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一种排污池吸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更新时间:2024-12-23 04:44:55 0条评论

一种排污池吸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站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污池吸油装置。


背景技术:



2.水电站工程为清洁能源工程,正常运行时,机电设备会产生渗漏水,渗漏水会夹带少量润滑油或漏油一起进入集水井;检修维扩时,油污随着结构渗漏水进入集水井;设备不能正水电站工程为清洁能源工程,正常运行时,机电设备会产生渗漏水,渗漏水会夹带少量润滑油或漏油一起进入集水井;检修维扩时,油污随着结构渗漏水进入集水井;设备不能正常运行时,也有很大可能存在油污混在渗漏水中。含油污水若不能得到有效处理就直接排至下游河道,将造成河道污染。因此在电站厂房内,会设置渗漏水的排污池,在排污池内对渗漏水内的油进行分离后然后排出。由于渗漏水内的含油率并不大,采用现有的油水分离设备进行分离,成本较高且资源利用率低,并不符合实际工作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制造成本低的排污池吸油装置。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排污池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在渗漏水排水管上的管卡以及与所述管卡连接的上端密封下端敞开的筒体,所述筒体的侧壁上开通有若干个长条口,所述筒体与渗漏水排水管同心设置,所述筒体的正下方设置有吸油棉,所述吸油棉与筒体连接。
5.所述管卡为两个对称的卡块拼接而成,所述卡块上设置有与渗漏水排水管匹配的半圆槽,两个卡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6.所述筒体的上端与任意所述卡块的下端固定连接。
7.所述筒体的下部为外扩的锥筒,所述锥筒上端敞开下端密封,所述筒体的上部为圆筒,所述锥筒通过螺纹连接设置在所述圆筒上,所述长条口设置在所述圆筒上;
8.所述圆筒的上端与任意所述卡块的下端固定连接。
9.所述锥筒具有一定的储存空间,一方面用于缓冲经渗漏水排水管排出的污水,减少对吸油棉的冲击;另一方面可以用于沉淀经渗漏水排水管排出的杂质,主要为润滑油带出的机器磨损产生的铁质杂质。所述锥筒通过螺纹连接,方便后期拆卸进行清理。
10.所述锥筒的下端面设置有吊环,所述吸油棉通过挂钩挂接在所述吊环上,采用挂钩连接方便更换且制造成本低。
11.两个所述半圆槽与渗漏水排水管之间设置有橡胶圈,通过橡胶圈的挤压变形加强管卡的夹持力度。
12.所述圆筒的侧壁上且位于所述长条口的上方设置有支管,所述支管的排污口位于朝向所述吸油棉,所述支管与圆筒之间通过三通阀控制开启和关闭。当需要拆下锥筒进行清理时,可以通过控制三通阀,打开圆筒和支管之间的通道,关闭圆筒和锥筒的通道,污水经过支管临时排出。
13.所述吸油棉放置在支架上,所述支架通过吊钩挂接在所述吊环上;
14.或所述吊钩下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吸油棉粘结在连接板下方。
15.工作原理:将通过管卡将筒体与渗漏水排水管固定连接,渗漏水排水管内的污水经过筒体侧壁上的长条口排出,污水从侧壁排出,这样可以避免污水直接冲击吸油棉,造成吸油棉的破损,通过吸油棉将污水内的油吸附,减少了污水的含油量。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成本低的吸油棉对污水中的油进行吸附,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去掉吸油棉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管卡、圆筒和支管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局部结构示意图;
21.其中,附图标记为:1、管卡;2、筒体;3、橡胶圈;4、支管;5、三通阀;6、挂钩;7、吸油棉;101、卡块;102、半圆槽;103、螺栓;201、圆筒;202、锥筒;203、长条口;204、吊环;601、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23.参见图1-图4,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排污池吸油装置,包括夹持在渗漏水排水管上的管卡1以及与管卡1连接的上端密封下端敞开的筒体2,筒体2的侧壁上开通有若干个长条口203,筒体2与渗漏水排水管同心设置,筒体2的正下方设置有吸油棉7,吸油棉7与筒体2连接。
24.管卡1为两个对称的卡块101拼接而成,卡块101上设置有与渗漏水排水管匹配的半圆槽102,两个卡块101通过螺栓103固定连接;
25.筒体2的上端与任意卡块101的下端固定连接。
26.筒体2的下部为外扩的锥筒202,锥筒202上端敞开下端密封,筒体2的上部为圆筒201,锥筒202通过螺纹连接设置在圆筒201上,长条口203设置在圆筒201上;
27.圆筒201的上端与任意卡块101的下端固定连接。
28.锥筒202具有一定的储存空间,一方面用于缓冲经渗漏水排水管排出的污水,减少对吸油棉7的冲击;另一方面可以用于沉淀经渗漏水排水管排出的杂质,主要为润滑油带出的机器磨损产生的铁质杂质。锥筒202通过螺纹连接,方便后期拆卸进行清理。
