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习俗简介
端午节的习俗简介
端午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
俗大节,它不仅清晰地记录着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
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下面为大家带来端午节的习俗简
介,快来看看吧。
端午节的习俗简介1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
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
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
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
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
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
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
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
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
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
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
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
己特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
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
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
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
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
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
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
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
(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
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
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
传于世。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
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
“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
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
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
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
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
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
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
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
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
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
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
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
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
包粽子,其花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
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
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
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
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
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
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
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
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
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
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
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
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
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
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
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
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端午节的习俗简介2
端午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
俗大节,它不仅清晰地记录着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
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习俗主要有划龙舟、祭龙、采草
药、挂艾草、打午时水、洗草药水、拜神祭祖、浸龙舟水、吃龙舟饭、
食粽子、放纸龙、放纸鸢、拴五丝线、佩香囊等等。
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
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央,正如《易经》九五爻:“飞龙在天”。古
人在”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以及举办一些喜庆的活动,特别是
与龙相应的活动元素,如扒龙舟这类活动,或是借此吉日做一些祈福
辟邪的活动等。端午是“龙的节日”,龙及龙舟文化贯穿在端午节的
历史传承中。
端午习俗内容丰富多彩,全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
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这些节俗围绕着祭龙、祈福、攘灾等形式展
开,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愿望。传统的节日仪式与相关
习俗活动,是节日元素的重要内容。端午节期间通过各种传统民俗活
动展演,既能丰富众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
化。
历史渊源
节日名称
端午节别称“端午”的“端”字本义为“正”,“午”为中。
“端午”,“中正”也,这一天午时则为正中之正。据统计,端午节
的名称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如有端阳节、
重午节、龙舟节、正阳节、端五节、重五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
上日、五月节、菖蒲节、天医节、草药节、浴兰节、躲午节、屈原日、
女儿节、午日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节、粽子节、五黄节、解粽
节、端礼节等。
节日由来
天象崇拜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
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央,正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
“飞龙在天”。我国古代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上古时代
人们定天之象、法地之仪,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位置,将黄道
和赤道附近的区域分作“二十八宿”,在东方的“角、亢、氐、房、
心、尾、箕”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即为“苍龙七宿”。苍龙七
宿的出没周期与一年四时周期相一致,春季于东方抬头,夏季于南方
腾升,秋季于西方退落,冬季即隐没于北方地平线下。仲夏端午“飞
龙在天”,苍龙的主星“大火”(心宿二)高悬正南中天,龙气旺盛。
古人历来崇尚中、正之道,在《易经》中,“飞龙在天”既“得中”
又“得正”,大吉大利。
端午节古老节日是古老文化传承的载体,选择在端午举行祭龙节
仪与苍龙七宿正处南中的时节天象有关。在传统文化中,方位和时间
以及卦象是联系在一起的,仲夏午月午日,龙星飞升至正南中天,即
如《易经·乾卦》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
正”,处于“中正”之位,为大吉大利之象。《易·乾》爻辞中所言
的.“龙”,实质是对苍龙七宿一年四时运行的阐发。天象“飞龙在天”
被赋予多重含义和寄托,形成祭龙以酬谢龙祖恩德、祈福纳祥、驱邪
攘灾的礼俗。端午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民“天人合一”的自然
观。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
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
内容丰富。
发展演变
古人对龙图腾的崇拜,源于对天象的崇拜。仲夏端午苍龙整个星
座都出现在天空中最显著的位置,最明显的标志是苍龙的主星“大火”
(心宿二),位于南方正中天。《易经·乾卦》中的爻辞“飞龙在天”、
《尧典》中的“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夏小正》中的“五月初昏大
火中”,讲的都是此时的天象。仲夏端午,是”飞龙在天“的吉祥日
子,古人在端午举办与龙相应的活动,如拜祭龙图腾、扒龙舟这类活
动,或者是借此龙降吉祥日子做一些祈福辟邪的活动等;端午是“龙
的节日”,龙及龙舟文化贯穿在端午节的历史传承中。扒龙舟历史久
远,据河姆渡遗址和田螺山遗址的史前文化表明,早在7000年前,就
有了独木舟和木桨,龙舟最初原形是单木舟上雕刻龙形的独木舟。近
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表明:早在上古时代,先民便创造出璀璨
的高度文明。出土的文物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
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
祖的节日。
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使风
俗习惯也互相融合,这对节日习俗的传播普及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端午节习俗就在南北风俗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在北方有关龙舟、粽
子、采药、浴兰等习俗的文字记载,最早是出现在两汉文献,据此可
以推测,端午的习俗最初只在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流行,后来各地文
化交流融合,这种习俗才传到长江上游和北方地区。汉时期由于南北
统一,历法变动,朝廷为了方便过节,规定每年的端午节改为阴历五
月五日。端午节风俗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随着历史发
展又注入新的内容。
南北朝后端午节日被赋予了纪念屈原的人文内涵,从文献记载来
看,最早将屈原和端午节联系起来的,是南北朝时南梁吴均的神话志
怪小说《续齐谐记》,此时屈原已去世750年以上。据考,许多流传
至今的端午习俗与屈原毫无关系。但千百年来,屈原已广泛深入人心,
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
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在历
史发展中,民俗“五月初五”被道教吸收作为腊祭日,为“三元五腊”
之一。据《天皇至道太清玉册》与《云笈七笺》中说,五月初五名地
腊,五帝攒会之日,此日五方大帝会于南方三炁丹天,查生人祖考及
见世子孙所行善恶,以定罪福,校定生人官爵。道教认为一年中的几
个腊日是良辰吉日,适合祭祀祖先和诸神以获得福佑。
在文字记载上,隋唐时期端午节从风俗形式上都继承了前朝。但
是从性质上讲,原来有特定意义的节日风俗活动,到此大多演变为节
日娱乐活动。唐玄宗《端午三殿宴臣探得神字˙诗序》中记述:皇宫
端午日盛况,召来儒雅臣僚,大张筵席,“广殿肃而清气生,列树深
而长风至”。唐代端午龙舟竞渡尤其值得一道,在唐代全盛时期,人
民生活相对稳定,在节日娱乐方面,一方面是上行下效,蔚成风气,
另一方面对民间的一些风俗活动也受到官府的支持。因此,竞渡之风
尤为鼎盛。张说《岳州观竞渡》诗中描写当时竞渡情景道:“画作飞
凫艇,双双竞拂流。低装山变,急棹水华浮。”
宋代以后,端午节许多风俗有了新变化。汉魏时以朱索、桃印施
于门户,止恶气驱瘟避邪,而宋代却讲究贴天师符。陈元靓《岁时广
记》引《岁时杂记》云:“端午,都人画天师像以卖。”还有合泥作
张天师,以艾为头,以蒜为拳,置于门户上。苏子由作《皇太妃合端
午帖子》诗中就有“太医争献天师艾,瑞雾长绕尧母门。”端午节俗
也被辽、金两国吸收。如《辽史˙礼志》就记载辽国重午朝仪,皇帝要
系长寿彩缕才升坐。对南北臣僚也要各赐寿缕。此外金国在端午节还
有拜天之礼、射柳之俗及击鞠娱乐活动。《金史˙世宗本纪》就记载:
大定三年重午,金世宗“幸广乐园射柳,胜者赐物有差,复御常武殿,
赐宴击鞠,自是岁以为常。”
明清时期,端午风俗活动形式变化虽不大,但是规模却愈来愈盛
行。尤其南方龙舟竞渡,成为轰动一时的盛举。据《武陵竞渡略》记
载,龙舟竞渡已不限于端午一天。而是“四月八日揭篷打船,五日一
日新船下水,五日十日十五日划船赌赛,十八日送标”。还有“五月
十七、八打船,二十七、八送标者”。可见竞渡规模历时经月。对此
事“或官府先禁后驰,民情先鼓后罢也。”龙船形制,中等长九丈五
尺,长者有十一丈,短者也七丈五尺。划龙舟的桡手都是从渔家严格
挑选募徵身强力壮的健儿。龙船分白龙、黄龙、青龙、红龙。不仅船
身,就连船上那些旌旗罗伞的装饰,以及划船桡手们服装乃至船桨都
是一。比赛时规定有赛龙场、比赛路线、并划定起点和终点。在终
点设有船标,当竞渡龙舟到达终点时,投标船就将标投入水中,让各
船争夺。
【端午节的习俗简介】
本文发布于:2023-05-19 01:29: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lv/fa/83/927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