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涂膜和包含其的层叠膜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薄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硬涂膜和包含其的层叠膜。
背景技术:
2.在液晶显示器、触控屏等诸多精密电子设备原件外层,都会需要一种高硬度耐刮擦的保护层,以确保液晶屏幕不受到损伤。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各种硬化涂层工艺,包括在玻璃上做钢化处理、在液晶屏幕外的玻璃盖板上贴功能性防爆膜等。对比钢化玻璃表面工艺处理,功能性防爆膜具有低成本、可重工性等优点,所以更具有未来应用价值和空间。
3.目前,触摸屏玻璃外层的防爆膜结构一般为在基材层上涂覆硬化层,除提升防爆效果外,也可以有效避免触控组件在组装制程中的擦伤,进而提高产品的良品率。抗反射层的存在可以大大减少显示屏表面的反射光线干扰人眼的影响,但同时存在硬化层与抗反射层的结合力较低的问题。
4.cn101111784b提出在硬化层中相对固体份(100份)添加0.01-3.0重量份的具有(甲基)丙烯酸酯基的反应性硅酮,在不影响硬化层硬度的前提下,提高硬化层和防反射层的粘结性,防止界面脱落,所述防反射层为涂布型的空心二氧化硅微球/丙烯酸酯树脂混合物。cn110121418b提出在硬涂层中添加硅烷偶联剂,同时使用(1)在构成硬涂层的树脂母材中,使得50质量%以上的3官能以下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单体存在。(2)在低折射率层中,不包含例如中空二氧化硅颗粒等用于折射率调整的氧化物;(3)在中折射率层中,采用特定的粘结剂,并且使其以大量存在,获得了抑制了龟裂或破裂的优异的膜镶嵌成形用防反射膜。
5.cn101308220a已公开通过控制树脂和微粒子的折射率之差<0.2,有机粒子折射率与hc层树脂折射率相近,有效防止闪烁,提高闪点的方案;cn104817951a虽然提出了通过控制树脂和微粒子的折射率之差<0.2以改善闪点的方案,但是由于pmma粒子的硬度相对于二氧化硅偏低,使用纯有机粒子存在硬化层的硬度降低的问题,同时该专利仅限于单层的防炫ag硬化膜,未涉及抗反射层等多层叠合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是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硬涂膜和包含其的层叠膜。
7.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8.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硬涂膜,所述硬涂膜至少包括两层,所述第一层为有机粒子层,所述有机粒子的粒径d1为0.5~3μm,所述第一层的厚度h1为1~4μm;所述第二层为无机粒子层,所述无机粒子的粒径d2为1~5μm,所述第二层的厚度h2为0.5~4μm。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层的厚度h1大于所述有机粒子的粒径d1;所述第二层的厚度h2小于所述无机粒子的粒径d2。
10.进一步地,所述有机粒子层包括丙烯酸树脂和有机粒子;所述有机粒子的折射率为n1,所述丙烯酸树脂的折射率为n0,n1与n0的差值小于0.20。
11.进一步地,所述无机粒子的折射率为n2,n0和n2的差值0.2~1.0。
12.进一步地,以丙烯酸树脂100重量份数计,所述第一层所述有机粒子的质量比例为1~50份;以丙烯酸树脂100重量份数计,所述第二层的所述无机粒子的质量比例为0.5~25份;优选地,所述第一层的有机粒子为pmma、pst或pmma/pst共聚物;所述第二层的无机粒子为二氧化硅。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层的雾度与所述硬涂膜的雾度比为1~25%,所述第二层的雾度与所述硬涂膜的雾度比为60-90%。
14.进一步地,所述硬涂膜为凹凸结构,所述硬化膜所述第二层的无机粒子为硅烷接枝二氧化硅;优选地,所述硅烷接枝二氧化硅的接枝率为60~100%,更优选地,所述硅烷接枝二氧化硅的接枝率为80~100%;优选地,所述硅烷的添加量为所述无机粒子重量的0.5-5%,优选0.5-2%;优选地,所述硅烷为硅烷偶联剂,优选地,所述硅烷选自含有(甲基)丙烯酸酯的反应硅酮或含有多烷氧型硅酮。
15.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叠膜,其在基材上层叠有第一方面所述的硬涂膜。
16.进一步地,所述层叠膜包括由上至下层叠设置的抗反射层和硬化膜层,优选地,所述层叠膜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防污层、抗反射层、硬化膜层、基材层、粘着层和离型层;优选地,所述防污层的厚度为5-100nm,优选厚度为10-40nm;优选地,所述抗反射层的厚度为150-300nm;优选地,所述硬化膜层的厚度为3-7um。
17.进一步地,所述防污层为氟化物,优选地,所述防污层为含有有机氟化基团和反应性甲硅烷基的涂层材料。
18.进一步地,所述抗反射层包括高折射率层和低折射率层,高低折交替层叠,最上层和最下层均为低折层;优选地,所述高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为2.0~2.5,所述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为1.4~1.5;优选地,所述高折射率层为nb2o5;所述低折射率层为sio2。
