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诉讼时效规定是怎样的

更新时间:2024-11-06 08:02:51 阅读: 评论:0


2023年5月25日发(作者:剩余公主电视剧)

Gaining wealth through hard work is the great pleasure of life.简单易用 轻享办公(页眉可删)

民事诉讼诉讼时效规定是怎样的

1、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当在申请提出的三日

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申请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

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

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对复议申请,应当在三日内作出

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

【为您推荐】相城区律师 金凤区律师 合阳县律师 西乡塘

区律师 邹平县律师 泗洪县律师 蒙城县律师

民事诉讼是有一定的时效的,诉讼时效期间由法律强行规

定,我们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时效来提起诉讼。那么,民事诉

讼诉讼时效规定有哪些呢?诉讼时效的法律要件和法律效果都包

含些什么呢?下面,会为大家带来相关的法律知识的介绍。

一、诉讼时效的概念

()时效与诉讼时效

时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地达到一定期间而发生一定

财产法效果的法律事实。时效是一种期限,但与一般期限由当事

人约定不同,时效是法定的。时效依其适用的权利和法律效果区

分,可分为取得时效和消灭时效,取得时效也称占有时效,是适

用于物权的时效,我国法律没有规定。消灭时效,也称诉讼时效,

是债权人怠于行使权利持续到法定期间,其公力救济权归于消灭

的时效。我国民法通则等民事法律规范规定的时效,就是属于诉

讼时效。

()诉讼时效的特征

1、诉讼时效属于法律事实。就时效对民事法律关系的效果

而言,时效能导致权利的消灭,应属法律事实。时效的期间经过

不受当事人意志的控制,就此而言,时效属于事件。

2诉讼时效属于强制期间。诉讼时效期间由法律强行规定,

当事人不得约定更改或预先抛弃,所以时效期间属法定期间。

3、诉讼时效的效果是期间与事实的结合。诉讼时效期间须

与一定的事实状态结合才发生一定的效果,亦即无一定事实状态

与之结合,无时效效果的存在。故时效法律效果的发生须与一定

事实状态并存而构成法律要件,就此而言,时效又属法律要件。

4、诉讼时效仅适用于请求权。法律基于不同的价值取向,

对不同类型的权利规定了不同法定期间,如适用于支配型权利的

取得时效,适用于形成权的除斥期间,适用于知识产权的期间等,

而适用于请求权的就是诉讼时效。请求权须义务人给付才能实

现,如请求权人长时间不行使权利,使法律关系处于不稳定状态,

诉讼时效就有督促请求权人及时行使权利的功能。

二、诉讼时效的法律要件和法律效果

()诉讼时效的法律要件

1、须有请求权的存在。

诉讼时效是督促请求权人行使权利的,请求权有无是时效发

生的首要条件。对于请求权属于哪种类型的,究竟属于所有的请

求权,还是仅仅适用于债权请求权,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从

的相关规定和学理通说看,诉讼时效应仅适用于债

权请求权,不适用于物权请求权。如《民通意见》

173条第2款规定:权利人向债务保证人、债务人的代理人或

者财产代管人主张权利的,可以认定诉讼时效中断。即诉讼时效

中断是源于向债务人以及债务人的代理人、保证人、代管人请求

权利,对应于债务人的权利人,毫无疑问应该是债权人,其行使

的权利也只能是债权。既然诉讼时效中断仅适用于债权请求权,

以理推之,不可能还有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其他请求权。

2、有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

怠于行使权利,是过错不行使权利的状态。如果权利人不知

其权利存在,或虽知晓其权利存在,但无法行使其权利的,一般

时效期间不开始起算。

3、怠于行使权利状态持续存在达到法定期间。

即怠于行使权利处于持续状态,中间如有行使权利或义务人

认诺等,时效就中断;持续状态达到法定期间,是要求不行使权

利持续到法律所规定的时间,这一期间即时效期间。

()诉讼时效的效力

1、胜诉权消灭。

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

讼时效期间为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法律规定中,将诉讼

时效期间届满所消灭的权利限定为是“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

民事权利,即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时,权利人丧失的是胜诉权,而

非实体权利。胜诉权的本质就是公力救济权,与诉权亦不同。诉

权属于程序法上的权利,当事人是否享有应依程序法的规定判

断,即使诉讼时效届满,但当事人符合程序法上行使诉权要件的,

人民法院仍得受理。因为诉讼时效是否已经届满,只有通过审判

才能查明,其权利得否因诉讼时效届满而消灭,只有法院才有公

力决断权。

2、实体权利不消灭。

民法通则第138条规定,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

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诉讼时效届满,实体权利不消灭,债

权人对于债务人自愿履行的债务,仍享有受领保持力,债务人履

行义务后,不得请求返还。

三、诉讼时效期间

()普通诉讼时效期间

