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问答与论述

更新时间:2025-01-12 21:02:55 阅读: 评论:0


2023年5月28日发(作者:韩国音乐网站大全)

国际经济学

1.三代货币危机理论及其比较(非简答非论述)

三代货币危机理论都是在单商品的假定下展开的,研究的侧重面各有不同。

第一代着重讨论经济基本面,第二代的重点放在危机本身的性质、信息与公众的

信心上,而到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焦点则是金融体系与私人部门,特别是企业。

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认为一国货币和汇率制度的崩溃使由于政府经济政策之间的

冲突造成的,这一代理论解释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拉美式货币危机最有说服力,

1998年以来俄罗斯与巴西由财政问题引发的货币波动同样适用。

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认为政府在固定汇率制上始终存在动机冲突,公众认识到政

府的摇摆不定,如果公众丧失信心,金融市场并非天生有效的,存在种种缺陷;这时,

市场投机以及羊行为会使固定汇率制崩溃,政府保卫固定汇率制的代价会随着时间

的延长而增大。第二代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最好的例证是1992年英镑退出欧洲汇率机

制的情况。

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认为关键在于企业、脆弱的金融体系以及亲缘政治,这是东

南亚货币危机之所以发生的原因所在。在对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解释上,理论界存在

着两种看法:一种认为这并非是新的危机,已有的货币危机理论已经足以解释;另一

种则认为已有危机理论无法充分解释,并导致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的发展。事实上,

这两种观点之间没有本质的分歧,各自从不同的侧重点回答这次危机是否是一次新的

危机。前者强调原有两代理论的思路和方法仍适用于本次危机,特别是第二代货币危

机理论中既给予基本面以重要地位又承认多重均衡、自我实现式冲击的存在这一模型

具有良好的解释力,与此同时他们并不否认东南亚国家危机前的特征与历史上货币危

机前的特征的差异。至于后者,他们更强调本次危机发生前的新表现,认为应寻新

的危机的形成和传导机制,用主流方法建立模型,但其建模的方法和对诸如自我实现、

多重均衡等核心概念的认识与应用与已有的文献仍然是一致的。

这三代货币危机理论的发展表明,货币危机理论的发展取决于有关货币危机的实

证研究的发展和其他相关领域研究工具或建立模型方法的引入与融合。这三代货币危

机理论虽然从不同的角度回答了货币危机的发生、传导等问题;但是,关于这方面的

研究还远不是三代危机理论所能解决的。例如,这三代危机理论对各种经济基本变量

在货币危机积累、传导机制中的作用,对信息、新闻、政治等短期影响投资者交易心

理预期因素的研究都显得有很大的欠缺;同时,这三代货币危机理论对于资本管制下

货币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传导渠道等均未涉及,其中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认为紧急资

本管制是应付货币危机的手段之一。

2.论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强国定义,结合中国实际以及您所掌握的国际经济学知识,从您

角度谈谈中国怎么才可能成为强国?(开放性论述题)

强国定义:在资源、产出双流向控制的基础上,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游戏规则的制定中,经

济铲平标准规格的确定中,如果能够具有纵横驰骋、游刃有余的导向力量,通过游戏规则的

制定和贯彻,在经济竞争中“不战而屈人之兵”,那将是经济全球化中的强国。

3.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并用简单的数字进行分析

比较利益学说旨在说明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利益,而不是绝对利益。其核心思想是:

国际分工中若两国生产力不等,甲国生产任何一种商品的成本 都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

而乙国相反,其劳动生产率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中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这时,两国间

进行贸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为两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一样,

样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不必生产全部商品,而应集中生产在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商品,

相应地,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要集中力量生产那些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间的自

由交换,在资本和劳动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增加生产总量,提高生产率,节约参与交换的国

家的社会劳动,增加产品消费。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例如下表显示了英葡两国生产率状况,按照李嘉图的上述学说,虽然英国在两种产品上

都处于劣势,但是,英国在呢绒上相对具有优势,所以英国会专注于生产呢绒,葡萄牙会生

产自己最具有优势的酒。

呢绒(1单位) 酒(1单位)

葡萄牙 90 80

100 120

4.试画出出口贫困增长的图形并做出分析

一般而言,经济增长会带来产出水平的提高,同时经济增长还有带动因产出提高而促

进出口增加的效用,因而社会福利水平得到提高。但是经济中存在出口的贫困增长,主要源

于贸易条件的恶化,从而导致出口数量的增长,出口收入下降,福利降低。如下图:

Y

线

线

O

X

5.试用图形说明两国贸易价格的可能性及利益分配(在2*2的模型条件下)

B

线

Y

A

O

X

6.H-O模型的基本内在逻辑关系及其核心思想

基本内在逻辑关系:

要素的自然禀赋要素供给要素的相对丰饶程度要素相对价格差生产成本差异

品价格差异贸易的发生

核心思想:一个国家将生产、出口用自己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用自己相

对稀缺的要素生产的产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7.论述列昂惕夫反论的主要内容

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1953年用投入—产出模型对美国40年代和50年代的对外贸易

