从而全面地、准确
地把握马克思的异化概念以及它在整个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 异化 道德评价 历史评价 视角转换 历史唯物主义
作者俞吾金,1948年生,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教授(上海 200433)。
达芬奇的恶魔第二季
自从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于1932年面世后,异化问题在西方理论界掀起了轩然大波。但是,随着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个问题曾一度沉寂下来。战后,异化问题再度成为热门话题,并迅速地波及前苏联和东欧诸国。当这股理论思潮蔓延到中国时,中国理论界正处在对十年浩劫的沉痛的反思之中。顷刻之际,异化问题成了中国
理论界的主要话题,相关的论著犹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然而,时隔数年,异化这个词又突然神秘地从中国的理论话语中消失了,仿佛它从来就没有引起过人们的注意!如何解释这种忽冷忽热、大起大落的理论现象呢?我认为,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下面的原因引起的:第一,一般说来,人们是以情绪化的态度来看待异化问题的。如果说,科技和工业的迅速发展及战争的灾祸使西方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离化,那么,战争的创伤、斯大林主义现象和中国的“文革”同样也使东方人之间的关系一度处于紧张的、压抑的状态下。而“异化”似乎正是道出这种普遍的疏离感和压抑感的哲学概念。在这个意义上,与其说“异化热”具有理论探索的性质,不如说具有情绪宣泄的特点。换言之,人们不是在理论上探索异化,而只是在情绪上感受异化。无论是“异化热”的突然兴起,还是它的迅速退潮,似乎都印证了这一点,即
5
9
它仅仅是情绪上的“热”,而不是真正的理论研究上的“热”。
第二,从根本上看,人们只是集中从单一维度去理解马克思异化概念的含义。迄今为止已经发
表的几乎所有的论文都认为,马克思的异化概念主要指的是私有制背景下,尤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背景下存在的种种消极的因素,马克思运用这个概念的目的是从伦理上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表达他对这一社会的道德上的义愤。人们几乎从来没有注意到,马克思是否也曾以积极的、肯定的方式理解并谈论过异化现象。换言之,人们只是从道德评价的维度去理解并解释马克思的异化概念,完全忽视了这一概念所蕴含的积极的、肯定性的历史评价维度①。事实上,在成熟时期的马克思那里,异化作为客观的历史现象具有其积极的含义。
第三,在相当的程度上,人们忽视了异化概念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地位。正如匈牙利学者M.瓦依达所指出的:“如果我们要想在过去几十年所发表的‘官方’马克思主义著作中去寻找马克思的异化概念,那将是徒劳的。马克思历史哲学的这个极为重要的范畴,
甚至在总结马克思历史哲学体系的大量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中都根本没有被提到。”②人们通常认为,青年马克思使用过异化概念,但当他创建了自己的学说———历史唯物主义后,这个概念也就被弃置不用了,即使马克思在成熟时期的著作中偶尔提到这个概念,它也只具有象征性的或边缘性的意义③。按照这种流行的见解,异化概念似乎只是思想尚未成熟的青年马克思的专利品,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中它不但没有实质性的地位,甚至完全可以不予涉及。
显然,持有这种见解的人们没有深入地解读成熟时期的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并对这一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内在联系做出认真的反思。
显然,惟有冷静的、深入的理论思索,而绝不是情绪化的态度,才能真正地揭示出隐藏在马克思异化概念中的谜团,从而对马克思的异化概念的含义、实质及其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地位做出合理的说明。所以,在今天,当我们冒着可能被流俗的见解讥笑的危险,而独自面对马克思的异化概念这一冰点问题时,我们正是在偿清历史的宿债。换言之,我们不愿意马克思理论中的一颗明珠长久地被尘埃所覆盖。本文提出如下的见解:
四级查询其一,马克思一生都使用异化概念,这一概念的发展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包括马克思的《博士论文》(1840年下半年到1841年3月)、《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3年夏天)、《论犹太人问题》(1843年秋)、《〈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3年末到1844年1月)、《詹姆士?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1844年上半年)、《1844年经济学哲学
69?中国社会科学 2003年第2期
