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法规

更新时间:2025-02-24 23:41:26 阅读: 评论:0


2023年5月25日发(作者:成功者的习惯)

摘自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实务》,适用于目前公路工程

《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国务院第198号令)有关规定

道路与其他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应遵循的施工建设原则

根据该条例第12条规定:

城市供水、排水、燃气、热力、供电、通信、消防等依附于城市道路的各种管线、杆线等

设施的建设计划,应与城市道路发展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相协调,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施工

原则,与城市道路同步建设。

关于占用或挖掘城市道路的管理规定

根据该条例第30条和第31条规定:

1未经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占用或者

挖掘城市道路。

2。因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占用城市道路的,须经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

门批准,方可按照规定占用。

经批准临时占用城市道路的,不得损坏城市道路;占用期满后,应当及时清理占用现场,

恢复城市道路原状;损坏城市道路的,应当修复或者给予赔偿。

《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第号令)有关规定

100

保护城市绿地的规定

根据该条例第19条、第20条规定:

1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改变城市绿化规划用地性质或者破坏绿化规划用地的地形、

地貌、水体和植被。

2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占用城市绿化用地;占用的城市绿化用地的,应当限期归

还。因建设或者其他特殊需要临时占用城市绿化用地的,须经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

部门同意,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临时用地手续。

保护城市的树木花草和绿化设施的规定

根据该条例第21条规定:

砍伐城市树木,必须经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补

植树木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绿施工导则》的有关规定

施工中节材、节水、节能和节地的有关规定

一、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要点

(一)节材措施

1 .图纸会审时,应审核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相关内容,达到材料损耗率比定额损耗率降

30%.

2 .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

3 .现场材料堆放有序。储存环境适宜,措施得当。保管制度健全,责任落实。

4 .材料运输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洒。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卸

载,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5 .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模板、脚手架等的周转次数。

6 .优化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管线路径等方案。

7 .应就地取材,施工现场500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70%以上。

(二)结构材料

1 .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商品砂浆。准确计算采购数量、供应频率、施工速度等,在施工

过程中动态控制。结构工程使用散装水泥。

2 .推广使用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减少资源消耗。

3 .推广钢筋专业化加工和配送。

4 .优化钢筋配料和钢构件下料方案。

5 .优化钢结构制作和安装方法。大型钢结构宜采用工厂制作,现场拼装;宜采用分段吊

装、整体提升、滑移、顶升等安装方法,减少方案的措施用材量。

6 .采取数字化技术,对大体积混凝土、大跨度结构等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

(三)围护材料

1 .门窗、屋面、外墙等围护结构选用耐候性及耐久性良好的材料,施工确保密封性、

防水性和保温隔热性。

2 .门窗采用密封性、保温隔热性能、隔音性能良好的型材和玻璃等材料。

3 .屋面材料、外墙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保温隔热性能。

4 .当屋面或墙体等部位采用基层加设保温隔热系统的方式施工时,应选择高效节能、

耐久性好的保温隔热材料,以减小保温隔热层的厚度及材料用量。

5 .屋面或墙体等部位的保温隔热系统采用专用的配套材料,以加强各层次之间的粘

结或连接强度,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四)装饰装修材料

1 .贴面类材料在施工前,应进行总体排版策划,减少非整块材的数量。

2 .采用非木质的新材料或人造板材代替木质板材。

3 .防水卷材、壁纸、油漆及各类涂料基层必须符合要求,避免起皮、脱落。各类油漆及

粘结剂应随用随开启,不用时及时封闭。

4 .幕墙及各类预留预埋应与结构施工同步。

5 .木制品及木装饰用料、玻璃等各类板材等宜在工厂采购或定制。

6 .采用自粘类片材,减少现场液态粘结剂的使用量。

(五)周转材料

1 .应选用耐用、维护与拆卸方便的周转材料和机具。

2 .优先选用制作、安装、拆除一体化的专业队伍进行模板工程施工。

3 .模板应以节约自然资源为原则,推广使用定型钢模、钢框竹模、竹胶板。

4 .施工前应对模板工程的方案进行优化。多层、高层建筑使用可重复利用的模板体系,

模板支撑宜采用工具式支撑。

5 .优化高层建筑的外脚手架方案,采用整体提升、分段悬挑等方案。

6 .推广采用外墙保温板替代混凝土施工模板的技术。

7、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周转式活动房。现场围挡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围墙或采用

