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乃人之良师益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方可下笔如有神
―题落己
读书,太简单了,只需拿出书来,打开并念出上面的文字,真的是这样吗?在我们的生活中,最普遍、最常见的也就是书了,尤其是对青少年学生来说,书是最重要的东西。可是,就是这么普普通通的东西你要想读好它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在成人的世界里,他们每天都在为生活而奔走而劳累,用心读书的人是少之又少,既然这样,我们就谈谈一直和书接触最多的青年学生吧。我们每天都在读书,什么墨子、孔子、孟子、舒婷、郭沫若、托尔斯泰、培根……我们谁的书没有读过,可是要说说读书的方法实在是不敢恭维。
有人为了每个字词而读书,他们读书是每个字词都不放过,这个字或词怎么用,什么意思等等,都要查清楚。虽然这样读透了书,但却忽略了文章的主旨、内容,结果“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有人为了每个句子而读书,这些人读书都是“陶氏读书法”,即“只爱读书,不求甚解”。他们只抓文章中心内容,吸收并丰富自己,可却是“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因此,我们读书应该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既抓住文章的中心,又不放过疑难字词,这才是读书之道啊!
也有人为了应付差事而读书,大部分学生都是这样的。也许是外面的世界太精彩,也许是书的内容枯燥乏味,他们读书就是 “盯书”,摆出一副身临其境的样子,仿佛正在书海中遨游,可其实头脑里所想所闪现的都是其他的事情,思想已飞出九霄云外了。这就是所谓的“认真”读书的人;也有一些人只有当需要的时候,当考试将要进行时,当有人问到不会的问题时,又或是像我一样为了写篇文章,因为没有素材所以才临时翻书查,只有当真正用得着书的时候才去看书,这就是所谓“利用书活学活用的人”。
其实,我们当代的人不需要像墨子一样走到哪儿都用大车装满书,不用像宋镰一样把所看的书都抄写一遍,也不用像归有光那样“借书满架,币匾仰啸歌”。更不用像美国的历届总统一样拥有惊人的藏书量。我们在看书的时候把心找回即可,心是思想的寄托,用心读书才会把书读到骨子里去,读到心里去,读到灵魂中去,这样才能达到净化心灵、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丰富自己人生的目的。
古人说:“书中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培根说:“读书足以养性,足以赋彩,足以怡情”。是的,我说书籍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的知音,我们的爱人,我们的老师。我们在痛苦悲伤时,在得意忘形时,在坎坷困顿时,在心灰意冷时,它都会对我们有所帮助,有所安慰,有所鼓舞。
------徐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