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逃逸”的认定标准重构

更新时间:2025-01-13 17:30:59 阅读: 评论:0


2023年5月27日发(作者:u308)

40

卷第

1

2021Jan.

1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Vol.40

o.l

Journal

of

Mianyang

Teachers'

College

2021

D01

10.16276/51-1670/g.2021.01.005

交通肇事罪

逃逸

的认定标准重构

梁天晴

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

上海

200042

摘要

交通肇事罪存在三种逃逸情形适用统一

其中逃逸作为定罪情节值得商榷

三种逃逸具有同一性

的认定标准

各自都无法设定全面的认定标准

逃避法律追究说和逃避救助义务说的角度单一

"逃逸认定标准

的重构应当从纵横两个维度出发

以逃避法律追究

横向上满足主客观两方面要求

纵向上以逃避救助义务为基准

为补充

契合交通肇事罪

实务中结合伤势走向逃跑的时空特点和投案可能性进行判断

从而切实保护人身安全

的立法目的

关键词交通肇事罪

不作为

肇事逃逸

逃避救助义务逃避法律追究

中图分类号文章编号

D924.32021

文献标志码

A

1672-612X

01-0028-05

1997

刑法

颁布以来

关于交通肇事罪

的争议一直存在

,

尤其针对逃逸存在很多认定分歧

认定标准的不统一容易造成司法实践的

同案不同

节加重犯

结合犯等观点

第一

交通违规行为发生

危害程度随即确定

,

之后危害结果进一步扩大是

基于行为人逃逸

,

而构成结果加重犯要求是基本行

不利于这一罪名的稳定适用

也不符合罪刑均为造成加重后果

两者并不符合;并且结果加重犯一

般对基本行为持故意罪过

,

对加重后果持过失罪过,

衡原则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主要观点进行总结和取

探究逃逸的统一认定标准

从而在适用逃逸条款

时达到法理

情理统一

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

,

进一步否定了结果加重犯

的观点

第二

情节加重犯的观点避免了上述矛盾,

交通肇事罪

逃逸'啲概述

逃逸

交通肇事罪

的性质

逃逸行为的独立性和主观罪过问题都有合理的解

释;然而也有反对者提出

情节

应当是从构成要

件中延伸出来逃逸

比如从抢劫中延伸出持抢劫

行为明显不在原本的构成要件之内

无从谈延伸

刑法

133

条交通肇事罪规定了三档刑罚

其中第二档和第三档都包含逃逸行为

2000

年最

此情节加重犯也有不合理之处⑴

第三

也有学者

认为

肇事逃逸

是交通肇事罪与遗弃罪的结合犯

,

高人民法院颁布的

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

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通常也伴随对逃逸行为独

这种观点持数罪的立场

以下简称

解释

立性的肯定而通说认为结合犯需要法律明确规定

;

,

定罪量刑情节进行了更细致的规定

其中第

2

条第

2

款第

项中提到的

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

且常见形式是

甲罪

+

乙罪

=

丙罪

肇事逃逸

现场虽然没有直接使用

逃逸

一词

但与逃逸的

基本含义一致点也存在一定漏洞

也在本文讨论范围中

因此逃逸在

刑法和司法解释中分别对应三种不同情境为了叙

然以交通肇事罪定罪与结合犯的特征不符

这个观

款或第

解释

规定只有具备第

2

条第

1

2

款中

述的便利和清晰,下文将分别称为

定罪逃逸

项规定的情形之一

才能构成交通肇事

事逃逸

逃逸致死

逃逸

也即适用第二档和第三档刑罚需要建立在构

成基本犯罪的基础上逃逸致死

肇事逃逸

是作为量刑情节存在

三种观点对这他知并没有分

1

.

