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立案——精选推荐

更新时间:2025-01-12 13:23:22 阅读: 评论:0


2023年5月24日发(作者:英语专业学校排名)

什么是⽴案

⼀、⽴案的概念

⽴案是⼈民法院审查原告的起诉后,认为起诉符合法定条件,予以受理,决定审理的诉讼⾏为。⽴案标志着诉讼

程序的正式开始,⽴案是原告起诉,⼈民法院受理所产⽣的法律后果。

⽴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以及⾃诉⼈起诉等材料,按照各⾃的

管辖范围进⾏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发⽣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侦查或者审判的⼀种

诉讼活动。

⼆、⽴案的分类

司法机关对犯罪案件或民事纠纷审查后,决定列为诉讼案件进⾏侦查或审理的诉讼活动,是诉讼活动的开始阶

段。⼀般包含刑事案件⽴案、⾏政诉讼案件⽴案及民事诉讼⽴案。

《中华⼈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有犯罪事实存在。

2,该犯罪事实依法需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有犯罪事实,但法律规定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不能⽴案。

凡具有下列情形之⼀的,不追究刑事责任,不能⽴案;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宣告⽆罪。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的,不认为是犯罪的。

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依刑法告诉乃论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被告⼈已经死亡的。

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司法机关对于控告、检举或者⾃⾸的材料,应按管辖范围进⾏审查。对于不属于⾃⼰管辖的,应移送主管机关处

理,并通知控告⼈、检举⼈;对于不属于⾃⼰管辖⽽⼜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如符合⽴案条件的,应当⽴案。⽴案后,⼀般案件由公安机关、⼈民检察院开始侦查;⾃诉案件由⼈民法院直接审理;

如没有犯罪事实,或者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则不予⽴案。《中华⼈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民法院接到

起诉状或者⼝头起诉,经审查,认为应予受理的,应在7⽇内⽴案;认为不应受理的,应在7⽇内通知原告,并说明理

由。


本文发布于:2023-05-24 12:25: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lv/fa/82/1058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