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雾化装置及雾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更新时间:2024-12-23 09:11:14 0条评论

雾化装置及雾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雾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雾化装置及雾化设备。


背景技术:



2.雾化设备在现代化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医用雾化器、空气加湿器、微型电子雾化器等等,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市场对雾化设备的综合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特别体现在对发热效率、雾化质量、雾化还原度等性能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3.雾化设备中的雾化装置作为核心部件,用于将待雾化液进行雾化以形成雾化气体。相关技术中的雾化装置及雾化设备在雾化待雾化液时,无法对雾化过程中待雾化液的体积进行大概的控制,会使得雾化过程中待雾化液过多或者过少,进而导致雾化装置及雾化设备进行雾化的雾化质量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装置及雾化设备,以解决雾化装置及雾化设备进行雾化的雾化质量较低的技术问题。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雾化装置,包括:
6.雾化组件;
7.储油组件,套设于所述雾化组件外周,所述储油组件用于存储待雾化液;
8.第一导油件,所述第一导油件承载于所述雾化组件,且与所述储油组件连通;以及
9.第二导油件,所述第二导油件承载于所述雾化组件,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导油件及所述雾化组件连通,所述第一导油件用于将所述储油组件内的所述待雾化液输送至所述第二导油件,并由所述第二导油件输送至所述雾化组件进行雾化形成雾化气体,所述第一导油件的储油性能大于所述第二导油件的储油性能。
10.本技术提供的雾化装置中,第二导油件承载于雾化组件,且分别与第一导油件及雾化组件连通,第一导油件用于将储油组件内的待雾化液输送至第二导油件,并由第二导油件输送至雾化组件进行雾化形成雾化气体,第一导油件的储油性能大于第二导油件的储油性能。第一导油件分别连通于储油组件和第二导油件,在雾化装置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储油组件内的待雾化液先进入至第一导油件在从第一导油件渗透至第二导油件进行雾化,第一导油件可用于储存部分待雾化液,避免第二导油件内的待雾化液过多,同时也可以通过第一导油件及时为第二导油件提供待雾化液,以提高雾化装置的雾化质量。
11.其中,所述储油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密封件,所述第一壳体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及所述密封件外周,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密封件分别套设于所述雾化组件的外周,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以及所述密封件围合成储油空间,所述储油空间用于储存所述待雾化液,所述密封件还具有所述储油空间连通的导油孔,所述第一导油件穿设于所述导油孔及所述储油空间。
12.其中,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雾化壳体、压合件及雾化件,所述雾化壳体分别套设于所
述压合件及所述雾化件外周,所述压合件与所述雾化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导油件部分位于所述压合件与所述雾化件之间,所述第二导油件位于所述第一导油件与所述雾化件之间。
13.其中,所述第一导油件包括连通的第一导油子件及第二导油子件,所述第一导油子件位于所述雾化壳体内且位于所述压合件与所述雾化件之间,所述第二导油子件穿设于所述雾化壳体且位于所述压合件与所述雾化件之间,所述第一导油子件与所述第二导油子件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导油件连通。
14.其中,所述雾化壳体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于穿设所述第二导油子件及所述第二导油件。
15.其中,所述压合件具有第一通气孔,所述雾化壳体具有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与所述第二通气孔连通。
16.其中,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压合壳体,所述压合壳体套设于所述雾化壳体的外周且与所述雾化壳体抵持,所述压合壳体与所述雾化壳体配合,用于固定所述第二导油子件及第二导油件。
17.其中,所述压合壳体包括筒体及底部,所述底部位于所述筒体的一端,所述筒体套设于所述雾化壳体,所述底部抵持所述雾化壳体,所述底部具有第三通气孔,所述第三通气孔连通所述第一通气孔及所述第二通气孔。
18.其中,所述第一导油件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为无纺布,所述第二导油件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芳纶。
19.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雾化设备,包括电源及所述的雾化装置,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雾化组件。
