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金融危机期间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比较分析及思考

更新时间:2025-01-13 07:57:57 阅读: 评论:0


2023年5月23日发(作者:珠海一职)

2010

406

6

两次金融危机期间我国财政政策与

*

货币政策配合的比较分析及思考

袁朝霞

(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广西 南宁 530021)

摘 要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从2008年底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与亚洲金融危机相比,本次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配合呈现一系列新的特点。针对在政策搭配中

所出现的问题,在后危机时代,我国应从短期、中期以及长期来考虑政策的选择和配合。

关键词金融危机宏观调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政策配合

中图分类号F83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41-2010(06)-0031-04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最主要

的两种手段,各国政府通常根据客观经济形势的变化,

对这两种手段实施相机抉择的使用,以实现宏观调控

目标。尤其当经济发展遭遇极端经济环境(过热或者

过冷),单独依赖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难以达到预期

目标时,就需要将两种政策配合使用,以形成合力,

共同实现经济平稳运行。近10年来,我国遭遇过两

次较为严重的经济过冷环境——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和本次国际金融危机。本文旨在通过对两次危机期间

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提出在“后危机时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中所

需关注的问题。

一、两次危机期间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

合情况

(一)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出台的财政政策与

货币政策。

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外贸

出口连续下滑,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趋

缓,加上国企改组改制、减员增效,失业问题非常严

重。为了增加有效需求,解决失业问题,刺激经济增长,

中央决定实行以扩大内需确保实现经济增长目标为目

的的“双松”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为内需的不足打

开市场,稳健偏松的货币政策在加强与财政政策配套、

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努力推动实现物价稳定和国际

收支平衡。

1、积极的财政政策措施。

(1)发行长期建设国债。从1998 -2002年,我

国共发行长期建设国债6600亿元,国债项目总投资

规模达3.28万亿元,2002年累计完成投资2.46

亿元。

(2)通过增加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提高“三

条保障线”等措施增加了居民消费需求。1999年以来,

我国连续三次较大规模地提高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

基本工资标准,1998-2002年中央财政大幅度增加“两

个确保”和城市“低保”的投入,共安排资金1934亿元。

(3)实施灵活的财税政策。从199971

起减半征收固定资产方向调节税,2000年开始暂停征

收。1998-1999年三次提高出口退税率,五年累计办

理出口退税4000多亿元。为适当刺激居民储蓄向消

费、投资转化,从1999111日起,恢复对居民

本币和外币储蓄新发生的存款利息征收所得税。财政

部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用以提高国有独资商业

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2、稳健的货币政策措施。

(1)率。19983月,

中国人民银行将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账户和备付

金存款账户两个账户合并为准备金存款账户,法定存

款准备金率由原来的13%下调到8%。同时,连续4

次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存款基准利率累计下

369个基点,贷款基准利率累计下调333个基点。

(2)对国债项目提供配套贷款。自1998年起的

五年里,银行发放国债项目配套贷款1.32万亿元。

收稿日期2010-03-25

作者简介 朝霞(1968-,女,广西桂林人,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作者所在单位意见。

