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阀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球阀组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球阀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2.球阀的作用是用于空调内水路的控制,车载空调球阀包括阀体、一体连接在所述阀体外侧壁上的阀口、开设在所述阀体顶部的阀球腔、设置在所述阀球腔内的阀球、设置在所述阀球和阀球腔内侧壁之间的密封垫以及贯穿阀球的流道,通过转动阀球,带动流道转动进而连接不同的阀口,实现流路的通闭。
3.而在现有技术中,需要操作工手动将阀球和密封垫装配在阀体上,人工装配效率低,前期需要人工的投入,浪费成本;而且人工装配无法确保阀球和密封垫是否装配到位,不同操作工的装配习惯与装配操作略有不同,直接影响成品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球阀组装结构。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球阀组装结构,所述球阀包括阀体、一体连接在所述阀体外侧壁上的阀口、开设在所述阀体顶部的阀球腔、设置在所述阀球腔内的阀球、设置在所述阀球和阀球腔内侧壁之间的密封垫以及贯穿所述阀球的流道,它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板、固定在所述底板顶部的顶板、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顶板上的移动板以及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移动板一侧的升降板;夹取组件,所述夹取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升降板一侧的夹取基板、固定在所述夹取基板底部的气动夹爪、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夹取基板下方的下导柱连接板、固定在所述下导柱连接板底部的阀球定位块、一体连接在所述阀球定位块底部的阀球垫块、开设在所述阀球垫块底部的阀球槽以及固定在所述气动夹爪底部且与所述阀球定位块配合的夹持臂;第一载台组件,所述第一载台组件设置在所述夹取组件下方,它包括第一载台、固定在所述第一载台顶部的阀球固定座、设置在所述阀球固定座四周的密封垫固定座、插接在所述密封垫固定座上的密封垫卡座、设置在相邻两组密封垫固定座之间的卡板固定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密封垫卡座和卡板固定座之间的弹簧,所述阀球放置在所述阀球固定座上,所述密封垫放置在所述密封垫固定座内;第二载台组件,所述第二载台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载台组件一侧,它包括第二载台、间隔固定在所述第二载台顶部的阀口卡板以及开设在所述阀口卡板上的阀口卡槽,所述阀口放置在所述阀口卡槽内。
6.优化地,所述球阀还包括一体连接在所述阀球底部的阀杆、开设在所述阀球底部的定位槽、一体连接在所述阀体外侧壁上的定位臂以及开设在所述定位臂上的定位孔。
7.优化地,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固定在所述顶板上的滑轨、滑动安装在所述滑轨上
的滑块、固定在所述顶板两侧且与所述移动板配合的油压缓冲器、固定在所述顶板底部的移动气缸以及固定在所述移动板一侧的升降模组,所述移动板固定在所述滑块上且与移动气缸相连,所述升降模组与升降板相连。
8.优化地,所述夹取组件还包括嵌设在所述夹取基板上的导向套、穿设在所述导向套内的导向柱、固定在所述导向柱顶部的上导柱连接板以及固定在所述夹取基板顶部的升降气缸,所述下导柱连接板固定在所述导向柱底部,所述升降气缸与上导柱连接板相连。
9.优化地,所述第一载台组件还包括开设在所述阀球固定座底部的阀杆槽以及一体连接在所述阀球固定座顶部的定位块,所述阀杆穿过阀杆槽,所述定位块置于定位槽内。