普通诉讼时效是指由民法通则规定的,适用于一般民事法律

关系的诉讼时效期间。依民法通则的规定,可分为以下三类:

1、一般诉讼时效期间。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向人民法

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

外。即民法通则或其他民事法律规范没有特别规定的,均适用2

年的一般诉讼时效期间。

2、短期诉讼时效期间。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身体受

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

付或者拒付租金的”以及“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四种情

形,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但是,这四种适用短期诉讼时效的情

形,有的已被后公布的单行法修正,按新法优于旧法、特别法优

于普通法的原则,应该适用新法律的规定。环境保护法第42

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3 年……即

身体伤害因环境污染造成的,应适用特别法规的特殊时效;产品

质量法第45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

时效期间为2年……即因产品责任的赔偿请求权,应适用特别法

规定的2年特殊时效。

3、最长诉讼时效期间。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从权利被

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

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与一般和短

期诉讼时效期间不同,该期间是从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即适用

于“不知道或不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的“特殊主体”。那些

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权利被侵害的权利人,只能适用一般时效。

()特殊诉讼时效期间

特殊诉讼时效是指由特别法规定的诉讼时效。特别法规定的

诉讼时效,与民法通则的规定比较,其不同可分为这样两类:(1)

时效期间不同。有的期间比较长,例如合同法第129条规定涉外

合同期间为4;也有与民法通则规定的一般诉讼时效一致的,

如合同法规定涉外合同以外的合同纠纷诉讼时效为2;还有短

2年的,如海商法第257条规定,就海上货物运输向承运人要

求赔偿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1年,在时效期间内或者时效期届

满后,被认定为负有责任的人向第三人提起追偿请求的,时效期

间为90日。(2)时效期间起算不同。如海商法第258条第1项规

定:有关旅客人身伤害的请求权,自旅客离船或者应当离船之日

起计算。

四、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

()诉讼时效中止

1、概念。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

内,因法定事由而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的

计算暂时停止。民法通则第139条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

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

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依诉讼时效的中止,其已经过的期间仍然有效,待阻碍时效进行

的法定障碍消除后,时效期间继续进行。诉讼时效中止的功能,

是把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权利的法定障碍经过的期间,排除于时

效期间之外,使诉讼时效期间所含的事实状态要素,真正能限定

于权利人主观不行使权利的情形,以提高时效期间的“含金量”

2、发生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

(1)不可抗力,指的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

观情况。包括自然灾害和非出于权利人意思的 “人祸”,例如

瘟疫、等。

(2)法定代理人未确定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民通意见》第172条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

权利被侵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

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代理权,或者法定代理人本

人丧失行为能力的,可以认定为因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

用诉讼时效中止。

(3)其他。例如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或遗产管理人尚未确定

时,其时效可中止等等。

3、中止时效的发生期间。中止时效的法定事由必须在诉讼

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发生,或法定事由虽发生于6个月前但

持续至最后6个月内的,才能发生中止时效的法律效果。

4、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律效果:

