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是有⼈喜欢造谣?真相原来是这样
何为谣⾔?
我们的⼤部分⽇常信息中都包含着谣传。这⾥的“谣传”是⼀个⼴义的概念,如果再细分的话,还可以分为传⾔、流⾔、
谣⾔。
传⾔是指真伪难辨的⾔论或消息,即我们俗称的“⼩道消息”。传⾔中的信息可能有根据也可能⽆根据,可能真实也可能
不真实。
流⾔是来源不明、⽆法得到确认的⾔论或消息;有些情况下也指传⾔中⽆根据、不正确的部分。
谣⾔则是指有⼈为了特定⽬的⽽蓄意制造、传播的不实信息。这也是狭义上谣⾔的定义。
但在实际中,传⾔、流⾔、谣⾔往往难以划分出清晰的界限,所以⼈们⼀般也不作严格区分,将各种不确切的、⽆根据
的信息统称为谣⾔。
造谣的分类
造谣的类型⼤致可以通过两个问题来划分。
问题⼀:是否知道⾃⼰在造谣?
根据造谣者对这⼀问题的回答,可以把造谣分为两类:“有意的造谣”和“⽆意的造谣”。
问题⼆:造谣是否有明确的⽬的?
这个问题针对的是有意的造谣者。⼀类有明确的⽬的,我们称之为“利益性造谣”;另⼀类没有明确的⽬的,我们称之
为“⼼理性造谣”。
也就是说,造谣⼤致可以分为“⽆意的造谣”、“利益性造谣”和“⼼理性造谣”这三类。
⼀、⽆意的造谣
我们从接收信息到表达信息都要经过三个步骤:感知、记忆、描述。
严格来说,这三个步骤是不能截然分开的。记忆取决于感知,⽽感知也会受到过去记忆的影响,有时还要受到我们将要
描述的内容的影响。描述作为前两个阶段的成果,也会受到描述者的意图和描述时的环境影响。
从最初的感知到最终的描述,这个过程是复杂的。原始的印象、记忆、情绪以及其他各种因素不可避免地混合在⼀起,
使得最终的描述会与客观事实存在偏差。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感知不⼀定客观公正,我们的记忆不⼀定可靠,我们的描述也不⼀定准确,我们可能在⾃⼰
不知道的情况下造了谣,或者说是“讹传”。
⼆、利益性造谣
这样的造谣往往伴随着两个关键词——“蓄意”和“获利”。
区别于“⽆意”和“临时起意”,“蓄意”是指有意的、有预谋的。
蓄意的造谣者⼀般很清楚⾃⼰在造谣,也清楚⾃⼰为什么造谣。造谣的主要动机就是“获利”。
这⾥的“获利”是⼀个宽泛的概念,除了物质的、实在的利益之外,还包括⾮物质的获利,如⽹络热度与流量、某种主观
意愿的达成。
这⼀类型的典型代表就是各种⽆良⽹络⾃媒体、。
三、⼼理性造谣
在对很多造谣者的采访中,造谣者⾃⼰也说不清为什么要造谣,造谣对他们⽽⾔也没有任何好处,但就是有⼀种冲动驱
使他们散布不实消息,这其实是对⼼理状态的⼀种表达。
关于造谣的⼼理,美国⼼理学家奥尔波特在其著作《谣⾔⼼理学》中进⾏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他将谣⾔归结于⼈们情绪
状态的“投射”。 ⼼理学上的“投射”是指个⼈意念或者欲望的外化:当⼀个⼈的情绪状态反映在他对周围事物的解释中⽽
不⾃知时,这种现象即称为投射。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们对周围事物的解释并没有使⽤完全客观公正的态度和证据。
是不是有些晦涩,不太好理解?那讲得简单具体⼀点,就是 ⼈们需要什么,就会倾向于表达什么,也更容易相信什么。
下⾯是造谣⼼理的⼀些分析。
•恐慌
当⼈接收了某个信息之后,产⽣恐慌情绪,并会将这种恐慌情绪投射到周围的事物,做出带有恐慌⼼理因素的判断、猜
测和假想。
举个例⼦,当⼩孩看了恐怖⽚之后很害怕,总是假想⾃⼰的窗外有个恶⿁,然后告诉其他⼈窗外有可怕的东西——⼀个
⼩⼩的谣⾔就这样诞⽣了。
成⼈的投射则表现得更复杂更隐晦,但也同样是反映出⼈们潜意识⾥的不安。
⽐如说在灾难时期总是谣⾔纷起。⼈们得知存在着在⼈类掌控之外的灾难,但⼜由于主流信息的相对缺乏,对其缺乏⾜
