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一种用于高层住宅建筑的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更新时间:2024-12-23 04:32:53 0条评论

一种用于高层住宅建筑的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住宅建筑通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层住宅建筑的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高层建筑外墙一般设置有通风装置为建筑楼层内进行通风,高层建筑一般采用设置排风扇,达到通风效果。
3.但是住宅建筑处于夏季梅雨季节时,由于季节的问题常出现住宅建筑内空间出现潮湿空气,空气潮湿后不仅导致建筑内墙表面产生水渍,地面还会返潮,地面湿滑导致住宅建筑内部的人员走动时有摔倒的风险;同时,通风装置延伸至住宅建筑外的部分通常不采取防雨措施,雨水易通过通风装置进入住宅建筑内,造成泡水现象。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高层住宅建筑的通风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高层住宅建筑的通风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高层住宅建筑的通风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贯穿孔,所述安装板通过贯穿孔的中部开设有转动槽,所述安装板的后端设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内部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排风扇,所述通风管后端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电连接有电热杆,所述电热杆为蛇形状,且所述电热杆充盈于通风管内,所述通风管的前端固定安装有防雨筒,所述防雨筒呈朝下弯折的中空筒状。
7.优选的,所述通风管靠近安装板外侧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外壁安装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凸起条,所述固定环、凸起条所组成的整体与转动槽充盈配合。
8.优选的,所述排风扇包括有扇叶和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扇叶相驱动连接,所述扇叶的外端与通风管的内壁相互靠近但不接触。
9.优选的,所述通风管的前端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四个卡孔,所述通风管通过四个卡孔共同安装有外防护网,所述外防护网的外部设有与卡孔相充盈配合的卡条。
10.优选的,所述通风管远离安装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内防护网。
11.优选的,所述通风管靠近安装板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呈环形状的片体,所述密封垫与安装板相紧密贴合。
1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高层住宅建筑的通风装置,有益效果在于:
13.首先安装板嵌入住宅建筑的墙体内,且通风管置于住宅建筑室内,防雨筒处于室外,根据整个通风装置的安装位置,当该建筑的外墙体不需进行防雨措施时但是受到相邻墙体的阻挡,出现通风不畅的情况:此时转动调节通风管,通风管转动使得固定环以及凸起条与转动槽之间相对转动,使防雨筒的朝向发生改变,便于住宅建筑内外之间的通风更为
流畅。
14.当需要进行防雨措施时:此时使得防雨筒上的遮挡部分处于上方,从而实现挡雨目的,避免雨水通过防雨筒进入通风管内。
15.通风过程中:排风扇启动,将室内的空气通过通风管排出室外,室内空气流经通风管时,首先在电加热器和电热杆的作用下,实现快速干燥,将室内空气抽出室外的同时完成对室内空气的干燥,进而避免室内墙壁、地面出现返潮现象。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高层住宅建筑的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高层住宅建筑的通风装置的后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高层住宅建筑的通风装置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高层住宅建筑的通风装置的通风机构的部分结构剖切示意图。
20.图中:1、安装板;2、通风管;3、防雨筒;4、外防护网;5、密封垫;6、内防护网;7、电热杆;8、转动槽;9、固定环;10、凸起条;11、电加热器;12、卡条;13、卡孔;14、排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参照图1-4,一种用于高层住宅建筑的通风装置,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上开设有贯穿孔,安装板1通过贯穿孔的中部开设有转动槽8,安装板1的后端设有通风管2,通风管2内部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排风扇14,通风管2后端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电加热器11,电加热器11电连接有电热杆7,电热杆7为蛇形状,且电热杆7充盈于通风管2内,通风管2的前端固定安装有防雨筒3,防雨筒3呈朝下弯折的中空筒状,通风管2靠近安装板1外侧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环9,固定环9的外壁安装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凸起条10,固定环9、凸起条10所组成的整体与转动槽8充盈配合。
24.使用时:高层住宅建筑在建造时,为了避免出现后期住宅建筑内部出现潮湿空气影响,进行通风装置的安装,排风扇14启动,将室内的空气通过通风管2排出室外,室内空气流经通风管2时,首先在电加热器11和电热杆7的作用下,实现快速干燥,将室内空气抽出室外的同时完成对室内空气的干燥。