逃逸作为量刑情节的性质

首先

逃逸致死

基础上加上

是在

肇事逃逸

死亡结果

肇事逃逸

的性质有结果加重犯

逃逸条款正是因为不能完全套用现有的立法技

收稿日期

:

2020-10-27

作者简介:梁天晴

1996硕士研究生

-

江苏南通人

研究方向:刑法学

28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术来解释才导致很多争议

笔者并没有厘清性质争议

的意图

也不赞成因为性质争议而局限其他问题的思

合理的处理结果

行为本质的否定评价和处罚

以不合理的规定实现

交通肇事罪的同一性而是倾向于站在共识点上有所突破,真正聚

逃逸

讨论逃逸行为是否具有同一性其实是明确逃逸

考角度

焦于实质问题

探究量刑情节的认定标准即可

2

.

逃逸

作为定罪情节的争议

认定标准的适用范围

也即是否能在同一基准上理

有学者主张

,

只要肇事者具有逃逸行为,

即可按

解三档刑罚中的逃逸

主张不具有同一性的学者认

照第二档刑罚处罚

这个主张忽略了

解释

2

条第

2

款第

项的规定

当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

,

逃逸的本质问题存在争议定罪逃逸

事逃逸

理解为不以救助可能性为必要

逃逸致

重伤并且肇事者逃离事故现场的

理解为一定有救助必要,

不仅能在规范目的问

构成交通肇事基

本犯罪

也即逃逸在此处成为定罪情节⑵

"2

一直以来,逃逸作为定罪情节招致很多批判

第一

的存在使逃逸定位模糊

定罪逃逸独立行

为说认为

法条对交通肇事罪的客观行为有明确规被公众所理解

肇事行为和危害后果发生后就已经定性

不会因虽然不同情境的逃逸在

为后续的逃逸行为产生性质变化

同理逃逸也无法

依附于前面的肇事行为⑷

另外参照其他国家立

比如日本

中都对

道路交通法

刑法

和加拿大

违反救助义务罪进行单独规定⑶

可见逃逸行为

已经超出交通肇事罪的规制范围使司法流程更加繁琐

具有独立危害性

附属情节说认为,

逃逸行为既是定罪要件又是量刑

,

情节

并且

性质的判断应当基于本国法律条文⑷

逃逸行为有扩大已有危险的可能

并不是创设新的

危险

可以看

从而也就没有看成独立行为的必要

出,独立行为说通常不赞同逃逸作为定罪要件存在

附属情节说恰恰是把法律规定作为论据

第二

通肇事罪作为过失犯罪

法定危害结果的发生即标

志着构成犯罪

,

结果之后的其他情节不应当影响犯

罪成立解释

条文矛盾,有越权

的规定与

刑法

解释之嫌

,

过分扩大逃逸行为的危害性也并不符合

犯罪行为论与因果关系论⑵叭笔者并不赞同

罪逃逸的存在

这一规定确实违背了犯罪构成理

不能只因为主观恶性和行为危害性就随意改变

原条文中的犯罪构成

同时这一规定与其他罪名刑

罚不协调

刑法

规定过失致人重伤可以判处三年

以下有期徒刑

而交通肇事中致一人重伤还需责任

认定

逃逸行为等要素加成才构成犯罪

入罪门槛如

此之高并不合理 ,逃逸条款的设置也应当是为了维护公共安全和

更何况交通肇事作为业务过失应

该受到更严厉的规制⑴

下文笔者也倾向于将逃

逸作为独立行为

从而有利于各种观点的铺垫和推

然而在立法者针对的,与法条本身相互映射

定罪逃逸

作出修正之前

依法进行适用是必要的

,

否则法律的权威性

稳定性

和一致性难以保障

如此规反推出整个法律条文

值得宽慰的是

解释

定将逃逸纳入到肇事行为中以一个整体看待

,通肇事罪而维护个人安全是外在目的当内在目的