31

PAGE

6

2010

406

(3)积极推进金融调控方式的改革,增加金融机

构的信贷扩张能力。自1998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先

后取消了对国有商业银行流动资金贷款的指令性限额

管理和固定资产投资贷款的指令性计划管理放宽商

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要求,调整增加贷款指导性计划

鼓励开发和增加消费信贷,颁布了新的《个人住房贷

款管理办法》,允许所有的商业银行开办个人住房担

保贷款,可以适当延长贷款期限,改进贷款担保方式

鼓励对基础设施建设、外贸和外商投资企业、科技投

入、农业等方面的信贷支持,并分别出台了具体的指

导意见。

(二)本次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我国出台的财政政

策与货币政策。

源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在2008年下半年加

速恶化,并迅速演变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次国

际金融危机相比较亚洲金融危机而言,呈现出范围更

广、影响更深、损失更大等特点,其中一个最大的不

同点就是亚洲金融危机是我国的竞争对手遭遇危机,

而国际金融危机是我国经济依赖程度较高的出口市场

遭遇危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压力空前加大。

与此同时,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以后,我国经济发展

遇到了通货膨胀、产能过剩、结构失衡等问题,客观

上也进入了下行区间。在这双重的压力下,我国经济

面临着新世纪以来最为困难的局面。为积极应对国际

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从200811月开始,我国

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1、积极的财政政策措施。

(1)扩大政府支出规模。一是加大政府公共投资

力度。我国提出从2008年底至2010年实施4万亿元

投资计划,其中中央政府增加公共投资1.18万亿元左

右。二是增加对低收入体的补贴。加大对种粮农民

的补贴力度、加大对城乡低收入体的补助力度、实

施家电下乡、汽车和摩托车下乡以及汽车家电“以旧

换新”政策,2009年为实施上述三项工作中央财政共

安排预算资金3758.8亿元。

(2)实施结构性减税措施。从2009年起,我国

开始在所有地区和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改革,降低小

规模纳税人的划分标准和增值税征收率,减轻企业税

对住房交易实施包括契税、印花税和营业税在内

的多种税收优惠或减免先后7次上调出口退税率

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暂减按5%征收车辆购置

统一取消和停征10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仅2009

年结构性减税政策将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约5500亿

元。

(3)增加国债发行规模。2009年国家安排中央

PAGE

32

财政赤字7500亿元,2009年我国的国债发行规模可

能较2008年增长一倍,达到1.4 -1.6万亿元的规模。

此外,为增加地方政府的投资能力,财政部代地方发

行地方政府债券2000亿元。

2、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措施。

(1)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中国人民银行于

2008年下半年先后4次下调了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

准备金率、4次下调了存款基准利率、5次下调了贷

款基准利率,存款基准利率累计下调189个基点,贷

款基准利率累计下调216个基点。

(2)取消信贷规划。在从紧的货币政策背景下,

为有效防控银行信贷扩张冲动,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

银行实施信贷规划,以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规模

和节奏。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背景下,为鼓励商业

银行加大信贷投放,从20081031日起,中国

人民银行决定不再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加以硬约束。

(3)加大信贷投放,优化信贷结构。2008年底,

中国人民银行提出以高于GDP增长与物价上涨之和

34个百分点的增长幅度作为2009年货币供应

总量目标,2009年提出的全年新增贷款目标为5万亿

元以上,同时提出要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信贷资金

要重点投向灾后重建、民生工程、“三农”、重点工程

建设、中小企业、服务业、节能减排、科技创新、扩

大就业、技术改造、兼并重组、区域协调发展等领域。

二、两次危机期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对

比情况

从两次危机所采取的政策措施来看,主要的政策

工具具有很强的相似性,财政政策均采取了减税、发

行国债和扩大投资等措施,而货币政策均采取了下调

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加大信贷投放等措

施。但从两个政策互相配合的角度来看,本次危机较

上次危机仍存在着诸多差异。

(一)政策组合更加宽松。

在上次危机期间,我国实施的政策组合是积极的

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而在本次危机期间,政

策组合变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从财政政策的角度来看,在更为强大的国家经济实力

保证下,本次积极的财政政策无论在支出、减税还是

在国债发行、财政赤字等方面的规模均远大于上次,

并且还实施了包括增值税转型、家电下乡、汽车和摩

托车下乡等上次所没有采取的措施。从货币政策的角

度来看,本次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上次稳健的货币政

策相比在政策取向上便存在着本质的差异,更为宽松。

(二)货币政策作用更加突出。

在上次危机期间,宏观调控主要依靠财政政策方

面的举措,而货币政策无论在政策工具的使用频率还

是在发挥作用等方面均相对较弱。由于实施稳健的货

币政策取向,银行信贷主要是为国债项目提供信贷资

金配套,贷款投放量以及增长速度并未出现较大幅度

的提升。在本次危机中,无论是贷款的投放量还是增

长速度均实现飞跃式增长。仅2008年下半年便4

调整了存款准备金率,及时有效地增加了金融机构的

流动性,20091-11月,我国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9.21

万亿元,是上年全年增量的1.88倍,创下历史新高。

(三)政策重点有所区别。

上次危机所采取的政策主要倾向于基础设施建

设,包括交通通讯设施、农林水利和生态保护、城市

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而在本次危机中,除继续加大

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外,更加注重民生、“三农”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及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依靠