①②③甚至像奥古斯特?科尔纽这样的学者也认为:“由于对经济和社会关系进行深刻分析的结果,异化作为
mou一个中心概念,越来越坚决地被实践这一基本概念所排挤和代替。”(参阅奥古斯特?科尔纽《马克思恩
销售训练格斯传》(Ⅱ
),三联书店,1965年,第232页)无庸讳言,科尔纽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他没有觉察出马克思异化概念发展中的“视角转换”,也没有对成熟时期的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包括“拜物教”的理论)做出深刻的反思。而在这方面,卢卡奇的理论敏感性则远远地超越了他。
M.瓦依达:《异化与社会主义》,陆梅林等编《异化问题》(上),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第378页。
个别学者,如薛德震先生在其论文《驳在异化问题上所谓两个马克思对立的观点》中曾经独具慧眼地vegetable是可数名词吗
指出:“马克思作为唯物史观的创始人,他对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异化和人的本质的异化,并不只是停留于发泄道德学上的义愤,而是进而揭示了这种物化和异化的历史必然性,指出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一方面是历史的进步,另一方面又是在一定的狭隘的生产关系内个人之间自发的必然的联系。”(参阅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人性、人道主义问题讨论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462页)可惜的是,薛德震先生没有沿着这个方向继续思考下去,并提出一种系统的想法来纠正人们对马克思的异化概念的根本性误解。
手稿》(1844年4—8月)等著作。第二阶段主要包括马克思的《神圣家族》(1844年9—11月)、《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春)、《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年)、《反克利盖的通告》(1846年5月)、《哲学的贫困》(1847年上半年)、《道德化的批评和批评化的道德》(1847年10月底)、《共产党宣言》(1847年12月—1848年1月)等著作。第三阶段主要包括《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剩余价值学说史》(1861—1863年)和《资本论》(1867年)等著作。
玷污的读音
其二,在马克思异化概念的发展中,存在着一个根本性的“视角转换”。这一转换主要发生
在上面提到的第二个阶段上。我们认为,青年马克思是从“道德评价优先”
six to five
ppb①的视角出发去看待异化现象的,而成熟时期的马克思则是从“历史评价优先”的视角出发去看待异化现象的。这两个视角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从前者看来,异化现象是消极的,应该从道德上加以谴责;从后者看来,异化现象在历史上的出现是客观的、必然的,应该从历史评价的维度上充分肯定其积极意义。从总体思路上看,前者从属于以抽象的人的本质为基础的、伦理意义上的共产主义或人道主义,后者则从属于以历史演化的客观必然性为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②。
其三,异化概念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的地位不是象征性的、边缘性的,而是实质性的、基础性的。如果说,作为异化的特殊表现方式的“拜物教”揭开了传统的抽象物质观的神秘面纱,从而为人们接受历史唯物主义扫清了思想障碍,那么,异化的一般表现方式则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向,从而使作为历史唯物主义拱顶石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得以确立。
我们先来考察马克思异化概念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亦即青年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众所周知,推动青年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文化背景是异常丰富的:一是黑格尔的思想,二是费尔巴哈的人本学,
三是空想共产主义的理论,四是对国民经济学的研究。
mouthful这四个方面大体构成青年马克思思想的主要背景,而青年马克思的异化概念的形成也是与这一背景息息相关的。如果说,在黑格尔那里,异化主要是指精神上的异化,即绝对理念在运动中异化或外化出自然界,那么,在青年黑格尔派那里,异化获得了不同的含义。费尔巴哈把异化概念运用到宗教批判中,把上帝理解为人的本质的异化,并在这个意义上强调,神学的本质就是人类学,这一见解无疑是振聋发聩的。在费尔巴哈的基础上,布?鲍威尔以更宽泛的方式提出了人的“自我异化”的问题。正如戴维?麦克莱伦所说:“鲍威尔是‘自我异化’(Selbstent 2

本文发布于:2023-06-21 08:09: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78/10043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