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斜拉桥主塔承压板用的支撑框架的制作方法

更新时间:2025-01-10 19:06:46 0条评论

斜拉桥主塔承压板用的支撑框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斜拉桥主塔承压板支撑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斜拉桥主塔承压板用的支撑框架。


背景技术:



2.近些年,随着国家基础建设力度的不断增大,跨河、跨海大桥施工也日益增多,斜拉桥钢结构主塔承压板施工姿态控制,因其空间结构复杂、体积大、吨位重,需在倾斜姿态安装等特点给施工带来了较大的难度。目前针对大体积、大吨位斜拉桥主塔承压板钢结构构件的姿态控制,因为缺乏斜拉桥主塔承压板用的支撑框架,导致要么采用现场分块吊装、拼装,分块姿态调整的施工工艺,要么采用整体吊装,整体调整的施工工艺,姿态调整控制精度方面和施工质量方面均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斜拉桥主塔承压板用的支撑框架,支撑承压板方便调整承压板姿态,解决因缺乏斜拉桥主塔承压板用的支撑框架导致姿态调整控制精度方面和施工质量方面均不佳的问题。
4.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斜拉桥主塔承压板用的支撑框架,包括前后对称设置的承压板支撑组件和连接前后承压板支撑组件的横向杆,所述承压板支撑组件包括连接杆和从左往右设置的直立柱组、顶端固定在直立柱组柱身的斜立柱组,所述直立柱组包括三根等距设置的左柱、中柱和右柱,所述斜立柱组包括两根平行设置且顶端均向左倾斜固定支撑右柱的斜立柱,位于直立柱组内的连接杆呈逐级分叉状布设,位于斜立柱组内的三根连接杆垂直柱身且等距并列布设。
5.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直立柱组采用双拼型钢i20b形成直立柱,斜立柱组采用型钢i20b,所述连接杆采用型钢i10,选型合适,采用双拼型钢,施工方便,结构稳固。
6.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左柱与中柱之间设有的连接杆左端集中固定在距离左柱上部靠近顶端处,右端分叉分别固定在中柱上下靠近端部处;所述中柱与右柱之间的连接杆延上一级连接杆端点继续分叉,且右端固定在右柱的上部靠近顶端处以及下部靠近中间处,连接杆的布设能有效合理支撑每一根直立柱,保证每一根直立柱的长细比符合设计要求,从而提高整体承重能力。
7.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直立柱组和斜立柱组底端均设有预埋件,并通过预埋件固定定位立柱位置,从根基上加强立柱的安装稳固性,从而加强承压板支撑组件的承重能力;承压板支撑组件的左右外侧与斜拉桥主塔的底部混凝土模板通过拉杆进行牵拉,进一步加固承压板支撑组件的结构稳定性。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9.(1)相比采用现场分块吊装、拼装,分块姿态调整的施工工艺,本方案不需要搭设拼装平台临时固定,也不需要拼装人员高空拼装,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节省施工时
间;相比采用整体吊装,整体调整的施工方案,本方案借助支撑框架支撑承压板进行精细调节,保障承压板施工质量的同时能精细调整斜拉桥主塔承压板姿态。
10.(2)两根斜立柱平行设置且顶端均向左倾斜固定支撑右柱,由于右柱过高,为了保证右柱的稳定性,降低右杆的长细比,通过两根斜立柱和连接杆进行加强支撑,设计合理,造型巧妙,以最少的耗材搭设框架达到最优的支撑稳固性,有效节省制造成本,缩短搭设施工时间。
11.(3)连接杆的逐级分叉状布设和垂直柱身且等距并列,均能有效增强直立柱组和斜立柱组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增大承压能力,有效避免因承压板支撑组件无法承受承压板重量,导致无法进行承压板的姿态调整的情况。
12.综上所述,具有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节省制造成本、缩短搭设施工时间、支撑结构稳定性强、结构姿态调整精度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16.图4为一种斜拉桥主塔承压板调节姿态的方法步骤s3的示意图。
17.图5为一种斜拉桥主塔承压板调节姿态的方法步骤s4中的临时固结措施示意图。
18.图6为一种斜拉桥主塔承压板调节姿态的方法步骤s4中的承压板支撑组件与对接组件直接接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0.结合图1—图6所示,一种斜拉桥主塔承压板用的支撑框架,由前后对称设置的承压板支撑组件1和连接前后承压板支撑组件1的横向杆11组成。
21.承压板支撑组件1由连接杆14和从左往右设置的直立柱组12、顶端固定在直立柱组12柱身的斜立柱组13组成。
22.直立柱组12采用双拼型钢i20b形成直立柱,斜立柱组13采用型钢i20b,所述连接杆14采用型钢i10。
23.直立柱组12由三根等距设置的左柱121、中柱122和右柱123组成。
24.位于直立柱组12内的连接杆14呈逐级分叉状布设,左柱121与中柱122之间设有的连接杆14左端集中固定在距离左柱121上部靠近顶端处,右端分叉分别固定在中柱122上下靠近端部处;
25.位于斜立柱组13内的三根连接杆14垂直柱身且等距并列布设,中柱122与右柱123之间的连接杆14延上一级连接杆14端点继续分叉,且右端固定在右柱123的上部靠近顶端处以及下部靠近中间处。
26.斜立柱组13由两根平行设置且顶端均向左倾斜固定支撑右柱123的斜立柱组成。
27.直立柱组12和斜立柱组13底端均设有预埋件15,并通过预埋件15固定定位立柱位置。
28.承压板支撑组件1的左右外侧与斜拉桥主塔的底部混凝土模板通过拉杆16进行牵拉。
29.一种斜拉桥主塔承压板调节姿态的方法,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30.步骤s1、搭设承压板支撑组件1;先放样并设置预埋件15,以预埋件15为基础搭接承压板支撑组件1,然后在承压板支撑组件1之间设置横向杆11进行连接,然后安装位于承压板支撑组件1顶端的姿态调整组件2;
31.步骤s2、安装位于承压板4底端的多个对接组件3;所述对接组件3整体呈三角结构,将倾斜的承压板4底面与对接组件3同角度的斜面贴合,然后通过斜面设置的卡槽与承压板4底面的加强肋板契合进行固定安装;
32.步骤s3、调整承压板4姿态;将承压板4根据设计姿态下放至姿态调整支撑装置上,并使对接组件3能安置在姿态调整组件2上,然后通过姿态调整组件2调节不同位置的对接组件3上下高度,从而调节承压板4的倾斜角度;
33.步骤s4、临时固结措施以及完成承压板4定位;将临时固结板23围绕姿态调整组件2对称焊接支撑起对接组件3,取出姿态调整组件2后,延长承压板支撑组件1支撑点,也就是延长立柱的高度,使承压板支撑组件1与对接组件3直接接触支撑,质量合格后松吊承压板4,完成承压板4定位。