消费拉动内需,更加注重提升经济发展的内在质量。

比如,2009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方面的支出安排

合计7161.4亿元,而中央银行对农村法人金融机构执

行比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低4.5-5.5个百分点的存款

准备金率,增强其信贷支农资金实力。在扩大消费领

域方面,财政政策采取了稳步增加农民收入、加大社

会保障力度、实施家电下乡、汽车和摩托车下乡等措

施,货币政策重点加大了对包括住房消费贷款在内的

消费信贷的投放力度。

(四)政策搭配更加紧密。

在上次危机期间,我国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相对独立,除了对国债建设项目进行配套外,缺乏较

为统一的行动和相互协调的配套措施。而在本次危机

期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明显增加了相互之间的协

调。首先体现在调控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在本次危

机中,财政政策调控部门和货币政策调控部门之间的

沟通协调机制逐渐建立。其次体现在调控措施出台时

间的协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多次调整政策出台

时间高度吻合。最后体现在调控政策内容的协调。财

政政策调控部门和货币政策调控部门经常就某一方面

共同出台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调控政策。货币政策与

财政政策的配合较上次危机期间更加灵活、更加紧密,

合力作用效果也更加明显。2009年我国GDP同比增

8.7%,实现“保8”目标,仅一年多时间,中国经

济已呈现稳步回升的良好势头。

三、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

应关注的问题

(一)从短期来看,要着眼于实现危机影响的软

着陆。

目前,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中存在的一

2010

406

6

个突出问题就是政策作用的时间不同步。财政政策主

要是依靠直接投资和减轻税负等手段,由于直接投资

受工程建设周期的约束,减轻税负受居民收入水平和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与否等因素的限制在短期内难以体

现到消费的增长上来,因此,政策作用时间较长,在

短期内难以获得较大成效。对货币政策而言,由于贷

款投放等市场化行为可以在短时间内集中完成,货币

政策的作用时间明显要短于财政政策。从我国实际的

进展来看,在投资方面,20091-11月,我国城镇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1%,增速同比仅提高5.3

个百分点,提升的幅度并不显著但信贷的增长非常

迅猛,2009年贷款规模已近10万亿元天量。

目前,在货币供应量以及贷款投放快速增长的背

景下,我国重新出现通货膨胀压力,中央银行将不得

不考虑减弱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强度。但此时必须清

醒地认识到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尚不牢固,随着工程

建设周期的逐渐展开,积极财政政策刚刚开始发挥作

用,如果此时无法得到及时充足的信贷资金支持,很

有可能影响到刺激经济的最终效果。因此,财政政策

和货币政策配合的短期目标,必须要着眼于实现金融

危机影响的软着陆,在选择减弱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强

度的时机时要注意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相对连续性和

稳定性。

(二)从中期来看,要致力于切实防范金融风险。

目前,经过一年多的“双松”政策以后,我国在

相关经济金融领域出现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是企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一方面,造成大量生

