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柔性线路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印刷线路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柔性线路板。
背景技术:
2.柔性电路板是用柔性的绝缘基材制成的印刷电路。柔性电路提供优良的电性能,能满足更小型和更高密度安装的设计需要,也有助于减少组装工序和增强可靠性。为了要解决柔性电路板的柔韧度性,提高插接部位的强度,方便产品的整体组装,通常将柔性线路板贴合装配补强板。利用高温将补强胶片的热硬化胶熔化,并利用适当压力或抽真空使补强胶片紧密贴合在制品上,柔性电路板使用的热压性胶也叫热固胶。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现有的柔性线路板所使用的补强板采用冲压方式弯折成型,其弯折处贴合的柔性线路板易发生撕裂。除此之外,现有的柔性线路板与补强板贴合效率较低。
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柔性电路板的补强板及电路板结构[201821252845.x],其包括多个补强区、过渡区、衔接区;所述补强区相互间隔设置,所述补强区用于贴合并补强所述柔性电路板;所述过渡区连接任意两个相邻的补强区,所述过渡区包括设于两个相邻的补强区之间且与所述补强区相互间隔的主体部、连接所述主体部和一个所述补强区的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主体部和另一个所述补强区的第二连接部;所述衔接区连接所述补强区与所述主体部。
[0004]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柔性线路板与补强板贴合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补强板弯折处的柔性线路板易发生撕裂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有效避免柔性线路板撕裂的具有补强结构的柔性线路板。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柔性线路板,包括覆铜单面板,覆铜单面板正面覆盖有防焊油墨层,覆铜单面板背面通过热固胶层贴合有补强板,补强板边缘处设置有固定边,固定边与补强板之间设置有支撑台阶面,补强板弯折处开有第一镂空口,支撑台阶面与第一镂空口相对处具有延伸至固定边以及补强板上的第二镂空口,固定边与第二镂空口相对处两侧分别开有若干一一对应的弯折缺口。固定边对补强板边缘进行加强处理,同时第一镂空口和第二镂空口不影响补强板及其固定边的弯折,覆铜单面板在补强板弯折处不会受到撕拉力矩,完全贴合后内部线路不易因补强板而绷紧撕裂。
[0007]
在上述的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柔性线路板中,固定边弯折处的正面以及补强板弯折处的背面通过铆接组件固定有补强条,补强条具有与弯折处相对的弧形条以及设置在弧形条两端且与固定边或补强板贴合的平直条。补强条对补强板及其固定边弯折处进行加强
处理,同时不影响补强板的弯折角度。
[0008]
在上述的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柔性线路板中,铆接组件包括设置在固定片和补强板上的铆接孔,补强条与通过铆钉与铆接孔连接且铆接处点胶处理。铆接组件实现补强条的安装固定,具有较好的安装稳定性。
[0009]
在上述的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柔性线路板中,支撑台阶面与固定边以及补强板一体成型且交接处为圆角,支撑台阶面与固定边以及补强板的夹角为钝角。支撑台阶面与补强板以及固定边平滑过渡,保证覆铜单面板的贴合效果。
[0010]
在上述的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柔性线路板中,支撑台阶面与固定边以及补强板交接处设置有若干加强筋。加强筋维持支撑台阶面的台阶结构,避免补强板偏移错位。
[0011]
在上述的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柔性线路板中,补强板呈长条板状,补强板与覆铜单面板开有若干一一对应的通孔,补强板的通孔具有朝向覆铜单面板一侧凸起的翻边。通孔及其翻边方便覆铜单面板贴合定位,确保线路板安装位置准确。
[0012]
在上述的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柔性线路板中,补强板上设置有冲压成型的凹陷部,覆铜单面板上开有与凹陷部相对的第三镂空口。覆铜单面板镂空处理,与通孔配合实现覆铜单面板双重定位。
[0013]
在上述的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柔性线路板中,补强板采用铜板,补强板与热固胶层相对的一面设置有供热固胶层填充的限位孔。热固胶层填充在补强板和覆铜单面板之间,限位孔使得热固胶层具有若干与补强板相对的限位凸点。
[0014]
在上述的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柔性线路板中,覆铜单面板包括主板体以及设置在主板体一端的副板体,补强板具有与副板体相对的延伸板。覆铜单面板与补强板的分叉结构相互对应,满足多路接线需求。
[0015]