19.进一步地,所述基材层包括tac、pet和srf,优选为tac;所述粘着层为聚丙烯酸酯胶黏剂,优选地,所述聚丙烯酸酯胶黏剂为弱酸型或无酸型;所述离型层为有机硅离型膜。
20.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1)所述第一层为有机粒子层,有机粒子的粒径d1为0.5~3微米,第一层厚度h1的范围1~4微米,h1>d1,这样有机粒子埋没于涂层中,有机粒子的折射率n1,丙烯酸树脂的折射率n0,n1与n0的差值小于0.20,两者差异较小,有效改善闪点特性。
22.(2)所述第二层为无机粒子层,无机粒子层置于上层能增加与抗反射层的密着性。无机粒子的粒径d2为1~5微米,第二层厚度h2的的范围为0.5~4微米,h2<d2,无机粒子突出表面,无机粒子的折射率n2,n0和n2的差值0.2~1.0,光线通过上下两层时,由于各层存在的折射率差,可赋予硬化膜层相应的雾度。
附图说明
23.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24.在附图中:
25.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层叠膜的剖面示意图;
26.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防污层,20、抗反射层,30、第二硬化层,40、
第一硬化层,50、基材层,60、粘着层,70、离型层。
具体实施方式
2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28.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9.除非另作定义,本公开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30.现有技术提出在硬化液中添加反应性硅酮和硅烷偶联剂的方案,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硬化层和低反射层的结合力,由于反应性硅酮或硅烷偶联剂均匀低分布在整个硬化层,但是只有与低反射层接触的表层的硅酮或硅烷偶联剂才能与低反射层发生反应,大大地降低了硅酮或硅烷偶联剂效率和效果。如果单纯通过增加硅酮或硅烷偶联剂的添加量提高接着效果,当添加量达到一定程度,硬化层内部含有的硅酮或硅烷偶联剂会对硬化层的硬度产生负面影响。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硬涂膜和包含其的层叠膜。
31.在本技术典型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一种硬涂膜,所述硬涂膜至少包括两层,所述第一层为有机粒子层,所述有机粒子的粒径d1为0.5~3μm,所述第一层的厚度h1为1~4μm;所述第二层为无机粒子层,所述无机粒子的粒径d2为1~5μm,所述第二层的厚度h2为0.5~4μm。如果有机粒子的粒径d1低于0.5μm,所得硬涂膜内粒子容易团聚且内雾度贡献值低;如果有机粒子的粒径d1高于3μm,所得硬涂膜表面容易有有机粒子凸出,影响第二硬化层中无机粒子排列。如果所述第一层的厚度h1低于1μm,所得硬涂膜容易有有机粒子凸出,影响第二硬化层中无机粒子排列,同时所得硬涂膜硬度偏低;如果所述第一层的厚度h1高于4μm,所得硬涂膜硬度偏低。如果无机粒子的粒径d2低于1μm,所得硬涂膜表面凸出粒子部分不足,与抗反射层的结合力低;如果无机粒子的粒径d2高于5μm,所得硬涂膜闪点性能变差。如果所述第二层的厚度h2低于0.5μm,所得硬涂膜硬度偏低;如果所述第二层的厚度h2高于4μm,所得硬涂膜表面凸出粒子部分不足,与抗反射层结合力低。
32.在本技术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层的厚度h1大于所述有机粒子的粒径d1;所述第二层的厚度h2小于所述无机粒子的粒径d2。如果所述第一层的厚度h1小于所述有机粒子的粒径d1,所的硬涂膜表面容易有有机粒子凸出,影响第二硬化层中无机粒子排列;如果所述第二层的厚度h2大于所述无机粒子的粒径d2,所的硬涂膜表面凸出粒子部分不足,与抗反射层结合力低。
33.在本技术具体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粒子层包括丙烯酸树脂和有机粒子;所述有机粒子的折射率为n1,所述丙烯酸树脂的折射率为n0,n1与n0的差值小于0.20。通过在丙烯酸树脂中加入有机粒子,由于有机粒子本身与树脂之间的相容性好,而且折射率接近,光线通过树脂与粒子时,不会有较大偏转,不会造成光线强弱不同的现象,从而利于降低闪点。如果n1与n0的差值大于0.20,所得硬涂膜闪点性能差。所述丙烯酸树脂选自环氧丙烯酸
树脂、聚酯丙烯酸树脂或聚醚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34.在本技术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无机粒子的折射率为n2,n0和n2的差值0.2~1.0。如果n0和n2的差值低于0.2,所得硬涂膜防炫性能不足;如果n0和n2的差值高于1.0,所得硬涂膜闪点性能差。产生闪点的原因在于,当光线通过防眩光(anti-glare,ag)膜时,在膜表面粒子凸起部分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使通过粒子的光更强更集中,这样不通过粒子中心的光会相对弱一些,产生明暗交互,眼睛观察出现闪烁点,也就是闪点。
