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指导:自首制度

更新时间:2025-02-21 03:36:24 阅读: 评论:0


2023年5月27日发(作者:复合型人才)

(三)自首制度67条) 自首对事不对人:只有自首的罪行能得到宽大 1

一般自首的构成条件: 1)自动投案及其理解:将自己置于司法机关的合法控制之下

犯罪人先投案交待罪行后,又潜逃的,不能认为是自动投案,但潜逃后又投案并不再潜逃的,

仍应认定为自动投案。以不署名或化名将非法所得寄给司法机关或报刊、杂志社的,也不是

自动投案。 2)如实供述罪行及其理解; 本书认为,刑法所规定的如实供述“自

己的罪行”主要是指客观犯罪事实。因此,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如实供述了犯罪的客观事实,

但谎称自己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或者如实供述了致人死亡的客观犯罪事实,但声称自己主

观上只有伤害故意的,都应当认定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犯有数罪的犯罪嫌疑人,

如实供述所犯数罪中部分犯罪的,只对如实供述的部分犯罪认定为自首。其中,犯有不同种

数罪时,自动投案后如实供述部分犯罪的,就如实供述的犯罪成立自首,未交待的犯罪不成

立自首。犯有同种数罪时,如果同种数罪不并罚,行为人自动投案后如实供述了主要罪行的,

可就全案认定为自首;仅交待非主要部分的,虽不能将全案认定为自首,但仍然是量刑的酌

定情节。犯有同种数罪时,如果对同种数罪实行并罚的,则就所交待的犯罪认定为自首,自

首的法律后果仅及于所交待的犯罪。 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除如实供述自己的

罪行,还应当供述所知的同案犯,主犯则应当供述所知其他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实。否则,

不能认定为自首。特别要注意的是,有的犯罪人出于掩护其他共犯人的目的,有预谋地投案

包揽共同犯罪的全部责任的,不能视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如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

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不能认定为自首:但在一审判决前又能如实供述的则仍视

为自首;犯罪人自动投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但不退还赃物的,原则上也不影响自首的

成立。 2、特殊自首(特别自首)的问题——特殊点在于: 一是主体的特殊性;必

须是依法被采取强制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等三种人,因其人身已经处

于司法机关的控制之下,故不存自动投案的问题; 二是供述罪行范围的特殊性——根据

相关司法解释,要求行为人供述的不仅是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罪行,而且还要求与已经掌握

的罪行属不同性质的罪行;如果其供述的罪行与已被掌握的罪行属同种的,属于坦白,虽然

可以酌情从轻.但不属于自首 3自首的法律后果(与后面的立功制度一起比较、分析)


本文发布于:2023-05-27 19:27: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lv/fa/78/1225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