在上述的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柔性线路板中,补强板上设置有若干补强筋。补强筋用于提高补强板自身结构强度,维持其表面平直。
[0016]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固定边与补强板弯折处镂空处理,避免覆铜单面板受补强板牵拉而撕裂;固定边以及补强板弯折处由补强条加强处理,同时不影响其弯折角度调整;固定边以及补强板交接处设置有加强筋,保持其相对角度固定,避免其错位变形。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覆铜单面板与补强板的装配示意图;
[0018]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补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补强板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0021]
图中,覆铜单面板1、通孔11、翻边12、主板体13、副板体14、延伸板15、防焊油墨层2、热固胶层3、补强板4、第一镂空口41、第二镂空口42、弯折缺口43、凹陷部44、第三镂空口45、限位孔46、补强筋47、固定边5、支撑台阶面6、铆接组件7、补强条71、弧形条72、平直条73、铆接孔74。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3]
如图1以及图4所示,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柔性线路板,包括预裁剪成型的覆铜单面板1,覆铜单面板1正面覆盖有防焊油墨层2,覆铜单面板1背面通过热固胶层3贴合有补强板4,其中覆铜单面板1、热固胶层3和补强板4都通常冲切方式预成型。补强板4边缘处设置有固定边5,固定边5与补强板4之间设置有支撑台阶面6,相互翻转通常冲压方式成型。补强板4弯折处开有第一镂空口41,支撑台阶面6与第一镂空口41相对处具有延伸至固定边5以及补强板4上的第二镂空口42,第一镂空口41和第二镂空口42采用冲切的方式成型,保证柔性线路板的柔性性和支撑性。固定边5与第二镂空口42相对处两侧分别开有若干一一对应的弯折缺口43,方便固定边5沿第二镂空口42之间的折线进行翻折,根据需要选择合适位置的弯折缺口43进行翻折。覆铜单面板1、热固胶层3和补强板4相互压合,其中补强板4上的镂空口预先冲切成型,避免与覆铜单面板1弯折处直接接触。
[0024]
具体地,补强板4通常先弯折,之后固定边5发生弯曲变形,其余部位延伸方向与补强板4保持一致。固定边5弯折处的正面以及补强板4弯折处的背面通过铆接组件7固定有补强条71,相较于粘连贴合,采用铆接方式连接具有更好的连接强度。补强条71具有与弯折处相对的弧形条72以及设置在弧形条72两端且与固定边5或补强板4贴合的平直条73。弧形条72在补强板4弯折时也随之弯曲变形,而平直条73始终与固定边5贴合固定,其承受部分固定边5以及补强板4所受的牵拉力矩。
[0025]
从图2可以看到,铆接组件7包括设置在固定片和补强板4上的铆接孔74,补强条71与通过铆钉与铆接孔74连接且铆接处点胶处理。固定片和补强板4通常选用0.1-0.3mm的厚铜,铆接孔74也通过冲切方式成型,铆接后凸起部点胶将其完全包覆。
[0026]
进一步地,支撑台阶面6相对水平布置的固定边5以及补强板4倾斜,同时支撑台阶面6与固定边5以及补强板4一体成型且交接处为圆角。支撑台阶面6与固定边5以及补强板4的夹角为钝角,补强板4背部与固定边5所在水平面之间留有空腔,使得覆铜单面板1相对补强板4的安装面保持隔离,使得柔性线路板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
[0027]
如图1-3所示,支撑台阶面6与固定边5以及补强板4之间设置有加强结构,除了常规的加焊处理,支撑台阶面6与固定边5以及补强板4交接处还可以设置有若干加强筋61。设置在支撑台阶面6与固定边5之间的加强筋61以及设置在支撑台阶面6与补强板4之间的加强筋61间隔排列。
[0028]
除此之外,补强板4根据需要冲切出合适规格,常规状态下补强板4呈长条板状。补强板4与覆铜单面板1开有若干一一对应的通孔11,当安装柔性线路板时,通孔11可辅助补强板4以及覆铜单面板1定位安装。补强板4的通孔11具有朝向覆铜单面板1一侧凸起的翻边12,翻边12上翻并延伸至覆铜单面板1上端。
[0029]
同时,补强板4上设置有冲压成型的凹陷部44,凹陷部44相对补强板4下陷,凹陷部44维持补强板4立式结构。覆铜单面板1上开有与凹陷部44相对的第三镂空口45,凹陷部44以及第三镂空口45根据需要选择合适形状,其设置在补强板4以及覆铜单面板1安装部位附近。
[0030]
如图1-2所示,补强板4采用铜板或者铝板,优选铜合金以获得较好的散热效果。补强板4与热固胶层3相对的一面设置有供热固胶层3填充的限位孔46。限位孔46为盲孔,布置
在补强板4靠近边缘处,确保补强板4边缘与热固胶层3的接合效果。
[0031]
很明显,主板体13以及设置在主板体13一端的副板体14一体成型构成覆铜单面板1,补强板4具有与副板体14相对的延伸板15。延伸板15与延伸板15翻折处理,并增加相邻的镂空口。
[0032]
从图3可以开电脑,补强板4由于呈长条板状,其中部抗变形能力下降,因此通过在其背部增加若干补强筋47提高其抗变形能力。
[0033]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原理在于:补强板4边缘通过支撑台阶面6连接固定边5,同时对支撑台阶面6以及补强板4弯折处镂空处理,避免补强板4弯折时施加给覆铜单面板1牵拉力矩,镂空口处设置弯折缺口43确保固定边5翻折时延伸方向与补强板4延伸方向一致,避免其交接处发生错位扭转。
