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院商品房买卖合同司法解释》
为正确、及时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等相关法律,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制定本解释。
第一条 本解释所称的商品房买卖合同,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以下统称
为出卖人)将尚未建成或者已竣工的房屋向社会销售并转移房屋所有权于买受
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
【释义】本条对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商品房”大概只有在
中国才有,它的作为房屋的一种,是相对于“公房”和“二手房”来说;不仅如
此,我们还给它赋予了新的内容,就是那些还没有完工不具备使用功能的房屋。
此条解释让人看起来还有点思考:什么“尚未建成”?什么叫“已竣工”?
为了避免歧义,我认为还是“未竣工”和“已竣工”作为分界点比较好?
第二条 出卖人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与买受人订立的商品房预售
合同,应当认定无效,但是在起诉前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可以认定有
效。
【释义】中国的预售制度由来已久,目前由94年《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
95年建设部《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两个规范性文件进行调整,但是两个
文件总共只有17条,如果除去重复和无用的内容,则仅13条1100字,可谓大
道至简。
高法的这项解释是一种明显的功利思想前三句认定预售许可制度的有效性,
后两句则认定了开发企业的变通性。
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想利用开发商没有取得预售许可证这一点来进行诉
讼,应快点行动,否则磨磨蹭蹭的等下去,等对方有了许可证后再诉讼,一切都
晚了;因为《预售许可证》相对于《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来说,
其取得的成本比较低。
第三条 商品房的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为要约邀请,但是出卖人就商品房
开发规划范围内的房屋及相关设施所作的说明和允诺具体确定,并对商品房买
卖合同的订立以及房屋价格的确定有重大影响的,应当视为要约。该说明和允
诺即使未载入商品房买卖合同,亦应当视为合同内容,当事人违反的,应当承
担违约责任。
【释义】本来《合同法》第十五条已经规定了广告内容可以作为要约或者要
约邀请,如果作为要约的话,其内容应当作为合同内容兑现,否则将承担违约责
任。
但是建设部《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十五条又说:“房地产开发企业、房
地产中介服务机构发布的商品房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所明示的事项,当事人应当
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约定。”这一条看起来是保护了消费者,但实际上它的潜台
词是说:“如果广告不写入合同,那么广告就不做为合同的一部分,开发商就不
需要就广告内容承担责任”。
幸运的是,起草《合同法》的学者们没有象建设部的官员这么写,否则全世
界都会嘲笑中国法律人的;更幸运的是,法官们的良知在他们制定司法解释
的时候驱使他们力求恢复法理的真相,虽然只是恢复了“商品房开发规划范围内
的房屋及相关设施所作的说明和允诺具体确定”这一部分,但已经是巨大的进步
了,我们要向法官们致敬。
希望这一条最后直接改成“广告和宣传资料应当做为房地产合同的要约”,
因为过长的定语使消费者难以理解,而且还会给欺诈者以更多开脱的机会。
第四条 出卖人通过认购、订购、预订等方式向买受人收受定金作为订立
商品房买卖合同担保的,如果因当事人一方原因未能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应
当按照法律关于定金的规定处理;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双方的事由,导致商品
房买卖合同未能订立的,出卖人应当将定金返还买受人。
【释义】定金合同是中国房地产业的一个特有现象,签订了定金合同就是给
消费者的脖子上上了一个小套,而收取了定金则将这个小套紧了紧,不退定金就
是把这个小套拉了拉使消费者不得不低头,很多消费者不是为了房屋而购房,而
是为了不使定金浪费而购房。
这一条本来是想说,即使签订了定金合同,如果没有签订正式的商品房买卖
合同,那么开发商应当退还定金,但是又觉得这样写好象太对不起开发商的良苦
用心,所以又写了“如果因当事人一方原因未能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应当按照
法律关于定金的规定处理”,那么,怎么叫做“一方原因呢”?怎么又叫“未能
订立商商品房买卖合同”呢?