35.在本技术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以丙烯酸树脂100重量份数计,所述第一层所述有机粒子的质量比例为1~50份;如果第一层有机粒子的质量比例低于1,所得硬涂膜内雾度不足;如果第一层有机粒子的质量比例高于50,所得硬涂膜硬度偏低。以丙烯酸树脂100重量份数计,所述第二层的所述无机粒子的质量比例为0.5~25份;如果第二层无机粒子的质量比例低于0.5,所得硬涂膜防炫光性能不足;如果第二层无机粒子的质量比例高于25,所得硬涂膜防眩光性能太高。优选地,所述第一层的有机粒子为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st(聚苯乙烯)或pmma/pst共聚物;所述第二层的无机粒子为二氧化硅。
36.在本技术的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还包括助剂,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的助剂各自独立的选自光引发剂、抗氧化剂、紫外吸收剂、光稳定剂、流平剂、分散剂和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作为上述光引发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公知的光引发剂,具体例可以举出例如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1-羟基环己基,2-甲基-2-(4-吗啉基)-1-[4-(甲硫基)苯基]-1-丙酮,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2-二甲氨基-2-苄基-1-[4-(4-吗啉基)苯基]-1-丁酮,2-羟基-2-甲基-1-[4-(2-羟基乙氧基)苯基]-1-丙酮,苯甲酰甲酸甲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37]
所述流平剂选自byk-333、byk-307、byk-377、byk-378、byk-352、byk-354和byk-358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38]
所述分散剂选自disperbyk-110、disperbyk-142、disperbyk-160、disperbyk-161、disperbyk-162、disperbyk-180和disperbyk-182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39]
在本技术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层的雾度与所述硬涂膜的雾度比为1~25%,所述第二层的雾度与所述硬涂膜的雾度比为60-90%。如果所述第一层的雾度与所述硬涂膜的雾度比低于1%,所得硬涂膜内雾度低,防眩光性不足;如果所述第一层的雾度与所述硬涂膜的雾度比高于25%,所得硬涂膜硬度偏差。如果所述第二层的雾度与所述硬涂膜的雾度比低于60%,所得硬涂膜防眩光性不足;如果所述第二层的雾度与所述硬涂膜的雾度比高于90%,所得硬涂膜闪点性能差。
[0040]
在本技术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硬涂膜为凹凸结构,所述硬化膜所述第二层的无机粒子为硅烷表面改性的二氧化硅。
[0041]
在本技术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硅烷的添加量为所述无机粒子重量的0.5-5%,优选0.5-2%;如果所述硅烷的添加量少于0.5%,所得硬化层组合物或硬化膜与抗反射层的结合力依然不足;如果所述硅烷的添加量高于5%,多于的硅烷会对硬化层组合物或硬化膜的硬度产生影响。
[0042]
在本技术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硅烷为硅烷偶联剂,所述硅烷选自含有(甲基)丙烯酸酯的反应硅酮或含有多烷氧型硅酮,所述(甲基)丙烯酸酯的反应硅酮和含有多烷氧
型硅酮的结构式分别如式(1)和式(2)所示:
[0043][0044]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叠膜,其在基材上层叠有第一方面所述的硬涂膜。
[0045]
在本技术具体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层叠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防污层、抗反射层、硬化膜层、基材层、粘着层和离型层;优选地,所述防污层的厚度为5-100nm,优选厚度为10-40nm;优选地,所述抗反射层的厚度为150-300nm;优选地,所述硬化膜层的厚度为3-7um。
[0046]
在本技术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污层为氟化物。
[0047]
在本技术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抗反射层包括高折射率层和低折射率层,高低折交替层叠,最上层和最下层均为低折层;优选地,所述高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为2.0~2.5,所述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为1.4~1.5;优选地,所述高折射率层为nb2o5;所述低折射率层为sio2。
[0048]