10.优化地,所述密封垫固定座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载台顶部的密封垫固定板、一体连接在所述密封垫固定板两侧的密封垫固定台、设置在所述密封垫固定台相向一侧的弧形部、设置在两组密封垫固定台之间的避让槽、一体连接在所述密封垫固定台相背一侧的卡板限位板以及开设在所述卡板限位板上的卡板限位槽,所述密封垫放置在所述弧形部上。
11.优化地,所述密封垫卡座包括插接在所述卡板限位槽内的挡板连接板、一体连接在所述挡板连接板相向一侧的密封垫卡板、开设在所述密封垫卡板相向一侧的密封垫卡槽、设置在所述密封垫卡板相向一侧的密封垫导向面以及一体连接在所述挡板连接板相背一侧的弹簧挡板,所述弹簧挡板与密封垫卡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卡板限位板的宽度。
12.优化地,所述卡板固定座包括固定在相邻两组密封垫固定座之间的卡板支撑块、一体连接在所述卡板支撑块顶部的弹簧挡块、开设在所述弹簧挡块侧面的弹簧槽、一体连接在所述卡板支撑块一侧且与所述卡板限位槽配合的定位凸块以及一体连接在所述弹簧挡块顶部的卡板压板,所述弹簧一侧置于弹簧槽内,所述弹簧另一侧抵设在所述弹簧挡板上。
13.优化地,所述第二载台组件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载台顶部的定位柱以及一体连接在所述定位柱顶部的定位凸耳,所述定位孔卡设在所述定位凸耳上。
14.优化地,所述弹簧槽包括开设在所述弹簧挡块靠近弹簧挡板一侧的第一弹簧槽和第二弹簧槽。
15.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球阀组装结构自动化程度高,外部的机械手将阀球和密封垫放置在第一载台组件上,将阀体放置在第二载台组件上,由夹取组件将密封垫夹紧在阀球的外侧壁上,支撑组件带动夹有阀球和密封垫的夹取组件移动至第二载台组件处,最后将其放置在阀体上,依靠阀球垫块的辅助压装,将阀球压到位,结构简单,不需要人工组装,提高了组装效率与组装准确率,节省了人工的投入,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左视图;图4为本发明夹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夹取组件的主视图;图6为本发明第一载台组件、阀球、密封垫三者的位置关系图;
图7位本发明图6的俯视图;图8为本发明第一载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第一载台组件的俯视图;图10为本发明第一载台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密封垫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密封垫固定座的主视图;图13为本发明密封垫卡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卡板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发明阀球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发明第二载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发明第二载台组件和阀体的位置关系图;图18为本发明阀球定位块放置在阀体上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本发明图18的剖视图;图20为本发明夹持臂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本发明夹持臂的主视图;图22为本发明阀球的结构示意图;图23为本发明阀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组件;101、底板;102、支撑柱;103、顶板;104、滑轨;105、滑块;106、移动板;107、油压缓冲器;108、移动气缸;109、升降模组固定板;110、升降模组;111、升降板;2、夹取组件;201、夹取基板;202、导向柱;203、导向套;