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二十年的老会计经验之谈,如果觉得有帮助请您打赏支持,谢谢!
速动比率的定义及影响【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计算公式
速动比率(Quick Ratio‚简称QR)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速动资产包括货币资
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项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变现。而
流动资产中存货、1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及其他流动资产等则不应计入。
计算公式: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的影响
速动比率对短期偿债能力的影响
速动比率的高低能直接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强弱,它是对流动比率的补充,并且比流动比率
反映得更加直观可信。如果流动比率较高,但流动资产的流动性却很低,则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仍然不高。在流动资产中有价证券一般可以立刻在证券市场上出售,转化为现金,应收帐款,应
收票据,预付帐款等项目,可以在短时期内变现,而存货、待摊费用等项目变现时间较长,特别
是存货很可能发生积压,滞销、残次、冷背等情况,其流动性较差,因此流动比率较高的企业,
并不一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很强,而速动比率就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发生。速动比率一般应保持
在100%以上。
一般来说 速动比率与流动比率得比值在1比1.5左右最为合适。
速动比率对安全性的影响
上市公司资产的安全性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和流动资产比率;二是
短期流动性比较强,不至于影响盈利的稳定性。因此在分析上市公司资产的安全性时,应该从以
下两方面入手:首先,上市公司资产的流动性越大,上市公司资产的安全性就越大。假如一个上
市公司有500万元的资产,第一种情况是,资产全部为设备;另一种情况是70%的资产为实物资
产,其他为各类金融资产。假想,有一天该公司资金发生周转困难,公司的资产中急需有一部分
去兑现偿债时,哪一种情况更能迅速实现兑现呢?理所当然的是后一种情况。因为流动资产比固
定资产的流动性大,而更重要的是有价证券便于到证券市场上出售,各种票据也容易到贴现市场
从业二十年的老会计经验之谈,如果觉得有帮助请您打赏支持,谢谢!
上去贴现。许多公司倒闭,问题往往不在于公司资产额太小,而在于资金周转不过来,不能及时
清偿债务。因此,资产的流动性就带来了资产的安全性问题。
在流动性资产额与短期需要偿还的债务额之间,要有一个最低的比率。如果达不到这个比率,那
么,或者是增加流动资产额,或者是减少短期内需要偿还的债务额。我们把这个比率称为流动比
率。流动比率是指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率,它是衡量企业的流动资产在其短期债务到期前可
以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表明企业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支付的保障。流
动比率是评价企业偿债能力较为常用的比率。它可以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大小,它要求企业
的流动资产在清偿完流动负债以后,还有余力来应付日常经营活动中的其他资金需要。根据一般
经验判定,流动比率应在200%以上,这样才能保证公司既有较强的偿债能力,又能保证公司生产
经营顺利进行。在运用流动比率评价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时,应注意到各行业的经营性质不同,营
业周期不同,对资产流动性要求也不一样,因此200%的流动比率标准,并不是绝对的。
速动资产与资产流动性
其次,是流动性的资产中有两种资产形态,一种是存货,比如原材料、半成品等实物资产;另一
种是速动资产。如上面讲到的证券等金融资产。显而易见,速动资产比存货更容易兑现,它的比
重越大,资产流动性就越大。所以,拿速动资产与短期需偿还的债务额相比,就是速动比率。速
动比率代表企业以速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综合能力。速动比率通常以(流动资产-存货)/流动
负债表示,速动资产是指从流动资产中扣除变现速度最慢的存货等资产后,可以直接用于偿还流
动负债的那部分流动资产。但也有观点认为,应以(流动资产-待摊费用-存货-预付账款)/
流动负债表示。这种观点比较稳健。由于流动资产中,存货变现能力较差;待摊费用是已经发生
的支出,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担的分摊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根本没有变现能力;而预
付账款意义与存货等同,因此,这三项不包括在速动资产之内。由此可见,速动比率比流动比率
更能表现一个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一般情况下,把两者确定为1:1是比较讲得通的。因为一份
债务有一份速动资产来做保证,就不会发生问题。而且合适的速动比率可以保障公司在偿还债务
的同时不会影响生产经营。
小编寄语:不要指望一张证书就能使你走向人生巅峰。考试只是检测知识掌握的一个手段,不是
目的。千万不要再考试通过之后,放松学习。财务人员需要学习的有很多,人际沟通,实务经验,
excel等等等等,都要学,都要积累。要正确看待考证,证考出来,可以在工作上助你一臂之力,
但是绝对不是说有了证,就有了一切。有证书知识比别人多了一个选择。会计学的学习,必须力
从业二十年的老会计经验之谈,如果觉得有帮助请您打赏支持,谢谢!
求总结和应用相关技巧,使之更加便于理解和掌握。学习时应充分利用知识的关联性,通过分析
实质,出核心要点。
本文发布于:2023-05-22 14:16: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lv/fa/83/946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