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园区运维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慧园区运维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大多数园区还是停留在人工管理阶段,例如通过人工对园区内的停车场、公共设备进行管理,这种传统的管理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①
需要较多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人工管理成本高。
②
反应能力较差,当出现特殊情况且需要管理人员协调处理时,用户可以主动将特殊情况告知管理人员或者是管理人员主动发现特殊情况,就会导致管理人员协调处理存在延时,事件处理不及时,例如当出现停电等情况,需要管理人员手动各个楼栋和公共设备的用电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智慧园区运维管理系统,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特殊事件处理的反应能力。
4.一种智慧园区运维管理系统,包括:
5.采集单元:包括多个设置在园区内不同位置的传感器,传感器用于检测不同时间段的人流量;
6.统计单元:用于对园区不同位置在不同时间段的人流量进行统计,以得到人流量模型;
7.调度单元:用于接收应急指令,解析应急指令,以得到应急类型和应急时间;应急类型包括停电;应急时间包括停电时间;调度单元还用于根据园区的应急供电量和人流量模型,对园区不同位置在不同时间段的供电量进行调度。
8.优选地,调度单元具体用于:
9.解析人流量模型,得到人流量大于阈值的传感器以及对应的时间段,定义传感器对应的区域为应急区域,定义时间段为应急时间;
10.对所有应急区域在应急时间内的耗电量进行统计,以得到供电总量;
11.当应急供电量满足供电总量时,对各个应急区域在应急时间内进行供电;
12.当应急供电量不满足供电总量时,按照应急时间的顺序对各个应急区域进行依次供电。
13.优选地,调度单元具体用于:
14.当应急供电量不满足供电总量时,定义最后供电的应急时间为最晚供电时间。
15.优选地,采集单元还包括多个设置在园区停车场内不同位置的摄像组件;摄像组件包括摄像头和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接收语音信号,解析语音信号,当语音信号包括撞击声时,控制摄像头转动拍摄,定义拍摄到的视频为监控视频。
16.优选地,智慧园区运维管理系统还包括:
17.监控单元:用于将同一时间点接收到的所有监控视频进行打包,以得到打包文件,
定义打包文件的名称为时间点,将打包文件存储至数据库中;监控单元还用于接收查询请求,解析查询请求以得到查询时间,读取并显示名称在查询时间内的打包文件。
18.优选地,智慧园区运维管理系统还包括:
19.投票设备;投票设备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电路板以及设置在外壳上的多个按键;
20.电路板包括控制器和按键驱动电路,按键驱动电路分别连接控制器和按键。
21.优选地,按键驱动电路包括多个上拉电阻;按键的第一端接地,不同按键的第二端连接至控制器不同的控制端,不同按键的第二端还分别通过一上拉电阻上拉至高电平。
22.优选地,投票设备还包括设置在外壳上的显示屏;
23.电路板包括显示驱动电路,显示驱动电路分别连接控制器和显示屏。
24.优选地,显示屏包括液晶显示屏。
25.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智慧园区运维管理系统,当出现应急情况,例如停电时,能够根据园区日常的人流量对园区进行用电调度,保证园区在停电时能优先为人流量大的区域供电,这样该智慧园区运维管理系统能够降低管理成本,并在出现应急情况时及时给出应急方案,提高园区特殊事件处理的反应能力。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27.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智慧园区运维管理系统的模块框图。
28.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智慧园区运维管理系统中应急调度方法流程图。
29.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智慧园区运维管理系统的调度方法流程图。
30.图4为实施例提供的按键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32.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33.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发明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如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34.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
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
[0035]
实施例:
[0036]
一种智慧园区运维管理系统,参见图1、2,包括:
[0037]
采集单元1:包括多个设置在园区内不同位置传感器,传感器用于检测不同时间段的人流量;
[0038]
统计单元2:用于对园区不同位置在不同时间段的人流量进行统计,以得到人流量模型;
[0039]
调度单元3:用于接收应急指令,解析应急指令,以得到应急类型和应急时间;应急类型包括停电;应急时间包括停电时间;调度单元3还用于根据园区的应急供电量和人流量模型,对园区不同位置在不同时间段的供电量进行调度。
[0040]
在本实施例中,传感器可以设置在园区不同位置处,用于检测园区不同位置的人流量,例如传感器可以设置在每栋楼楼下、每条路路上等等,这样采集单元1就可以采集进出每栋楼或每条路的人流量。传感器可以采用红外技术、人脸识别等技术检测人流量。传感器可以实时记录每个时间点的人流量,例如传感器可以保持每天24小时开启,记录每天24小时的人流量。传感器也可以分时段记录人流量,例如传感器可以分别在8-10点、12点到14点、17-19点、19-22点等时间段开启,记录各个时间段中时间点的人流量,最后对所有时间点的人流量求平均,得到各个时间段内的平均流量,其中传感器检测的时间段可以由用户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自行定义。
[0041]
在本实施例中,统计单元2得到的人流量模型能够反应出园区不同位置在不同时间段的人流量,例如假设传感器1设置在停车场入口,传感器2设置在园区1号楼1楼入口,那么得到的人流量模型包括停车场在8-10点、12点到14点、17-19点、19-22点的人流量,以及1号楼在8-10点、12点到14点、17-19点、19-22点的人流量。该智慧园区运维管理系统能够通过人流量模型读取园区某个位置在某个时间段的人流量。统计单元2可以采用平均值对人流量进行统计,例如获取一时间段内各个时间点的人流量,对所有人流量求和求平均,得到该时间段内的平均人流量。
[0042]
在本实施例中,调度单元3可以在停电时对园区各个楼栋或各个道路的公共设备进行用电调度,例如在停电时,由于园区的备用电(包括存储的电量或发电的电量)有限,所以可以将园区的备用电优先供给人流量多的楼栋或道路的公共设备。应急指令可以由管理员录入,例如当园区管理员接收到停电通知时,可以在智慧园区运维管理系统中输入应急类型和应急时间,发起应急指令。例如园区管理员在智慧园区运维管理系统中输入在8点-22点停电。一般情况下,当园区停电时,为了保证园区的正常运转,园区会在停电时采用园区的储备电供电或者是通过发电机发电供电。调度单元3在进行用电调度时,首先从人流量模型中读取园区不同位置不同时间段的人流量,优先供给人流量大的地方和时间段,例如园区1号楼在工作日8点-22点人流量较大,停车场人流量较少,调度单元3就可以在工作日8点-22点为1号楼供电,不为停车场供电。
[0043]
该智慧园区运维管理系统,当出现应急情况,例如停电时,能够根据园区日常的人流量对园区进行用电调度,保证园区在停电时能优先为人流量大的区域供电,这样该智慧园区运维管理系统能够降低管理成本,并在出现应急情况时及时给出应急方案,提高园区特殊事件处理的反应能力。
[0044]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调度单元3具体用于:
[0045]
s1:解析人流量模型,得到人流量大于阈值的传感器以及对应的时间段,定义传感器对应的区域为应急区域,定义时间段为应急时间;
[0046]
s2:对所有应急区域在应急时间内的耗电量进行统计,以得到供电总量;
[0047]
s3:当应急供电量满足供电总量时,对各个应急区域在应急时间内进行供电;
[0048]
s4:当应急供电量不满足供电总量时,按照应急时间的顺序对各个应急区域进行依次供电。
[0049]
在本实施例中,阈值可以根据园区的规模、入驻企业数量以及各企业的人数确定。园区的规模越大、入驻的企业以及企业的人数越多,阈值可以设置得越大。在园区日常运维中,某区域某个时间段的人流量大于阈值时,说明该区域该时间段人流量较大,当出现应急情况时,可以优先在该时间段满足该区域的供电需求,所以定义该区域为应急区域,定义时间段为应急时间。该智慧园区运维管理系统还可以在园区日常的运维中,统计出应急区域在各个时间段内每小时的耗电量,这样当出现应急情况时,调度单元3可以根据应急区域的应急时间计算应急区域的总的耗电量,再将所有应急区域总的耗电量相加,得到供电总量,例如供电总量可以为一天内所有应急区域总的耗电量之和,即供电总量为想维护园区一天的正常运维需要的电量。
[0050]
在本实施例中,当应急供电量满足供电总量时,说明当出现停电时,园区提供的电量能够满足停电时间内的供电需求,此时就正常在各个应急区域应急时间内进行供电即可。例如假设1号楼和主干道在应急时间(8点-22点)内的供电总量为电量a,当应急供电量b大于电量a时,那么调度单元3就能正常在8点-22点为1号楼和主干道上的照明设备供电。如果应急供电量不满足供电总量,那么调度单元3就按照应急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供电,例如当应急供电量c小于电量a时,说明园区应急供电量不能保证一天的用电需求,此时按照应急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供电,例如应急供电量只能保证园区正常运营到20点,那么调度单元3在8点-20点为1号楼和主干道供电,20点以后由于应急供电量以使用完,所以不能在20点-22点为1号楼和主干道供电。
[0051]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调度单元3具体用于:
[0052]
当应急供电量不满足供电总量时,定义最后供电的应急时间为最晚供电时间。
[0053]