204、上导柱连接板;205、下导柱连接板;206、气动夹爪;207、夹持臂;2071、固定部;2072、连接部;2073、延伸部;2074、夹持部;208、阀球定位块;209、阀球垫块;210、阀球槽;3、第一载台组件;31、第一载台;32、阀球固定座;321、阀杆槽;322、第一定位块;323、第二定位块;33、密封垫固定座;331、密封垫固定板;332、密封垫固定台;333、弧形部;334、避让槽;335、卡板限位板;336、卡板限位槽;34、密封垫卡座;341、弹簧挡板;342、挡板连接板;343、密封垫卡板;344、密封垫卡槽;345、密封垫导向面;35、卡板固定座;351、卡板支撑块;352、定位凸块;353、弹簧挡块;354、第一弹簧槽;355、第二弹簧槽;356、卡板压板;36、弹簧;4、第二载台组件;41、第二载台;42、阀口卡板;43、阀口卡槽;44、定位柱;45、定位凸耳;51、阀球;52、阀杆;53、流道;54、密封垫;55、阀体;56、阀球腔;57、阀口;58、定位臂;59、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18.球阀的作用是用于空调内水路的控制,球阀包括阀体55、安装在所述阀体55内的阀球51以及设置在所述阀球51和阀体55内侧壁之间的密封垫54,如图23所示,为阀体55的结构示意图,阀体55顶部开设有阀球腔56,阀球51放置在阀球腔56内。阀口57一体连接在阀
体55的外侧壁上,阀口57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阀体55的外侧壁上(球阀包括两通阀、三通阀或者四通阀,两通阀有两组阀口57,三通阀有三组阀口57,四通阀有四组阀口57,且每组阀口57与阀球腔56内部相连通)。定位臂58一体连接在阀体55的外侧面上,定位孔59开设在定位臂58上(定位孔59用于后续定位阀体55)。如图22所示,为阀球51的结构示意图,阀球51的底部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用于后续定位阀球51。阀杆52一体连接在阀球51的底部,在阀杆52的带动下,阀球51在阀球腔56内同步转动。流道53贯穿阀球51,阀球51在阀球腔56内转动时,会带动流道53同步转动进而连接不同的阀口57,实现流路的通闭。密封垫54位于阀球51和阀体55的内侧壁之间(具体的,当阀球51装入阀球腔56内后,密封垫54位于阀球51和阀口57之间,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水流从阀口57内侧的边缘处流出)。
19.如图1-3所示,为支撑组件1的结构示意图,它用于带动夹取组件2在第一载台组件3和第二载台组件4之间移动,将阀球51和密封垫54转移至阀体55上,它包括底板101、支撑柱102、顶板103、滑轨104、滑块105、移动板106、油压缓冲器107、移动气缸108、升降模组固定板109、升降模组110和升降板111。底板101通过螺丝紧固的方式固定在机台上,支撑柱102固定在底板101的顶部,顶板103通过螺丝紧固或者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支撑柱102的顶部,支撑柱102将顶板103撑离底板101,为后续夹取组件2的移动提供空间。滑轨104通过螺丝紧固的方式固定在顶板103的上表面,滑块105滑动安装在滑轨104上,移动板106固定在滑块105上,且沿着滑轨104移动。移动气缸108的缸体固定在顶板103底部,移动气缸108的导向杆通过浮动接头连接在移动板106上,在移动气缸108的带动下,移动板106沿着滑轨104移动,移动板106移动过程中,滑块105随着移动板106同步移动,滑块105和滑轨104起到辅助支撑移动板106的作用,确保移动板106在移动时不发生偏移。
20.油压缓冲器107有两组,它们固定在顶板103的两侧,移动板106往复移动过程中,会触碰到油压缓冲器107,油压缓冲器107可减少震动及噪音,将移动板106产生的动能转换为热能并释放于大气中,在动作中将物体平衡有效的停止(油压缓冲器107选用现有常规的即可)。升降模组固定板109固定在移动板106一侧,升降模组110固定在升降模组固定板109上,升降板111固定在升降模组110上,在升降模组110的带动下实现升降运动(升降模组110选用现有常规的即可)。
