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

更新时间:2025-01-11 04:55:44 阅读: 评论:0


2023年5月25日发(作者:笔记本键盘按键错乱)

中国传统节日

当我国决定将一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假日,这是继韩国

申请了端午节作为他的世界文化遗产给我们敲响的警钟,不得不

使我们为中国的古代文化流失感到一种内疚,而中国人缺少的正

是这种忏悔的精神。时至今日到底我们真正的传统节日有多少人

知道,又有多少人在过呢?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在现今的中国

有绝大多数的人在过外国人的洋节,我不是说这样就不行,但是

我们却应该有所觉悟,你对自己国家的传统都所知甚少,你怎么

心安理得的在过西方人的传统节日,而且还那么的高兴。将几千

年的文化遗弃,不觉得有愧于先人。

在中国每个月都有它特定的节日,只可惜现在的人没有几个能够

记得,因为在他们的头脑中根本就视这些节日为没有、不存在。

因此我将它以月份列举为下(农历):

1、正月

春节(正月初一)

中国的元旦 ,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

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

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

《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的第一个传统佳节。过去,春节被称为“新年”

因为按照中国历史上一直沿用的农历,这天是正月初一,为新一年

的开头。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它是

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

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

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1911年辛亥革命后,

中国采用公历纪年,农历新年便改称“春节”(大约在公历1月下

旬到2月中旬之间)。春节时,家家贴春联、贴年画、装饰居室。

春节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全家人欢聚一起,

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许多人通宵不眠,称“守岁”。次日,

大家便开始到亲朋好友家里“拜年”,相互问候,祝愿在新的一年

里万事如意。春节期间,传统的文娱活动以狮子舞、龙灯舞、划旱

船、踩高跷最为普遍。

人日节(正月初七)

中国民间称初七这天为“人日”、“人七节”或“七元日”,在北

方的一些地区也称作小年。民间传说,女娲造人时,前六天分别造

出了鸡、狗、羊、猪、牛和马,第七日造出了人,因此,汉民族认

为,正月初七是“人类的生日”。在古代,“人日”有戴“人胜”

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

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贴于屏风或窗户,也戴

在头发上,因此,“人日”也称“人胜节”。

过去,“人日”这天,中国一些地方有“麻秆点天灯”、“用豆熬

粥治头疼”、“妇女遛弯祛百病”、“登高赋诗”等习俗。但随着

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些习俗多数已消失。目前,在中国南方一

些地区还保有“捞鱼生(类似吃生鱼片)”的习俗,寓意“越捞越

高,步步高升”;而在中国北方则保有用炒过的大米拌上饴糖,做

成球状或方状食品食用,叫“响太平”,寓意“太平安康”。

元宵节(正月十五)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这是春节后的

第一个月圆之夜。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

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

并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

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

“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

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

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

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过元宵节,有吃元宵和观灯的习俗。

元宵以糯米粉为皮,内裹果料糖馅,圆形,是“团圆”的象征。元

宵节观灯始于公元一世纪,沿至当代仍在各地盛行。每到元宵节之

夜,许多城市举办灯会,展出各种彩灯,造型新奇,千姿百态;在

农村,则举行文娱活动,如放焰火、踩高跷、耍龙灯、扭秧歌、荡

秋千等。

2、二月

龙抬头(二月初二)

农历二月二,俗称“龙抬头”学名中和节。此时正值惊蛰前后,春

归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中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

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故名龙抬头。古时龙是神圣的象

征,所以就借龙来驱逐害虫。明代曾流行熏虫儿,二月二这天人们

要把元旦祭祀余下的饼,用油煎,以此熏床和炕,叫熏虫儿。在农

村,老百姓用草木灰蜿蜒围宅一圈,再入院内绕水缸一圈,中引龙

回。有趣的是,这天的饮食也多以龙为名。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

饼中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现在的“龙须面”大概就是由此得

名的。小孩这天剃头理发,“剃龙头”妇女在这天还不动针线,

据说是为了避免伤龙眼。也还有以蜡烛照房子墙壁,有“二月二,

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之语。不过这个节日现已被人们遗忘了,

但吃春饼等习俗至今还有。

花朝节(二月十二)

