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为了完成硕士毕业论文我熬夜读完了托尼莫丽森的《最蓝的眼睛》。初读时已被小说中的小女孩打动,不知不觉泪眼婆娑……
没想到,七八年过去了,重新整理房间时一个不经意又翻动了它,小女孩的眼睛依旧吸引着我重温了故事……
《最蓝的眼睛》描写了一个叫佩科拉的小女孩在12岁那年的遭遇。
一直生活在父母的粗暴对待、同学的奚落嘲弄和成年人的漠视中的佩科拉懵懂地以为自己生活的困境源于自己不能赢得他人喜爰的黑色外表。她渴望能够生出秀兰邓波儿一样的蓝色美丽眼睛以赢得他人的怜爰。佩科拉对蓝眼睛的渴望,是因为她对自己外貌的不自信:她久久地在镜子前面,想发现丑陋的秘密。镜子在文本里象征着一种社会判断:任何人都需要某种自我的确认,在社会的镜子里,黑人无法找到自己的群体,就变得无所归属也因此失去了自我。佩科拉在镜中所看到的是对自己的否定,这源于占主导地位的白人文化意识对她的否定。她发现周围的人们似乎都更喜欢浅肤色的女孩,她发现所有白人的眼睛里面都潜伏着这种神色。毫无疑问,这厌恶是冲着她来的,是冲着她的黑皮肤来的。因为受到了白人强势文化的浸染,佩科拉以及她周围的人都认为她是丑陋的。
那丑陋来自一种确信,仿佛一个神秘的、无事不晓的主人已给他们每人发放了一件丑陋的外衣来穿,他们一个个都毫无异议地接受下来。那主人说:你们是些丑陋的人。他们四下张望,找不到任何东西能反驳这说法。事实上,他们从迎面而来的每一张广告牌上、每一部电影里、每一道目光中都看到了支持这种观念的证据。他们把丑陋握在手里,把它像衣服似的搭在身上,走到哪里都寸步不离。白人审美意识的入侵扭曲了佩科拉的心灵。她用白人的眼睛来观察世界,也就因此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了强烈的鄙视和厌恶。佩科拉日夜祈祷希望能有一双白人孩子一样的漂亮蓝眼睛。
可最终的结局是这样的奢望只能在疯狂的幻觉中得以实现。佩科拉的自我鄙视是对剥夺黑人孩子自尊的白人世界的一种后天习得的反应。佩科拉的自我否定在很大程度上源自母亲波林对她的否定。波林的审美观影响到佩科拉,天真的小女孩以为只要拥有一双美丽的蓝眼睛就可以得到母亲的爰。因此,波林分裂的人格正是导致佩科拉悲剧的重要因素之一。佩科拉是黑人追随主流文化、白人价值观的牺牲品。
《最蓝的眼睛》中刻画了几个白人化的浅肤色的黑人,他们视白人的清规戒律为圣旨,着力模仿白人的生活方式,摒弃自己的黑人身份,增强自我假想的优越感。杰拉尔丁是孤独的中产阶级的代表,她肤色较浅,受过白人的伦理教育,时刻警惕着不与下层黑人们来往,并且为能与其他黑人保持住一定的距离而倍感骄傲。她依照白人的要求,恪守着节位、耐心、高尚道德和良好举止的训诫,把整洁视为生活的金科玉律,以此显示她和普通黑人的区别。
作为已爬上来并在一定程度上为白人所接纳的黑人,她最怕的莫过于再摔下来。所以她千方百计地努力,千方百计地强迫自己甩开那种与生俱来的黑人身份。
她弃绝了黑人文化,她不想爰,不想研究,不想分析,甚至不敢正视。她养了一只黑毛蓝眼睛的猫。猫成了她感情的焦点和注意的中心,除了猫,她不和外界交往。事实上,她的生活萎缩到如此地步,完全可以把她比作蜷缩在白人文化和社会法则下的猫,一只黑色皮肤骨子里却用蓝眼睛观察世界的猫。
掩卷闭目,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扪心叩问究竟何为美。百度定义为完备美好,没有缺陷,是心里遐想的世界,现实中并不存在,是人们渴望得到并追求的一种理念和动力,是存在思想中的……存在在思想中的美即现实社会约定俗成的定式化的美:白、瘦、高、瓜子脸、丰腴等这些所谓的时尚标准又戕害过多少生灵,并还要异化多少青少年?反思今日,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人培养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之人,这很神圣也很艰难,它影响着个人、社会、国家、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