产能力和生产资源的浪费,进一步加剧了我国资源紧

缺的矛盾,影响到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另一方面,

企业负担明显加重,生产经营风险不断积累,抵御风

险能力持续减弱,造成银行的信贷风险不断加剧,使

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也受到严重的潜在影响。

二是地方政府的融资风险。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

政策,项目建设主体绝大部分是地方政府。由于地方

政府财政收入有限,在积极财政政策为地方政府解决

项目资本金的问题以后,绝大部分建设配套资金是由

地方政府通过设立政府投融资平台从银行获取信贷资

金的方式来获取。由于目前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存在

着各种各样的财政风险、资金监控风险以及银行评估

风险,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相关的信贷资产质量令

人担忧,系统性风险明显加剧。

三是房地产信贷的风险。从回暖到火爆的楼市在

调控初期曾是拉动内需的重要力量,但目前过快上涨

的房价已引发人们的担忧,购房已成居民防通胀的现

实选择。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091-9

33

PAGE

6

2010

406

金融机构个人住房贷款增加9520亿元,是上年同期

3.92倍。如不尽快挤压房地产市场中业已存在的泡

沫,涉及千家万户的个人住房信贷风险将不容忽视。

后危机时代的宏观调控形势更为复杂多变,财政

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应更强调协调性、灵活性和针

对性,中期目标应致力于及时消除经济刺激政策引发

的副作用,有效化解积累的金融风险。

(三)从长期来看,要立足于推动经济结构的调

整和优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一国的宏观经济政策,

除了需要抵御临时性的经济周期冲击,推动经济平稳

运行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调控来推动一国经

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首先,经济增长必须要转移到依靠消费来推动。

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我国在教育、住房、医疗等方

面推行了一系列福利制度市场化的改革,虽然在短期

内释放了一定的购买力,但为今天的高储蓄和低消费

并存的现象埋下了伏笔,我国消费对GDP增长的贡

献率从1998年的45%持续下降到目前的35%左右,

因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的长期立足点首先应放

在建立健全普惠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提高居民边际消

费倾向上来,使消费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其次,要建立促进“三农”和中小企业发展的长

效机制。目前,我国“三农”和中小企业发展困难的

一个集中表现就是融资难,财政和信贷支持力度不足。

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过分集中于大型企业、大城市以

及核心城市,这一问题在经济危机背景下更为凸现。

因此,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应立足于探索解决

中小企业和“三农”问题的长效机制,从加大对“三农”

和中小企业的投资及信贷支持力度、建立健全专门针

对中小企业和“三农”的担保机制、信贷风险补偿机

制等方面入手,发挥最大的政策合力,不断推动我国

中小企业和“三农”问题的解决。

最后,要支持科技创新和经济结构调整。当前国

际金融危机在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

机遇。在当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中,应立足于

充分抓住机遇,一方面,要继续灵活运用财政税收调

节手段,严格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信贷原

则,加大对“两高一资”产业的调控力度另一方面,

通过贴息贷款、下浮利率等方式支持企业加强科技创

新、节能环保、技术改造,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

利用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跨国企业深陷危机泥潭、遭

遇严重危机的机遇,收购具有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的

企业,实现我国生产技术水平跨越式发展。

因此,在稳定宏观经济形势后,从长期来看,财

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必须要立足于推动经济结构

的调整和优化。

参考文献

[1]陈共, 昌忠泽.全球经济调整中的宏观调控体系研究——

新时期国家经济调节的基本取向与财政金融政策的组合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2]段炳德.两次积极财政政策的比较[J].中国产业经济动态,

2009, (11).

[3]谭旭东.两次金融危机下中国宏观调控比较分析及其启示

[J].经济学动态, 2009, (5).

[4]巴曙松.赤字财政金融危机下的政策权衡[J].经济, 2009,

(4).

[5]赵超.简析当前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中国财政政策[J].企业

技术开发, 2009, (1).

[6]崔军, 杜建伟.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新一轮宏观调控

政策评析[J].成人高教学刊, 2009, (1).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China’s Fiscal Policy and Monetary

Policy during the Latest Two Financial Crisis

Yuan Zhaoxia

(Central Sub-branch, PBC, anning, 530021 China)

Abstract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caused by subprime mortgage are the two most

serious crisis we encountered in the last ten years. During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the proactive fiscal policy and the prudent

monetary policy were implemented. And in the 1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there are proactive fiscal policy and moderately

loose monetary policy. This paper contrasts the policies during the two crises and points out some issues that need to be

addressed in terms of coordination between fiscal policy and monetary policy in the post-crisis times.

Key WordsFinancial CrisisMacro-controlFiscal PolicyMonetary PolicyPolicy Coordination

(责任编辑曾爱婷校对ZAT)

PAGE

34


本文发布于:2023-05-23 08:56: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lv/fa/83/992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