农历二月十二日为花朝节,中国的花朝节,也称花神节、百花生日

等。节期因地而异,中原和西南地区以夏历二月初二为花朝;江南

和东北地区以二月十五为花朝,据说这是与八月十五中秋节相应,

"花朝""月夕"此外,还有一些地区以二月十二或十八为花朝

节。这是纪念百花的生日,因古时有“花王掌管人间生育”之说,

故又是生殖崇拜的节日。中国古代的农耕、鱼猎全靠人力完成,

数越多,才越能显出生产力的强盛,所以在古代,人们是希望子孙

繁衍,人口众多的。关于花朝节的记载,南宋杨万里的《诚斋诗话》

谓“东京二月十二日为花朝”。陶朱公书亦载:“二月十二日为百

花生日,无雨百花熟。”其风俗多是郊游雅宴,盛唐即有此风,参

加者多是些骚人墨客,有时也有亲朋好友,在观景赏花中饮酒赋诗,

欢声笑语,持续不断。在宋代以前,过花朝节的一些高雅习俗只限

于一些士大夫和知识分子之中,在民间并不普及。自北宋开始,

活动又有了新内容,增加了种花、载树、挑菜(采摘野菜)祭神等,

并逐渐扩大到民间的各个阶层。

南宋梁元帝有花朝诗云:“花朝月夜动春心,谁忍相思不相见”;

张正见花朝诗云:“诘晓三春暮,新雨百花朝”;唐代诗人方干诗

云:“花朝连郭雾,雪夜隔湖镜”。对于花朝节的歌咏,在古代诗

人们的笔下是很多的笔下。但由于各地气候的不同,花朝的具体日

期也不一样。《广芳谱》引《诚斋诗话》:“东京二月十二日曰

花朝,为扑蝶会。”又引《翰墨记》:“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

花朝节。世庶游玩,又为挑菜节。”东北是要为花神设置神位,用

素馔祭之。开封是举行民间的“扑蝶会”,优胜者可获大奖,《诚

斋诗话》载:“二月十二日曰花朝,为扑蝶会”。在洛阳,不管是

达官贵人,还是市井百姓,在花朝节这一天都要到龙门石窟等处游

玩,挑食野菜,品尝时鲜。商丘人更注重天象与丰收的关系,是以

花朝日之阴晴,占卜全年小麦与果菜的丰收。在苏州,人们要在虎

丘花神庙前宰杀牲畜,祭祀花神,恭祝仙诞。在节庆中,一般都有

酒食宴乐助兴。成都是农历二月十五日,其它地方亦多将二月十五

定为百花生日。而在云南大理,白族人民则将农历的二月十四日定

为一年一度的朝花之节。

3、三月

三月初三

对于这一天历史上还没有固定的风俗,只是在各地都有一些传统的

讲究。古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汉代定为节日。“是月

上巳,官民皆絜()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

大絜”(《后汉书·礼仪志上》)。后又增加了临水宴宾、踏青的内

容。晚上,家家户户在字己家里每个房间放鞭炮炸鬼,传说这天鬼

魂到处出没。 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

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提到“会

於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这里提到的“修禊”即古人在农历

的三月三日临水祭祀,以除不详。此外现在的湖南某些地方农历三

月三有吃地菜煮蛋的一项传统民俗,据称可祛风、止痒、去寒。此

壮族、侗族、布依族、黎族一些少数民族也有过三月初三的习

俗。

4、四月

寒食节(四月初四)