25.排风扇14包括有扇叶和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扇叶相驱动连接,扇叶的外端与通风管2的内壁相互靠近但不接触,通风管2的前端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四个卡孔13,通风管2通过四个卡孔13共同安装有外防护网4,外防护网4的外部设有与卡孔13相充盈配合的卡条12,通风管2远离安装板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内防护网6,通风管2靠近安装板1的外壁固定安
装有密封垫5,密封垫5呈环形状的片体,密封垫5与安装板1相紧密贴合。
26.使用原理及优点:该装置在使用时,高层住宅建筑在建造时,为了避免出现后期住宅建筑内部出现潮湿空气影响,进行通风装置的安装。
27.首先安装板1嵌入住宅建筑的墙体内,且通风管2置于住宅建筑室内,防雨筒3处于室外,根据整个通风装置的安装位置,当该建筑的外墙体不需进行防雨措施时但是受到相邻墙体的阻挡,出现通风不畅的情况:此时转动调节通风管2,通风管2转动使得固定环9以及凸起条10与转动槽8之间相对转动,使防雨筒3的朝向发生改变,便于住宅建筑内外之间的通风更为流畅。
28.当需要进行防雨措施时:此时使得防雨筒3上的遮挡部分处于上方,从而实现挡雨目的,避免雨水通过防雨筒3进入通风管2内。
29.通风过程中:排风扇14启动,将室内的空气通过通风管2排出室外,室内空气流经通风管2时,首先在电加热器11和电热杆7的作用下,实现快速干燥,将室内空气抽出室外的同时完成对室内空气的干燥,进而避免室内墙壁、地面出现返潮现象。
30.综上:该装置不仅能够实现对住宅建筑内部的空气进行干燥的目的,还能够避免出现安装通风装置后住宅内进水的情况,防止地面返潮、进水导致的人员走动跌倒的现象,利于使用。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高层住宅建筑的通风装置,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上开设有贯穿孔,所述安装板(1)通过贯穿孔的中部开设有转动槽(8),所述安装板(1)的后端设有通风管(2),所述通风管(2)内部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排风扇(14),所述通风管(2)后端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电加热器(11),所述电加热器(11)电连接有电热杆(7),所述电热杆(7)为蛇形状,且所述电热杆(7)充盈于通风管(2)内,所述通风管(2)的前端固定安装有防雨筒(3),所述防雨筒(3)呈朝下弯折的中空筒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层住宅建筑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2)靠近安装板(1)外侧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环(9),所述固定环(9)的外壁安装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凸起条(10),所述固定环(9)、凸起条(10)所组成的整体与转动槽(8)充盈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层住宅建筑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扇(14)包括有扇叶和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扇叶相驱动连接,所述扇叶的外端与通风管(2)的内壁相互靠近但不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层住宅建筑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2)的前端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四个卡孔(13),所述通风管(2)通过四个卡孔(13)共同安装有外防护网(4),所述外防护网(4)的外部设有与卡孔(13)相充盈配合的卡条(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层住宅建筑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2)远离安装板(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内防护网(6)。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层住宅建筑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2)靠近安装板(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密封垫(5),所述密封垫(5)呈环形状的片体,所述密封垫(5)与安装板(1)相紧密贴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层住宅建筑的通风装置,包括安装板,安装板上开设有贯穿孔,安装板通过贯穿孔的中部开设有转动槽,安装板的后端设有通风管,通风管内部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排风扇,通风管后端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电加热器,电加热器电连接有电热杆,电热杆为蛇形状,且电热杆充盈于通风管内,通风管的前端固定安装有防雨筒,防雨筒呈朝下弯折的中空筒状。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实现对住宅建筑内部的空气进行干燥的目的,还能够避免出现安装通风装置后住宅内进水的情况,防止地面返潮、进水导致的人员走动跌倒的现象,利于使用。利于使用。利于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

杨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杨宇

技术研发日:

2022.07.29

技术公布日:

2023/1/19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zhuanli/patent-1-87591-0.html

来源:专利查询检索下载-实用文体写作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01-29 18:36:04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