在本实施例中,该智慧园区运维管理系统还具有用电量预测的功能,即该智慧园区运维管理系统能够预测园区正常运维的最晚时间,例如假设应急供电量只能保证园区正常运营到20点,那么最后供电的应急时间为20点。这样园区内的用户或企业就能知道园区正常运营的最晚时间,合理地安排各人员的工作。
[0054]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采集单元1还包括多个设置在园区停车场内不同位置的摄像组件;摄像组件包括摄像头和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接收语音信号,解析语音信号,当语音信号包括撞击声时,控制摄像头转动拍摄,定义拍摄到的视频为监控视频。
[0055]
在本实施例中,该智慧园区运维管理系统还具有碰撞监控功能,采集单元1可以在停车场内设置摄像组件,摄像组件包括可转动的摄像头和处理器,摄像头和处理器连接。采集单元1在设置摄像组件时,应尽量保证所有摄像头的拍摄范围能够覆盖整个停车场的范围,这样能够保证监控无死角。处理器实时接收并解析语音信号,当语音信号包括撞击声时,控制摄像头转动拍摄,其中处理器在判断语音信号是否包括撞击声时,可以从语音信号
的音、频率、幅度等参数判断是不是撞击声。如果接收到撞击声,说明该摄像组件附近发生了车辆擦挂或撞击,此时控制该摄像头转动拍摄,这样就能记录下附近的视频,后期管理人员可以从这些监控视频中判断车辆事故的情况。这样,该智慧园区运维管理系统不需要管理人员进行实地管理,当停车场出现碰撞时,摄像组件在第一时间记录附近周围的视频,避免出现肇事逃逸,肇事车辆追踪困难的问题。
[0056]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智慧园区运维管理系统还包括:
[0057]
监控单元4:用于将同一时间点接收到的所有监控视频进行打包,以得到打包文件,定义打包文件的名称为时间点,将打包文件存储至数据库中;监控单元4还用于接收查询请求,解析查询请求以得到查询时间,读取并显示名称在查询时间内的打包文件。
[0058]
在本实施例中,监控单元4主要提供监控视频的存储和查询功能。例如当出现车辆碰撞时,摄像组件会在第一时间内采集监控视频并上传给监控单元4。监控单元4认为同一时间点接收到的所有监控视频为同一个事故相关的视频,所以将第一时间内采集的监控视频打包存储。监控单元4在存储监控视频时,以接收时间为名称命名,例如设置打包文件的名称可以为一个时间点或者是一个时间段。例如监控单元4将9点-9点10分接收到的监控视频打包,命名为9点-9点10分。
[0059]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当通过监控单元4查询监控视频时,可以输入查询时间,例如用户输入事故可能发生的时间,例如用户输入8点-10点,那么监控单元4在读取监控视频时,读取打包文件命名的时间处于8点-10点内的打包文件,显示查询到的打包文件。这样用户就可以通过查看打包文件的视频判断是否存在车辆事故,事故双方的信息,以及详细的事故情况。例如监控单元4返回名称为9点-9点10分的打包文件,供用户查看。
[0060]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智慧园区运维管理系统还包括:
[0061]
投票设备5;投票设备5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电路板以及设置在外壳上的多个按键;
[0062]
电路板包括控制器和按键驱动电路,按键驱动电路分别连接控制器和按键。
[0063]
在本实施例中,该智慧园区运维管理系统为了满足园区日常的投票功能,还设置投票设备5。智慧园区运维管理系统可以将投票设备5设置在人流量较大的区域,供路过的人员通过投票设备5进行投票,例如园区常常会举行一些常规投票活动,例如园区发起对早餐供给需求投票为“你希望提供园区为你提供什么样的早餐服务:食堂、便利店、自动售货机”,这样园区就可以根据大家的选择确定如何提供早餐服务,这样该智慧园区运维管理系统就能通过这种简单的方式进行调研,从而给出更合理的园区运营管理建立。例如投票设备5在外壳上设置3个按键,3个按键上分别标注食堂、便利店、自动售货机,当用户按下其中一个按键时,说明用户选中该选项,投票设备5就可以记录所有用户的投票选型,该投票设备5就能够实现不记名投票。投票设备5中通过按键驱动电路驱动各个按键。
[0064]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按键驱动电路包括多个上拉电阻;按键的第一端接地,不同按键的第二端连接至控制器不同的控制端,不同按键的第二端还分别通过一上拉电阻上拉至高电平。
[0065]
在本实施例中,按键驱动电路中的按键采用并联方式连接,按键一段接地,另一端连接控制器且上拉至高电平vcc,这样当按键没有被按下时,控制器接收到的是高电平,当按键按下时,控制器接收到的是低电平。这样控制器能够精准地记录下各个按键是否被按
下。例如图4中设置4个按键(k1-k4),每个按键通过一个上拉电阻(r25-r28)上拉至高电平vcc,每个按键连接至控制端的不同端口(p2、p3、p6和p7)。
[0066]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投票设备5还包括设置在外壳上的显示屏;
[0067]
电路板包括显示驱动电路,显示驱动电路分别连接控制器和显示屏。显示屏包括液晶显示屏。
[0068]
在本实施例中,投票设备5还设有显示屏,供用户查看自己的投票结果或者是各个选项的投票结果等等。
[0069]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