寒食节又称“禁烟节”、“熟食节”、“冷节”(在冬至后105

日,即清明前的一两天),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这一天,

民间禁止生火,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每年四月四

日,清明节的前一天。传说,这个节日,是纪念春秋的介之推的。

介之推是当年晋国的贤臣,侍奉公子重耳(后为晋文公)。晋国发

生内乱,公子重耳被迫逃亡国外,介之推不畏艰难困苦跟随重耳流

亡;曾经割自己腿肉熬汤,献给重耳。重耳做了国君后,开始时还

铭记介之推,但是时间久了,也把他淡忘了。介之推心中十分难受,

和其年迈的母亲回到家乡,隐居在山中。有一天,晋文公发现自己

左右少了介之推,想起自己忘了奖赏这个“割股奉君”的贤臣,非

常内疚,亲自跑到他隐居的山中寻。但是只见山峦重叠,葱苍树

木,就是不见介之推的影子。他想,介之推是个孝子,如果放火烧

山,他一定会背着母亲出来。于是,命令放火烧山,结果火一下蔓

延数十里,连烧三日不熄,但介之推没有出来。火熄之后,大家进

山察看,才发现介之推和他的老母相抱在一起,被烧死在深山之中。

这事传出来,人人尊敬和怀念介之推。以后便在他被烧死的这天纪

念他,这天就在每年四月清明节的前一天。因为介之推是被火烧死

的,大家在这天都不忍心举火,宁愿吞吃冷食,所以,这天叫“寒

食节”。

清明节(四月初五)

“春分后十五日,都指定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

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在一年二十四节气当中,民间特

别重视农历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祭祀坟墓的俗例,自汉相沿承袭,

以后普及民间,历二千年而不衰,部分地区家门上要插柳枝。这一

天,家家户户的孝子贤孙都要到郊外祭祖扫墓、立碑垒坟、坟头压

钱纸,或在墓地进餐,或返回祭牌位后在家进餐。

现在,孝子贤孙对于清明扫墓,已未必一定遵守于清明节这一日。

有的会在节日以前数天拜祭,也有的会在节日若干日子奉祀,只不

过笼统地说是清明上坟拜祭罢了。

踏青放风筝是陪衬清明的副节目,扫墓之余,一家大小因利趁便,

就在山野间游乐一番,顺手折支柳枝戴在头上,等到入暮回家。

浴佛节(四月初八)

顾名思义,这是一个和佛教有关的节日。我国浴佛的日期,古来即

有多种的说法。

后汉时笮融的浴佛日期未见明记;北朝多于四月八日浴佛。(在敦

煌石室遗书中发现的诸多写卷,均明确四月八日为佛诞日)而自梁

经唐至于辽初,又大抵在二月八日;宋代北方改用腊八,南方则用

四月八日。据梁代《荆楚岁时记》记载,二月八日为佛诞日;《续

高僧·释玄琬传》卷二十二说:“琬以二月八日大圣诞沐之辰,追

惟旧绪,敬崇浴具。每年此日,开讲设斋,大会道俗。《辽史·

志》卷五十三记载,辽时以二月八日为佛诞日。至宋代,佛诞日多

定为腊月八日。宋赞宁《僧史略》卷上“佛诞生年代”条称:“今

东京(宋都开封)以腊月八日浴佛,言佛生日。但也有称腊月八日

为佛成道日而浴佛的,如宋《丹霞淳禅师录·腊八上堂》说:“屈

指欣逢腊月八,释迦成道是斯辰,二千年后追先事,重把香汤浴佛

身。”而宋代在江南一般又多以四月八日为佛诞浴佛之日。据《岁

时杂记》称:“诸经说佛生日不同,其指言四月八日生者为多,……

故用四月八日灌佛也。今但南方皆用此日,兆人专用腊月八日,

岁因圆照禅师(1020-1099)来慧林(禅院),始用此日行《摩诃刹头

经》法;自是稍稍遵()。……其后宋都开封诸寺,多采用四月八

日浴佛。”另《东京梦华录》卷八亦说:“四月八日佛生日,十大

禅院各有浴佛斋会,煎香药糖水相遗,名曰‘浴佛水’。”及至元

代,著名的《幻住庵清规》和《敕修百丈清规》均定四月八日为释

迦诞辰,这样中国佛教才算有了统一的浴佛日期。

芒种节(四月二十六)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的饯春会。“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

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

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从花皆卸,花神退

位,须要饯行。然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

了。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

旄尾执事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颗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

