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装饰壳件、壳体结构及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更新时间:2024-12-22 23:47:25 0条评论

装饰壳件、壳体结构及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饰壳件、壳体结构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2.在相关技术中,显示设备的左右下角部常设有其装饰作用的装饰端盖。装饰端盖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在下前壳上,并与中框进行配合。由于装配结构所限,装饰端盖和中框之间不易配合到位,使二者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配合缝隙,导致显示设备的产品紧密度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饰壳件、壳体结构及显示设备,可以消除配合缝隙,增加显示设备的产品紧密度。
4.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饰壳件,包括:本体部;第一弹性部,设置于所述本体部沿其延伸方向的一端,所述第一弹性部被配置为可沿所述本体部的延伸方向弹性形变;第一端盖部,通过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本体部连接,所述第一端盖部和所述本体部相垂直或成角度倾斜。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饰壳件还包括和所述第一端盖部相对设置的第二端盖部,所述第二端盖部设置于所述本体部远离所述第一端盖部的一端,所述第二端盖部和所述本体部相垂直或成角度倾斜。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饰壳件还包括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二弹性部被配置为可沿所述本体部的延伸方向弹性形变,第二端盖部通过所述第二弹性部和所述本体部连接。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部具有沿一曲线延伸而成的曲形结构,所述曲线自所述本体部延伸至所述第二端盖部。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部为注塑部或二次注塑部。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部具有沿一曲线延伸而成的曲形结构,所述曲线自所述本体部延伸至所述第一端盖部。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曲线为弧形线、v形线或波浪线。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部为注塑部或二次注塑部。
12.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结构,包括中框和以上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装饰壳件,所述中框和所述装饰壳件围合形成一容纳腔;所述中框和所述本体部抵接,所述第一弹性部弹性形变地使所述第一端盖部扣紧于所述中框的一侧外表面上。
13.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屏和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壳体结构,所述显示屏嵌入设置于所述壳体结构的容纳腔内。
14.本技术实施例通过设置包括本体部、第一弹性部和第一端盖部的装饰壳件,可以使中框和本体部进行抵接固定,同时通过第一弹性部的弹性形变而使第一端盖部扣紧于中框的一侧表面上,相应消除第一端盖部和中框之间的配合缝隙,使二者紧密贴合而不会在
诸如显示设备等应用产品的表面产生明显缝隙,从而增加应用产品的产品紧密度、消除积尘积灰进水风险,且能提高应用产品的美观度。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装饰壳件的局部轴测结构图;
17.图2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装饰壳件的另一局部轴测结构图;
18.图3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结构的局部轴测结构图;
19.图4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局部轴测结构图。
20.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1.100-显示设备,101-壳体结构,1-装饰壳件,11-本体部,12-第一弹性部,13-第一端盖部,14-第二端盖部,15-第二弹性部,2-中框,3-容纳腔,102-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4]“a和/或b”,包括以下三种组合:仅a,仅b,及a和b的组合。
[0025]
本技术中“适用于”或“被配置为”的使用意味着开放和包容性的语言,其不排除适用于或被配置为执行额外任务或步骤的设备。另外,“基于”的使用意味着开放和包容性,因为“基于”一个或多个所述条件或值的过程、步骤、计算或其他动作在实践中可以基于额外条件或超出所述的值。
[0026]
在本技术中,“示例性”一词用来表示“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技术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技术,给出了以下描述。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技术。在其它实例中,不会对公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
要的细节使本技术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技术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技术所公开的原理和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0027]