第五条 商品房的认购、订购、预订等协议具备《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
第十六条规定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的主要内容,并且出卖人已经按照约定收受购
房款的,该协议应当认定为商品房买卖合同。
【释义】这一条是比较危险的,相当于确认了定金合同向买卖合同的转化条
件;法律或者司法解释应当减少纠纷的,但是我想这一条则是相反的,它增加了
纠纷。
我们一般将定金合同称为预合同,而将买卖合同称为本合同,预合同实际上
是给双方一个退出的机会,使大家在损失不大的情况下及时解除或者中止本来设
想的交易行为,所以各国都规定了预合同解除的内容,严格限制将预合同认定为
本合同的条件,但是这一条里我们看不到这种法律思想,很遗憾。
第六条 当事人以商品房预售合同未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办理登记备
案手续为由,请求确认合同无效的,不予支持。
当事人约定以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为商品房预售合同生效条件的,从其约定,
但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除外。
【释义】此条解释可以说对症下药,基本上否定了登记备案制度的合法性,
在目前登记制度没有建立以前,是一种进步;当然,如果登记制度建立了再这样
写,可就是倒退了。这大概就是法律的其妙性之所在吧,此一时彼一时也。
第七条 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按照所有权调换形式订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明确约定拆迁人以位置、用途特定的房屋对被拆迁人予以补偿安置,如果拆迁
人将该补偿安置房屋另行出卖给第三人,被拆迁人请求优先取得补偿安置房屋
的,应予支持。
被拆迁人请求解除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按照本解释第八条的规定处理。
【释义】本来这一个司法解释全部都是写商品房的,但是这里却写到了拆迁
房,可见是因为拆迁问题到了“非抓不可”的地步了;我想大概是有的法官自己
体会到中国拆迁制度的腐败性了,当然腐败之源就是《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其中以十五条、十六条、十七条为最劣,简直就是强抢豪夺。
可怜法官们的一番苦心,他们不能直接出关于拆迁的解释,只能在这里面提
几句,将补偿安置房归于商品房调整的范围之内,可见是良心未泯啊。但是此条
如果能够写得更好一些,应当加一句“被拆迁人有权选择是产权调换,还是货币
补偿”,否则今后拆迁企业都不进行产权调换了,这样可以避开一个责任“雷
区”。
第八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无法
取得房屋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
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释义】《消法》第四十九条是说:“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
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消法强调的是最低赔偿要“增加一
倍”,而本司法解释则说得“可以不超过一倍”,前者是“应当”,后者是“可
以”;前者是最低一倍高不封顶,后者是最高一倍低不限量,那当然包括零赔偿,
所以根本不是一回事!
(一)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未告知买受人又将该房屋抵押给第
三人;
【释义】此款就是常说的“秘密抵押”,按说这种情况不应当发生:所有权
人怎么会不知道自己的房屋被抵押出去了呢?但是在中国、在北京这种事情就天
天在重复,开发商将已经出售给消费者的房屋抵押给了银行,有时还不止是一家
银行,使消费者用自己的钱购买完房屋后,为开发商进行了担保,如果开发商破
产了,那么消费者还要将房屋给银行,做到“钱房两空”;这是我们的制度设计
问题。
(二)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又将该房屋出卖给第三人。
【释义】这一款没有什么难的,一般人一看就明白;其实这还是制度设计的
问题,属于物权变动的内容;只是中国这样的事情太多,不仅你没有入住的房屋,
有时就连你自己住着的房屋也竟然会被其他人出卖,不是盗窃胜似盗窃、不是抢
劫劣于抢劫。
第九条 出卖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合同无
效或者被撤销、解除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
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释义】第八条强调的是合同违约责任,以合同有效为前提;而此条强调的
实际上是一种缔约过失责任,也就是说当合同不成立或者无效时,开发商也要承
担责任;此条甚好!但是如果将两倍赔偿由“可以”改成“应当”则更好!
(一)故意隐瞒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商品房
预售许可证明;
(二)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
(三)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出卖给第三人或者为拆迁补偿安置房屋的事
实。
【释义】以上三款都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保是写得不是很具体,就是
如何确认“故意隐瞒”这一事实,因为法律上说好说,但是在诉讼中做起来可以
难了,这个法律环境是很难证明的,所以法官们想做好事,也不好做,只能让律
师来证明了。
第十条 买受人以出卖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另行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并
将房屋交付使用,导致其无法取得房屋为由,请求确认出卖人与第三人订立的
商品房买卖合同无效的,应予支持。
【释义】象此条所述行为本来可以确认为,但是因为中国房地产市场中
这种行为太多了,再加上房屋不动产又不象动产一样可以移动,大家反而就将这
种不转移财产地点的不认为是了,这实在是一种对犯罪的纵容,此条不
好,大大的不好。
第十一条 对房屋的转移占有,视为房屋的交付使用,但当事人另有约定
的除外。
房屋毁损、灭失的风险,在交付使用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使用后由买受
人承担;
【释义】此条前半句没有什么可说的,说得都是应当说的内容。
买受人接到出卖人的书面交房通知,无正当理由拒绝接收的,房屋毁损、
灭失的风险自书面交房通知确定的交付使用之日起由买受人承担,但法律另有
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释义】此条的后半句则有问题了,什么叫“无正当理由”?为什么不强调
一下交房通知里的内容怎样才是合法有效?为什么不看看目前交房时的各项
“”?为什么不想一想交房前要让消费者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
总是强调消费者的单方责任,而不强调开发商的交付义务?