[0034]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35]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覆铜单面板1、通孔11、翻边12、主板体13、副板体14、延伸板15、防焊油墨层2、热固胶层3、补强板4、第一镂空口41、第二镂空口42、弯折缺口43、凹陷部44、第三镂空口45、限位孔46、补强筋47、固定边5、支撑台阶面6、铆接组件7、补强条71、弧形条72、平直条73、铆接孔7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柔性线路板,包括覆铜单面板(1),所述的覆铜单面板(1)正面覆盖有防焊油墨层(2),所述的覆铜单面板(1)背面通过热固胶层(3)贴合有补强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强板(4)边缘处设置有固定边(5),所述的固定边(5)与补强板(4)之间设置有支撑台阶面(6),所述的补强板(4)弯折处开有第一镂空口(41),所述的支撑台阶面(6)与第一镂空口(41)相对处具有延伸至固定边(5)以及补强板(4)上的第二镂空口(42),所述的固定边(5)与第二镂空口(42)相对处两侧分别开有若干一一对应的弯折缺口(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柔性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边(5)弯折处的正面以及补强板(4)弯折处的背面通过铆接组件(7)固定有补强条(71),所述的补强条(71)具有与弯折处相对的弧形条(72)以及设置在弧形条(72)两端且与固定边(5)或补强板(4)贴合的平直条(7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柔性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铆接组件(7)包括设置在固定片和补强板(4)上的铆接孔(74),所述的补强条(71)与通过铆钉与铆接孔(74)连接且铆接处点胶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柔性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台阶面(6)与固定边(5)以及补强板(4)一体成型且交接处为圆角,所述的支撑台阶面(6)与固定边(5)以及补强板(4)的夹角为钝角。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柔性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台阶面(6)与固定边(5)以及补强板(4)交接处设置有若干加强筋(6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柔性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强板(4)呈长条板状,所述的补强板(4)与覆铜单面板(1)开有若干一一对应的通孔(11),所述的补强板(4)的通孔(11)具有朝向覆铜单面板(1)一侧凸起的翻边(1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柔性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强板(4)上设置有冲压成型的凹陷部(44),所述的覆铜单面板(1)上开有与凹陷部(44)相对的第三镂空口(45)。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柔性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强板(4)采用铜板,所述的补强板(4)与热固胶层(3)相对的一面设置有供热固胶层(3)填充的限位孔(46)。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柔性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覆铜单面板(1)包括主板体(13)以及设置在主板体(13)一端的副板体(14),所述的补强板(4)具有与副板体(14)相对的延伸板(15)。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柔性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强板(4)上设置有若干补强筋(4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柔性线路板,它解决了柔性线路板弯折撕裂等问题,其包括覆铜单面板,覆铜单面板正面覆盖有防焊油墨层,覆铜单面板背面通过热固胶层贴合有补强板,补强板边缘处设置有固定边,固定边与补强板之间设置有支撑台阶面,补强板弯折处开有第一镂空口,支撑台阶面与第一镂空口相对处具有延伸至固定边以及补强板上的第二镂空口,固定边与第二镂空口相对处两侧分别开有若干一一对应的弯折缺口。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稳定性好、有效保护柔性线路板等优点。有效保护柔性线路板等优点。有效保护柔性线路板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