实践

中可能有助于客观评价危害程度

,

从而实现对逃逸

29

题上达到平衡

同时也和不同刑罚幅度相适应

张具有同一性的学者认为

对同一部法律中的相同

词语进行同样解释符合解释学要求也有利于法律

笔者赞同后一种观点

法条适用和诉讼证明方面有所区别

但是为了解决

某些问题而反过来对立法进行不符常理的解释

本末倒置之嫌

交通肇事罪的三档刑罚层层递进,

社会危害性也逐渐提高

,对逃逸进行不同解释不仅

也无法保证刑罚间的递进关

因此笔者肯定逃逸条款具有同一性

本文探究

的认定标准同时适用于所有情境

从而便于司法实

践,也保证了标准的存在意义

逃逸

认定标准的主要观点评析

逃避法律追究与逃避救助义务之展示

围绕认定问题

有学者认为这是探究逃逸行为

的本质也有学者认为主旨是明确逃逸条款的规范

目的,虽然名义不同学界主

但研究方向是一致的

要存在两大观点,

即逃避法律追究说与逃避救助义

务说

逃避法律追究说认为

首先条和第

解释

2

3

条都明确规定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

这一观

点与法律文本相符合

逃逸的关键点在于

通肇事以后

救助义务只在一段时间内存在,因此行

为人

的对象只有可能是一直紧追在后的法律

追究⑸

其次,交通肇事罪规定在危害公共安全章

确认责任归属

而非仅仅关注个体安全

再者

一项

条款的目的有内在

外在之分

内在目的是规范目

外在目的则范围更广

体到逃逸条款,内在目的是维护公共安全

由此可以

没有这一目的也就不存在交

达成时个人安全也相应得到保护⑸

O

梁天晴:交通肇事罪逃逸

的认定标准重构

逃避救助义务说认为

危害行为导致危害结果

后逃跑是人之常情

,不同学说

立法者之所以在交通肇事罪中

定义不作为犯罪的前提是确定义务范围

学界存在

其中在先行行为是义务来源之一上基本

达成共识规定逃逸条款

交通肇事罪中

肇事行为作为先行行为给

,

而没有在其他公共安全犯罪中规定

,

正是因为交通事故发生后

行为人的过失心态

被害

人亟需救助的状态都使救助具备合理性和必要性

其次立法者将逃逸行为规定在交通肇事罪中

,

而没

被害人造成身体伤害和财产损失

甚至对公共设施造

成一定破坏,这些是否都能作为义务来源切

义务范

围难以确定一直是不作为观点遭人诟病的一点

,

作为

义务太宽广给行为人造成太大负担

使得逃逸条款沦

为抽象危险犯

同时也无法和第三档量刑协调

有另外重设罪名

,

是因为逃逸行为没有创设新的危

只是没有符合法律期待控制住已有危险

导致危

险进一步扩大

换言之

危险扩大是行为人的不救助

总的来说,两个学说分别从文义解释与目的解

导致的难以和现

逃避法律追究只是一种动机表现

实危险联系起来

也就难以被认定为逃逸的本质

逃避法律追究说将重点放在

逃避

一词上

避救助义务说则侧重于分析从而使两

救助义务

个学说延伸到作为与不作为的争议

前者认为逃逸

是一种作为

后者认为逃逸的本质是不作为

除了

这两种主要学说

逃避法律追

近年来有学者主张

+不仅如此

逃逸救助义务的复合规范目的说

,

也有观点根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

70

条提出逃逸

条款是为了惩罚不妥善处理交通事故的肇事者

此肇事者的义务包括

抢救伤者

财产

+

协助确认现

其中任意一项的处理缺失都可能成立逃逸同

O

逃避法律追究与逃避救助义务之评析

(二)