20.所述雾化设备应用了上述的雾化装置,第一导油件可用于储存部分待雾化液,避免第二导油件内的待雾化液过多,同时也可以通过第一导油件及时为第二导油件提供待雾化液,以提高雾化设备的雾化质量。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组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组件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组件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27.标号说明:
28.雾化装置-1、雾化组件-10、雾化壳体-11、第一雾化子壳体-111、第二雾化子壳体-112、第一凹槽-113、第二通气孔-114、压合件-12、第一通气孔-121、雾化件-13、压合壳体-14、筒体-141、底部-142、第三通气孔-143、储油组件-20、第一壳体-21、第二壳体-22、密封件-23、导油孔-231、储油空间-24、第一导油件-30、第一导油子件-31、第二导油子件-32、第
二导油件-40、吸气端-51、进气端-52。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0.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31.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32.在本说明书中,为了方便起见,使用“中部”、“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句以参照附图说明构成要素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说明书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构成要素的位置关系根据描述的构成要素的方向适当地改变。因此,不局限于在说明书中说明的词句,根据情况可以适当地更换。
33.在本说明书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通过中间件间接相连,或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含义。
34.雾化设备在现代化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医用雾化器、空气加湿器、微型电子雾化器等等,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市场对雾化设备的综合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特别体现在对发热效率、雾化质量、雾化还原度等性能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35.雾化设备中的雾化装置作为核心部件,用于将待雾化液进行雾化以形成雾化气体。相关技术中的雾化装置及雾化设备在雾化待雾化液时,无法对雾化过程中待雾化液的体积进行大概的控制,会使得雾化过程中待雾化液过多或者过少,进而导致雾化装置及雾化设备进行雾化的雾化质量较低。具体地,若雾化装置在雾化过程中待雾化液过多,则可能会导致产生雾化气体在释放的过程中与待雾化的液体接触,降低雾化的还原度,若雾化装置在雾化过程中待雾化液过少,则会降低雾化装置整体的雾化效率,降低雾化质量。
36.请参阅图1及图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雾化装置1,以解决雾化装置1进行雾化的雾化质量较低的技术问题。
37.所述雾化装置1包括雾化组件10、储油组件20、第一导油件30以及第二导油件40。所述储油组件20套设于所述雾化组件10外周,所述储油组件20用于存储待雾化液。所述第
一导油件30承载于所述雾化组件10,且与所述储油组件20连通。所述第二导油件40承载于所述雾化组件10,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导油件30及所述雾化组件10连通,所述第一导油件30用于将所述储油组件20内的所述待雾化液输送至所述第二导油件40,并由所述第二导油件40输送至所述雾化组件10进行雾化形成雾化气体,所述第一导油件30的储油性能大于所述第二导油件40的储油性能。
38.所述雾化组件10可用于雾化所述待雾化液,并将所述待雾化液雾化为所述雾化气体。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组件10通过高频振动所述待雾化液使其雾化为所述雾化气体,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组件10也可以通过加热或其他方式将所述待雾化液雾化为所述雾化气体,本技术对此不作具体的限定。
39.所述储油组件20用于存储所述待雾化液,可选地,本技术对所述储油组件20能够储存所述待雾化液的体积不作限定,可以根据所述雾化装置1的规格进行设计并制造。
40.所述第一导油件30分别与所述储油组件20及所述第二导油件40连通,所述第一导油件30可用于将所述储油组件20内的所述待雾化液输送至所述第二导油件40。所述第二导油件40分别与所述第一导油件30及所述雾化组件10连通,所述第二导油件40可用于将所述第一导油件30内的所述待雾化液输送至所述雾化组件10进行雾化形成雾化气体。
41.本技术提供的雾化装置1中,第二导油件40承载于雾化组件10,且分别与第一导油件30及雾化组件10连通,第一导油件30用于将储油组件20内的待雾化液输送至第二导油件40,并由第二导油件40输送至雾化组件10进行雾化形成雾化气体,第一导油件30的储油性能大于第二导油件40的储油性能。第一导油件30分别连通于储油组件20和第二导油件40,在雾化装置1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储油组件20内的待雾化液先进入至第一导油件30在从第一导油件30渗透至第二导油件40进行雾化,第一导油件30可用于储存部分待雾化液,避免第二导油件40内的待雾化液过多,同时也可以通过第一导油件30及时为第二导油件40提供待雾化液,以提高雾化装置1的雾化质量。
42.需要说明的是,可选地,所述待雾化液包括但不限于为烟油,所述雾化气体包括但不限于为烟油进行雾化后的气体,本技术对此不作具体的限定。
43.所述第一导油件30的储油性能大于所述第二导油件40的储油性能。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油件30的亲油性大于所述第二导油件40的亲油性。可选地,所述第一导油件30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为无纺布,所述第二导油件40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芳纶,本技术对此不作具体的限定。
