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故事——鄱阳湖大战

更新时间:2024-11-05 21:55:03 阅读: 评论:0


2023年5月28日发(作者: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

中国古代历史故事——鄱阳湖⼤战

鄱阳湖是我国最⼤的淡⽔湖,地处江西省北部,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你们想知道关于鄱阳湖有什么故事吗?下⾯是由⼩

编为⼤家整理的鄱阳湖⼤战的故事,希望⼤家喜欢。

历史故事:鄱阳湖⼤战

当朱元璋的势⼒向南⽅发展的时候,⾸先遇到⼀个强敌是陈友谅。陈友谅原是徐寿辉起义军的部将,后来他谋杀了徐寿

辉,⾃⽴为王,国号叫汉。他占据江西、湖南和湖北⼀带,地⼴兵多,建⽴了⼀个强⼤的割据政权。公元1360年,他率领强

⼤的⽔军,从采⽯沿江东下,进攻应天府,⼀⼼想并吞朱元璋占领的地盘。

朱元璋赶忙召集部下商量对付汉军的办法。有的说,跟汉军的⼒量相差太⼤,不如趁早投降;有的主张逃到钟⼭(在今南京)

死守;也有⼈主张拼⼀死战,如果失败,再逃不晚。⼤家七嘴⼋⾆,议论纷纷。只有新来的谋⼠刘在⼀边,⼀声不吭。

朱元璋犹豫不决,散了会,把刘基单独留下来,问他有什么主意。刘基说:我看那些主张投降和逃⾛的⼈就该杀!”

朱元璋说:请问先⽣有什么办法打败敌⼈?”

刘基说:敌⼈远道来侵犯,我们以逸待劳,还怕不能取胜?您如果多⽤财物赏赐将⼠,再⽤⼀点伏兵,抓住汉军的弱点痛

击,要打败陈友谅就⼤有希望。

朱元璋听了刘基的话,满⼼喜欢。两个⼈⼜商量了⼀阵,把计策定了下来。

朱元璋的部将康茂才跟陈友谅是⽼相识。朱元璋把康茂才来,对他说:这次陈友谅来进攻,我要引他上钩,没有你帮

助不⾏。请你写封信给陈友谅,假装投降,答应做他的内应;再给他⼀点假情报,要他兵分三路攻打应天,分散他的兵⼒。

康茂才说:这事不难。我家有个守门的⽼仆,给陈友谅当过差。派他送信去,陈友谅准不会怀疑。

康茂才回到家⾥,按照朱元璋的吩咐写了信,连夜叫⽼仆赶到采⽯,求见陈友谅。陈友谅见了⽼仆送来的信,果然并不怀

疑,问⽼仆说:康公现在哪⾥?”

⽼仆回答说:现在他带了⼀⽀⼈马,驻守江东桥,专等⼤王去。

陈友谅连忙⼜问:江东桥是啥样⼦?”

⽼仆说:是座⽊桥,容易认得出来。

陈友谅跟⽼仆谈了⼀阵,吩咐左右摆上酒菜,让⽼仆饱饱地吃了⼀顿,才打发他回去。临⾛的时候,陈友谅对⽼仆

说:你回去跟康公说,我马上就去江东桥,到了桥边,我叫⼏声⽼康,请他马上接应。

⽼仆回去后,把陈友谅的话全向朱元璋回报了。朱元璋连声叫好,当夜派⼈把江东的⽊桥拆掉,改成⼀座⽯桥。

朱元璋从陈友谅的逃兵那⼉得到情报,弄清楚他们进攻的路线,就让⼤将徐达、常遇春等分⼏路在沿江⼏个重要关⼝埋伏

了⼈马。朱元璋亲⾃统率⼤军守在卢龙⼭(今南京狮⼦⼭),布置兵⼠准备好红黄两⾯旗帜,规定了信号:举起红旗就是通知敌

⼈已经到来,举起黄旗就是命令伏兵出击。⼀切都准备好了,只等陈友谅⾃投罗⽹。

陈友谅⾃从⽼仆⾛后,⽴刻下令全体⽔军出发,由他亲⾃带领,直驶江东桥。哪想到到了约定地点,竟没见⽊桥,只有⽯

桥。陈友谅的部将们都起了疑⼼。陈友谅想,别管他是⽯桥还是⽊桥,只要到康茂才就好。他就到⽯桥旁边,⼀连喊了⼏

⽼康,也没⼈答应。陈友谅这才想到⾃⼰上了当,急忙命令船队撤退。

朱元璋发现敌⼈中计,⽴刻叫兵⼠举起黄旗,发动进攻。⼀霎眼间,战⿎齐鸣,岸上伏兵⼀起杀出,⽔港⾥的⽔军也加⼊

战⽃。

陈友谅受到突然袭击,⼏万⼤军⼀下⼦乱了套,被杀死的和落⽔淹死的数也数不清,两万兵⼠、⼀百多艘战船被朱元璋的

将⼠俘获。陈友谅在部将保护下,抢了⼀条⼩船,总算逃了命。

这⼀仗打得陈友谅⼤伤元⽓。朱元璋的声势却越来越⼤。陈友谅哪肯⽢⼼,他养精蓄锐,决⼼要报这个仇。过了三年,他

造了⼤批战船,⼜带领六⼗万⼤军,进攻洪都(今江西南昌)