逃避法律追究说的主要论据是解提供了更多认定空间

解释的规定,

但是逃避法律追究是人之常情

,

行为人在事发后直

接归案本身不具有期待可能性⑴

为何要单独在交

通肇事罪中对逃避法律追究的行为加重处罚难以有

合理的解释进行认定很大

当认为逃逸是作为时

程度上取决于肇事者的客观行为

,

这容易导致犯罪

范围的不当扩大或缩小

交通事故发生后,如果行

为人既不救助也不逃跑

只是躲在人中观望;或者

不救助径直驱车到警察局自首

,

逃避法律追究说都

不认定为逃逸

而这些行为完全有可能造成实际损

,,

也体现出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

无法进行规制评价和严厉程度都远高于行政处罚

是不合理的作为犯罪对提高危险有明确要

另外

逃逸只是有扩大危害的可能性

,

并不是一定会提

高危险

这一点也不能完全符合⑺

O

逃避救助义务说主要以交通事故的特殊性为论

,,

认为行为人以业务过失导致危害结果发生

且事

发地点处于公共交通领域,不对伤者进行救助会扩

大危险然而在实际或肇事者

从而需要加重处罚

通事故发生后

谎称没有救助可能性时

将救助义务加在肇事

逃逸没有成立空间

恶性逃

离事件只能按照基本犯罪量刑

者身上符合交通事故的特征有利于及时抢救伤者

难以令公众接受

,

这个学说认为逃逸是不作为

,

不作为并不代表没有

身体动作

,

这一点为认定逃逸提供了更多灵活空间

释的立场解读和认定逃逸

,

然而单一角度难免有疏

漏之处,

现实生活中交通事故发生后

,

肇事者的主观

认知和客观表现多种多样

单纯采取某个观点会导

致认定结果的不合理

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文

义解释与目的解释之间寻平衡

构建在理论和适

用两方面都能够一致并且合理的认定标准

逃逸

认定标准的重构建议

(-)**

逃逸条款的新理解

构建逃逸的认定标准

首先要在逃逸本质逃避

法律追究和逃避救助义务之间明确彼此关系

有所

取舍也有所先后从而使最终认定结果贴合规范目

的和司法实践

正如上文所述

将逃逸以不作为理

笔者也赞成这一观点

道路交通安全法

70

条及其实施条例第

86-88

条对肇事者在交通事故发生后的义务有详细规定

,

包括立即停车

保护现场

抢救伤员和报警等措施

这些规定虽然进一步佐证了逃逸的本质是违反应尽

义务

但笔者并不认为这些义务都能和刑事作为义

务等同

道路交通安全法

作为行政法律

肇事者

没有及时履行其中规定的义务应当进行行政处罚

刑法将逃逸作为加重刑罚要件是考虑到这一情节

具有严重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刑罚的否定性

,

刑罚也并不为

行政规定服务,

将所有行政义务不加区分都认定成

作为义务会造成对肇事者的苛责

导致其负担过重,

也并不利于公众对逃逸条款的理解和遵守

确定逃逸的义务范围需要在人身安全

司法秩

公共安全和财产安全四项利益中有所排序和抉

首先

人身安全排在第一位是公认事实⑺

被害人的生命安全受到极大威胁

何拖延都可能酿成严重后果

,

切实控制危害结果进一步扩大

规定救助义务是逃

逸条款的目的所在,也是整个认定标准的基础

30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次,笔者不赞同规定逃逸的内在目的是维护公共安

晰认识各项细节天气等客观因素

由于路况

肇事

外在目的是维护个人安全这一观点

交通肇事

罪规定在危害公共安全罪这一章是考虑到交通事故

刑事审判

者确实不清楚事故发生的

相应内心也没有逃避义

务动机的

此时就不能认定为逃逸

参考

176

号周立杰交通肇事案中,肇事者主张自己

的发生地点

