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旗舰物种

更新时间:2024-11-07 05:36:07 阅读: 评论:0


2023年5月27日发(作者:降温了怎么发朋友圈)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旗舰物种

作者:张志国

来源:《绿中国·B2021年第10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拥有全世界独有的动植物种类及种质基因库。其中,海南长臂猿为

中国特有种、海南特有种,是全球最濒危灵长类,分布于国家公园范围内霸王岭区域,是最受

关注的旗舰物种。

国家公园内初步统计有野生维管植物3653种,有各类保护植物432种,其中有海南苏

铁、坡垒等国家I级保护植物6种,海南油杉、海南韶子等国家II级保护植物35种。国家公

园内共记录有脊椎动物627种,有海南长臂猿、海南坡鹿、海南山鹧鸪、圆鼻巨蜥等国家I

保护野生动物14种,黑翅鸢、四眼斑水龟和虎纹蛙等国家II级保护野生动物91种。

海南长臂猿

海南长臂猿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旗舰物种,是反映海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原真性和

完整性的重要标志。

海南长臂猿属哺乳纲,灵长目,长臂猿科,长臂猿属,民间称为乌猿,是海南特有的灵长

类动物,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头上长有一顶黑帽,是海南岛真正的原住居民,是海南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原真性的指示物种,目前只分布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

