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冷器芯体内部杂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冷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油冷器芯体内部杂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无论是在传统的燃油汽车中,还是在目前风头正盛的新能源汽车中,都需要使用冷却系统,例如油冷器,对车辆内部机械和/或电子系统进行降温,以为车辆的各内部系统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目前主流的散热方式为使用液冷技术,其通过冷却剂流体,例如水、油灯,与待冷却流体,例如发动机润滑油、变速箱润滑油等进行热交换,降低待冷却流体的温度并且将待冷却流体的温度维持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常规的油冷器管板中的油水口通常为规则形状,例如圆形、正方形、正多边形等。
3.公开号为cn217178239u的一项专利公开了一种油冷器芯体,包括顶板、至少一个管板、底板和翅片,所述至少一个管板中的每个管板包括两组油水口,每组油水口均包括两个油水口,所述至少一个管板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管板,所述第一管板包括第一油水口组和第二油水口组,所述第一油水口组包括两个第一油水口,每个所述第一油水口具有向上延伸的第一筒状延伸部,所述第二油水口组包括两个第二油水口,每个所述第二油水口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二筒状延伸部,其中所述第一油水口组和所述第二油水口组中的油水口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第一异形形状的水平截面,所述第一异形形状通过将菱形的四个顶角进行倒圆而形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冷器芯体安装简单、流体流阻低、散热效率高。
4.上述技术方案虽然对油冷器的安装进行优化,但在油冷器长期使用时,其内部杂质会逐渐堆积,上述装置不能够对油冷器内部的杂质含量进行检测,进而不能够及时的对油冷器进行清理养护。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冷器芯体内部杂质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冷器芯体内部杂质检测装置,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固定连接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上安装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过滤箱内位于滤网和安装框之间的空腔内弹性滑动连接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的侧壁与过滤箱和滤网贴合。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矩形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杆,所述过滤箱上开设有与导杆配合的通孔,所述矩形块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容纳杂质的凹槽。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杆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安装框上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与导杆配合的通孔,所述导杆上套结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板和安装板相抵。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所述安装框上开设有与第一螺母配合的螺纹孔。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安装框上位于安装板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上设有用于控制外部警示设备的压敏开关,所述导杆与压敏开关间歇相抵。
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安装框上固定连接有凸板,所述凸板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所述过滤箱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二螺母配合的螺纹孔。
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冷却管的进油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环,所述冷却管的出油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环,所述安装框内固定连接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上开设有供冷却管穿插连接的通孔。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冷器芯体内部杂质检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冷却管的两端连接在发动机或变速箱上,使得机油或者变速箱油能够通过冷却管流动来进行降温,通过冷却管流动的介质在排出时会经过过滤箱,过滤箱内的滤网对介质进行过滤,使得介质内的杂质得到分离,当滤网过滤的杂质过多时,滤网的通过性降低,在介质流动压力不变的情况过滤箱内的压力增加,此时在压力作用下介质会在过滤箱内聚集,进而弹性设置在过滤箱内的矩形块受到压力作用能够进行下滑,此时介质与滤网的接触面积加大,进而保证滤网的通过性,同时对矩形块下滑的距离进行检测便能够得出油冷器芯体内杂质的含量。