29.锥筒202的下端面设置有吊环204,吸油棉7通过挂钩6挂接在吊环204上,采用挂钩6连接方便更换且制造成本低。
30.两个半圆槽102与渗漏水排水管之间设置有橡胶圈3,通过橡胶圈3的挤压变形加强管卡1的夹持力度。
31.圆筒201的侧壁上且位于长条口203的上方设置有支管4,支管4的排污口位于朝向吸油棉7,支管4与圆筒201之间通过三通阀5控制开启和关闭。当需要拆下锥筒202进行清理时,可以通过控制三通阀5,打开圆筒201和支管4之间的通道,关闭圆筒201和锥筒202的通
道,污水经过支管4临时排出。
32.吸油棉7放置在支架上,支架通过吊钩挂接在吊环204上;
33.或吊钩下部设置有连接板601,吸油棉7粘结在连接板601下方。
34.工作原理:将通过管卡1将筒体2与渗漏水排水管固定连接,渗漏水排水管内的污水经过筒体2侧壁上的长条口203排出,污水从侧壁排出,这样可以避免污水直接冲击吸油棉7,造成吸油棉7的破损,通过吸油棉7将污水内的油吸附,减少了污水的含油量。
35.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6.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37.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排污池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在渗漏水排水管上的管卡以及与所述管卡连接的上端密封下端敞开的筒体,所述筒体的侧壁上开通有若干个长条口,所述筒体与渗漏水排水管同心设置,所述筒体的正下方设置有吸油棉,所述吸油棉与筒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污池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卡为两个对称的卡块拼接而成,所述卡块上设置有与渗漏水排水管匹配的半圆槽,两个卡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筒体的上端与任意所述卡块的下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污池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下部为外扩的锥筒,所述锥筒上端敞开下端密封,所述筒体的上部为圆筒,所述锥筒通过螺纹连接设置在所述圆筒上,所述长条口设置在所述圆筒上;所述圆筒的上端与任意所述卡块的下端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污池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筒的下端面设置有吊环,所述吸油棉通过挂钩挂接在所述吊环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污池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半圆槽与渗漏水排水管之间设置有橡胶圈。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污池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的侧壁上且位于所述长条口的上方设置有支管,所述支管的排污口位于朝向所述吸油棉,所述支管与圆筒之间通过三通阀控制开启和关闭。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污池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棉放置在支架上,所述支架通过吊钩挂接在所述吊环上;或所述吊钩下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吸油棉粘结在连接板下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污池吸油装置,属于电站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排污池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在渗漏水排水管上的管卡以及与所述管卡连接的上端密封下端敞开的筒体,所述筒体的侧壁上开通有若干个长条口,所述筒体与渗漏水排水管同心设置,所述筒体的正下方设置有吸油棉,所述吸油棉与筒体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成本低的吸油棉对污水中的油进行吸附,制造成本低。制造成本低。制造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

王宜峰 杨绪韬 范江峰 高松 孟凡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23

技术公布日:

2023/1/16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zhuanli/patent-1-87873-0.html

来源:专利查询检索下载-实用文体写作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01-29 21:27:39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