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民间借贷法律规范主要问题及完
善建议-经济法论文-法律论文-法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一、当前我国民间借贷现状
民间借贷是自然人之间、自然人与非金融组织之间直接进行
的货币借贷。温州民间借贷的传统模式主要攀附在亲缘与地缘之上,
但各类担保公司的介入,打破了这一传统的借贷纽带。从此以后,典
当行激增,寄售行旺发,在这背后,温州几近进入全城借贷态势。
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简称温州人行)就温州民间借
贷的一项调查显示,2010 年贷款规模收紧后,民间借贷利率最高涨
至 14.37%,与六个月以内央行贷款利率有近 10%的利差,这吸引了
不少民资借助典当行、担保公司、合会等成为各式各样的民间借贷主
体。调查还发现,温州民间借贷容量达到560 亿元人民币,有 89%
的家庭个人和 56.67%的企业参与民间借贷。
二、我国现行民间借贷法律规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民间借贷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现今,我国民间借贷常用的法律条文比较零散,散见于《民
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刑法》、 的《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
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的《关于确认公民与企业之
间借贷行为效力问题的批复》、《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
见》等等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形成民间借贷的一个比较完整的法律体
系,在司法实践中不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多数发展的小企业主更难
以适从。
(二)民间借贷的主体缺乏规范
民间借贷的主体范围涵盖了几乎所有的无法获得来自国家财
政安排的正规渠道资金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根据最高法院在
1996 年《关于企业相互借贷的合同出借方尚未取得的约定利息人民
法院应当如何裁决问题的解答》规定:对企业之间相互借贷的出借方
或者名为联营、实为借贷的出资方尚未取得的约定利息,人民法院应
当依法向借款方收缴。从这个角度来看,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最高
法院对企业之间借款是不认可的。按照1998 年 颁布的《非法金融
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的规定,没有中国的人民银行的
批准违规贷款是非法金融活动。然而,《合同法》第 196 条规定:借
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根据
该法的规定并不禁止中小企业为主要民间借贷主体。由此看来,在不
同层面对民间借贷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形成适应融资的概念和实践的
主体概念。
(三)民间借贷的监管缺失
事实上,由于强大的市场需求、民间资本的逐利要求以及灵
活的融资手段,民间借贷不仅没有被堵住,反而越来越壮大,成为我
国经济发展尤其是民营经济发展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但与此相悖的
是,我国有关部门对民间借贷活动却缺乏有效的监管。2005 年, 明
确了银监会牵头处置的工作协调机制,要求人民银行、公安
部、证监会、保监会等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配合银监会开展有关工作。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对银行业管理的非法金融活动的权利是
不明确的,由于监管机构不明确,监管无力的银行部门和其他部门根
本无法对民间借贷进行有效的监管。
(四)民间借贷的利率问题
根据《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
的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比银行利率高,人民法院可根据当地条件作
适当的控制,民间借贷利息不能超过 4 倍的银行同期贷款利息。超
出此限度,超出部分将不受法律保护。但如果已经按超出 4 倍的银
行同期贷款利息支付的,人民法院也不干涉。
三、完善我国民间借贷立法的建议
(一)制定民间借贷的法律
根据我国金融市场的结构和法制现状,规范民间借贷的专门
立法应当重点规制那些以营利为目的并专门从事借贷经营业务的机
构和个人所进行的经营性民间借贷。对于一般性的民事性民间借贷,
因其通常只涉及借贷双方的权利义务,不会对其它人的利益产生影响,
由民法通则、合同法等普通民事法律加以规范即可,无需引入过多的
国家干预。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讲,组织形式的非正规化,恰恰是民间
融资的优势和灵活性所在。而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融资性担保
公司、典当行等机构因股权结构、经营范围、资本金、监管要求等不
同,具有其特殊的法律性质,由相关主体法进行规范更为适当。
按照上述分类规制的方式,民间借贷的法律规范体系应包括
三个部分:(1)民法通则、合同法等普通民事法律,规范民事性民间
借贷行为;(2)相关主体法,用以规范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等特
殊的民间借贷机构的借贷行为;(3)专门立法,用以规制那些除小额
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正规民间借贷机构之外的,以营利为目的并专