在相关技术中,显示设备上通过下前壳和中框之间的位置进行设置,相应保证装饰端盖和中框之间的配合紧密度。由于下前壳存在加工误差、而由多个中框件装配组成的中框存在装配误差,容易导致下前壳和中框之间的位置未如预期,进而使得装饰端盖和中框不易形成紧密配合而存在较为明显的配合缝隙。该配合缝隙会暴露在显示设备的外观面上,导致显示设备的外观面缝隙过大,使显示设备的产品紧密度有所降低,容易发生积尘积灰进水等问题。
[0028]
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饰壳件1,该装饰壳件1包括本体部11、第一弹性部12和第一端盖部13,可以消除配合缝隙,增加显示设备100的产品紧密度。
[0029]
本体部11为装饰壳件1的主体部分,对装饰对象起到主要的保护和装饰作用。第一弹性部12设置于本体部11沿其延伸方向的一端,且第一弹性部12被配置为可沿本体部11的延伸方向弹性形变。第一端盖部13通过第一弹性部12和本体部11连接,且第一端盖部13和本体部11相垂直或成角度倾斜,以和诸如显示设备100等应用产品上的相应对象区域相匹配;在成角度倾斜时,第一端盖部13和本体部11之间可以形成锐角或钝角夹角。这样,本体部11和第一端盖部13通过第一弹性部12连接形成一整体结构,并可通过第一弹性部12的弹性形变而改变本体部11和第一端盖部13之间的距离。
[0030]
如图3~4所示,在将上述装饰壳件1应用到诸如显示设备100等应用产品上、以对诸如显示设备100的中框2等应用对象进行装饰保护时,可以使中框2和本体部11进行抵接固定,同时通过第一弹性部12的弹性形变而使第一端盖部13扣紧于中框2的一侧表面上,相应消除第一端盖部13和中框2之间的配合缝隙,使二者紧密贴合而不会在诸如显示设备100等应用产品的表面产生明显缝隙,从而增加应用产品的产品紧密度、消除积尘积灰进水风险,且能提高应用产品的美观度。此外,利用第一弹性部12的弹性形变实现扣紧,使得第一端盖部13和中框2无需通过自身的变形来实现扣紧,可以避免第一端盖部13和中框2发生磨损或变形断裂,增加第一端盖部13和中框2的连接可靠性。
[0031]
第一弹性部12的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以能较佳地实现弹性连接效果为准,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部12可以具有沿一曲线(以下简称第一曲线)延伸而成的曲形结构,第一曲线自本体部11延伸至第一端盖部13,使得第一弹性部12具有较佳的弹性形变能力。第一曲线的具体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可以采用诸如弧形线、v形线或波浪线等类型,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0032]
第一弹性部12可以通过不同的成型方式进行制作,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部12可以为通过注塑方式形成的注塑部或通过二次注塑方式形成的二次注塑部,使之具有较佳的结构。在一些示例中,本体部11和第一端盖部13可以是金属结构,第一弹性部12可以通过注塑方式形成于本体部11和第一端盖部13之间,相应为注塑部;在另一些示例中,本体部11和第一端盖部13可以是塑胶结构,第一弹性部12可以通过二次注塑方式形成于本体部11和第一端盖部13之间,相应为二次注塑部。
[0033]
这里,装饰壳件1上远离第一端盖部13的一端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和中框2进行固定,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装饰壳件1上远离第一端盖部13的一端可以通过诸如角码、螺纹紧固件、销紧固件等连接件和中框2进行固定。
[0034]
如图1~2所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装饰壳件1可以包括第二端盖部14,第二端盖部14和第一端盖部13相对设置。这里,第二端盖部14可以设置于本体部11远离第一端盖部13的一端,第二端盖部14可以和本体部11直接或间接地连接;且第二端盖部14可以和本体部11相垂直或成角度倾斜,以和诸如显示设备100等应用产品上的相应对象区域相匹配;在成角度倾斜时,第二端盖部14和本体部11之间可以形成锐角或钝角夹角。这样,装饰壳件1上远离第一端盖部13的一端设有第二端盖部14,从而可以通过第二端盖部14固定于中框2的另一侧表面上;在此过程中,可以利用第一弹性部12的弹性形变,改变第一端盖部13和第二端盖部14之间的间距,使得第二端盖部14能够扣紧于中框2的另一侧表面上。
[0035]
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利用第一弹性部12的弹性形变,一方面使第一端盖部13扣紧于中框2的一侧表面上、使装饰壳件1的一端紧密地和中框2配合,另一方面使第二端盖部14扣紧于中框2上的另一侧表面、使装饰壳件1的另一端紧密地和中框2配合;这里,中框2的上述两侧表面为中框2相对远离的两侧表面。这样,可以使装饰壳件1两端均通过扣紧方式和中框2进行固定,简化装配结构和装配工艺,易于对二者进行拆装,且能消除装饰壳件1的两端和中框2之间的配合缝隙、增加应用产品的产品紧密度。
[0036]
在一些示例中,装饰壳件1还可以包括第二弹性部15。第二弹性部15被配置为可沿本体部11的延伸方向弹性形变,第二端盖部14通过第二弹性部15和本体部11连接。这样,在第二端盖部14和中框2的另一侧表面进行固定时,可以直接通过第二弹性部15的弹性形变而提供弹性扣紧力,使第二端盖部14能够扣紧于中框2的另一侧表面上。通过上述结构,可以降低第一弹性部12和第二弹性部15中任意一者的载荷,防止第一弹性部12和/或第二弹性部15因过度变形而发生断裂,增加装饰壳件1的结构强度和可靠性。
[0037]
第二弹性部15的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以能较佳地实现弹性连接效果为准,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示例性的,第二弹性部15可以具有沿一曲线(以下简称第二曲线)延伸而成的曲形结构,第二曲线自本体部11延伸至第二端盖部14,使得第二弹性部15具有较佳的弹性形变能力。第二曲线的具体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可以采用诸如弧形线、v形线或波浪线等类型,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0038]
第二弹性部15可以通过不同的成型方式进行制作,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示例性的,第二弹性部15可以为通过注塑方式形成的注塑部或通过二次注塑方式形成的二次注塑部,使之具有较佳的结构。例如,本体部11和第二端盖部14可以是金属结构,第二弹性部15可以通过注塑方式形成于本体部11和第二端盖部14之间,相应为注塑部;又如,本体部11和第二端盖部14可以是塑胶结构,第二弹性部15可以通过二次注塑方式形成于本体部11和第二端盖部14之间,相应为二次注塑部。