第十二条 因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
后,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经核验确属不合格,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
应予支持。
【释义】这里面什么叫“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什么是法律
意义上的“主体结构”?与技术意义上的“主体结构”是否一样?法律上的
“质量”是技术上的“质量”是否一样?此条是强调质量问题的,如果出现了这
种问题什么办:主体结构质量合格但房屋不能使用怎么办?我花一百万购买的房
屋如果仅仅是主体结构质量“合格”行不行?也就是说以高价购买了一辆符合
夏利质量标准的宝马车,这样的合同能否解除?
第十三条 因房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
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释义】此款表面看来很好,但实际一用又极为不好,什么叫“严重影响正
常居住使用”,例如:某宅一用厕所,则楼下厕所开始下雨;另一处客厅中间有
一大煤气立柱;还有一处在餐厅内可以听到隔壁卧室动静。这些现象是否“严重
影响正常居住使用”?法律不清则责任不明,责任不明则易枉法裁判。
交付使用的房屋存在质量问题,在保修期内,出卖人应当承担修复责任;出
卖人拒绝修复或者在合理期限内拖延修复的,买受人可以自行或者委托他人修
复。修复费用及修复期间造成的其他损失由出卖人承担。
第十四条 出卖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套内建筑面积或者建筑面积与商品房买
卖合同约定面积不符,合同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
不明确的,按照以下原则处理:
(一)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格据
实结算,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的,不予支持;
(二)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
款及利息的,应予支持。买受人同意继续履行合同,房屋实际面积大于合同约
定面积的,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由买受人按照约定
的价格补足,面积误差比超出3%部分的房价款由出卖人承担,所有权归买受
人;房屋实际面积小于合同约定面积的,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
分的房价款及利息由出卖人返还买受人,面积误差比超过3%部分的房价款由
出卖人双倍返还买受人。
【释义】这个司法解释早就开始准备了,我本来以为会在面积问题上有所突
破,例如:业主是否有权选择测量单位、测量失误的责任是否应当由开发企业与
测量企业共同承担、面积测量报告是否应当附图等具体问题上进行规定,但是很
显然,司法解释依然没有说清楚这一点,例如:如果套内实用面积减少10%,但
总建筑面积仅减少2%,能不能解除合同?看来这又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工作;中
国消费者维权的道路已经很漫长了,中国商品房消费者维权的道路会更加漫长。
第十五条 根据《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的规定,出卖人迟延交付房屋或者
买受人迟延支付购房款,经催告后在三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当事人一
方请求解除合同的,应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释义】这一条写得不错,可以举个例子来说明:本来合同约定2003年1
月1日交房,但是开发商到了2003年1月10日还没有交房,于是业主就开始行
使催告权:“开发商,你2003年2月1日前一定要给我房,我急着结婚用”。
但“经催告后在三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也就是2003年5月1日前开发商还没有
交付,已经从根本上影响我得“非典”了,于是我要求解除合同,法院应当支持;
不过注意,最后可是说明“另有约定的除外”,所以和开发商签字一定要小心。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经对方当事人催告后,解除权行使的
合理期限为三个月。对方当事人没有催告的,解除权应当在解除权发生之日起
一年内行使;逾期不行使的,解除权消灭。
【释义】这一条也举个例子:本来合同约定2003年1月1日交房,但是开
发商到了2003年1月10日还没有交房,于是业主于2003年2月1日发挂号信
说:“开发商,你不交房影响了我得非典了,我准备解除合同”,那么到2003
年5月1日前消费者都可以解除合同;而且如果到了2003年4月30日,我还想
再等等看一看,那么可以再发一封信,又可以延长三个月。
但是,如果你一封信也没有发,或者说是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你发了信了,
那么你的解除权行使日期到2004年1月2日截止,消费者过了这一天就再也不
能要求解除合同了!