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 芒种节这天,大观

园里的女孩子都齐集饯行花神,充满了浪漫与欢喜,到处可闻听到

女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所以这一天也称“女儿节”。

5、五月

端午节(五月初五)

端午思贤臣,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和屈原有关的节日,所以此处我

只略谈,另有细述。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本名“端午”。《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

《风土记》有“仲夏端五,端,初也”之句。一般认为,它是为纪

念中国古代诗人屈原而产生的。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

年)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因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又无力挽

救楚国的灭亡,当秦国灭楚后,五月初五抱石投汩罗江自沉;江边

众得知,便纷纷驾舟打捞屈原尸体。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后人把这天定为端午节。每逢此节,民间有带香袋、吃粽子、赛龙

舟习俗。香袋表示屈原的品德节操如馨谥艺,万古流芳:粽子原是

防止鱼把屈原的尸体吃了,后成为节日食品,划龙船则表示去营救

屈原。

6、六月

晒书节(六月初六)

康熙年间学者朱彝尊满腹经论,他在六月初六这天袒肚露胸晒太阳,

谓之晒书。却被微服出巡的康熙看见,后经交谈和面试,封为翰林院

检讨,负责撰修明史。此后,读书人都要在这一天晒诗书,晒字画,

系成“晒书节”。

姑姑节和天赐节(六月初六)

农历六月初六,除了是“姑姑节”外。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

名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

“六月六,请姑姑”。过去,每逢农历六月初六,农村的风俗都要

请回已出嫁的老少姑娘,好好招待一番再送回去。

天贶节起源于宋真宗赵恒。某年的六月初六,他声称上天赐给他天

书,遂定是天为天贶节,还在泰山脚下的岱庙建造一座宏大的天贶

殿。天贶节的民俗活动,虽然已渐渐被人们遗忘,但有些地方还有

残余。江苏东台县人,在这一天早晨全家老少都要互道恭喜,并吃

一种用面粉搀和糖油制成的糕屑,有“六月六,吃了糕屑长了肉”

的说法。还有“六月六,家家晒红绿”的俗谚。“红绿”指五颜六

的各样衣服。

7、七月

七夕节(七月初七)

农历七月初七夜,“七夕”是传说中牛郎织女每年相会的日子。

是夕,陈瓜果子于庭中,女孩子结彩缕,穿七孔针。据说先穿完者

为巧。“乞巧节”,又由于多是女孩子参加,故称“少女节”。至

于现在的人为什么说它是中国的情人节,我想这应该和秦观的《鹊

桥仙》这首词有点渊源。

中元节和盂兰盆解(七月十五)

中元节在农历的七月十五。是传说中地官的生日,所以又称“鬼节”

(多行于北方)

佛教徒在这天要设“盂兰盆”,施斋供僧,举行诵经法会以及水陆

道场、放河灯等宗教活动。中国大约是在梁武帝时(六世纪上半叶)

始设“盂兰盆斋”的。现在,设“盂兰盆”的在民间少见,但放河

灯的习俗却仍在一些地区流传下来。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

盆节(佛教叫法)”,也称“中元节(道教叫法)”,有些地方俗称

“鬼节(民间叫法)”、“施孤(民间叫法)”,又称亡人节(民

间叫法)、月半(民间叫法)。 “鬼节”,俗称“七月半”(有

些地区为十一至十四)。俗传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

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习俗。送祖时,纸钱冥财烧得很多,

以便“祖先享用”。同时,在写有享用人姓名的纸封中装入钱纸,

祭祀时焚烧,称“烧包”。年内过世者烧新包,多大操大办,过世

一年以上者烧老包。多行于北方。

8、八月

中秋节(八月十五)

这也是个对中国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

故名“中秋”中秋节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魏、晋、

唐、宋以来,逐渐演变成赏月的风俗。“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

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据传这个中华民族

重要节日的形成与“唐明皇梦游月宫”的故事有关。在古代,每逢

中秋人们就用精制的糕饼祭奉月神;祭奉之后,全家人分吃,表示

合家团圆欢聚。这种风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9、九月

重阳节(九月初九)