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通过设置矩形板使得压敏开关得到安装,当矩形块下滑使得导杆对压敏开关挤压时,外部警示设备便会报警,发出油冷器芯体内部杂质过多的提示以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箱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矩形块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安装框;11、冷却管;12、第一连接环;13、第二连接环;14、凸板;15、矩形板;16、压敏开关;17、散热片;2、过滤箱;21、滤网;22、矩形块;23、凹槽;24、导杆;25、限位板;26、弹簧;27、安装板;28、第一螺母;29、第二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2.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油冷器芯体内部杂质检测装置,包括安装框1,安装框1内固定连接有冷却管11,冷却管11上安装有过滤箱2,过滤箱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滤网21,过滤箱2内位于滤网21和安装框1之间的空腔内弹性滑动连接有矩形块22,矩形块22的侧壁与过滤箱2和滤网21贴合,通过设置安装框1使得冷却管11得到安装,使用时将冷却管11的两端连接在发动机或变速箱上,使得机油或者变速箱油能够通过冷却管11流动来进行降温,通过冷却管11流动的介质在排出时会经过过滤箱2,过滤箱2内的滤网21对介质进行过滤,使得介质内的杂质得到分离,当滤网21过滤的杂质过多
时,滤网21的通过性降低,在介质流动压力不变的情况过滤箱2内的压力增加,此时在压力作用下介质会在过滤箱2内聚集,进而弹性设置在过滤箱2内的矩形块22受到压力作用能够进行下滑,此时介质与滤网21的接触面积加大,进而保证滤网21的通过性,同时对矩形块22下滑的距离进行检测便能够得出油冷器芯体内杂质的含量,当冷却管11内的介质不再流动时,矩形块22受到的压力消失,此时矩形块22回复到原位置,在矩形块22复位过程中矩形块22对滤网21进行刮擦,使得附着在滤网21上的部分杂质得到清理。
23.如图1-图4所示,矩形块2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杆24,过滤箱2上开设有与导杆24配合的通孔,矩形块22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容纳杂质的凹槽23,通过设置导杆24使得矩形块22的滑动位置得到进一步的限制,防止矩形块22在滑动时发生偏移而卡死在过滤箱2内,在矩形块22上滑复位时,矩形块22对滤网21刮擦下来的杂质能欧储存在矩形块22上的凹槽23内,通过观测凹槽23内的杂质数量也能够得知油冷器芯体内的杂质含量。
24.如图1-图4所示,导杆24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5,安装框1上安装有安装板27,安装板27上开设有与导杆24配合的通孔,导杆24上套结有弹簧26,弹簧26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板25和安装板27相抵,通过设置弹簧26使得矩形块22能够有向上运动的趋势,弹簧26的设置能够抵消冷却管11内介质正常流动且滤网21未堵塞时的压力,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25.如图1-图4所示,安装板27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28,安装框1上开设有与第一螺母28配合的螺纹孔,通过设置第一螺母28使得安装板27能够安装在安装框1上。
26.如图1-图4所示,安装框1上位于安装板27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矩形板15,矩形板15上设有用于控制外部警示设备的压敏开关16,导杆24与压敏开关16间歇相抵,通过设置矩形板15使得压敏开关16得到安装,当矩形块22下滑使得导杆24对压敏开关16挤压时,外部警示设备便会报警,发出油冷器芯体内部杂质过多的提示以进行清理。
27.如图1-图4所示,安装框1上固定连接有凸板14,凸板14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29,过滤箱2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二螺母29配合的螺纹孔,通过设置凸板14使得过滤箱2得到安装,通过将第一螺母28和第二螺母29拆下,使得过滤箱2能够从安装框1上进行分离,进而便于对过滤箱2的内部进行清理。
28.如图1-图4所示,冷却管11的进油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环12,冷却管11的出油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环13,安装框1内固定连接有散热片17,散热片17上开设有供冷却管11穿插连接的通孔,通过第一连接环12将冷却管11连接在设备的出油端管道上,通过第二连接环13将冷却管11连接在设备的进油端管道上,安装框1内的散热片17与冷却管11接触,使得冷却管11上的热量能够转移到散热片17上进行散发。
2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冷器芯体内部杂质检测装置,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30.通过设置安装框1使得冷却管11得到安装,使用时将冷却管11的两端连接在发动机或变速箱上,使得机油或者变速箱油能够通过冷却管11流动来进行降温,通过冷却管11流动的介质在排出时会经过过滤箱2,过滤箱2内的滤网21对介质进行过滤,使得介质内的杂质得到分离,当滤网21过滤的杂质过多时,滤网21的通过性降低,在介质流动压力不变的情况过滤箱2内的压力增加,此时在压力作用下介质会在过滤箱2内聚集,进而弹性设置在过滤箱2内的矩形块22受到压力作用能够进行下滑,此时介质与滤网21的接触面积加大,进而保证滤网21的通过性,同时对矩形块22下滑的距离进行检测便能够得出油冷器芯体内杂质的含量,当冷却管11内的介质不再流动时,矩形块22受到的压力消失,此时矩形块22回复
