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应该看心理医生
1.
前段时间带悠悠去做5岁体检,发生了一件事。
我本来是满怀着期待带她去体检的,结果她看到儿医,一句话也
不说,“不和陌生人讲话”的老毛病又犯了。
5岁的体检内容很多是与认知和语言相关的,如果孩子不说话,医
生就没办法做测评,也不好给出评估...
儿医想方设法地让她开口,结果还是无疾而终。
对于悠悠的怕生和慢热,我一直是有了解的。每次到了一个新环
境、见到陌生人或长时间未见的熟人,她都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才会
开口说话。一般是20分钟到半小时,慢慢就会活泼起来。
我原来觉得这只是性格所致的慢热,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可是没
想到儿医竟然建议我们带悠悠去看心理医生!
“在陌生场合不说话,这是一种病吗?严重到要看心理医生?”
对于儿医的建议,我感到不可思议,心里也泛起一阵阵担忧。
“不算是什么严重的病啦,有很多孩子都有这种症状,也有专门
的儿童心理医生为孩子提供这方面的帮助。看了心理医生能够帮助孩
子改善这种症状,让TA敢于在陌生人面前表达自己,这不是更好吗?”
看我半信半疑的表情,儿医接着说:“其实看心理医生不是必须
的,但我觉得去看一下对孩子更好。悠悠还有一年就要上小学了。小
学里面有很多需要表达自己的场合,包括上课发言讨论等等。如果她
能在上小学前得到改善,这能让她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小学生活。
这个症状一直不干预的话,也是有可能一直持续到成年的,不一
定会自然改善。其实成年人里面也有很多不爱和陌生人说话,在陌生
场合出现社交恐惧的情况。以前大家都觉得这只是性格所致,是'内向'
的表现,但其实只要干预得早,这种'内向性格'也是可以改变的。”
在心理医生的引导下,性格也是可以改变的?我又一次感到不可
思议了,但也对心理学产生了一丝崇拜和希望。如果看心理医生真的
能让慢热的悠悠变得能在陌生场合大胆自如地表达自己,我当然愿意
试一试。
之后,我又去咨询了幼儿园老师的意见,两位带班老师都觉得悠
悠没有必要看心理医生,她们认为她的言行举止处于5岁孩子的正常
“害羞”范围内,不是病,可以再观察一年看看。但这两位老师都没
有大学文凭,我比较怀疑她们的知识是否有更新。
2.
后来,我老公给他的心理咨询师朋友L打了个电话,请他到我们
家来吃饭,顺便聊聊悠悠要不要看心理医生的事...
朋友L听了我的描述,说:“你把看心理医生想成什么了?是不
是觉得有病才能看心理医生?是不是觉得看心理医生是一件可耻的事
情?是内心不够强大的表现?”
我没说话,用沉默默许了他的假设...
L接着说:“其实根本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每
个人都应该看心理医生,因为心理医生能帮助我们更了解自己大脑的
思维方式,帮我们溯源,从而克服内心的恐惧和焦虑,到更好更快
乐的生活方式。”
“每个人都应该看心理医生?” 说的太夸张了吧。
朋友L打起比方来:“这就像健身一样,你不能等到生病了才去
健身吧?当你还是健康的时候,你就应该去健身了,而健身可以让你
变得更健康,有更多肌肉,身材更好。虽然健身后人变得更健康了,
但你不能说去健身的人有病吧?
同理,看心理医生就像是给你的大脑'健身'一样,不必等到病入膏
肓的时候才去。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些情绪或行为问题,很多甚
至是无意识的,看心理医生能让你学会应对这些问题的更好方式。
现在很多人请健身教练帮助自己锻炼好身材,却将看心理医生视
为weak的表现。其实我们每个人也需要定期看心理医生,帮助我们保
持心理健康和快乐。”
的确,我想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人的心理是perfectly healthy
100%健康的。
没有人的原生家庭绝对完美,这也就导致了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不
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这一点是很多人不愿承认或者意识不到的。
人的心理健康是一道光谱,而不是只有没病和有病两极。
经常看到有人说:“我们小时候怎样怎样养孩子,长大了还不是
好好的?”
真的是好好的吗?如何定义“好好的”?
没有杀人放火、报复社会,每天按时去上班、按时结婚生子就是
好好的吗?
热闹的朋友圈表象下真实的内心感受呢?快乐吗?恐惧吗?焦虑
吗?感到满足吗?对人生有掌控感吗?
3.
最近我又观察到一个现象,就是悠悠经常在朋友面前妥协,去做
朋友喜欢的事情,而不是她自己喜欢的事。
问她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不敢坚持自己的见解,她回答:“因
为那样朋友会生气。”
“生气,生气,你为什么那么怕朋友生气?”
就在我再次质问悠悠的同时,我猛然意识到,“生气”这个词不
就是我自己常挂在嘴边的吗?
当悠悠做我不允许的事时,我对她说:“你再这样妈妈要生气
了。”
当悠悠早上磨磨蹭蹭要迟到的时候,我对她说:“你迟到的话,
老师会生气的。”
每当我忍不住要对她大吼大叫之前,我会强忍住自己的脾气,对
悠悠发出警告:“不要惹妈妈生气啊,否则我会忍不住吼你。你知道,
我也不想对你大吼大叫。”
不得不说,这一招确实对减少大吼大叫很有效,很多时候只要我
说“妈妈要生气了”,悠悠就会停止不配合的行为。
原来的我觉得这一招很好啊,既可以控制我发脾气,又可以培养
孩子的同理心,识别别人的情绪,让她意识到她的行为对别人情绪的
影响。
可万万没想到,这一招却让她变成了一个“害怕惹朋友生气”的
人...
这边解决了一个问题,那边却又生出一个新问题,对完美妈妈、
完美原生家庭的追求,都是一场虚幻,哪有什么完美的教育呢?更不
可能养出完美的人。
我们可以尽力去做好,但永远也不会知道我们现在自以为正确的
教育方式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心理影响,因为,孩子长大后很可能不会
告诉我们,而装出一副“好好的”样子。
也许在教育孩子之前,我们应该先打破原生家庭对我们自己思维/
行为模式的负面影响,而这种思维/行为模式之根深蒂固,有时候并不
是凭一己之力就能做到的,需要借助心理医生的专业指导。
接受心理咨询不一定是因为有病,而是为了解开心结,活得更明
白,更快乐。
本文发布于:2023-05-26 13:03: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lv/fa/83/1166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