44.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组件通过超声波振动以雾化所述待雾化液,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组件也可以通过加热以雾化所述待雾化液,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定。
45.请参阅图3及图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组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组件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所述雾化组件10包括雾化壳体11、压合件12及雾化件13,所述雾化壳体11分别套设于所述压合件12及所述雾化件13外周,所述压合件12与所述雾化件13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导油件30部分位于所述压合件12与所述雾化件13之间,所述第二导油件40位于所述第一导油件30与所述雾化件13之间。
46.具体地,所述雾化壳体11包括相连的第一雾化子壳体111及第二雾化子壳体112,所述第一雾化子壳体111内具有第一收容空间,所述第二雾化子壳体112内具有第二收容空间。
47.所述第二雾化子壳体112具有朝向所述第一收容空间的放置面,且所述放置面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一雾化子壳体111沿所述通孔的外周缘凸设于所述第二雾化子壳体112。
48.所述雾化件13设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内,且设于所述通孔背离所述放置面的一侧,所述雾化件13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通孔的径向尺寸,因此所述雾化件13无法通过所述通孔进入至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内。
49.所述第二导油件40设于所述放置面朝向所述第一收容空间的一侧,所述第二导油件40为柔性材质,可以部分设于所述通孔内并抵接所述雾化件13,便于所述雾化件13将所述第二导油件40内的所述待雾化液进行雾化。
50.所述压合件12设于所述第一雾化子壳体111的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内,且至少部分所述压合件12抵接于所述第二导油件40,并将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导油件40压合于所述雾化件13上,避免所述第二导油件40与所述雾化件13完全分离进而降低所述雾化装置1的雾化效果。同时至少部分所述压合件12抵接于所述第一导油件30,因所述第一导油件30抵接所述第二导油件40,所述压合件12也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导油件30将压力施加于所述第二导油件40,避免所述第二导油件40与所述雾化件13完全分离进而降低所述雾化装置1的雾化效果。
51.第一雾化子壳体111及第二雾化子壳体112在具体设置时,第一雾化子壳体111和所述第二雾化子壳体112可以通过塑胶模具成型、粉末冶金、五金模具成型、陶瓷模具成型等工艺中的一种一体成型,能够较为方便快捷地实现所述雾化壳体11量产,通过上述工艺中的一种能够较为方便地实现所述雾化壳体11的制备。本技术为了便于理解,人为将第一雾化子壳体111及第二雾化子壳体112进行了不同的命名。当然,所述雾化壳体11的制备工艺并不局限于此,还可以为其他能够满足要求的一体成型工艺,例如还可以通过注塑、吹塑或是压制成型等工艺,还可以二次制备成型,例如第一雾化子壳体111和所述第二雾化子壳体112还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凹凸配合等工艺固定为一体,本技术对此不作具体的限定。
52.请参阅图1、图3及图4,所述压合件12具有第一通气孔121,所述雾化壳体11具有第二通气孔114,所述第一通气孔121与所述第二通气孔114连通。
53.具体地,所述第二通气孔114设于所述第一雾化子壳体111上,且所述第二通气孔114连通所述第一收容空间。
54.所述压合件12的侧壁具有对应所述第二通气孔114设置的镂空部,所述镂空部用于使外界环境的气体通过。
55.所述雾化装置1具有吸气端51以及进气端52,所述第一通气孔121连通所述吸气端51,所述第二通气孔114连通所述进气端52。当用户在所述吸气端51吸气使得所述第一通气孔121内产生负压时,所述进气端52外的气体会进入至所述进气端52,并通过所述第二通气孔114及所述镂空部进入所述第一通气孔121,推动所述第一通气孔121内的所述雾化气体朝向所述吸气端51移动,进而能够使用户吸入所述雾化气体。
56.在此过程中,所述压合件12压合于所述第二导油件40,且所述第一通气孔121对应的部分为所述第二导油件40与所述雾化件13进行接触的大部分区域,所述第一通气孔121对应部分的所述第二导油件40内所述待雾化液进行雾化后,所述雾化气体直接通过所述第一通气孔121进入至所述进气端52,大部分所述雾化气体并不会与所述第一导油件30或所述待雾化液进行接触,以实现气液分离的目的。
57.请参阅图2、图3,所述储油组件20包括第一壳体21、第二壳体22以及密封件23,所述第一壳体21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二壳体22及所述密封件23外周,所述第二壳体22与所述密封件23分别套设于所述雾化组件10的外周,所述第二壳体22与所述第一壳体21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壳体21、所述第二壳体22以及所述密封件23围合成储油空间24,所述储油空间24用于储存所述待雾化液,所述密封件23还具有所述储油空间24连通的导油孔231,所述第一导油件30穿设于所述导油孔231及所述储油空间24。