到原位置,在矩形块22复位过程中矩形块22对滤网21进行刮擦,使得附着在滤网21上的部分杂质得到清理。
31.通过设置导杆24使得矩形块22的滑动位置得到进一步的限制,防止矩形块22在滑动时发生偏移而卡死在过滤箱2内,在矩形块22上滑复位时,矩形块22对滤网21刮擦下来的杂质能欧储存在矩形块22上的凹槽23内,通过观测凹槽23内的杂质数量也能够得知油冷器芯体内的杂质含量,通过设置弹簧26使得矩形块22能够有向上运动的趋势,弹簧26的设置能够抵消冷却管11内介质正常流动且滤网21未堵塞时的压力,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32.通过设置第一螺母28使得安装板27能够安装在安装框1上,通过设置凸板14使得过滤箱2得到安装,通过将第一螺母28和第二螺母29拆下,使得过滤箱2能够从安装框1上进行分离,进而便于对过滤箱2的内部进行清理。
33.通过设置矩形板15使得压敏开关16得到安装,当矩形块22下滑使得导杆24对压敏开关16挤压时,外部警示设备便会报警,发出油冷器芯体内部杂质过多的提示以进行清理。
34.通过第一连接环12将冷却管11连接在设备的出油端管道上,通过第二连接环13将冷却管11连接在设备的进油端管道上,安装框1内的散热片17与冷却管11接触,使得冷却管11上的热量能够转移到散热片17上进行散发。
3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油冷器芯体内部杂质检测装置,包括安装框(1),所述安装框(1)内固定连接有冷却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11)上安装有过滤箱(2),所述过滤箱(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滤网(21),所述过滤箱(2)内位于滤网(21)和安装框(1)之间的空腔内弹性滑动连接有矩形块(22),所述矩形块(22)的侧壁与过滤箱(2)和滤网(21)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冷器芯体内部杂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块(2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杆(24),所述过滤箱(2)上开设有与导杆(24)配合的通孔,所述矩形块(22)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容纳杂质的凹槽(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冷器芯体内部杂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24)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5),所述安装框(1)上安装有安装板(27),所述安装板(27)上开设有与导杆(24)配合的通孔,所述导杆(24)上套结有弹簧(26),所述弹簧(26)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板(25)和安装板(27)相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冷器芯体内部杂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7)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28),所述安装框(1)上开设有与第一螺母(28)配合的螺纹孔。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冷器芯体内部杂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1)上位于安装板(27)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矩形板(15),所述矩形板(15)上设有用于控制外部警示设备的压敏开关(16),所述导杆(24)与压敏开关(16)间歇相抵。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冷器芯体内部杂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1)上固定连接有凸板(14),所述凸板(14)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29),所述过滤箱(2)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二螺母(29)配合的螺纹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冷器芯体内部杂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11)的进油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环(12),所述冷却管(11)的出油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环(13),所述安装框(1)内固定连接有散热片(17),所述散热片(17)上开设有供冷却管(11)穿插连接的通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冷器芯体内部杂质检测装置,属于油冷器领域,一种油冷器芯体内部杂质检测装置,包括安装框,安装框内固定连接有冷却管,冷却管上安装有过滤箱,过滤箱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滤网,过滤箱内位于滤网和安装框之间的空腔内弹性滑动连接有矩形块,矩形块的侧壁与过滤箱和滤网贴合。本实用新型通过当滤网过滤的杂质过多时,滤网的通过性降低,在介质流动压力不变的情况过滤箱内的压力增加,此时在压力作用下介质会在过滤箱内聚集,进而弹性设置在过滤箱内的矩形块受到压力作用能够进行下滑,此时介质与滤网的接触面积加大,进而保证滤网的通过性,同时对矩形块下滑的距离进行检测便能够得出油冷器芯体内杂质的含量。的含量。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