朱元璋亲⾃带领⼆⼗万⼤军援救洪都,陈友谅才撤去包围,把⽔军全部撤到鄱阳湖。朱元璋把鄱阳湖出⼝封锁起来,堵住

敌⼈,决定跟陈友谅在湖⾥决战。

陈友谅的⽔军有⼤批战船,⼜⾼⼜⼤,⼀字⼉排开,竟有⼗⼏⾥长;朱元璋的⽔军,却尽是⼀些⼩船,论实⼒⽐陈友谅差

得多。双⽅连续打了三天,朱军都失败了。

部将郭兴跟朱元璋说:双⽅的兵⼒相差太远,靠打硬仗不⾏,⾮⽤⽕攻不可。

朱元璋⽴刻命令⽤七条⼩船,装载着⽕药,每条船尾带着⼀条轻快的⼩船。那天傍晚,正好刮起了东北风,朱元璋派了⼀

⽀敢死队驾驶这七条⼩船,乘风点⽕,直冲陈友谅⼤船。风急⽕烈,⼀下⼦就把汉军⼤船全部延烧起来,⽕焰腾空,把湖⽔照

得通红。陈友谅⼿下的将⼠不是被烧死,就是被俘虏。

陈友谅带着残兵败将向鄱阳湖⼝突围。但是湖⼝早已被朱元璋堵住。在陈友谅突围的时候,朱军⼀阵乱箭,把陈友谅射

死。

朱元璋消灭了南⽅最⼤的割据势⼒陈友谅以后,⾃称吴王。

⾃从刘福通牺牲以后,朱元璋把⼩明王接到滁州,名义上还接受⼩明王的领导。到了这时候,他的思想膨胀起来,

觉得留着⼩明王对他是个障碍。公元1366年,他⽤船把⼩明王接到应天,趁⼩明王在⽠步(今江苏六合东南)过江的时候,派⼈

暗暗凿沉了船,把⼩明王淹死。

第⼆年,朱元璋消灭了张⼠诚割据势⼒,接着,命令徐达为征虏⼤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领⼆⼗五万⼤军北伐。过了

两个⽉,徐达的军队旗开得胜,占领了⼭东。公元1368年正⽉,朱元璋在应天即位称皇帝,国号叫明。他就是明太祖。

明军乘胜进军,元兵节节败退。这年⼋⽉,徐达率领⼤军直捣⼤都,元顺帝逃往上都。统治中国九⼗七年的元王朝终于被

推翻。

鄱阳湖的形成演变

鄱阳湖,古称彭蠡、彭蠡泽、彭泽。湖盆由地壳陷落、不断淤积⽽成。[1]在中⽣代,受燕⼭运动的影响,这⾥下陷成为

盆地,盆地范围⼴及今江西北部、湖北黄梅地区和安徽宿松、望江⼀带。⾄1万年前最近⼀次亚冰期结束时,断块上升的

耸峙盆地之缘,⽽盆地内则河道纵横,池塘密布。此后由于冰后期的海侵,整个盆地变成泱泱⼤湖,并成为长江的宽阔河

段。((尚书·禹贡》已记有彭蠡,《汉书》则记为彭泽。三国时,彭泽分为南北两湖,长江从两湖之间的地峡上流过。后北

湖演化为鄂皖交界的龙感湖、安徽境内的⼤官湖和泊湖。南湖则逐渐南侵,⾄南朝时湖⽔直抵新建樵舍附近,使汉初设置的鄡

阳县⼤部分和海昏县⼀部分被淹没,民间有沉海昏,起吴城之说。隋时因湖⽔逼近鄱阳⼭(原名⼒⼠⼭,亦名⽯印⼭,后因地

名鄱阳⽽称鄱阳⼭。据考,它位于鄱阳县西北的湖中,20世纪80年代地名普查时未到此⼭)⽽名鄱阳湖。⾃唐初⾄明初,湖

⽔逐渐北撤,明清时⼜南侵。此时湖形似葫芦,北段别称落星湖(因⼊们以为湖中⼀⼩岛是陨星⽽名)、左蠡湖;南段别称官亭湖

(据说因庐⼭脚下有⼀官亭庙⽽名)、族亭湖。近代,由于淤积和围垦等原因,湖⾯⽇益缩⼩,到20世纪末,湖形已不象葫芦,

⽽象⼀只昂⾸欲飞的天鹅。


本文发布于:2023-05-28 04:47: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lv/fa/78/1245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