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民主”是如何堕落的?资本家绞杀工人阶级,一场危机改变美国

更新时间:2024-11-05 17:31:44 阅读: 评论:0


2023年5月26日发(作者:一鲸落万物生完整句)

美式民主是如何堕落的?资本家绞杀⼯⼈阶级,⼀场危机改变美国

众所周知,沃伦·巴菲特被称为股神

这位年近90岁的⽼爷⼦,躲过了2000年的美国互联⽹泡沫崩盘、躲过了2008年的⾦融危机,从业⽣涯年均投资回报率⾼达

20%。他的滚雪球理论,也被全世界投资者奉为圭臬。

但很多⼈不知道,巴菲特在他的投资⽣涯中,也曾发⽣过灭顶之灾,⼀场发⽣于1974年的经济危机,曾消灭了他2/3的财

富。

⽽这场巨⼤危机,不仅改变了巴菲特⾃⼰,更改变了整个美国。

为了在经济危机中,攫取更多利益、保卫⾃⼰的财富。当时,全美国的商业精英和资本家们联合起来,对美国⼯⼈阶层和底层

民众,发起了⼀场声势浩⼤的剥削运动。

这场运动,改变了未来半个世纪,美国财富蛋糕的分配格局,让今天的美国贫富差距极⼤,可谓是富⼈的天堂、穷⼈的地

那么发⽣于1974年的这场经济危机,究竟是怎么来的?⽽美国的资本家们,⼜在危机之中,酝酿了哪些阴谋呢?

美国,曾经也有共同富裕

1929年,⼀场名为⼤萧条的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这次危机中,1/3的美国成年⼈丢了⼯作、1/4的美国家庭因为还不上贷

款,被赶出了房⼦。

在底层民众对经济现状的极度愤怒之下,美国有史以来最为亲劳⼯亲底层的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上台执政。

借着萧条时期,⼴⼤民众对现状的不满和愤怒,罗斯福开始向资本家动⼑,⼤幅提⾼富⼈所缴的个⼈所得税、资本利得税等

税率,劫富济贫。

罗斯福总统对于⼯会的坚定⽀持,更是具有共产主义⾊彩。在他执政时期,通⽤汽车等⼤型企业的⼯⼈,纷纷⾃发组建⼯会,

通过罢⼯等⽃争形式,向雇主争求福利待遇。

1948年,在17万⼯⼈历时113天的罢⼯之后,通⽤汽车和全美汽车⼯⼈联合会,签订了《底特律条约》,这份条约成为了战

30年,美国各⼤企业薪酬福利的模板。

1936 通⽤汽车⼤罢⼯

这份《条约》规定,通⽤汽车必须要每年按利润的⼀定⽐例,为⼯⼈们增加薪⽔。同时,公司还将承担员⼯的医保费⽤和退休

⾦。

就像我们的国营⼯⼚⼀样,当时的美国企业,也要负责员⼯的吃喝拉撒养⽼送终

《底特律条约》,标志着历时长达⼀个世纪的美国⼯⼈运动,终于以⽆产阶级的全⾯获胜⽽告终。美国⽆产阶级从此像资本家

⼀样,有了资本红利的分配权,从⽽跃升成为中产阶级。

罗斯福新政以及⼯会运动的成功,让福利社会理念在⼆战后播撒到美国民众的⼼中。到50年代中期,美国⼯会规模已经较罗

斯福时期翻了三番,每三个企业雇员中,就有⼀个是⼯会成员。

为了讨好这股巨⼤的政治势⼒,即使是最传统保守的共和党⼈,也不敢违逆福利社会的理念,⼆战后的共和党总统艾森豪威

尔,甚⾄还将个⼈所得税最⾼税率,进⼀步上调⾄92%

这是⼀个什么概念?

对于⼀个⽣活那时的美国百万富翁来说,当他每多挣100块钱,其中92块钱都要缴税。这笔钱再由美国政府,以福利的形式,

发放给美国底层民众。

换句话说,当时的美国资本家们,已经和马克思⼝中,只会剥削剩余价值、万恶的资本家相去甚远。他们不如说更像是为美国

政府、和全体美国⼈打⼯的打⼯仔。

在收⼊分配与税收政策的强⼒调节下,战后30年,美国的阶级差异史⽆前例地缩⼩了。健康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庞⼤的中产