(1)法定事由发生前已经过的时效期间仍为有效,法定事由

经过的期间为时效中止期间,不生时效期间的效力,法定事由消

除后,时效期间继续进行。

(2)法定事由发生在最后6个月内,如法定事由消除后,剩

下时效期间不足6个月,应否补足其为6个月,民法通则未予规

定,通说认为应该补足6个月。

5、诉讼时效中止适用的时效期间类型。诉讼时效中止适用

于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以外的诉讼时效期间类型。

()诉讼时效中断

1、概念。

诉讼时效中断是指因有与权利人怠于行使权利相反的事实,

使已经过的时效期间失去效力,而须重新起算时效期间的制度。

民法通则第140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

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

计算。诉讼时效以权利人消极不行使权利为前提条件,若此状态

不存在,诉讼时效即因欠缺要件,其已进行的时效期间应归无效。

2、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

(1)权利人之请求,指的是权利人于诉讼外向义务人请求其

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权利人提出请求,使不行使权利的状态消

除,诉讼时效也由此中断。关于请求的方式,法律无明文规定,

应认为口头或书面等能达请求效果的方式,均可使用。请求之相

对人除义务人外,权利人若向主债务之保证人、债务人的代理人

及财产代管人提出请求的,亦发生请求的效果。

(2)义务人的同意,是指义务人向权利人表示同意履行义务

的意思。义务人的同意,亦即对权利人之权利的承认,故与请求

发生相同之中断时效的效果。同意的方式,对此法律未有限制,

口头或书面、明示或默示,均无不可,而且也不问义务人的同意

是否有中断时效的目的。同意之表示人原则上应为义务人本人,

义务人的代理人于授权范围内而为同意的,亦发生同意的效果,

但保证人等同意履行义务的意思,对主债务人不生同意之效果。

同意之相对人,原则上亦为权利人或权利人之代理人,对第三人

为同意,不生同意的效果。

(3)提起诉讼或仲裁,是指权利人提起民事诉讼或申请仲裁,

请求法院或仲裁庭保护其权利的行为。诉讼之举,是权利人行使

权利的最为强烈的表示,故诉讼之日便是时效中断之时。权利人

若以有效的判决、裁定、调解协议等法律文书,向法院申请执行

程序的,亦发生与起诉同等的中断时效的效果。但是,权利人于

起诉后又撤诉的,其起诉是否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果呢?法律

没有明确规定,通说认为,起诉已表明权利人行使权利的事实,

即使撤诉也仅是放弃公力救济,其内含请求之意思并未因撤诉而

撤销,故应视为与请求相同的发生中断时效的效果。

3、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果。

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发生后,已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

中断事由存续期间,时效不进行,中断事由终止时,重新计算时

效期间。但如何确认中断事由的终止,因事由的性质有别而有所

不同:

(1)因请求或同意中断时效的,书面通知应以到达相对人时

为事由终止;口头通知应以相对人了解时为事由终止。在时效期

间重新起算后,权利人再次请求或义务人再次同意履行义务的,

诉讼时效可再次中断。

(2)因提起诉讼或仲裁中断时效的,应于诉讼终结或法院作

出裁判时为事由终止;权利人申请执行程序的,应以执行程序完

毕之时为事由终止。

(3)因调解中断时效的,调处失败的,以失败之时为事由终

;调处成功而达成合同的,以合同所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时为

事由终止。

4、诉讼时效中断适用的时效期间类型。诉讼时效中断适用

于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以外的诉讼时效期间类型。

()诉讼时效期间延长

诉讼时效期间延长是指因特殊情况,法院对已经完成的诉讼

时效期间给予的延展。期间的延长与中止、中断不同,它只适用

于诉讼时效期间已经完成的情形,而且发生时效延长的特殊情

况,依《民通意见》第169条的解释,是权利人由

于客观的障碍在法定诉讼时效期间不能行使请求权的,属于民法

通则第137条规定的“特殊情况”。诉讼时效期间延长适用的期

间类型,《民通意见》第175条规定,民法通则第

135条、 136条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可以适用民法通则有关

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的“20年”

诉讼时效期间,可以适用民法通则有关延长的规定,不适用中止、

中断的规定。即诉讼时效的延长不仅可适用于一般与短期时效,

而且还可适用于最长容忍期间。由此可见,时效延长是为了保护

当事人的权利,于中止、中断外而保留的救济空间。

综上所述,关于民事诉讼诉讼时效规定我们要注意,诉讼

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都是有一定的条件和要求的,上文中也

为大家做出了相关的介绍,大家可以进行参考。另外,最长诉讼

时效期间与一般和短期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方式也是不同的,

家要特别注意。


本文发布于:2023-05-25 06:11: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lv/fa/87/1099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