[0039]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结构101,该壳体结构101包括中框2和以上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装饰壳件1;中框2和装饰壳件1围合形成一容纳腔3,能够提供诸如显示屏102等其他部件的安装空间。中框2和本体部11抵接,第一弹性部12弹性形变地使第一端盖部13扣紧于中框2的一侧外表面上。
[0040]
如图1~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100,该显示设备100包括显示屏102和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壳体结构101,显示屏102嵌入设置于壳体结构101的容纳腔3内。显示设备100的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可以采用诸如电视机、显示器等类型,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0041]
如图1~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100采用上述装饰壳件1,可以使中框2和本体部11进行抵接固定,同时通过第一弹性部12的弹性形变而使第一端盖部13扣紧于中框2的一侧表面上,相应消除第一端盖部13和中框2之间的配合缝隙,使二者紧密贴合而不会在诸如显示设备100等应用产品的表面产生明显缝隙,从而增加显示设备100的产品紧密度、消除积尘积灰进水风险,且能提高显示设备100的美观度。此外,利用第一弹性部12的弹性形变实现扣紧,可以避免第一端盖部13和中框2发生磨损或变形断裂,增加第一端盖部13和中框2的连接可靠性。
[0042]
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装饰壳件、壳体结构及显示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饰壳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部;第一弹性部,设置于所述本体部沿其延伸方向的一端,所述第一弹性部被配置为可沿所述本体部的延伸方向弹性形变;第一端盖部,通过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本体部连接,所述第一端盖部和所述本体部相垂直或成角度倾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壳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壳件还包括和所述第一端盖部相对设置的第二端盖部,所述第二端盖部设置于所述本体部远离所述第一端盖部的一端,所述第二端盖部和所述本体部相垂直或成角度倾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饰壳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壳件还包括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二弹性部被配置为可沿所述本体部的延伸方向弹性形变,第二端盖部通过所述第二弹性部和所述本体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饰壳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部具有沿一曲线延伸而成的曲形结构,所述曲线自所述本体部延伸至所述第二端盖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饰壳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部为注塑部或二次注塑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壳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部具有沿一曲线延伸而成的曲形结构,所述曲线自所述本体部延伸至所述第一端盖部。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装饰壳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线为弧形线、v形线或波浪线。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壳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部为注塑部或二次注塑部。9.一种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框和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饰壳件,所述中框和所述装饰壳件围合形成一容纳腔;所述中框和所述本体部抵接,所述第一弹性部弹性形变地使所述第一端盖部扣紧于所述中框的一侧外表面上。10.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和权利要求9所述的壳体结构,所述显示屏嵌入设置于所述壳体结构的容纳腔内。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饰壳件、壳体结构及显示设备,所述装饰壳件包括:本体部;第一弹性部,设置于所述本体部沿其延伸方向的一端,所述第一弹性部被配置为可沿所述本体部的延伸方向弹性形变;第一端盖部,通过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本体部连接,所述第一端盖部和所述本体部相垂直或成角度倾斜。本体部相垂直或成角度倾斜。本体部相垂直或成角度倾斜。


技术研发人员:

李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01

技术公布日:

2023/1/19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zhuanli/patent-1-88611-0.html

来源:专利查询检索下载-实用文体写作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01-30 04:42:52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