第十六条 当事人以约定的违约金过高为由请求减少的,应当以违约金超
过造成的损失30%为标准适当减少;当事人以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
为由请求增加的,应当以违约造成的损失确定违约金数额。
【释义】此条的依据是《合同法》第114条所说的:“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
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
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但此条容易与第八条、第九条产生矛盾的理解,因为前两条是说“不超过已
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为什么这里又说“以违约金超过造成的损失30%
为标准适当减少”,一个是100%,一个是30%,这倒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答案可
能有以下几个:
1、法官们写错了,他们因为非典太忙了,可能少写了几个字;
2、第八条、第九条适用于合同无效、解除、撤销三种情况,而此条则适于
普通情况下仅要求支付违约金的情况;不过当合同解除时也有违约金啊,所以有
点难以理解。
我对消费者有一个建议:当你的合同可能被判无效或者被撤销时,你就直接
要求两倍赔偿;当你的合同要求解除时,你也要两倍赔偿,但是最好别提违约金;
不过,你如果不提违约金,又会出现另外一种风险,就是法官并不支持两倍赔偿,
怎么办呢?只能看你的运气了。
第十七条 商品房买卖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计算方
法,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可以参照以下标准确定:
逾期付款的,按照未付购房款总额,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
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计算。
逾期交付使用房屋的,按照逾期交付使用房屋期间有关主管部门公布或者
有资格的房地产评估机构评定的同地段同类房屋租金标准确定。
【释义】此条简单是从《商品房买卖合同补充协议范本204条》中抄下来的,
只是我当时说是租金是实际发生的租金,而此处写得是拟制的租金,我如果在合
同里这么写可能被认为无效条款,所以说司法解释的要求比我得要求还要高,没
有办法,谁让人家是最高法院呢。
第十八条 由于出卖人的原因,买受人在下列期限届满未能取得房屋权属
证书的,除当事人有特殊约定外,出卖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一)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的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的期限;
(二)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为尚未建成房屋的,自房屋交付使用之日
起90日;
(三)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为已竣工房屋的,自合同订立之日起90
日。
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或者损失数额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已付购房款总额,
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计算。
【释义】此条款是整个解释中最伟大最清楚的条款了,从1949年建国以来,
没有任何一个法律、法规、规章、文件或者领导讲话,说过办理产权证不准时要
承担违约责任,这次说得是非常具体了,是“三个代表”最直接的体现。
第十九条 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或者《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
三十三条规定的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的期限届满后超过一年,由于出卖人的原
因,导致买受人无法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
应予支持。
【释义】此条与第十八条是不一样的,上条说是的违约责任,此条说是解除
合同,而且强调是由于出卖人的责任;只是留了一个小尾巴:什么是出卖人的责
任呢?这又是给双方律师提供了辩论的机会。
另外,《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全文如下:“预售
商品房的购买人应当自商品房交付使用之日起90日内,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和
房屋所有权登记手续;现售商品房的购买人应当自销售合同签订之日起90日
内,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和房屋所有权登记手续。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协助商品
房购买人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和房屋所有权登记手续,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
件。”各位看官注意,此条强调是由购买人办理承担全部办证义务,也别以为是
开发商的义务。
第二十条 出卖人与包销人订立商品房包销合同,约定出卖人将其开发建
设的房屋交由包销人以出卖人的名义销售的,包销期满未销售的房屋,由包销
人按照合同约定的包销价格购买,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释义】此条写得是商品房的批发业务,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包销人”,
其实就是销售代理,所以如果消费者在购买房屋时是与代理商签订合同,可能会
有一定的风险。