在本技术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材层的材质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碳酸酯(pc)、环烯烃聚合物(cop)、聚酰亚胺(pi)、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三醋酸纤维素(tac)及聚酰胺-酰亚胺(pai)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基材的厚度为10~300μm,例如基材的厚度为50μm、100μm、125μm、250μm等。所述粘着层为聚丙烯酸酯胶黏剂,优选地,所述聚丙烯酸酯胶黏剂为弱酸或无酸型;所述离型层为有机硅离型膜。
[0049]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这些实施例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0050]
实施例1
[005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硬涂膜,所述硬涂膜包括两层,所述第一层为有机粒子层,所述有机粒子层含有70重量份的丙烯酸树脂(折射率n0为1.50)和30重量份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折射率n1为1.49),所述pmma的粒径d1为2μm,所述第一层的厚度h1为3μm;所述第二层为无机粒子层,所述无机粒子层含有80重量份的丙烯酸树脂和20重量份的二氧化硅(折射率n2为1.47),所述无机粒子的粒径d2为3μm,所述第二层的厚度h2为2μm。然后依次层叠设置防污层、抗反射层、本实施例所述的硬化膜层、基材层、粘着层和离型层制备层叠膜。所述防污层为氟化物,所述防污层的厚度为15nm;所述抗反射层为高折射率层nb2o5和低折射率层sio2的多层结构,所述抗反射层的总厚200nm;所述基材层为tac;所述粘着层为高透的聚丙烯酸酯胶黏剂;所述离型层为有机硅离型膜。
[0052]
实施例2
[0053]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实施例2所述pmma的粒径d1为0.5μm,所述第一层的厚度h1为1μm。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0054]
实施例3
[0055]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实施例3所述pmma的粒径d1为3μm,所述第一层的厚度h1为4μm。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0056]
实施例4
[0057]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实施例4所述无机粒子的粒径d2为1μm,所述第二层的厚度h2为0.5μm。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0058]
实施例5
[0059]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实施例5所述无机粒子的粒径d2为5μm,所述第二层的厚度h2为4μm。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0060]
实施例6
[0061]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实施例6所述丙烯酸树脂的折射率n0与所述无机粒子的折射率n2的差值为0.2。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0062]
实施例7
[0063]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实施例7所述丙烯酸树脂的折射率n0与所述无机粒子的折射率n2的差值为1.0。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0064]
实施例8
[0065]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实施例8所述有机粒子层含有99重量份的丙烯酸树脂和1重量份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0066]
实施例9
[0067]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实施例9所述有机粒子层含有50重量份的丙烯酸树脂和50重量份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0068]
实施例10
[0069]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实施例10所述无机粒子层含有99.5重量份的丙烯酸树脂和0.5重量份的二氧化硅。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0070]
实施例11
[0071]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实施例11所述无机粒子层含有75重量份的丙烯酸树脂和25重量份的二氧化硅。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0072]
实施例12
[0073]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实施例12所述无机粒子为硅烷接枝二氧化硅,所述硅烷选自含有(甲基)丙烯酸酯的反应硅酮,硅烷的添加量为1%,所述硅烷接枝二氧化硅的接枝率为80%。所述硅烷接枝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为湿式机械研磨内添加。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0074]