区。在2002年第19国际灵长类大会上,确定海南长臂猿位列世界极度濒危灵长类第1

位。

海南长臂猿的外形似猴,但没有尾巴。成年的雌猿雄猿毛相差很大,雄性通体黑,雌

性全身金黄。

海南长臂猿的声学结构与其它猿类不同,每天清晨猿开始第一次鸣叫,声音高亢洪亮,

它们以此来标志领地,监测人员就是通过此习性开展长臂猿种数量的调查。每个猿的活动

范围大多在2平方公里左右。海南长臂猿以野荔枝、大果榕、岭南山竹子、乌墨、肖蒲桃、红

椎、秋枫等130多种植物的果实和嫩叶为主食,最爱肉厚多汁的果实,偶尔也会觅食鸟蛋。海

南长臂猿为树栖动物,活动与觅食均在树冠层中。

海南长臂猿一般生活在一夫一妻制的家庭中,由一只公猿、一只母猿以及一到三头幼

兽组成,也就是一个海南长臂猿家庭大约由5个左右的成员组成,可以说这种家庭结构

与人类的非常相似。

不过海南长臂猿的繁殖速度非常缓慢,公猿要到78岁才能达到性成熟,而母猿要到9

岁,每隔23年才能繁殖一次,孕期为78个月,且1胎仅产1只幼崽,成年体重710

斤,寿命最长可达30余年。

通常情况下,公猿成年后就会分家过上一段独立的生活,而在此期间若无法在其它猿

中夺取首领地位就很可能孤独一生,所以海南长臂猿的繁殖速度是相当缓慢的。今年8

23日,海南省林业局召开专家鉴定会,专家组成员一致确认新生两只婴猿。至此,海南长臂

猿的种数量已经恢复到535只。

海南坡鹿

海南坡鹿属哺乳纲,偶蹄目,鹿亚科,鹿属。海南特有亚种,是中国17种鹿类动物中最

珍贵的一种,被誉为稀世之珍

海南坡鹿外形似梅花鹿,体毛红棕;雄鹿具角,身上没有明显的梅花,但脊背上一条

褐带的两边,整齐地点缀着两行斑点。一般体长为160厘米左右,肩高104110厘米,体重

70130千克。体毛一般为赤褐到黄褐,背部颜较深,背中央由颈部至尾巴的基部有一

条纵行的黑褐脊带纹,带纹两侧点缀着白花形斑点,每个斑点如铜钱般大小,间距为3

米左右,此外在臀部也有少许白斑点。雄鹿的毛比雌鹿的深,特别是在发情交配季节,显

得更为浓艳。到了秋末冬初,全身便都换成长而浓密的冬毛,背中线黑褐,背脊两侧各有一

列白斑点,白的斑点也都褪去,几乎完全消失,一直到翌年春天,这些斑点才又逐渐显

现。体侧及四肢外侧的体较淡,腹部和四肢内侧为灰白。颜面部及耳朵的背面为黄褐,

耳缘带有黑,耳内为白。尾巴的背面为栗棕,腹面为白或淡褐

成年鹿冬毛斑点不明显,体形狭长,颈部和四肢也较为细长,背鬣不明显,主蹄狭窄而

尖,侧蹄小。雌鹿的头上没有角,雄鹿头上角的形状很特殊,有一个较大的眉杈,向前长出,

然后稍微向上弯曲,而主干则先向后,然后再弯曲向上,并向前伸展。

坡鹿主要栖居于海拔200米以下的丘陵坡地或平地,在海南方言中就是平地的意

思,故这种鹿才有坡鹿之名。

坡鹿是一夫多妻制。雌性从2岁开始持续繁殖,直到10岁。坡鹿的发情期为每年的冬季

和初春,繁殖期为每年的25月,妊娠期为225342天,每年一胎,每胎12只小坡鹿。

小坡鹿在出生46个月后断奶,2岁性成熟。幼鹿主要由雌鹿哺育,雄鹿虽然在体中生

活,但很少参与。

白鹇

白鹇,属于大型鸡类。雄鸟全长100119厘米,雌鸟5867厘米。白鹇雌雄异。雄鸟

头上的长冠和下体全部纯辉蓝黑,带金属光泽。脸部裸露皮肤呈红。颈、背、翅均为白

“V”形黑纹。中央尾羽为白,两侧带黑纹。跗跖部为红。雄鸟上体和两翅白,密布黑

纹。羽冠和下体都是灰蓝。尾长,中央尾羽近纯白,外侧尾羽具黑波纹,外侧尾羽亦

白,染以黑纹。头的裸出部分和脚为赤红;嘴浅绿;眼棕褐。雌鸟上体以及翅、尾等概橄

榄棕;下体灰褐沾棕,自下胸以次,各羽均具暗褐细斑。眼裸出部分赤红,脚亦红,鲜

艳显眼。雌鸟全身棕褐,后枕部具黑羽冠,羽冠近黑。

栖息于多林的山地,从山脚直至海拔1500米的海拔高度,尤喜在山林下层的浓密竹丛间

活动。白天多隐匿,叫声嘈杂粗糙。受惊时羽冠竖立,尾羽微扬,多向山上奔走,至山顶方展

翅起飞。夜间栖宿在树枝上。

它们成对或成36只的小活动,冬季有时集个体多达1617只。性机警,胆小怕

人,受惊时多由山下往山上奔跑。一般很少起飞,紧急时亦急飞上树。通常在亮天后即从夜栖

树上飞到地面活动,一般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有一次活动高潮。活动多在巢域内,每日活动路

线、范围、地点都较固定,多数时间都用于觅食。食饱后通常原地站立休息或理羽,偶尔也有

飞到树上休息的。晚上成栖于高树上,一般在天黑时才开始上树栖息。通常雌先雄后,或雌

雄一起,一边发出叫声,一边飞上一定高度的树枝,然后逐步登高,藏于高大乔木密集的树冠

下,距地高度多为68米。活动时较为安静无声,有时可听到行走时踩踏的沙沙声。通常仅

在有危险时雄鸟才发出尖利的‘ji-go-go-go’的警戒声。

它们主要以植物幼芽、块根、果实和种子为食。其中最常吃的是南亚锥栗的坚果、崖豆、

蕨叶、芭蕉芋等植物,也吃金针虫、鳞翅目昆虫和幼虫、甲虫、蚂蚁、蜗牛等动物性食物。

高山榕

高山榕属桑科,榕属,大乔木,高2530米,胸径4090厘米;树皮灰,平滑;幼枝绿

,粗约10毫米,被微柔毛。

高山榕为阳性树种,四季常绿,树冠广阔,树姿丰满壮观,生性强健,耐干旱瘠薄,又能

抵抗强风,抗大气污染,且移栽容易成活,是极好的城市绿化树种。高山榕的根和枝的柔韧性

很强,易于曲折或编织,适宜各种造型,所以诸多园艺工作者都以它为盆景制作的首选材料。

经过精心加工,合理養护,一盆盆高山榕盆景作品显得千姿百态,意境奇美,观之令人心旷神

怡,爱不释手。

高山榕生命力极为旺盛,容易繁殖。繁殖方法有播种、扦插和组织培养,以播种和扦插繁

殖方法为主。

高山榕树冠大;叶厚革质,有光泽;隐头花序形成的果成熟时金黄,是极好的城市绿化树

种。

自古以来,人们就有独木不成林的俗语。可在热带雨林里,这一说法就站不住脚了。据

有关资料记载,形成独树成林景观最大的单株高山榕占地数十亩,直径十厘米以上的气生根就

有上千条。


本文发布于:2023-05-27 22:34: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lv/fa/78/1231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