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理赔标准一览

更新时间:2025-01-10 19:36:16 阅读: 评论:0


2023年5月27日发(作者:告示范文)

交通事故理赔标准一览

交通事故理赔标准

一、根据交通事故发生后,交警现场勘查、记录、拍照以及

调解取证,依据造成本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划分事故责任,你

说的你们两辆摩托车相撞,对方逆行,他可能要承担本次事故的

主要责任,(不以有证无证、有牌无牌来划分责任),你虽然正常

行驶,可你没有保证安全车速导致此次事故发生,要承担事故的

次要责任。你不可能一点儿责任都不承担的。

二、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规定,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

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和

财产直接损失。造成残疾的,还有残疾赔偿金,残疾用具费及精

神抚慰金等;造成死亡的,还有死亡补偿费,被抚养人生活费

等,各赔偿项目应按实际情况确定,并一次性结算费用。

各项赔偿费用的标准是:

1.医疗费:按照医院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创伤所必须的

费用计算凭据支付,结案后确需继续的,按必需的费用

给付。

2.误工费,当事人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

定收入计算;

1 5

3.住院伙食补助费:按交通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

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4.护理费:伤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有收入的按照误工费的规

定计算,无收入的,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计算。

5.残疾赔偿金:根据伤残等级,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人均可

支配性收入计算,自定残之日起赔偿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

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照五年计

算。

6.交通费:按照当事人实际必需的费用计算凭据支付。

7.住宿费: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

住宿费标准计算凭据支付。

参加处理交通事故的当事人亲属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

费比照上述规定计算,但不得超过三人。

因交通事故损坏的车辆,物品、设施等,应当修复,不能修

复的折价赔偿。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程序

交通违章行为在事故发生中所起作用的大小,主要是根据路

权原则和安全原则来判定的,而路权原则是认定交通事故责任大

小的根本原则。其先后程序如下:

1、违反各行其道规定的;

2 5

2、违反让行规定的;

3、违反交通规则其他规定的;

4、违反交通安全原则的。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

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

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

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

任,并送达当事人。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哪些

1.道路要件

交通事故必须是在公共道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道路是构成

交通和交通事故的空间条件,没有道路就谈不上道路交通事故。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9条的规定:“道路,是指公路、

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

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由此可见,乡村

小道以及企事业单位内部并仅供内部使用的路段和场所等不属于

《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所称的“道路”。非在该“道路”上发生

的交通事故,不属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损害赔偿不适用《道

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

2.车辆要件

3 5

道路交通事故必须是车辆所致的交通事故。根据《道路交通

安全法》的规定,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所谓机动车是指

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在道路上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用于运

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非机动车是指以人力

或者以畜力驱动,在道路上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

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最大外廓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

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然而笔者认为这一规

定有欠妥当。首先,从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看,属于危险作业的交

通运行的一般只限于机动车,而不包括非机动车;其次,正因为

把交通运行确认为了危险作业才在责任的归责原则上实行无过错

责任,非机动车带来的危险性明显小于机动车,因此非机动车和

机动车要求同样高的注意义务,实行无过错原则,对非机动车方

有失公允。

3.交通要件

交通事故必须是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交通事故。对于机

动车而言,以前我国学者认为运行是与静止状态相对而言的。因

此,机动车一方处于正确停放状态而引起的事故都不属于机动车

交通事故,不适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法而只能适用民法原则处

理。然而,在国外却对“运行”有不同的学说,他们对运行的含

义作了扩大的解释,即都认为“只要机动车存在于交通当中,不

4 5

管是停止还是行车,如果造成了其他相关交通者的危险,均相当

于运行,均要依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法规定承担责任。笔者

认为,这一解释的出发点是为了加强对受害者的保护,符合现代

私法的基本理念,我国司法实践中应采这一解释。

5 5


本文发布于:2023-05-27 21:11: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lv/fa/87/1228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