实施例13
[0075]
与实施例12不同的是,实施例13所述硅烷接枝二氧化硅的接枝率为60%。其他与实施例12相同。
[0076]
实施例14
[0077]
与实施例12不同的是,实施例14所述硅烷接枝二氧化硅的接枝率为100%。其他与实施例12相同。
[0078]
实施例15
[0079]
与实施例12不同的是,实施例15所述硅烷的添加量为0.5%。其他与实施例12相
同。
[0080]
实施例16
[0081]
与实施例12不同的是,实施例16所述硅烷的添加量为3%。其他与实施例12相同。
[0082]
实施例17
[0083]
与实施例12不同的是,实施例17所述硅烷为含有多烷氧基型硅酮。其他与实施例12相同。
[0084]
实施例18
[0085]
与实施例12不同的是,实施例18所述硅烷接枝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为干式机械搅拌加喷洒。其他与实施例12相同。
[0086]
对比例1
[0087]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对比例1所述pmma的粒径d1为3μm,所述第一层的厚度h1为2μm。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0088]
对比例2
[0089]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对比例2所述pmma的粒径d1为4μm,所述第一层的厚度h1为3μm。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0090]
对比例3
[0091]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对比例3所述无机粒子的粒径d2为2μm,所述第二层的厚度h2为3μm。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0092]
对比例4
[0093]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对比例4所述无机粒子的粒径d2为0.5μm,所述第二层的厚度h2为1μm。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0094]
对比例5
[0095]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对比例5所述丙烯酸树脂的折射率n0与所述无机粒子的折射率n2的差值为0.1。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0096]
对比例6
[0097]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对比例6所述丙烯酸树脂的折射率n0与所述无机粒子的折射率n2的差值为1.2。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0098]
对比例7
[0099]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对比例7所述有机粒子层含有99.5重量份的丙烯酸树脂和0.5重量份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0100]
对比例8
[0101]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对比例8所述有机粒子层含有45重量份的丙烯酸树脂和55重量份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0102]
对比例9
[0103]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对比例9所述无机粒子层含有99.9重量份的丙烯酸树脂和0.1重量份的二氧化硅。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0104]
对比例10
[0105]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对比例10所述无机粒子层含有70重量份的丙烯酸树脂和30重量份的二氧化硅。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0106]
性能测试
[0107]
通过上述实施例1-18和对比例1-10得到的光学聚酯膜,经过下列测试方法进行评价。
[0108]
(1)透光率:测试标准gb/t 2410-2008。
[0109]
(2)雾度:测试标准gb/t 2410-2008。
[0110]
(3)抗反射层结合力:将层叠膜成品贴覆玻璃盖板,放置于冷热冲击老化箱中,老化条件:-40℃(30min)
→
95℃(30min),1000cycle,观察表面抗反射层是否脱落和百格附着力(gb/t9286-2021)。
[0111]
(4)闪点:将层叠膜成品贴覆屏幕,屏幕分辨率≥300ppi,绿背景观察。
[0112]
(5)防眩性测试及评价方法:在防眩膜的硬涂层反面的透光性基材表面粘贴了涂有无凹凸或弯曲的平坦黑粘合剂的聚乙烯四氟甲酸酯膜,准备了试片。
[0113]
此后,以具有两排灯的荧光灯照明为光源,从每个防眩膜上的正反射方向观察视野,通过区分荧光灯反射的图像的方法测量视感。
[0114]
各实施例1~18和对比例1~10具体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0115]