21.如图4、5所示,为夹取组件2的结构示意图,它用于将第一载台组件3处的密封垫54夹在阀球51的外侧壁上,并在支撑组件1的带动下,移动至第二载台组件4处,它包括夹取基板201、导向柱202、导向套203、上导柱连接板204、下导柱连接板205、气动夹爪206、夹持臂207、阀球定位块208、阀球垫块209和阀球槽210。夹取基板201固定在升降板111一侧,夹取基板201与升降板111之间固定有斜撑,用于提高两者之间的结构强度。导向套203嵌设在夹取基板201上,导向柱202穿设在导向套203内,且可沿着导向套203升降(导向套203用于为导向柱202的升降导向,确保导向柱202竖直升降过程中,不发生径向偏移)。上导柱连接板204固定在导向柱202的上表面,下导柱连接板205固定在导向柱202的下表面,升降气缸的缸体固定在夹取基板201上,升降气缸的导向杆连接在上导柱连接板204上,在升降气缸的带动下,上导柱连接板204、导向柱202和下导柱连接板205同步升降。
22.气动夹爪206固定在夹取基板201的底部,气动夹爪206位于下导柱连接板205的上方,气动夹爪206选用现有的mhs4-16d-m9n型号的夹爪。夹持臂207有四组,它们固定在气动夹爪206的夹头上,用于将密封垫54夹紧在阀球51的外侧壁上(夹持臂207的数量可根据实
际需要夹持的密封垫54的数量而定,下导柱连接板205的外侧面上开设有凹槽,夹持臂207在气动夹爪206的带动下在凹槽内水平移动)。如图20、21所示,为夹持臂207的结构示意图,夹持臂207包括固定部2071、连接部2072、延伸部2073和夹持部2074。固定部2071固定在气动夹爪206的夹头上,连接部2072一体连接在固定部2071的底部,延伸部2073一体连接在连接部2072底部的内侧(延伸部2073和固定部2071位于连接部2072的同一侧,且延伸部2073的长度小于固定部2071的长度,升降模组110带动夹持臂207下降时,较短的延伸部2073在下降过程中可避开密封垫54,防止与密封垫54发生干涉,而无法实现后续的精确夹取)。夹持部2074一体连接在延伸部2073的底部,用于将密封垫54夹紧在阀球51的外侧壁上,气动夹爪206带动夹持臂207向内移动时,连接部2072移动至下导柱连接板205的凹槽内,夹持部2074同步向内移动,夹持部2074的下半部分将密封垫54紧压在阀球51的外侧面上。
23.阀球定位块208固定在下导柱连接板205的底部,如图15所示,为阀球定位块208的结构示意图,阀球定位块208呈长方体。阀球垫块209一体连接在阀球定位块208的底部,阀球槽210开设在阀球垫块209的底部(阀球垫块209呈圆形,且阀球垫块209的直径小于阀球定位块208的边长,阀球垫块209可以保证固定阀球51时,阀球51靠下一定距离,确保后续准确的放置在阀体55的阀球腔56内)。升降模组110带动夹持组件2下降,至夹持臂207下降至密封垫54外侧,然后升降气缸带动下导柱连接板205下降,至阀球槽210紧贴在阀球51上表面,此时气动夹爪206带动夹持臂207向内移动,向内移动的夹持部2074的下半部分将密封垫54紧压在阀球51的外侧面上,当夹持部2074的上半部分触碰到阀球定位块208的侧面时,气动夹爪206停止运动,具体的,可以在下导柱连接板205的底部设置红外检测器,来确保夹持部2074的上半部分是否触碰到阀球定位块208的侧面(夹持部2074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同步向内移动时,实现的功能却是不同的,通过检测夹持部2074上半部分是否触碰到阀球定位块208,可以保证密封垫54是否压到位,避免持续的加压导致阀球51的变形)。
24.如图8-10所示,为第一载台组件3的结构示意图,第一载台组件3固定在机台上,且位于夹取组件2的下方,它用于放置阀球51以及密封垫54,它包括第一载台31、阀球固定座32、阀杆槽321、第一定位块322、第二定位块323、密封垫固定座33、密封垫卡座34、卡板固定座35和弹簧36。第一载台31通过螺丝紧固的方式固定在机台上。阀球固定座32固定在第一载台31的顶部(在本实施例中,阀球固定座32位于第一载台31顶部的中心位置)。阀杆槽321开设在阀球固定座32上且贯穿第一载台31,阀杆槽321用于放置阀球51的阀杆52。定位块一体连接在阀球固定座32的顶部,用于定位放置在阀球固定座32上的阀球51(阀球51的底部开设有定位槽,在实际放置时,只需将定位槽52对准定位块的位置放置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块包括第一定位块322和第二定位块323,定位槽也包括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第一定位槽与第一定位块322相配合,第二定位槽与第二定位块323相配合)。
