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一种可循环连续性基坑钢腰梁连接结构及桩锚支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更新时间:2025-01-04 04:55:43 0条评论

一种可循环连续性基坑钢腰梁连接结构及桩锚支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工程支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循环连续性基坑钢腰梁连接结构及桩锚支护系统。


背景技术:



2.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3.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与人口数量的增加,城市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几乎每座高层建筑都需要开挖基坑,且基坑多数需要支护。桩锚支护由于其良好的支护效果在深基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桩锚支护时腰梁是常用的支护构件。腰梁用于传递支护结构与锚杆支点力,使锚杆支点力由单个分散的点连成一条直线,是提高基坑支护体系整体稳定性的一种结构物。
4.多段式腰梁的连接处,是影响腰梁整体性的关键部位。为了提高钢腰梁的支护效果,实践中采用的方法是利用钢连接件焊接在多根钢腰梁之间,提高钢腰梁的整体支护效果。但是作为临时性基坑支护,后期需要将腰梁拆卸回收,而在回收钢腰梁时,需要将焊接的部位一一切开,不但费时费力还造成了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循环连续性基坑钢腰梁连接结构,以解决采用焊接的腰梁连接方式不方便拆除且难以回收利用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可循环连续性基坑钢腰梁连接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第一腰梁组件和第二腰梁组件;所述第一腰梁组件端部设置第一垫块,所述第一垫块具有凸起,所述凸起外侧厚度大于内侧厚度;所述第二腰梁组件端部设置第二垫块,所述第二垫块具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外侧宽度小于内侧宽度。
8.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起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垫块的长度,所述凹槽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垫块的长度且与所述凸起的长度相等。
9.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起横截面为梯形,梯形横截面大端朝外,所述凹槽横截面为梯形,梯形凹槽的小端开口朝外。
10.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腰梁组件包括两个槽钢,两个槽钢背向设置形成夹层,所述第一垫块设置在夹层的端部,所述凸起露出两个槽钢设置;所述第二腰梁组件包括两个槽钢,两个槽钢背向设置形成夹层,第二垫块设置在夹层的端部,第二垫块端面与两个槽钢端面齐平。
11.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腰梁组件中两个槽钢与所述第一垫块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腰梁组件中两个槽钢与所述第二垫块可拆卸连接。
12.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腰梁组件中两个槽钢腹板端部设置通孔,所述第一垫块对应位置设置通孔,通过螺栓依次穿过槽钢腹板和第一垫块进行连接;所述第二腰梁组件中两个槽钢腹板端部设置通孔,所述第二垫块对应位置设置通孔,通过螺栓依次穿过槽钢腹板和第二垫块进行连接。
13.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腰梁组件的两个槽钢之间通过连接缀板连接,所述第二腰梁组件的两个槽钢之间通过连接缀板连接。
14.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连接缀板与两个槽钢通过焊接连接。
15.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腰梁组件和第二腰梁组件连接处设置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端与所述第一腰梁组件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腰梁组件连接。
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桩锚支护系统,包括多段腰梁,相邻腰梁之间通过上述所述的可循环连续性基坑钢腰梁连接结构进行连接。
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8.1、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连接在相邻腰梁之间,将第一腰梁组件垫块的凸起和第二腰梁组件垫块的凹槽进行卡合,而且第一垫块凸起的厚度外大内小,相应的第二垫块凹槽的宽度外小内大,可以防止连接处沿腰梁长度方向被拉开,实现钢腰梁的横向连接,使多段腰梁成为连续梁,整体受力更加均匀,连接结构可拆卸。相比于现有的通过焊接连接腰梁的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拆卸方便,能够循环利用节省了材料,避免了焊接以及切割作业,加快了施工进度。
19.2、本实用新型中凹槽沿长度方向未贯通,即为盲槽,将凸起和凹槽卡合后,通过凹槽侧端面对凸起的横向移动限位,避免了连接处朝基坑外侧脱开。
