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萍,谢绍伟 从模糊到精确:侦查讯问的话语策略
发现其他犯罪线索。(3)核实证据,保障无罪的人
不受刑事追究。(4)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认罪服法、
囝 言侦特征的查模讯,糊问同性话样是语表现绝兼对具出语的日,常言精话模确语糊和性是机与相构精话对确语性的。的
就要求涉案的一些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 等。这些基本要素经过侦查以后,必须得到明确的
改恶从善的教育。(5)收集犯罪资料,研究掌握刑
 ̄2006:75-76)简言之,侦 事犯罪动态。”(马海:
辩证统一关系。侦查讯问在整个刑事侦查过程中占
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是每一个刑事案件侦查工作
查讯问的主要任务就是发现线索和收集证据。而无
中的必经程序,又对后续的刑事诉讼活动产生重要
论是线索还是证据都要涉及到具体的涉案信息:时
影响。侦查讯问的任务是发现线索和收集证据,这
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动机、手段、经过
事件、结果、动机、手段、经过等)应尽量详细具
说明,转化为有效的、实质性的信息。这样侦查讯
体,不明确的地方,被问话人也应有所说明。特定 问的机构I/1的就从“发现线索和收集证据”具体化
的机构目的和任务决定了警察问话的主要目的就是
追求和获取精确的涉案信息。于是侦查讯问的过程
也可以被看做是问话人使答话人的话语精确度提
高,模糊度降低的动态变化过程。在该过程中,警 确性是相对的。侦查讯问的机构目的要求更高的话
察会运用种种的话语策略来实现从模糊到精确的交
际目的,从而完成侦查讯问的机构任务。
一
、
从模糊到精确:侦查讯问的交
际目的
对机构性互动(institutional interaction)的研究
是伴随着社会语言学、会话分析、交际民族志学、
语用学以及话语分析等学科的兴起而逐步发展起来
的。由于互动是言语的互动,因此机构性互动也被
称作机构性话语(institutional discourse)。近些年
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职业和机构语境下的言语互
动进行研究。不同学科对机构性话语的定义不同,
但是达成共识的是:机构话语不同于日常会话,日
常会话发生于非正式背景下,如家庭成员、朋友等
之间的谈话;而机构话语发生于特定的机构场所和
背景下,受机构的影响和限制,如:法庭审判、
新闻访谈、医疗对话、课堂话语、警察讯问等。
Levinson(1992)认为机构话语是一种目标式或任
务式会话,它包括为实现目标或任务而产生的种种
限制,以及参与者解释话语的特殊推理形式。Drew
和Heritage(1992)同样认为机构话语有三个特点:
(1)有特定目标;(2)有不同程度的限制;(3)在
特定机构语境下有其相应的推理框架。可见机构性
话语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明显的任务指向性,即
目的性。
侦查讯问作为典型的机构性互动,同样具有明
确的机构目的性。 “从侦查实践看。侦查讯问担
负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1)查明案件的全部事
实,收集犯罪证据。(2)深挖余罪,追查同案犯,
为通过言语互动明确上述一系列的涉案信息,最终
形成《讯问笔录》。然而语言的模糊性和精确性始
终处于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模糊性是绝对的,精
语精确度,如作案时间不能只是确定到几月几号,
还要落实到几点钟,甚至几分几秒。因此侦查讯问
的过程就可以被看做是:通过警察的问与犯罪嫌
疑人的答使得互动参与人的话语精确度增强,模糊
度降低的动态变化过程。在该过程中,问话人(警
察)会运用种种的话语策略来实现从模糊到精确的
交际目的.从而完成其机构任务。
二、侦查讯问的话语策略
“话语策略就是怎么选择、利用话语资源最有
效地达到自己的目的。从问话行为本身来说,问的
策略和技巧的关键在于:在丰富多彩的潜在的问话
形式中,选择哪样一种形式的问话,它能使答话人
以最有效的和最合作的方式提供能最大程度地满足
问话人要求或者实现问话人目的的回答。选择一
定的问话形式意味着选择了一种策略。”(廖美珍
2003:295)话语策略的运用关系到交际的成败。
侦查讯问机构任务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警察
对话语策略的运用。本文从笔者正在建设的“中国
警察侦查讯问话语语料库”中随机抽取了三场警
察侦查讯问,分别是发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吉
林省长春市的涉嫌杀人案两起和涉嫌贩卖案一
起,按照会话分析的转写规则进行了详细严格的转
写(廖美珍2003:46)。在分析语料的过程中,我
们发现侦查员为了实现其交际目的,进而完成侦查
讯问的机构任务,会选择和运用不同的话语策略。
(一)连环发问策略
连环发问就是指问话人针对某个焦点信息,根
据答话人的回答,进一步提出相关问题,从而使获
2010年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第1期
取的信息模糊度降低、精确度提高的一系列问话。
例如:
1)(问1)侦:你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实施
的杀人犯罪?
被:河曲街,清晨两点半。
(问2)侦:哪天?
被:十()六号。
(问3)侦:2月1 6号?
被: (@点头)
2)(问1)侦:那地点是个什么地点?
被:地点是北环路,那个叫——
什么,具体地点我不知道了。 4)(问)侦:啊,你说 下,怎么性侵犯的?
(问2)侦:道里道外桥过没过?
被:过了。
(问3)侦:过多远?
被:过了能有两三站地吧。
(问4)侦:过了两站地,那个桥,在北环
整 !
被:对。
(问5)侦:那过没过景阳街呢?