25.如图11、12所示,为密封垫固定座33的结构示意图,密封垫54放置在密封垫固定座33上,密封垫固定座33有四组,它们分别固定在第一载台31上且位于阀球固定座32的四周,它包括密封垫固定板331、密封垫固定台332、弧形部333、避让槽334、卡板限位板335和卡板限位槽336。密封垫固定板331通过螺丝紧固的方式固定在第一载台31上,密封垫固定台332有两组,它们相对固定在密封垫固定板331顶部的两侧。弧形部333设置在两组密封垫固定台332相向一侧,弧形部333用于匹配密封垫54的圆弧形侧边。避让槽334设置在两组密封垫固定台332之间(即避让槽334连接两组弧形部333),由于密封垫54截面呈圆形,因此当密封
垫54放置在两组弧形部333上后,密封垫54的底部会向下突出一小段弧形,通过避让槽334来容纳突出的密封垫54的弧形底部,避免与密封垫固定台332发生干涉,确保密封垫54放置到位,紧固螺丝也可以通过避让槽334的底部旋拧在密封垫固定板331和第一载台31上,因此避让槽334有两个作用,一是容纳突出的密封垫54的弧形底部,二是容纳紧固螺丝。卡板限位板335一体连接在两组密封垫固定台332的相背一侧,卡板限位槽336开设在卡板限位板335上,卡板限位板335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两组密封垫固定台332的相背一侧(卡板限位板335的高度高于密封垫固定台332,卡板限位板335高出密封垫固定台332的部分用于安装密封垫卡座34,卡板限位槽336竖直开设在卡板限位板335上,卡板限位槽336高出密封垫固定台332的部分用于安装密封垫卡座34,卡板限位槽336低于密封垫固定台332的部分用于定位卡板固定座35)。
26.如图13所示,为密封垫卡座34的结构示意图,一组密封垫固定座33上相对插接有两组密封垫卡座34,放置在密封垫固定座33上的密封垫54被卡在两组密封垫卡座34之间,密封垫卡座34包括弹簧挡板341、挡板连接板342、密封垫卡板343、密封垫卡槽344和密封垫导向面345。挡板连接板342插接在卡板限位槽336内(挡板连接板342的高度等于卡板限位板335高出密封垫固定台332的高度,挡板连接板342的宽度等于卡板限位槽336的槽宽,当挡板连接板342插接在卡板限位槽336内后,挡板连接板342的底部搭在密封垫固定台332上,挡板连接板342的上表面与卡板限位板335的上表面齐平)。密封垫卡板343一体连接在两组挡板连接板342的相向一侧(密封垫卡板343与挡板连接板342的高度相同,因此密封垫卡板343也搭在密封垫固定台332上)。密封垫导向面345设置在两组密封垫卡板343的内侧,且向内倾斜,由上至下放置密封垫54时,密封垫导向面345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密封垫卡槽344开设在两组密封垫卡板343的相向一侧,密封垫卡槽344用于放置密封垫54(密封垫54并不是完全放置在密封垫卡槽344内,如图7所示,密封垫54一侧通过密封垫导向面345落在两组密封垫卡板343之间,密封垫54的另一侧才置于密封垫卡槽344内,夹持臂207向内移动时,将密封垫54推向阀球51的外侧面,此时密封垫54的另一侧同步在密封垫卡槽344内移动一段距离,至密封垫54贴合在阀球51的外侧面,即夹持部2074的上半部分触碰到阀球定位块208的侧面)。弹簧挡板341一体连接在两组挡板连接板342的相背一侧,弹簧挡板341与密封垫卡板343之间的距离大于卡板限位板335的宽度,确保密封垫卡座34在卡板限位槽336内可以左右适量移动。
