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精神
纺车这东西,现在恐怕只有在博物馆里才能见到了。即使在最偏远的乡村,人们也会去买方便美观的成衣或者机织布,有谁还会费力不讨好地用那古老笨重的纺车去纺线织布呢?生产力发展了,社会进步了,总有一些东西是要被淘汰掉的。
然而,在60年前的延安,纺车意味着什么呢?有了纺车,可以把干部战士自己种出来的棉花纺成均匀的棉线,就可以织出致密厚实的土布,就可以温暖地度过陕北冬天的严寒,就可以精神饱满地工作、学习、战斗,就可以不断坚持直到把日本侵略者赶出我们的国土。一辆小小的纺车,承载着抗日军民不屈不挠,笑着面对一切困难的乐观精神,承载着那种勇往直前的必胜的信念。这一辆小小的纺车,便是当年陕北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的主角之一,是“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最好的象征。时间像流水一样逝去。今天的人们,过着物质极为丰富的生活,不仅在衣食住行上,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当年的陕北相比都像是两个世界。这种变化,正是当年陕北摇着纺车的人们不惜牺牲生命去追求的。
但是,今天的人们在对纺车感到陌生的同时,也已经忘记了许多其他的东西。在有的人大肆挥霍国家财产的时候,在有的人不顾一切地超前消费的时候,在孩子们漫不经心地丢掉一个香喷喷的包子的时候,当年延安那段艰苦的岁月在他们的脑海里变成了完全的空白。每次想到这里,我都会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在我们不是真正富足的时候,我们还应该记住,有一种精神叫做“艰苦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