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叔开的小百货店距我家只有百步之遥,正值不惑之年的陶叔,家中有两儿一女,这五口之家虽生活不富裕,但还算过得去。他为人热情,众口皆碑。
一次,一位70多岁的老人到陶叔店中买盐,陶叔像平日里一样向老人介绍了几种对老年人身体有益、加工精细的碘盐,老人听后一声不吭,摇摇头转身要走出店门。一向热心的陶叔猜想老人一定遇到了什么难事,急忙叫住老人,从柜台后走出来,关切地询问老人。原来,老人有两个儿子,现已都成家,成家之后,对老人不闻不问。为了儿子成家,老人不但用尽了家中所有积蓄,而且还借债来为儿子操办婚事,可换来的是老人孤苦伶仃,生活拮据,连最基本的柴米油盐都成了问题。他每次找儿子都是大门紧闭……老人说着老泪横流,陶叔的眼角也湿润了,充满怜悯之情,随即送给了老人一些生活必需品。老人走后,陶叔感慨万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千”,老人把能给予后代的东西都无私地奉献了出来,难道当儿女们尽情享受的时候,就不扪心自问“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吗?从那一刻起,陶叔决心在有生之年,为老年人做一些事情,在能力范围内,让他们享受天伦之乐。
从此,每当有老人到店中买东西,他都按成本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卖给他们。当陶叔得知有困难的孤苦老人时,总是上门问候、帮助,每隔两天就去看望一次,和老人唠唠嗑,问寒问暖,并送去一些生活用品和钱物。对于居住较远的老人也是如此,不管冬天寒风肆虐,夏天骄阳似火,都从不间断,而且他还寄钱资助了几位媒体报道过的孤寡老人。多年来,得到他帮助过的老人不下二十几个,人们经常看到他瘦小的身子像根离地的芨芨草,颤颤地走在路上,走在送去关爱和温暖的路上
有一位老人双目失明后,无人照顾,陶叔夫妇干脆把老人接到自己家中照料,他们给予了老人亲人般的关怀。现在这位老人变得身体健康,精神矍铄。老人虽然双眼失明,但面对的不是永久的黑暗,而是无限的光明,是陶叔夫妇亲人般的关怀带给了他光明,在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环境中,继续感受人生,安享晚年。
为了能让更多的老人晚年快乐,陶叔自己出钱购买了一些乐器,让老人们晚上闲暇时,聚在一起跳跳舞,扭扭秧歌。每当看到老人们满意的笑容,听到老人们爽朗的笑声,陶叔的心里总会油然而生出一种满足感和自豪感。
他敬老爱老的事越传越远,人们一提他总是伸出大拇指,赞不绝口,每次面对人们的赞扬,陶叔便重复着实实在在的一句话,“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敬老、爱老、助老就是不忘本啊!”
其实,陶叔经济负担并不轻,大儿子结婚需用钱,二儿子上大学需用钱,小女儿上高中需用钱,妻子经常发作的老胃病需用钱,租用店面都还暂欠着租金,但他并没有因此停止过助老,而是用百分之百的热情,投人到了自己的爱老事业,他经常教诲子女:“敬人者人恒敬之,助人者人恒助之,敬老爱老是和谐之基。”陶叔的故事已成为当地的一段佳话,成为街谈巷议的美谈,陶叔也成了我们远近有名的敬老楷模,爱老典范,助老先进。他用一颗感恩的心传承着美德,熏陶着子女,传递着爱心,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我就是因为他的潜移默化而健康成长的,难道我们每名中学生不应成为继承和发扬敬老爱老助老传统美德的使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