27.如图14所示,为卡板固定座35的结构示意图,卡板固定座35设置在两组相邻密封垫固定座33之间,它用于压紧密封垫卡座34,避免密封垫卡座34在竖直方向上发生位置的偏移,它包括卡板支撑块351、定位凸块352、弹簧挡块353、弹簧槽和卡板压板356。卡板支撑块351设置在相邻两组密封垫固定座33之间,卡板支撑块351的上表面与密封垫固定台332的上表面齐平,因此弹簧挡板341搭在卡板支撑块351上。定位凸块352一体连接在卡板支撑块351的一侧,定位凸块352卡在卡板限位槽336低于密封垫固定台332的部分(在本实施例中,卡板支撑块351有两组靠近密封垫固定座33的侧面,定位凸块352仅仅设置在其中一组侧面上,如图14所示,避免后续装配第一载台组件3时发生干涉)。弹簧挡块353一体连接在卡板支撑块351的顶部,弹簧挡块353的边长小于卡板支撑块351的边长,确保密封垫卡座34的弹簧挡板341都可以搭在卡板支撑块351上。卡板压板356一体连接在弹簧挡块353的顶部,且压在相邻两组卡板限位板335上,密封垫卡座34在卡板压板356的作用下,无法竖直偏
移,只能在卡板限位槽336内水平微量移动。弹簧槽开设在弹簧挡块353靠近弹簧挡板341的一侧,弹簧36一端置于弹簧槽内,另一端抵设在弹簧挡板341上,由于弹簧挡板341与密封垫卡板343之间的距离大于卡板限位板335的宽度,因此在弹簧36的作用下,密封垫卡座34可以水平适量移动(密封垫54放置在两组密封垫卡座34之间,会向外挤压密封垫卡座34至弹簧被36压缩,在弹簧36反向预紧力的作用下,会向内夹紧密封垫54,确保放置在弧形部333上的密封垫54位置的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弹簧槽包括第一弹簧槽354和第二弹簧槽355,第一弹簧槽354和第二弹簧槽355在竖直方向上错开,确保弹簧挡块353的受力均匀,第一弹簧槽354和第二弹簧槽355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图6所示,为阀球51和密封垫54放置在第一载台组件3上的结构示意图,一组阀球51的四周设有四组密封垫54,在夹取组件2的作用下,将四组密封垫54夹紧在阀球51的外侧面上。
28.如图16所示,为第二载台组件4的结构示意图,它固定在机台上,且位于第一载台组件3一侧,它用于放置阀体55。它包括第二载台41、阀口卡板42、阀口卡槽43、定位柱44和定位凸耳45。第二载台41通过螺丝紧固的方式固定在机台上。阀口卡板42间隔固定在第二载台41的顶部,阀口卡槽43开设在阀口卡板42上(阀体55的阀口57卡设在阀口卡槽43内)。定位柱44有多根,它们固定在第二载台41的顶部,定位凸耳45一体连接在定位柱44的顶部,阀体55的定位孔59插在定位凸耳45上,依靠阀口卡板42和定位凸耳45,阀体55被固定在第二载台41上,如图17所示,为阀体55放置在第二载台组件4上的结构示意图。
29.本发明的装配原理如下:先将加工好的阀体55放置在第二载台组件4上,将阀球51放置在阀球固定座32上,将密封垫54放置在密封垫固定座33上(密封垫54一侧通过密封垫导向面345落在两组密封垫卡板343之间,密封垫54的另一侧置于密封垫卡槽344内,上述动作可以由人工完成,或者由机械手完成);升降模组110带动夹持组件2下降,至夹持臂207下降至密封垫54外侧,然后升降气缸带动下导柱连接板205下降,至阀球槽210紧贴在阀球51上表面,此时气动夹爪206带动夹持臂207向内移动,向内移动的夹持部2074的下半部分将密封垫54紧压在阀球51的外侧面上,当夹持部2074的上半部分触碰到阀球定位块208的侧面时,气动夹爪206停止运动;升降模组110带动夹持组件2复位,在移动气缸108的带动下,移动至第二载台组件4上方,然后升降模组110带动夹持组件2下降,当阀球51放入阀球腔56内后,气动夹爪206及时松开夹持臂207,升降模组110带动夹持组件2继续下降,至阀球定位块208的下表面贴合在阀体55的上表面,如图18所示,此时阀球51完全装配至阀球腔56内,图19为图18的剖视图,由于阀球定位块208底部设有阀球垫块209,因此当阀球定位块208的下表面贴合在阀体55的上表面时,阀球51在阀球腔56内自动向下偏移了相当于阀球垫块209高度的距离,如果不设置阀球垫块209,在周围密封垫54的挤压作用下,阀球51处在阀球腔56的半空中,而无法正常压装到位,还需要操作工手动压装(因此阀球垫块209起到辅助压装阀球51的作用)。
30.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