危害范围等特点如果将内在目的也

即核心目的认定为公共安全,范围之广不符合

只是感觉车身颠了一下

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撞

人;而法官则认为周立杰作为专业司机应当有事故

这一要求

逃逸条款也会成为抽象危险犯

虽然刑法

条文和

解释

都将财产损失作为犯

罪构成要件

但是财产利益应当排在个人安全和公

共安全之后既然公共安全都没有列入义务范围

发生的认知,最终还是以逃逸认定何仁笔者认为这

个案件的认定有值得商榷之处

虽然是专业司机,

但是缺乏证据来证明周立杰明知事故发生且拥有逃

保护财产也不得成为义务来源⑷

尤其将逃逸与不

作为遗弃罪等同时,更不包括财产利益

最后衡量

司法秩序维护是否要纳入义务范围

实际就是要厘

清逃避法律追究与逃逸行为的关系

在将公共安全

和财产安全都排除出义务范围后

笔者并不认为维

护司法秩序重要于这两项

但是考虑到

刑法

条文前者以实际的伤势走向为参照,后者则表现为

从文义解释的角度来看

解释, 逃跑的身体动作

规定

将接受法律

追究纳入到义务范围是可行的,从而也符合上文提及

的在文义解释目的解释之间寻平衡的要求

总的来说

笔者认为逃逸是一种不作为,其作为

义务包括履行救助义务和接受法律追究

这两个义

务有先后之分,

是否履行救助义务是判断核心

是否

接受法律追究则是补充部分

现实生活中实际案例

,

复杂多样

, 这个认定标准不仅能给广大众以警醒

并不能简单地以是否违反义务来直接判

下文将分别从主客观方面叙述逃逸的认定标

减小

准,并结合具体案例加以分析

主观方面:对事故发生和逃逸行为有认知

首先

,,

肇事逃逸

肇事者置伤者不顾

逃逸致死径宜驱车前往警察局自首

以构成交通肇

事基本犯罪为基础,这是理论要求

在实践中并不能

苛求肇事者完成法官的任务来准确判断是否构成犯

其他围观众救助伤者

因此转化到认定层面也即要求肇事者对发生交

未能认定却具有实际危害的情形能够被充分认定,

通事故和负有义务有认知也认识到自己有逃避行

为,这个要求在

定罪逃逸

中也同样适用

虽然作

为义务有先后之分

肇事者在逃逸时内心动机可能

同时有逃避救助义务和逃避法律追究更有利于实践中的认定统一

也可能只有

其一

这并不影响判断;也即两者作为动机存在时,

具备其一就已经符合主观方面的认定要求⑷

7

,

心判断还要落实在客观方面

需要注意的是

肇事

者可能内心主动追求逃避

同时也可能表现为放任

比如肇事者在撞人后

因有其他重要事项而继续驱

,

车前往只能以基本犯罪量刑

即使他内心没有逃避法律追究或救助义务

的追求

但他内心对伤者的伤势和后续事故处理呈也与逃逸条款的刑罚设置

现一种放任心态,

本质上仍然是该作为而不作为

,

然需要认定为逃逸

要求肇事者对发生事故有认知并不是要求其清

31

避动机

此时就应当谨慎认定逃逸

客观方面:逃避救助义务为基准

逃避法

律追究为补充

不同于主观动机有其一即可

客观方面的判断

需要以逃避救助义务为基准

以逃避法律追究为补

1.

以逃避救助义务为基准

交通事故发生后

每拖延一分伤者的伤势就恶化

一分;早一点救助伤者就多一分希望

履行救助义务

是肇事者的首要任务

也是逃逸条款的核心所在

逃避救助义务为基准是指无论肇事者的客观行为如

只要没有履行救助义务

,

就可以认定为逃逸

加强

他们在交通事故发生后积极抢救伤者的意识

交通肇事的危害程度

同时也能妥善处理许多争议

情形

第一

肇事者不救不逃

躲在人中观望;第

;

第三

肇事者称自己有事或正准备前往自首

,

而拜托

这些在逃避法律追究说中

从而使实际处理结果符合公众认知

也确实起到惩

恶扬善的作用

另外

以实际伤势走向和救助情况

为参照

避免了逃避法律追究说侧重主观动机归罪

带来的判断误差

2

.