技术特征:


1.一种斜拉桥主塔承压板用的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对称设置的承压板支撑组件(1)和连接前后承压板支撑组件(1)的横向杆(11),所述承压板支撑组件(1)包括连接杆(14)和从左往右设置的直立柱组(12)、顶端固定在直立柱组(12)柱身的斜立柱组(13),所述直立柱组(12)包括三根等距设置的左柱(121)、中柱(122)和右柱(123),所述斜立柱组(13)包括两根平行设置且顶端均向左倾斜固定支撑右柱(123)的斜立柱,位于直立柱组(12)内的连接杆(14)呈逐级分叉状布设,位于斜立柱组(13)内的三根连接杆(14)垂直柱身且等距并列布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桥主塔承压板用的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立柱组(12)采用双拼型钢i20b形成直立柱,斜立柱组(13)采用型钢i20b,所述连接杆(14)采用型钢i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桥主塔承压板用的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柱(121)与中柱(122)之间设有的连接杆(14)左端集中固定在距离左柱(121)上部靠近顶端处,右端分叉分别固定在中柱(122)上下靠近端部处;所述中柱(122)与右柱(123)之间的连接杆(14)延上一级连接杆(14)端点继续分叉,且右端固定在右柱(123)的上部靠近顶端处以及下部靠近中间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桥主塔承压板用的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立柱组(12)和斜立柱组(13)底端均设有预埋件(15),并通过预埋件(15)固定定位立柱位置,承压板支撑组件(1)的左右外侧与斜拉桥主塔的底部混凝土模板通过拉杆(16)进行牵拉。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斜拉桥主塔承压板用的支撑框架,包括前后对称设置的承压板支撑组件和连接前后承压板支撑组件的横向杆,所述承压板支撑组件包括连接杆和从左往右设置的直立柱组、顶端固定在直立柱组柱身的斜立柱组,所述直立柱组包括三根等距设置的左柱、中柱和右柱,所述斜立柱组包括两根平行设置且顶端均向左倾斜固定支撑右柱的斜立柱,位于直立柱组内的连接杆呈逐级分叉状布设,位于斜立柱组内的三根连接杆垂直柱身且等距并列布设,具有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节省制造成本、缩短搭设施工时间、支撑结构稳定性强、结构姿态调整精度高等优点。调整精度高等优点。调整精度高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

罗文亮 何超 孟祥启 冯连军 杨硕 沈灵川 徐艳鹏 李定鑫 杨文广 王俊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08

技术公布日:

2023/1/2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zhuanli/patent-1-77968-0.html

来源:专利查询检索下载-实用文体写作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01-25 20:02:43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