20.3、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板连接第一腰梁组件和第二腰梁组件,一方面从外侧限制凸起从凹槽中脱出,防止连接处朝基坑内侧脱开,另一方面固定板与凸起、凹槽的卡合相配合进一步对连接处加固。
21.本发明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22.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23.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循环连续性基坑钢腰梁连接结构立体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循环连续性基坑钢腰梁连接结构俯视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循环连续性基坑钢腰梁连接结构安装固定板前的正视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两个垫块示意图;
28.图中:11、第一腰梁组件;12、第二腰梁组件;2、连接缀板;31、第一垫块;311、凸起;
32、第二垫块;321、凹槽;4、固定板;5、螺栓;
29.为显示各部位位置而夸大了互相间间距或尺寸,示意图仅作示意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30.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31.为了方便叙述,本实用新型中如果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解释部分:本实用新型中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为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连接,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
32.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记载一种可循环连续性基坑钢腰梁连接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第一腰梁组件11和第二腰梁组件12;所述第一腰梁组件11端部设置第一垫块31,所述第一垫块31具有凸起311,所述凸起311外侧厚度大于内侧厚度;所述第二腰梁组件12端部设置第二垫块32,所述第二垫块32具有与所述凸起311配合的凹槽321,所述凹槽321外侧宽度小于内侧宽度。
33.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连接在相邻腰梁之间,将第一腰梁组件垫块的凸起和第二腰梁组件垫块的凹槽进行卡合,而且第一垫块凸起的厚度外大内小,相应的第二垫块凹槽的宽度外小内大,可以防止连接处沿腰梁长度方向被拉开,实现钢腰梁的横向连接,使多段腰梁成为连续梁,整体受力更加均匀,连接结构可拆卸。相比于现有的通过焊接连接腰梁的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拆卸方便,能够循环利用节省了材料,避免了焊接以及切割作业,加快了施工进度。
34.如图3、图4所示,所述凸起311为横截面是梯形的四棱柱,梯形横截面大端朝外,所述凹槽321横截面为梯形,即燕尾槽,梯形凹槽321的小端开口朝外。
35.如图4所示,所述凸起311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垫块31的长度,所述凹槽321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垫块32的长度且与所述凸起311的长度相等。垫块32的凹槽沿槽钢腹板长度方向未贯通,卡合在一起后,钢垫块32凹槽未贯通部分与钢垫块31的凸起发生作用,防止连接处朝基坑外侧脱开。
36.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腰梁组件11包括两个槽钢,两个槽钢背向设置形成夹层,所述第一垫块31设置在夹层的端部,所述凸起311露出两个槽钢设置;所述第二腰梁组件12包括两个槽钢,两个槽钢背向设置形成夹层,第二垫块32设置在夹层的端部,第二垫块32端面与两个槽钢端面齐平。基坑钢腰梁由两个完全相同且背向设置的槽钢组成,且在槽钢各端部翼缘上加工有1个螺栓孔,端部腹板上加工有5个螺栓孔。钢垫块上布置螺栓孔,要求钢垫块上的螺栓孔与槽钢端部腹板上的螺栓孔能够对应重合,利用螺栓5依次将上槽钢、钢垫块、下槽钢穿过,通过螺母进行固定,将钢垫块与钢腰梁预先连接。
37.所述第一腰梁组件11的两个槽钢之间通过连接缀板2焊接连接,所述第二腰梁组件12的两个槽钢之间通过连接缀板2焊接连接。连接缀板上端焊接在上槽钢的翼缘板上,下端焊接在下槽钢的翼缘板上,通过连接缀板加固两个槽钢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38.所述第一腰梁组件11和第二腰梁组件12连接处设置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一端与所述第一腰梁组件1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腰梁组件12连接。如图1所示,通过螺栓5对固定板4和两个腰梁组件的槽钢进行连接,使固定板紧密的贴合于钢垫块外壁上,通过固定板一方面从外侧限制凸起从凹槽中脱出,防止连接处朝基坑内侧脱开,另一方面固定板与凸起、凹槽的卡合相配合进一步对连接处加固。
39.上述可循环连续性基坑钢腰梁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如下:
40.槽钢预先同第一钢垫块、第二垫块螺栓连接,然后焊接连接缀板2形成第一腰梁组件和第二腰梁组件。在施工现场,相邻两段腰梁组件靠钢垫块卡合在一起,实现钢腰梁横向连接后,在靠近坑内一侧将固定板4同四个槽钢螺栓连接,实现对连接处的进一步加固。