门从事借贷业务的机构和个人的经营性民间借贷行为。而第三部分应
是当前民间借贷立法的重点之一。规制经营性民间借贷的专门立法,
应重点对放贷主体的准入、资金来源、借贷利率等进行规范。
(二)完善民间借贷的监管规则
通过立法明确民间借贷的监管主体及职责。目前我国尚未明
确民间借贷的监管主体,是交地方政府管,还是由金融监管部门管,
目前社会各界对此意见不一。由于民间借贷作为一种金融活动,面临
着比其他行业更大的潜在危险,且涉及面广,从借贷主体到借贷行为,
管理的交叉面复杂,单个机构难以完全满足监管需求,多部门监管则
可能政出多门,协调不力,导致民间借贷活动或畸形发展或萎靡不振。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规范民间借贷暂行办法》在此问题上作了有益
尝试,其就民间借贷的监督管理作出了框架性安排。根据该《办法》,
民间借贷有关监督管理工作实行由全市规范整顿民间借贷工作领导
小组统一领导,工商、银监、人行、公安等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互
相配合的监管工作机制。
但该监管架构是否可行,实践中会不会出现政出多门、各部
门协调不畅的情况,还有具体成效如何,还有待实践检验。总体来说,
落实民间借贷的监管主体及职责,也是未来民间借贷立法的重点。
(三)放松民间借贷的限制
目前,《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等法律法规明令禁止非金
融机构企业之间从事借贷活动。一般而言,作为放贷人的企业并不是
专门从事放贷经营业务的主体,一般只是因与借款企业存在业务往来
或关联关系等而发生借贷,借贷行为不能完全等同于经营性质的民间
借贷。针对这一特征,对非金融企业之间借贷应当采取特别规范的方
式,既不应像对待民事性民间借贷那样完全放开,也不应像对待经营
性民间借贷那样设立准入门槛,而应分类定性,区别对待。2010 年 5
月,浙江省高院发布了《关于为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发展提供司法保障
的指导意见》(浙高法发〔2010〕4 号),明确企业之间自有资金的临
时调剂行为,可不作无效借款合同处理。温州中院《关于审理民间借
贷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认可从事非金融业务的企业为生产经营
所需,向其他企业借款的行为有效。上述规定对非金融企业之间的借
贷行为作出了分类定性,并区别对待,值得借鉴。因此,通过列举的
方式放开非金融企业之间部分借贷的同时,仍然应当保留立法对非金
融企业之间借贷的一般管制,对于以放贷为营生的企业借贷则应由前
文所述的经营性借贷的专门立法来规制。
(四)有效界定民间借贷与的界限
要清楚界定民间借贷与的界限,应当在立法上明确
民间借贷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界线,也即要进一步明确何谓存款、
何谓公众。只有界定清楚存款和公众的内涵,才能到合法的民间借
贷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界限。一般意义上,存款属于银行存款的范
畴,银行吸收存款是为了发放贷款,存款应该是从经营货币的意义上
去理解。只有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存款,才能解释清楚民间借贷中的
资金来源与银行吸收存款的区别。我国现行立法将公众界定为不特定
对象。对于所谓的不特定对象,应当结合行为人吸取资金的方式才能
恰当确定。实践中,借款人往往从一定范围内的人员如职工、亲友等
处募集资金,这些人是否属于公众范畴,亟待在立法上加以明确。温
州中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肯定了在单位
内部针对本单位职工集资并用于本单位生产经营的借贷行为的效力。
相对于的解释,温州中院出台的《意见》更具有现实性
和针对性,是一种有益的改革尝试。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意见》
是温州中级人民法院发布,与一般意义上的民间借贷立法相距甚远,
这影响了文件的适用范围。
四、结语
民间借贷立法是一项系统的法律工程。在我国目前的国情下,
解除金融抑制无疑是民间借贷立法的方向,但确定适当的法律限制仍
然应当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在坚持此方向的前提下,针对我国现行
民间借贷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来推进相关立法的完善工作。首先,民
间借贷立法的要点是对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一些民间借贷行
为予以认可和规范,主要是通过专门立法来规制那些除小额贷款公司、
村镇银行等正规民间借贷机构之外的,以营利为目的并专门从事借贷
业务的机构和个人的经营性
借贷行为,并重点对放贷主体的准入、资金来源、借贷利率
等进行规范。其次,应完善民间借贷的监管规则。再次,应及时修订
现行立法中已不适应当前民间借贷发展形势的规定。
参考文献:
[1]李政辉. 论民间借贷的规制模式及改进以民商分立为线
索.法治研究.2011.
[2]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周松山. 温州民间借
贷利率变动影响因素及其监测体系重构研究.浙江金融.2011.
[3]刘操. 我国民间借贷监管法律问题研究.南方论刊.2011.
[4]杨畅. 民间借贷规范发展的路径选择探讨.浙江金融.2011.
[5]夏秀渊. 以小额贷款公司引导民间借贷的思考.浙江金
融.2011.
[6]马永强. 中国农户融资现状与民间借贷偏好分析来自全国
农户借贷调查问卷.经济学家.2011.
[7]苏虎超. 民间借贷活动与金融犯罪相关问题探析.中国刑
事法杂志.2011.
[8]周茂清.关于我国民间借贷问题的探讨.当代经济管
理.2011.
本文发布于:2023-05-24 12:56: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lv/fa/83/1059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