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短的端午节的来历

更新时间:2025-01-01 18:51:49 阅读: 评论:0


2023年5月22日发(作者:上海外国语大学录取分数线)

简短的端午节的来历

1.端午节的由来要短一些的,而且是要写楚原哦

中国的端午节是屈原出现之前祭祀河神、乞求收成的节日。

因为在长江一带至今有“端午水”一说,也就是在端午节前后会有大

暴雨导致的洪水。古人认为洪水是河神发怒的结果,为防止端午大水

把秧苗等东西冲走,举行的一列祭祀活动,希望河神高兴,五谷丰登。

加上这时候一般是农耕的犁田、插秧季节,经常要在水里泡着,喝黄

酒能有效去除风湿,相传黄酒是神仙赐予的酒,慢慢的也就形成了这

段时间喝黄酒的习惯。这些并不是纪念屈原才形成的,也就是在屈原

投江前中国就已经有了端午节这一说法,屈原投江更加让人们记住了

这一天,也增加了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等庆祝方式。

2.简略的端午节来历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

“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

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

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

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

样的。

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

1

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

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

系起来。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

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

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

雄黄酒或以之消毒,赛龙舟等等。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

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

盛米煮成。

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

至两个节日里食用。

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

场上常有粽子卖。

现在,我们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样,有

南北之别,东西之分。

南方常用红枣、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见不杂别的食品,

而去品味粽叶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小小

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

置。

过去端午节还有躲午的习俗,此种习俗源于一种信仰,即:五月为“恶

月”,瘟疮蔓延,重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所以父母都于是日将未满

2

周岁的儿女带往外婆家躲避,以逃脱灾祸,故称躲午。这无疑是古代

科学不发达而产生的观念,因为五月酷暑将至,蚊虫滋生,在没有医

疗卫生设备的民间,容易发生传染病,遂给人们带来一种恐惧心理,

于是产生躲午习俗,如今这一节日的一些古老习俗已经随着社会变迁

而消失了,但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仍然流行。

3.关于端午节的作文一定要写出端午节的由来和赛龙舟时的景象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

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气的不得了,跳

下了汩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

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

.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年都过端午节.我们全家都非常

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

粽子.因此,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妈妈.所以每

年过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许多粽子.我妈妈常说:用芦

苇的叶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

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

米和枣分别洗一洗,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

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

夹在中间,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放上糯

米,中间夹几个枣,最后把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

得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

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

3

虽然我妈妈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

.香得使你只要一闻到味,就会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

有粽子,你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我每当吃粽子时,总是吃

得很多,可能是因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说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

知道我妈妈包粽子有什么“秘决”,每次包的粽子总是香喷喷的,

人的胃口,使人馋诞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

当然也少不了赛龙舟哟!我最喜欢看得就是赛龙舟的情形,几十个水

手都手拿着桨,用尽全身的用手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势气高昂,

用力地敲着有规律的鼓点儿.“加油,加油!”,场边的拉拉队激情

洋溢,发出雷鸣般地加油声、呐喊声、助威声,使水手们不得不更加

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多么壮观、激烈,可以说是独一无二,

是端午节传统的象征.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

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呵呵,老师竟布置这样的作业,祝你端午

快乐。

4.端午节的来历(简单一些)

端午节的来历之一:纪念屈原说。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

谐记》和北周宗惊《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

投汩罗江,死后为蚊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丝粽子于水

中,以驱蛟龙。

又传,屈原投汩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

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

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

4

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

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

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

能洗得直臣冤。”

5.端午节的由来用简短的话说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

多年历史。

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源于纪念屈原据《史

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

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

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

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

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

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

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

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

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

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5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

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

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

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

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

而入楚都郢城。

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

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

请和,夫差许之。

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

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

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

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

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

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

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

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

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

6

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

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

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

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

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

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

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

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

等小件的青铜器。

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

是他们族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

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

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

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

日。

7


本文发布于:2023-05-22 09:31: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lv/fa/87/934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