装配式可重复使用围挡封闭。力争使工地临房、临时围挡材料的可重复使用率达到70%

二、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要点

(一)提高用水效率

1 .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

2 .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化浇灌不宜使用市政自来水。

3 .施工现场供水管网应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管径合理、管路简捷,采取有效措施减少

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损。

4 .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必须设立循环用水装置。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

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提高节水器具配置比率。项目临时用水应使用节水型产

品,安装计量装置,采取针对性的节水措施。

(二)非传统水源利用

1 .优先采用中水搅拌、中水养护,有条件的地区和工程应收集雨水养护。

2 .处于基坑降水阶段的工地,宜优先采用地下水作为混凝土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冲洗

用水和部分生活用水。

3 .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喷洒路面、绿化浇灌等用水,优先采用非传统水源,尽

量不使用市政自来水。

4 .大型施工现场,尤其是雨量充沛地区的大型施工现场建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充分收

集自然降水用于施工和生活中适宜的部位。

5 .力争施工中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的利用量大于30%

三、节能与能源利用要点

(一)节能措施

6 二)机械设备与机具

(三)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

(四)施工用电及照明

四、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要点

(一)临时用地指标

7 ,要求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在满足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

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临时设施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大于90%

(二)临时用地保护

(三)施工总平面布置

8 .临时办公和生活用房应采用经济、美观、占地面积小、对周边地貌环境影响较小,且适

合于施工平面布置动态调整的多层轻钢活动板房、钢骨架水泥活动板房等标准化装配式结构。

9 .施工现场围墙可采用连续封闭的轻钢结构预制装配式活动围挡,减少建筑垃圾,

保护土地。

施工中做好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

《绿施工导则》中对工程施工中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关规定

一、扬尘控制

2 .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l.5m,不扩散

到场区外

3 .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

4 。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

5.构筑物机械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可采取清理积尘、拆除体洒水、设置隔挡等措

施。

二、噪声与振动控制

3.使用低噪声、低振动的机具,采取隔音与隔振措施,避免或减少施工噪声和振动三、光

污染控制

1、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

工范围。

2.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四、水污染控制

五、土壤保护

六、建筑垃圾控制

七、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

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所应提交的文件

《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装工验收备窠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

建设单位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一)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

(二)工程竣工验收报告。竣工验收报告应当包括工程报建日期,施工许可证号,施工

图设计文件审查意见,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及验收人

员签署的竣工验收原始文件,市政基础设施的有关质量检测和功能性试验资料以及备案机关认

为需要提供的有关资料。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由规划、公安消防、环保等部门出具的认可文件或者准

许使用文件。

(四)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质量保修书。

(五)法规、规章规定必须提供的其他文件。

商品住宅还应当提交《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

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进行备案的规定

建设单位应当自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15日内,向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

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备案机关)备案。

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一式两份,一份由建设单位保存,一份留备案机关存档。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在工程竣工验收之日起5日内,向备案机关提交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备案机关发现建设单位在竣工验收过程中有违反国家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行为的,

应当在收讫竣工验收备案文件15日内责令停止使用,重新组织竣工验收。

备案机关决定重新组织竣工验收并责令停止使用的工程,建设单位在备案之前已投

人使用或者建设单位擅自继续使用造成使用人损失的,由建设单位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0


本文发布于:2023-05-25 12:19: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lv/fa/83/1112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