阶级规模,也成为冷战中,美国抵抗苏联思想渗透的有⼒武器。

1959年,当时担任副总统的理查德·尼克松,还在莫斯科与苏联领导⼈赫鲁晓夫,上演了⼀场有关民⽣的论战

尼克松和赫鲁晓夫 辩论谁的国家

共产

为了讽刺苏联共产主义社会下的普遍贫困,尼克松列举了⼀系列当时美国中产阶级所享受的物质好处:四分之三的美国家庭

拥有⾃⼰的房屋,平均每个美国家庭都有⼀辆汽车、⼀台电视、三台收⾳机。

尼克松洋洋得意地说:相⽐于苏联,美国才是最接近⽆阶级社会、是所有民众共同富裕的典范。

美国国运的转折

然⽽此时,美国在共同富裕⽅⾯所取得的巨⼤成就,是由特殊历史因素所决定的。

由于战争期间,欧洲主要国家的⼯业体系被完全摧毁。以⾄于⼆战后的很长⼀段时间,全世界只有美国能够出⼝中⾼端商品。

恰逢此时,英、法等殖民⼤国的殖民体系完全崩溃,亚⾮拉国家纷纷独⽴,美国顺势抢占发展中国家市场,并赚取了⼤量利

润。

可以说,美国是趴在英、法等⼤国的⼫体上,吃饱喝⾜、实现了⾃⼰的经济繁荣。⼆战结束后的20年⾥,美国竟没有出现⼀

次经济危机,所以这⼀段时间,也被美国⼈称为战后的黄⾦时代

⼆战后英国殖民地⼤量独⽴

然⽽,历史幸运并不会⼀直眷顾美国⼈。当时间来到60年代末,美国经济衰退的苗头开始显现。

这⼀时间,发⽣了影响美国国运的两件⼤事。

第⼀个事件,是美国在越南战场的失败。

1968年初,北越55万⼈发动春节攻势。南越上百个城镇遍地烽烟,甚⾄连美国驻西贡⼤使馆,也遭到越共袭击。

很多美国⽼百姓第⼀次在电视⾥,认识到越南沦为⼀个⽆法战胜泥潭,更多的⼈开始反对美国参与越战。主张战争的时任总

统林登·约翰逊民⼼尽失,不得不宣布退出下⼀届总统竞选。

但为了挽回⾯⼦,美国政府依然在不断向越南增兵。⽽庞⼤的军费开⽀,也开始让强⼤的美国感到⼒不从⼼。

⽽第⼆件⼤事,则是德国、⽇本等国重新崛起,让美国企业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

刚才讲到,⼆战后美国企业之所以能独步天下,⼀⽅⾯是由于欧洲国家⼯业基础在战争中被摧毁殆尽,⽆⼒同美国展开竞争。

但在20余年的重建和复苏后,德国、⽇本从废墟中再度崛起,⼯业能⼒重新接近美国,甚⾄在部分领域实现对美国的反超。

最能体现三国激烈对抗的领域,莫过于汽车⼯业。相对于⼤排量、外形粗犷的美国车,德国车设计更加美观,⽇本车经济耐

⽤,在世界市场上,同美国车展开了强有⼒的竞争。

外国车甚⾄也打开了美国消费者的⼼门。1969年,⼤众在美国卖出了55万辆车,丰⽥紧随其后卖出近13万辆,美国汽车⼚商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市场中的进⼝车⽐例越来越⼤。

总之,在众多因素之下,70年代美国经济进⼊衰退,风采不再。作为经济的晴⾬表,美国股市指数在这10年间丝毫没有增

长,也反映出美国国运的衰颓。

政治阴谋在危机中酝酿

由于经济状况不佳,美国⼀度缓和的社会⽭盾,再度激化了起来。⽽这⼀⽭盾,终于在1974年的⽯油危机中,彻底爆发。

1974年,由于美国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选择⽀持以⾊列。敌视以⾊列的中东产油国,决定对美国实施⽯油禁运。

因为⽯油短缺,短短⼏个⽉时间,美国物价暴涨10%以上,失业率飙升——这⼀现象,后来被经济学界称为滞胀

⽯油危机期间油价暴涨

按照⼤萧条时期,美国政府所遵循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当经济衰退、失业上升时,政府应该加⼤开⽀、拯救经济;⽽