41.基于上述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桩锚支护系统,该桩锚支护系统包括多段腰梁,相邻腰梁之间通过上述连接结构进行连接。由于上述连接结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则采用该连接结构的桩锚支护系统的技术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42.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循环连续性基坑钢腰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第一腰梁组件和第二腰梁组件;所述第一腰梁组件端部设置第一垫块,所述第一垫块具有凸起,所述凸起外侧厚度大于内侧厚度;所述第二腰梁组件端部设置第二垫块,所述第二垫块具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外侧宽度小于内侧宽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连续性基坑钢腰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垫块的长度,所述凹槽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垫块的长度且与所述凸起的长度相等。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连续性基坑钢腰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横截面为梯形,梯形横截面大端朝外,所述凹槽横截面为梯形,梯形凹槽的小端开口朝外。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连续性基坑钢腰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腰梁组件包括两个槽钢,两个槽钢背向设置形成夹层,所述第一垫块设置在夹层的端部,所述凸起露出两个槽钢设置;所述第二腰梁组件包括两个槽钢,两个槽钢背向设置形成夹层,第二垫块设置在夹层的端部,第二垫块端面与两个槽钢端面齐平。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循环连续性基坑钢腰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腰梁组件中两个槽钢与所述第一垫块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腰梁组件中两个槽钢与所述第二垫块可拆卸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循环连续性基坑钢腰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腰梁组件中两个槽钢腹板端部设置通孔,所述第一垫块对应位置设置通孔,通过螺栓依次穿过槽钢腹板和第一垫块进行连接;所述第二腰梁组件中两个槽钢腹板端部设置通孔,所述第二垫块对应位置设置通孔,通过螺栓依次穿过槽钢腹板和第二垫块进行连接。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循环连续性基坑钢腰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腰梁组件的两个槽钢之间通过连接缀板连接,所述第二腰梁组件的两个槽钢之间通过连接缀板连接。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循环连续性基坑钢腰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缀板与两个槽钢通过焊接连接。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连续性基坑钢腰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腰梁组件和第二腰梁组件连接处设置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端与所述第一腰梁组件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腰梁组件连接。10.一种桩锚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段腰梁,相邻腰梁之间通过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可循环连续性基坑钢腰梁连接结构进行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工程支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循环连续性基坑钢腰梁连接结构及桩锚支护系统。连接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第一腰梁组件和第二腰梁组件;所述第一腰梁组件端部设置第一垫块,所述第一垫块具有凸起,所述凸起外侧厚度大于内侧厚度;所述第二腰梁组件端部设置第二垫块,所述第二垫块具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外侧宽度小于内侧宽度,通过该连接结构解决了采用焊接的腰梁连接方式不方便拆除且难以回收利用的问题。方式不方便拆除且难以回收利用的问题。方式不方便拆除且难以回收利用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宋娜 赵红艳 李登科 齐银萍 张晋元 段抗 王继锋 刘兴隆 韩锐 陈章 尚玉虎 孙威贤 李振 高扬 刘双 刘雅茹 刘洪磊 许天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山东正元地质资源勘查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18

技术公布日:

2023/1/16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zhuanli/patent-1-87876-0.html

来源:专利查询检索下载-实用文体写作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01-29 21:29:02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