表1
[0116]
[0117][0118]
以上性能评价标准如下所述:
[0119]
○
:性能良好;δ:性能普通;x:性能不良。
[0120]
从以上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使用偶联剂处理第二粒子可明显提高抗反射层的结合力;h1>d1,这样有机粒子埋没于涂层中,有机粒子的折射率n1,丙烯酸树脂的折射率n0,n1与n0的差值小于0.20,两者差异较小,有效改善闪点特性。h2<d2,无机粒子突出表面,无机粒子的折射率n2,n0和n2的差值0.2~1.0,光线通过上下两层时,由于各层存在的折射率差,可赋予硬化膜层相应的雾度。对比例所述第一层的厚度h1小于所述有机粒子的粒径d1,所的硬涂膜表面容易有有机粒子凸出,影响第二硬化层中无机粒子排列;如果所述第二层的厚度h2大于所述无机粒子的粒径d2,所的硬涂膜表面凸出粒子部分不足,与抗反射层结合力低。若n0和n2的差值低于0.2,所得硬涂膜防炫性能不足;若n0和n2的差值高于1.0,所得硬涂膜闪点性能变差。
[0121]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硬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涂膜至少包括两层,所述第一层为有机粒子层,所述有机粒子的粒径d1为0.5~3μm,所述第一层的厚度h1为1~4μm;所述第二层为无机粒子层,所述无机粒子的粒径d2为1~5μm,所述第二层的厚度h2为0.5~4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的厚度h1大于所述有机粒子的粒径d1;所述第二层的厚度h2小于所述无机粒子的粒径d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粒子层包括丙烯酸树脂和有机粒子;所述有机粒子的折射率为n1,所述丙烯酸树脂的折射率为n0,n1与n0的差值小于0.2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硬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粒子的折射率为n2,n0和n2的差值0.2~1.0。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硬涂膜,其特征在于,以丙烯酸树脂100重量份数计,所述第一层的所述有机粒子的质量比例为1~50份;以丙烯酸树脂100重量份数计,所述第二层的所述无机粒子的质量比例为0.5~25份;优选地,所述第一层的有机粒子为pmma、pst或pmma/pst共聚物;所述第二层的无机粒子为二氧化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的雾度与所述硬涂膜的雾度比为1~25%,所述第二层的雾度与所述硬涂膜的雾度比为60-9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涂膜为凹凸结构,所述硬化膜所述第二层的无机粒子为硅烷接枝二氧化硅,优选地,所述硅烷接枝二氧化硅的接枝率为60~100%;更优选地,所述硅烷接枝二氧化硅的接枝率为80~100%;优选地,所述硅烷的添加量为所述无机粒子重量的0.5-5%,优选0.5-2%;优选地,所述硅烷为硅烷偶联剂,优选地,所述硅烷选自含有(甲基)丙烯酸酯的反应硅酮或含有多烷氧型硅酮。8.一种层叠膜,其在基材上层叠有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硬涂膜。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层叠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叠膜包括由上至下层叠设置的抗反射层和硬化膜层,优选地,所述层叠膜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防污层、抗反射层、硬化膜层、基材层、粘着层和离型层;优选地,所述防污层的厚度为5-100nm,优选厚度为10-40nm;优选地,所述抗反射层的厚度为150-300nm;优选地,所述硬化膜层的厚度为3-7um。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层叠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反射层包括高折射率层和低折射率层;优选地,所述高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为2.0~2.5;所述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为1.4~1.5;优选地,所述高折射率层为nb2o5;所述低折射率层为sio2。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硬涂膜和包含其的层叠膜,所述硬涂膜至少包括两层,所述第一层为有机粒子层,有机粒子的粒径D1为0.5~3微米,第一层厚度H1的范围1~4微米,H1>D1,这样有机粒子埋没于涂层中,有机粒子的折射率1,丙烯酸树脂的折射率0,1与0的差值小于0.20,两者差异较小,有效改善闪点特性。所述第二层为无机粒子层,无机粒子层置于上层能增加与抗反射层的密着性。无机粒子的粒径D2为1~5微米,第二层厚度H2的范围为1~5微米,H2<D2,无机粒子突出于表面,无机粒子的折射率2,0和2的差值0.2~1.0,光线通过上下两层时,由于各层存在的折射率差,可赋予硬化膜层相应的雾度。度。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