第二十一条 出卖人自行销售已经约定由包销人包销的房屋,包销人请求
出卖人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释义】对消费者没有什么太多的影响,但是如果开发商将本来承诺由代理
商销售的房屋自己销售了,就会有点麻烦了。
第二十二条 对于买受人因商品房买卖合同与出卖人发生的纠纷,人民法
院应当通知包销人参加诉讼;出卖人、包销人和买受人对各自的权利义务有明
确约定的,按照约定的内容确定各方的诉讼地位。
【释义】前面所说都是实体问题,此条说的是审判程序问题,此处将代理商
做为第三人对待,三角合同最难处理,请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务必与开发商签订
买卖合同,如果有代理商的话最好签一个居间合同罢了。
第二十三条 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买受人以担保贷款方式付款、因当事
人一方原因未能订立商品房担保贷款合同并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不能继续履行
的,对方当事人可以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双方的事
由未能订立商品房担保贷款合同并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当事
人可以请求解除合同,出卖人应当将收受的购房款本金及其利息或者定金返还
买受人。
【释义】此条是指如果消费者无法取得银行贷款的情况,现在这种事情越来
越多了,因为“假贷”越来越多,银行也怕了,所以有时看着业主长相不对就不
敢贷款了;只是少了一个条款:如果因为消费者的原因不能取得贷款,消费者是
否有权解除买卖合同?就是说银行不给我贷款了,我能不买房了吗?此等情况会
在非典后日益增加,不知道法院会怎么处理。
第二十四条 因商品房买卖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解除,致使商品
房担保贷款合同的目的无法实现,当事人请求解除商品房担保贷款合同的,应
予支持。
【释义】此条是共同保护开发商、消费者的,因为只有在处理银行合同中,
两者才有可能站在同一条壕沟里,这种机会并不是很多,希望各位要珍惜。
第二十五条 以担保贷款为付款方式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当事人一方请求
确认商品房买卖合同无效或者撤销、解除合同的,如果担保权人作为有独立请
求权第三人提出诉讼请求,应当与商品房担保贷款合同纠纷合并审理;未提出
诉讼请求的,仅处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担保权人就商品房担保贷款合同纠
纷另行起诉的,可以与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合并审理。
【释义】此款也是审判程序方面的规定,就是要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
与《商品房抵押贷款合同》纠纷或《商品房担保贷款合同》纠纷一并审理。
商品房买卖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解除后,商品房担保贷款合同也
被解除的、出卖人应当将收受的购房贷款和购房款的本金及利息分别返还担保
权人和买受人。
【释义】写到这里我到想起一种情况,如果消费者与开发商之间的争议是由
法院管辖的,那么银行非常容易加入进来,但是如果是由仲裁委员会来管辖,由
于仲裁程序没有第三人的制度,所以银行很难加入进来,这时的情况就比较难办
了。
另外,在《商品房担保贷款合同》里,各方的身份如下是不一样的;在贷款
合同里,银行是贷款人,消费者是借款人;在担保合同里,开发商是担保人、银
行是担保权人、消费者是债务人;在抵押保同里,消费者是抵押人,银行是抵押
权人。
第二十六条 买受人未按照商品房担保贷款合同的约定偿还贷款,亦未与
担保权人办理商品房抵押登记手续,担保权人起诉买受人,请求处分商品房买
卖合同项下买受人合同权利的,应当通知出卖人参加诉讼;担保权人同时起诉
出卖人时,如果出卖人为商品房担保贷款合同提供保证的,应当列为共同被告。
【释义】此条可以解释为:如果消费者不能按时向银行还贷,在消费者还还
没有办理抵押登记手续(这时银行拿不到房屋)的情况下,如果银行起诉消费者,
那么应当通知开发商参加,潜台词是:如果银行赢了官司,开发商就要将房屋给
银行,虽然房屋并没有抵押给银行;这一条的实质是通过诉讼办理抵押登记,主
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大中华帝国的银行。
第二十七条 买受人未按照商品房担保贷款合同的约定偿还贷款,但是已
经取得房屋权属证书并与担保权人办理了商品房抵押登记手续,抵押权人请求
买受人偿还贷款或者就抵押的房屋优先受偿的,不应当追加出卖人为当事人,
但出卖人提供保证的除外。
【释义】此条也是为了保护银行的,只是让银行对开发商网开一面,平时都
是朋友,现在已经有消费者顶帐了,就不要再拉上开发商了,当然开发商提供了
保证的除外。
第二十八条 本解释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施行后订立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发生的
纠纷案件,本解释公布施行后尚在一审、二审阶段的,适用本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施行后订立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发生的
纠纷案件,在本解释公布施行前已经终审,当事人申请再审或者按照审判监督程
序决定再审的,不适用本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施行前发生的商品房买卖行为,适用
当时的法律、法规和《〈关于审理房地产管理法施行前房地产开发
经营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
本文发布于:2023-05-24 19:50: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lv/fa/78/1075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