情况进行分析,考察了美国出口产品的资本—劳动比和美国进口替代产品中的资本—劳动

比,发现美国参加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专业分工基础之 上的(即出口产品中的资

本—劳动比低于进口替代产品的)。这一结果恰与俄林的要素赋予论相悖,引起了经济学界

和国际贸易界的巨大争议。

对其解释一般有:劳动力不同质;要素密集度逆转;存在关税及贸易壁垒;自然资源稀

缺。

8.利用图形表述需求偏好相似论并予以评价

图形说明,在一定得国际价格水平下,收入相似的国家之间,由于需求发生重叠,因而

易于产生贸易,图中AB点式两国不同的收入水平,OP是世界价格线,ab是在A国和B

国收入水平下消费的典型的加工深度,由于人们的消费是多样的,因此加工深度是一个区域,

便可能产生消费交叉,它们之间的交叉区域便是双方都消费的加工深度,即需求发生重叠,

这种重叠时产业内贸易的基础。

9.关税有效保护率的计算

EPR=V-V/V

V为附加价值,即最终产品价格减去原料(或中间产品)的价格,V’是带有税收的附加价

值;V为新加入的价值,即在不征收关税时产品的附加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它是活劳动的贡

献。

例:假设某产品的国内生产价格为100万元,其中进口原料的价值为50万元,在生产中新增

的价值为50万元,如果对最终产品征收20%的名义从价税,对进口原料征收10%的进口关税,

试计算该情况下进口名义税率的有效保护率。

V=120-50(1+10%)=65万元

V=50万元

EPR=[(120-55)-50]/50=30%

答:有效保护率为30%.

10.倾销的危害性有那些?基本条件是什么?

危害性:

(1)倾销对出口国的影响:

I.挤占出口国其他企业的海外市场份额

II.损害出口国消费者的利益

III.扰乱出口国市场秩序

(2)倾销对进口国的影响

I.阻碍进口国相应产业的发展

II.扭曲进口国市场秩序

III.威胁和抑制进口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建立

3)倾销对第三国的影响

导致进口国对第三国产品的市场需求下降,使第三国在进口国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减少。与进

口国所受到的影响有所不同的是,第三国生产商是在其国内消费者没有享受到低价倾销产品

好处的情况下受到损害的。

基本条件:

I.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或公平价值的价格销售。低价

II.低价销售的行为对进口国产业造成了损害。实质性损害

III.损害与低价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存在因果关系

11.画图进行幼稚产业发展的局部均衡分析

说明:该国最初的均衡价格太高,世界价格很低,由于价格差距,国内供给无法进入市场。

该国决定对之实行保护政策,经过一个阶段的保护,供给曲线从S移至S,这时进口停止,

进而供给曲线右移至S’’,这时该国由于成本很低,产品便可参与国际竞争。

12.试画图说明马歇尔—勒纳条件。

说明:在图中,如果需求无弹性,需求曲线D垂直于横轴,则这时本币贬值反而会造成出

口收入的下降,即矩形OXEP小于矩形OXEP’’。但对于需求弹性大的需求曲线D,价格

的下降则会促使出口量增长,即矩形OPE’’X1大于矩形OP’’EX,从而促进了出口收入的增

高(数量扩大的收入弥补了价格下降的损失且有余)

13.推导吸收法的公式并说明其政策含义

基本公式如下:

Y=C+I+G+(X-M)

其中: Y为国民收入,C为消费,I为投资,X为出口,G为政府开支,M为进口。

变换后为: X-M=Y-C+I+G

可以粗略地认为X-M为国际收支状况,令其为B,BXM;令 C+I+G为一国经济

的总支出即总吸收,令其为A,则有:

国际收支=总收入-总支出, 即B=Y-A

当Y>A时,B为正值,国际收支改善;

Y<A时,B为负值,会导致恶化;

Y=A时,B为零,国际收支收支平衡。

14.远期汇率的计算

假设Y为存入一行的一笔钱,Rn代表国内利率,E0代表即期汇率,Rf代表外币利率,Ef

代表远期汇率。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条件下,根据一价定律则有:

YE0(1+Rf)/Ef=Y(1+Rn)

Ef= YE0(1+Rf)/ Y(1+Rn)

15.试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

I.“特里芬两难”

II.其他国家维持固定汇率的两难

III.该体系中各国协调合作难以顺利开展

16.试述牙买加协议运行基本特征

I.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

II.多种形式的汇率制度安排

III.多样化的国际收支调节方式

17.试分析资本国际流动的原因

不同国家间资本收益率的差异

汇率变动及国际收支不平衡

风险因素

其他因素

18.试述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基本内容并进行评价(非简答非论述)

折中理论的分析过程与主要结论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跨国公司是市场不完全性的产物,市场不完全导致跨国公司拥有所有权特定优势,

该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

二是所有权优势还不足以说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还必须引入内部化优势才能说

明对外直接投资为什么优于许可证贸易。

三是仅仅考虑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仍不足以说明企业为什么把生产地点设在国外

而不是在国内生产并出口产品,必须引入区位优势,才能说明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之

间的选择。

四是企业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决定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和条件。

评价:

该理论在较大程度上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之后形成的新的国际经济发展格局,克服了国际贸

易理论假设国际间资本不流动的缺点,也克服了国际投资研究只解释资本的流动,同时该理

论把国际贸易,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结合起来,较全面地解释了新的国际经济现象,具有相

应的实践性。

但这一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前国际贸易与投资理论的综合与折中,并没有很重要的理论突

破,同时该理论也没有更好地说明中小企业的国际投资现象。当然,这并不妨碍该理论在政

策和实践上的重要程度和参考意义。

19.温特尔主义的基本内容(非简答非论述)

温特尔主义的特征是,围绕着产品标准在全球有效配置资源,形成标准控制下的产品模块生

产与组合,标准制定者在完成产品价值链的全过程中,在与模块生产者的分工中,最终完成

以双赢为基础的控制。

20.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有那些(非简答非论述)(第14,P246

国际贸易迅猛发展

生产全球化和跨国公司大发展

金融全球化迅速推进

科技全球化与全球科技资源大流动

国际经济协调机制不断强化


本文发布于:2023-05-28 03:12: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lv/fa/82/1241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倾销的危害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