以逃避法律追究为补充

如果单纯以逃避救助义务来判断

可能会将一

些恶性逃离行为遗漏在外

,

不符合法条文义,也容易

使公众误解

例如被害人当场死亡

没有救助可能

性时

,

完全按照逃避救助义务说

这种情形不足以成

立逃逸

这种处理方法不仅

违背了公众的常识认知

不符逃跑

死亡

+

逃跑

+

死亡

两种情形分别

适用第一档与第三档刑罚

试想两者的危害结果存

在如此大的差距吗

再者,伤者是重伤还是死亡

梁天晴:交通肇事罪逃逸

的认定标准重构

否具有救助可能性

肇事者时下不一定能准确判断

这些要素都依赖医学证据与现场证明

,证明难度加的擅自离开完全不影响抢救伤者

自离开医院的行为虽然有逃避法律追究之嫌,但是其

对事故处理影响较

大可能导致实务中

同案不同判

破坏法条适用的

稳定性

因此有必要以逃避法律追究为补充来认定

逃逸

这种补充并不是脱离基准要求而另辟认定标

因此笔者认为构成逃逸的判

社会危害性也不大

决结果值得商榷

另外

逃避法律追究常常借助投案可能性来判

司法实践中肇事者的所在位置行动轨迹

行为

,

特征都要加以考虑来衡量其是否有投案可能和投案

而肇事者的逃跑动

而是分清主次

,

在合理范围内对基准要求查漏补

当无法以逃避救助义务认定

作符合时空要求时这种损害司法秩序和在公共场合

,

准备

在个别案例中

肇事者将伤者送往医院后

下后再离开

,

这种行为可见其并没有逃离

树立不良典型行为的仍然可以认定为逃逸加重处罚

时间要求方面

,

逃跑行为应当发生在交通事故 ,

控制的想法

也即有逃跑动作

但不满足主观要求与

基准要求发生后

虽然无法保证他在离开时间段内的行

行为人接受初次处理之前

,

其中初次处理包

括行政和刑事两种类型

3]"

时间段限定首先保证

为,但他的行为特征有极高投案可能性

并不能认定

构成逃逸

了伤者的及时救助

,

同时将逃逸与脱逃行为加以区

分,避免逃逸行为的过分扩大

逃逸行为一经作出就

成立

并不因为肇事者短时间逃离后又返回而更改,

也即逃逸的距离长远和时间长短不影响逃逸认定

结语

笔者在综合主要学说的基础上突破现有困境,

提出纵横两个维度的逃逸认定标准横向上满足主

空间要求涉及到对

事故现场

的理解,有学者

认为应当对其进行扩张解释

包括医院交通大队在

内的与交通事故有紧密联系的地点都能被理解为现

客观两方面要求

纵向上以逃避救助义务为基准

,

逃避法律追究为补充

,

从而实现多种逃逸情形的合

理认定

也避免了因本末倒置而偏离逃逸条款的规

场,肇事者从这些场所逃离也构成逃逸

[2]160笔者

o

认为

,

从事故现场的特殊性来看

,肇事者逃逸既意味

范目的

司法实务中,通常需要结合事故发生的时

着远离事故中心

也包括逃离人关注的中心,本质

上是行为人从一种不利于自己的情形中脱离

,

对逃

跑的真实距离反而没有硬性要求

,

重点也并不在于

天气

地点路况等因素对具体案件具体判断

个标准也避免将审判负担转为证明负担

出现

案不同判

的现象

这个标准虽然看似严苛,但本质上并没有突破

地点判断岡

比如肇事者躲在围观人中不救助

也不逃跑

只要本质上结束了指责和追究的聚焦

碍警察及时确定责任人

达到了逃逸目的就可以加

以认定

法条规定和公众期待

尤其是作为义务的严格限制

和自首成立的空间保证

使得认定标准有所缓和

证了肇事者的司法权益

在交通事故暴增的情况

因此

时间和空间要求应当结合为整体

既与肇

事者的救助义务相契合,同时也能体现对逃避法律追

,

以这个标准处罚逃逸有助于形成规制肇事不救

助的高压态势

也符合交通肇事罪作为业务过失的

究的规制

不宜为了认定逃避法律追究过分扩大范

立法定位

类比对酒驾行为的严格惩治笔者赞同

而威胁到逃避救助义务这一基准要求

刑事

审判参考

788

号王友彬交通肇事案中何

王友

彬昏迷被送往医院,一天后才苏醒

其在苏醒之后擅

将逃逸列入重点规制范围

从而有效提升公众肇事

后的救助意识

切实保护人身安全

同时也有助于交

通事故的后续处理

注释

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六条规定:

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

将被

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

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232

234款的规定

条第

2

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这项规定意味着行为人逃逸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与故意

杀人罪

因超出交通肇事罪范围

故没有算为第四种情境

参考文献

[1] ,2013(6)

[2]

[3] 陈洪兵.