够的认识,处于⼀种“⽆知”状态,这种“⽆知”造成了⼈们的不安,不安的情绪影响了⼈们的判断,⽽不理性的判断、猜测
和想法被表达出来,就成了谣⾔。
•寻求事物的“合理”解释
奥尔波特的《谣⾔⼼理学》中引⽤了⼀个典型的例⼦。
⼆战时期,⼀位家庭主妇对她的邻居说:“我听说xx军营⾥,⾁多得吃不完,他们把⼤块的⽜⾁扔到垃圾堆。”
这位妇⼥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当时的⾁类短缺对她的家庭造成了不便,让她觉得恼怒⼜⽆措。⾁类短缺的现状总归
是有原因的,不过这位家庭主妇⽆法得知真正的、确切的原因。但她可能听说过⼀些军官的腐败贪婪,或者她可能对军
队怀有偏见,不管怎么说,⼀个现成的、说得通的罪魁祸⾸就出现了,xx军营为⾁类短缺背上了⿊锅。但这个家庭主妇
的话并没有事实依据,是个谣⾔。
这种⼼理称为互补投射,通常表现为假定存在某种现象,或者假定他⼈有某种⾏为,从⽽为⾃⼰的情绪⼀个“合理”解
释。
•为⾃⼰借⼝
我们再来看个例⼦。
某个办事处排着长队,有⼈插队了。插队者也知道⾃⼰的⾏为是不对的,但他会下意识地借⼝,抱怨⼯作⼈员效率太
低,⼀定是在消极怠⼯,才让⾃⼰等不及。
这样⼀来,他就为⾃⼰的不道德⾏为到了⼀个看似合理的借⼝,尽管这个借⼝没有任何依据。
对⾃⾝内疚的投射会使⼈设法逃避良⼼的不安,简单来说就是“错的是别⼈,⽽不是我;即使我有错,也不如别⼈错得
多。”这种⼼理容易产⽣责难式的谣⾔和诽谤。
•寻求关注和减轻压⼒
“谣⾔总是在表现⼈们的恐惧、希望和期待,这些感情⼜希望有别⼈分担”。
例如在今年新冠疫情初期,总有各种谣⾔夸⼤其实,很可能就是出于寻求关注、试图与别⼈分担压⼒的潜在⼼理。这种
⼼理表达为⾔辞就是:我对疫情感到恐慌,但我⼜不能直接说“啊啊啊我好害怕”,于是我就⽤⼀条谣⾔来体现疫情的可
怕,间接地把我的紧张情绪传达给其他⼈,这样就能得到别⼈的关注,让我安⼼。
奥尔波特认为,谣⾔的传播具有双重功能,即能够解释和减轻每个⼈所感到的紧张情绪。通俗来讲就是:通过我对谣⾔
的传播,其他⼈也和我⼀样紧张起来,共同关注着⼀个令⼈紧张的事物(虽然这个事物可能只是个谣⾔),⼤家⼀起紧张
要好过我独⾃紧张(有⼈分担着我的压⼒),这让我感到安⼼。
•发泄
⼈们或多或少对某些事物存有偏见或不满情绪,⼀些⽭盾长期累积,得不到有效的排解与疏导,⼀旦碰到合适的导⽕
索,便会发泄出来,甚⾄挑战公共权威。
⽹络上的“碍国愤青”就是这⼀类的典型代表。“愤青”们往往认识有限,在⼀些国际事件或公共事件中表现出不理智的强烈
情绪,其⾔论中常常带有极端的民族主义⾊彩,有盲⽬排外、霸权、好战等倾向。为了引起受众的关注和共鸣,他们常
会歪曲事实、编造谣⾔,这样的造谣就带有明显的发泄⼼理。
•寻求满⾜
有⼈传播⼀些谣⾔时,觉得⾃⼰在听者⾯前居⾼临下,很有⾯⼦。所以他们经常将猎奇的谣⾔传播给别⼈,并由此得到
⼼理上的满⾜。这种⼼态在⽣活中其实很普遍,⽐如⼈们聊天时添油加醋的吹⽜扯淡、野史⼋卦。
⽽在⽹络上,这种情况也很常见。很多造谣者表现出了表演型⼈格障碍的特点,他们渴望受到关注,甚⾄会不⾃觉地捏
造谣⾔来、刷存在感。
当然,造谣的⼼理不⽌这⼏种,就不⼀⼀列举了。
造谣的各种⼼理也不是泾渭分明的,造谣往往是基于多种⼼理因素共同作⽤。
在实际情况中,造谣的动机也不⼀定是单⼀的,⽆意的认知偏差、潜在的⼼理因素以及利益的驱使,可以互相交织,共
同起作⽤。
最后再说⼀点
作为守法公民,我们要注意⾃⼰的⾔⾏,不造谣不传谣;作为⼼智健全具有独⽴思考能⼒的⼈,我们应该有⾃⼰的分析
和判断。
本文发布于:2023-05-28 07:30: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lv/fa/86/1251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