重阳节为农历九月初九,是魏晋以后兴起的节日。“重阳”、“重

九”之名,肇于三国时代。主要有五种传统习俗。一是登高,此时

秋高气爽、景宜人,正是游历的好季节,既可以陶冶情趣,又有

益于健康。二是插茱萸,可驱秋蚊灭虫害。三是饮酒赏菊。农历九

月正是菊花盛开之时,观赏千姿万态的秋菊,喝几盅菊花酒,也重

阳节的乐事。四是食重阳糕。人们把粮食制成白嫩可口的米糕,

之重阳糕,而“糕”又与“高”谐音,食之谓可步步高升。五是开

展敬老活动,从古至今重阳敬老之风绵延不绝。

10、十月

十月朝又称“祭祖节”(十月初一)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

人们也在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

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许多地区,还有十月初一

祭新坟的习俗。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气候渐渐寒冷。

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

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

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十月初一,又称

“烧衣节”后来有的地方,“烧寒衣”的习俗就有了一些变迁,

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

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

名,而无寒衣之实。人们认为冥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

多东西。

11、十一月

冬至(十一月中)

冬至,俗称“冬节”,在古代是很隆重的节日。在二十四节气中,

冬至也最受重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一月(农历)

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

昼最短、夜最长。《通纬·孝经援神契》:“大雪后十五日,斗指

子,为冬至,十一月中(夏历)。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

也。”《恪遵宪度抄本》说:“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至,故

曰冬至。‘至’者,极也。”可见我们的古人对此早有认识。正因

“冬至阳生春又来”所以很早以前冬至就已成为一个古老而重

要的节日。据考,远在周代便以十一月(农历)为正;秦沿其制,以

冬至日为岁首,称为“过小年”;汉朝时以冬至为“冬节”,官场

行“贺冬”之仪;魏晋六朝时称冬至为“亚岁”,百姓在这天对尊

长拜节;到宋代以后,冬至已成为祭祖的节日,凡“士夫庶人,互

相为庆。”

较为普遍的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早在南宋时,临安人就在冬至吃

馄饨,开始是为了祭祀祖先,后逐渐盛行开来,民间有“冬至馄饨

夏至面”之说。馄饨发展至今,更成为名号繁多,制作各异,鲜香

味美,遍布全国各地,深受人们喜爱的著名小吃。馄饨名号繁多,

江浙等大多数地方称馄饨,而广东则称云吞,湖北称包面,江西称

清汤,四川称抄手,新疆称曲曲等等。在陕西有些地方还有冬至日

吃饺子不冻耳朵的风俗。 而在南方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

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

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

“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

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

“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十二月(又称腊月)

腊八节(腊月初八)

农历十二月(又称腊月)初八,俗称腊八。早先传说这天是释迦牟

尼成道的日子,寺院都要煮粥祭佛,后来成为民间习俗,以示五谷

丰登。民间流行这一日吃腊八粥的习俗。

灶王节又称小年(腊月二十三)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

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

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

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

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

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

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

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到了腊月,家家户户都准备过年了。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

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在北京,

通常把腊月二十四日定为“扫房日”。

这样就等着除夕之夜守岁,辞旧迎新,在爆竹声中祈盼来年的福运!

除夕(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

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夜、岁除、大晦日,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

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农历十二月多为大月,有三十天,所以又

称为大年三十、年三十、年三十晚、年三十夜。而十二月小月時为

廿九日,有些地区又会改称二九暝。“除夕”中“除”字的本义是

“去”,引申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

申为“夜晚”。因而“除夕”便含有旧岁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换

新岁的意思。

节日起源: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

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

节令的由来。据称,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

著的《风土记》等史籍。

除夕这一天对我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

吃团圆饭。在古代的中国,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

圆过年,由此可见“团年饭”对古代中国人是何等的重要。家庭是

华人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团年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族家庭成员的

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

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

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

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

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

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

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

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炮仗声,再夹杂着

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本文发布于:2023-05-25 04:58: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lv/fa/87/1096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