劳东燕.交通肇事逃逸的相关问题研究3-14,

[J].

法学

高秀东.交通肇事罪的认定与处理

[M].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

因逃逸致人死亡

条款虚置化的原因及其克服

[J].

法学171-181.

,2018,435(2)

(下转第

37页)

32

赵海红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语文课程构建

,

[3] 1

[4]

[5] .

胡适.胡适全集:第[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3.

王尚文.论语文课程的复合性

[J].

课程教材32-36.

,2006(12)

教法

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Chinese

Curriculum

Group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ore

Literacy

ZHAO

Haihong,

HUA

Zhenghong

(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Sichuan

,,

Mianyang

Teachers^

College

Mianyang

,621000)

Abstract

Chinese

educationhasitsadvantages

naturalThe­

on

developing

students'

core

quality.adult"

"

ori

entation

inin

thecontentthe

mother

tonguebasiccoresoul"orientationinis

isliteracy

thethe

most

,

"

literature

an

important

part,to

ofandway

theorientation

humanisticthe

literacythinking"

"improve

in

writing

isan

important

thethe

thinkingqualityfull

should

of

students.

Chinese

educationtostudents

giveplay

advantages

in

cultivating

coreexploreon

quality

,curriculum

actively grouprelying

reasonableChinese

andof

effective

constructionform

,

the

ofand

main

auxiliarytaking

coursesprofessionalism

,,as,

integration

asthethecornerstone

guidance

multiple

eval­

uationand

aspromote promotethe

thethe

guarantee,,

effectively

reform

ofbasiceducationtalents.

development

of

Keywords

:

core

literacy

,

Chinese

,curriculum

group

(责任编辑:冯芳)

(上接第

32

页)

[4] ,2005(1)

喻贵英.交通肇事罪中四种

逃逸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66-70.

行为之认定

[J].

[5]

于改之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

王广利.交通肇事

逃逸

的规范内涵及其适用

[J].

2020,36(1)

1-12,

[6]

谨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若干疑难问题研究

[D].±

海:华东政法大学

,2013.

[

7[

],2010,155(3):90-99.

姚诗•交通肇事

逃逸J

的规范目的与内涵

]

冲国法学

[8]

陈兴良.刑法各论精释

[M].,2016.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9] (26)

熊选国.刑事审判参考

,2002.

[M].

北京:法律出版社

[10]

北京:法律出版社

熊选国.刑事审判参考

(

80)[M].

,2011.

Reconstruction

of

the

Identification

Standard

of

"Escape"Offence

in

Traffic

LIAG

Tianqing

(

School

ofEast

Criminal

Law,Law,

China

UniversityScience

of

Politicaland200042)

Shanghai

Abstract

:

Therethat"

con

are to

threetraffic

kindsescapeas

ofincrime,itdiscuss

accident

isescape"­

worthy

viction

circumstance.Threekindshave

ofand

"

escape"identitythestandard.

canby

be

applied

uniform

identification

Bothare

The

theories

ofperspective

""

salvage single

EvadingandEvadingand

obligation"

legal

responsibility"

from

a,

neitheroftheescape"

can

set"

acomprehensive

standardstandard

for

reconstruction

identificationof

shouldmeeting­

startfromobjective

two: salvage

dimensionsre

subjective"

andtakingEvading

obligation"

as

benchmark

quirements"

horizontally

andEvading

legal,

responsibility"as

In

supplementjudgment

vertically.

practice

the

shouldbe

madetheof the of surrender

based,

onescape

directionas

injury,the

space-time

characteristics

ofandso

possibility

to

protect

personalandof

safety

effectively

fit

the

legislative accident

purpose

traffic

crime.

Keywords

:

trafficsalvagecrime

offence

,,

hit-and-runo-

evadinge

obligation

,responsibility,

vadingof

legal

mission

(责任编辑:冯芳)

37


本文发布于:2023-05-27 19:43: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lv/fa/87/1225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