当经济过热、物价飞涨时,政府⼜应该紧缩财政,给经济降温。

但凯恩斯却没有考虑过,如何处理衰退与通胀同时出现的问题。因此在1974年⽯油危机期间,美国政府可谓是左右为难,宽

松不是、紧缩也不是。

美国政府对经济难题束⼿⽆策,导致投资者对经济前景更加悲观,股市短时间内暴跌40%以上,成为⼤萧条之后,美股最⼤的

⼀次崩盘。

也就是在这次崩盘⾥,股神巴菲特的多半财富灰飞烟灭。

由于对经济现状不满,美国社会对政府的批评声,⼀浪⾼过⼀浪。既然政府⽆⼒解决当前的问题,那⼀定是更深层体制出了问

题。

这国怎、定体问,成了美国⼈对社会⽭盾的最终答案。也是在这个答案⾥,被压抑已久的美国资本家阶层,看到了操纵社

会舆论,进⾏反攻倒算的机会。

⽽⾸先吹响反攻号⾓的,是美国最⾼法院⼤法官刘易斯·鲍威尔。

游说政治的创始⼈ 刘易斯·鲍威尔

在这⾥简单介绍⼀下美国最⾼法院⼤法官制度。

众所周知,美国是⾏政权、⽴法权、司法权三权分⽴。⽽最⾼法院⼤法官,则是司法权的代表。很多社会激辩的问题,诸如堕

胎是不是合法,最后都由9位⼤法官来进⾏裁决。

并且,相⽐于美国总统4年⼀届的任期,最⾼法院⼤法官是终⾝制的,所以⼤法官们在美国社会有着巨⼤声望。

⽽作为权贵阶层和保守派⼈⼠,鲍威尔在他写给美国商会的备忘录中,批评美国的企业领袖们,过去20年间向劳⼯阶层献

媚,采取绥靖、不作为、忽略问题的态度。

他为美国企业家们,制定了⼀份夺取政治话语权的路线:由商会领衔,把所有相关企业组织起来,利⽤巨⼤的资⾦优势,共同

向美国政府和公共媒体进⾏游说,给美国⼈洗脑。

鲍威尔的宣⾔,吹响了商界向政治领域反攻的号⾓。10年时间内,游说机构在华盛顿如⾬后春笋般成⽴,代表商界利益的的

说客猛增到1.7万名,平均每位国会议员都有130名说客为其服务,这⼀⼈数是代表劳⼯利益说客的⼏⼗倍。

⽽普通民众的政治声⾳,就这样被淹没在了⾦钱的汪洋⼤海⾥。

资本家的反攻倒算

在这⼀场舆论攻势中,美国商界发出的声⾳,主要有两个:

⼀是批评罗斯福以来,美国政府采取的亲⼯会政策,把太多的利益分配给了⼯⼈,挫伤了企业家们的⽣产积极性,成为美国经

济衰退的根源。

⼆是批评美国政府实施的⾼福利政策,⼜圈养了⼀批好吃懒做的社会蛀⾍,提⾼了⼈⼒成本,不利于经济复苏。

所以,美国商界给滞胀经济开出的药⽅是:政府减税、少监管、少福利,把市场还给资本家,美国经济⾃然就能好起来。

为了进⼀步增强这个药⽅的可信度,美国商界还到了芝加哥⼤学⼀批信奉⾃由市场的经济学家做代⾔⼈——后来,这批经

济学家被坊间称为芝加哥学派,与凯恩斯学派齐名。

在商界与学术界的舆论夹击下,不少美国⼈真的开始相信,⾃由市场就是医治美国的灵丹妙药。于是在他们的簇拥下,80

代⼀个亲商业、反劳⼯的总统——罗纳德·⾥根上台了。

1981年,⾥根上任仅3个⽉,就铁腕镇压了⼀场罢⼯⾏动,开除了1.2万名参与罢⼯的机场员⼯,给⼯会⽴了⼀个下马威。

在⾥根的⽀持下,美国企业⼤⾯积地取消与⼯⼈们的终⾝合同、解散⼯会,乃⾄直接把⼯⼚搬迁⾄国外。

在⾥根任期内,美国企业带头掀起⼀场全球化浪潮。⼤企业纷纷将⽣产基地转移到东亚、墨西哥等低成本地区。昂贵的⼈⼒

成本得到削减,企业利润由此突飞猛进,股票市场也⼀路长虹。

为了追逐利润 美国资本涌现全世界

⾥根则⾃信地宣告,美国进⼊了新经济时代,⽽⾃⼰则是带领美国⾛出70年代通胀泥潭的⼤功⾂。

然⽽他隐⽽不⾔的是,这种做法的代价,却是美国本⼟制造业岗位的快速流失。

失去⼤企业的⾼薪岗位后,曾经的中产阶级⼯⼈们,只得寻清洁⼯、服务员这样的底薪服务类⼯作,不但时薪挣扎在最低⼯

资标准附近,医疗保险、养⽼⾦等福利更是奢望。

尾声

1999329⽇,在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美股道琼斯指数收盘突破了10000点⼤关。《纽约时报》、《华尔街⽇报》等各

⼤媒体纷纷报道了这⼀喜讯。

遥想⾥根总统宣誓就职的时候,道琼斯指数才刚刚站上1000点。后来,因为这场10倍的⼤⽜市,不少⼈飞黄腾达,巴菲特、

⽐尔·盖茨等名⼈富豪,在这场⽜市中登上了《福布斯》排⾏榜。

华尔街的资本家们举起⾹槟,庆贺这个值得纪念的⽇⼦。他们向19年前,开启这场历史性⼤⽜市的⾥根总统致敬。

但是华尔街上举杯庆贺的⼈,应该不会知道,或者说不想知道,此时在美国的⽼⼯业区,失业的中产阶级正如⾬滴般⽆声滑

落,⼀条经济锈带正在蔓延。

美国的贫富差距,史⽆前例般地扩⼤了。

直到2008年另⼀场危机爆发时,美国的资本家们,才终将被他们所推崇的⾃由所反噬。到那时,美国表⾯繁荣的底裤将被扒

下,最后能展现给世界的,就只剩下资本的阴暗和肮脏。

~全⽂完~

感谢阅读,如果觉得⽂章写得不错,欢迎关注我,转发、收藏并随⼿点个赞吧。


本文发布于:2023-05-26 10:02: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lv/fa/86/1160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