被:没过景阳街。 被: (3s)用手抠。
侦:嗯。
被:离景阳街还有一二百米左右。
侦:啊。
上述两例中,侦查员分别针对作案时间和地点 话。“阐解(formulation)是由自己或他人在一个
这样的焦点信息展开讯问。犯罪嫌疑人往往扮演被
动的答话角,因此他们给出的信息经常边界不
清,精确度很低,所以侦查员就要根据答话人提供
的信息进一步追问,直到获取精确度高的信息。例 互动中已经发生的话语达到共识。但是阐解也被用
1)中侦查员经过连续三个问话确定了作案时间是
2月16日清晨两点半;例2)中侦查员连续提出五个
问题才确定作案地点是北环路上过桥两站地距离景
阳街一二百米的地方。此种针对焦点信息连续发问 136)本文提出阐解式的问话策略,主要关注阐解
的策略有利于获取精确的涉案信息,并且不给犯罪
嫌疑人留下撒谎的机会和空间。
(二)重复追问策略
1.简单的重复式追问
简单的重复式追问是指重复发问,而且问话形 5)(问1)侦:门把手是啥样的?
式不发生改变。这种重复式的追问一般适用于两种
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当答话人所答非所问时,问话 (问2)侦:就普通的球形锁呗?
人立即重复原有的问题,进行追问。这有利于问话
人获取其希望得到的答案,而且能够有力的说明问
话人对答话人回答的不满,显示问话人要求答话人
罾目冒冒幽冒
正面回答问题的决心,打消答话人闪避回答问题的
念头。例如:
3)(问1)侦:捅完了以后,她干啥啦?
被:完了,我给抢过来了。
(问2)侦:她干啥啦?
被:她还要捅上她还捅。
第二种情况是问话人使用完全相同的问话形式
和内容,追问更多的相关信息。这种情况与上述情
况略显不同的是:答话人回答了问话人的问题.但
是问话人根据其回答判定还有继续发问的必要,以
便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例如:
被:嗯——(3s)扒他们的下身。
侦:扒衣服。
被:啊。
(问1)侦:还有什么行为?
被:扒她们的裤子。
侦:扒裤子。
被:嗯。
(问2)侦:还有什么行为?
2.阐解式的追问
阐解式的追问是指问话人对答话人的回答进
行阐解(formulate)①,并要求其进一步确认的问
话轮,或一系列话轮,或一个整段对说过的话进行
重述的过程;或者是对说过话语的后续语或隐含语
进行措辞的过程。阐解被用来检测理解程度,或对
来进行控制,也就是致使互动参与者接受阐解人
对所发生话语进行阐解的版本,以此来限制他们在
以后互动中所能做的事情。”(Fairclough 1989:
具有检测理解程度的功能,阐解的内容通过互动参
与者的确认,有利于互动双方针对所讲话语达成共
识,以获得精确有效的信息。这一点对于侦查讯问
尤为重要,例如:
(答1)被:是圆的,扭的。
(答2)被:嗯,应该是吧。
(问2)就是对(答1)的阐解, (问2)的阐
解通过(答2)的回答得到了确认,由此确定了
——
li
解,并要求其确认,借此达成共识,获取精确有效 案件,后做的是你现在要说的案件,是皇
的信息。 不是? 圈
(三)打断策略
多人的口头互动中,一方在没有结束按照会话规则 断被讯问人话语的行为,廖美珍将这种元话语称嚼i
藏黧龛妻 国
.
分给他(她)或他(她)应该得到的那一个话轮的 作“元打断言语行为”( 圜
话语时,被对方或另一方打断,从而使他(她)不 act)(廖美珍2009),它能够用来削弱打断的语一
被: 。
.。
met a-interrupti ve spee ch
=== === === ===
2010年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第1期
总之,言语交际中,话语策略的选择与运用 查讯问的机构任务。在司法实践中,如果犯罪嫌疑
与交际目的息息相关。“策略行为是以目的为取向 人比较合作,尤其是在自首案件中,被讯问人针对
的’ 。(哈贝马斯2004:312)为了实现交际目的,
目肾国嚣幽■
警察提出的问题往往是直接回答;如果犯罪嫌疑人
言语互动参与者就要运用各种话语策略。侦查讯问 持有对峙心理、不合作时,被讯问人针对警察提出
中,面对时时刻刻怀有戒备心理的犯罪嫌疑人,为
的问题就多表现为否定、回避或者沉默。此时问话
了获取精确有效的涉案信息,警察不得不采用一系
策略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侦查讯问话语策略
列的话语策略,才能保证交际的成功,进而完成侦
的研究也就更加有意义。 ●
注:
①本文formulation被作者暂时翻译成阐解:阐:有讲明 理解,体会,了解等含义。因此本文作者认为用阐解两个
白,说明,解释,论述等含义;解:有说明,解释,分析, 单字的结合,基本能够表达formulation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哈贝马斯(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行为合理化与社
会合理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312.
【2】廖关珍.法庭问答及其互动研究f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295,46,175.
【3】马海舰.刑事侦查措施.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75—76.
【4】Crismore,A.,et a1.Metadiscourse in Persuasive Writing:A
Study of Texts Written by American and Finnish University
Students[J].Written Communication,1993(5):184—2O2.
【5]Drew,P.&Heritage.J.Analyzing talk at work:an introduction[A].
In Talk at Work:Interaction in Institutional Setting【c】.ed P.
Drew and J.Heirtag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 ̄ity Press,
1992 3—66
『661 Fairclough,N.Language and Power【M】.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1989:136.
I7】Levinson,S.C.Activity ytpe and language【A】.In Talk at
Work:Interaction in Institutional Settings[C].ed.P Drew and
‘J.Heritag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66-101.
【88】 Liao,Meizhen.A Study of Interruption in Chinese Criminal
Courtroom Discourse U】Text and Talk,2009(2):175—201.
【收稿日期2010—01—16】
【责任编辑 吴庆丰】
本文发布于:2023-05-23 16:55: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lv/fa/78/1011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