58.具体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件23分别抵持所述第二壳体22的一端及所述第一壳体21的内壁,并与所述第一壳体21以及所述第二壳体22围合形成所述储油空间24。
59.所述密封件23套设于所述雾化组件10的外周,具体地,所述密封件23套设于所述第一雾化子壳体111与所述第二雾化子壳体112的交界处。所述密封件23可用于避免所述储油空间24内的所述待雾化液泄露到所述雾化装置1的其他部件。
60.所述密封件23的所述导油孔231设于所述密封件23朝向所述储油空间24的一侧并且与所述储油空间24连通,所述导油孔231可用于收容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导油件30,以便于所述储油空间24内的所述待雾化液能够进入至所述第一导油件30。
61.请参阅图3及图4,所述第一导油件30包括连通的第一导油子件31及第二导油子件32,所述第一导油子件31位于所述雾化壳体11内且位于所述压合件12与所述雾化件13之间,所述第二导油子件32穿设于所述雾化壳体11且位于所述压合件12与所述雾化件13之间,所述第一导油子件31与所述第二导油子件32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导油件40连通。
62.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油子件31、所述第二导油子件32、所述第二导油件40及所述雾化件13依次设置。所述压合件12至少部分抵接所述第一导油子件31以及所述第二导油子件32,
63.所述第一导油子件31位于所述雾化壳体11内且位于所述压合件12与所述雾化件13之间,具体地,所述第一导油子件31设于所述放置面上且设于所述雾化子壳体的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内。所述第二导油子件32穿设于所述雾化壳体11且位于所述压合件12与所述雾化件13之间,具体地,所述第二导油子件32设于所述放置面上且部分设于所述雾化子壳体的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内。
64.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油件40为长条状,所述第二导油件40的中心部位抵接所述雾化件13。所述第二导油子件32的数量为2,且分别设于所述第二导油件40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一导油子件31为镂空圆柱体,所述第一导油子件31的侧壁分别抵接两个所述第二导油子件32。所述第一导油子件31与所述储油空间24直接连通,所述第一导油子件31还分别与所述第二导油件40和所述第二导油子件32连通,能够使所述待雾化液进入至所述第二导油子件32继续存储或者进入至所述第二导油件40内进行雾化。
65.可选地,所述第一导油子件31与所述第二导油子件32包括但不限于为一体式结构,即所述第一导油子件31与所述第二导油子件32通过一道工艺程序一体制备,本技术为了便于理解,人为将所述第一导油子件31与所述第二导油子件32进行了不同的命名,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66.请再次参阅图3及图4,所述雾化壳体11具有第一凹槽113,所述第一凹槽113用于穿设所述第二导油子件32及所述第二导油件40。
67.所述雾化壳体11具有所述第一凹槽113,具体地,所述第一雾化子壳体111的侧壁具有第一凹槽113。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槽113的数量为2,且分别对应于两个所述第二导油子件32。所述第一凹槽113用于穿设第二导油子件32及所述第二导油件40,使得第二导油子件32能够连通所述储油空间24。
68.请参阅图3、图4及图5,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组件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所述雾化组件10还包括压合壳体14,所述压合壳体14套设于所述雾化壳体11的外周且与所述雾化壳体11抵持,所述压合壳体14与所述雾化壳体11配合,用于固定所述第二导油子件32及第二导油件40。
69.所述压合壳体14套设于所述雾化壳体11的外周且与所述雾化壳体11抵持,具体地,所述压合壳体14的形状与所述第一雾化子壳体111的形状对应,所述压合壳体14套设于所述第一雾化子壳体111的外周且与所述第一雾化子壳体111抵持。所述压合壳体14部分与所述第二导油子件32抵接,并压合所述第二导油子件32及所述第二导油件40,将其固定于所述放置面上,能够避免所述第二导油子件32与所述第二导油件40分离,使得所述待雾化液能够从所述第二导油子件32进入至所述第二导油件40进行雾化,并且还能避免所述第二导油件40与所述雾化件13完全分离进而降低所述雾化装置1的雾化效果。
70.请再次参阅图3、图4及图5,所述压合壳体14包括筒体141及底部142,所述底部142位于所述筒体141的一端,所述筒体141套设于所述雾化壳体11,所述底部142抵持所述雾化壳体11,所述底部142具有第三通气孔143,所述第三通气孔143连通所述第一通气孔121及所述第二通气孔114。
71.具体地,所述筒体141套设于所述第一雾化子壳体111,且所述筒体141背离所述底部142的一端抵持所述第二雾化子壳体112。所述筒体141与所述第一雾化子壳体111过盈配合,以使得所述压合壳体14与所述第一雾化子壳体111进行装配时能够相对固定。
72.所述底部142具有第三通气孔143,所述第三通气孔143连通所述第一通气孔121及所述第二通气孔114。所述第三通气孔143连通所述吸气端51,所述第三通气孔143能够使得所述雾化气体通过并进入所述吸气端51。
73.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雾化设备,所述雾化设备包括电源(未图示)及所述雾化装置1,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雾化组件10。所述电源用于给所述雾化组件10供能,以使得所述待雾化液能够顺利进行雾化形成所述雾化气体。
74.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组件;储油组件,套设于所述雾化组件外周,所述储油组件用于存储待雾化液;第一导油件,所述第一导油件承载于所述雾化组件,且与所述储油组件连通;以及第二导油件,所述第二导油件承载于所述雾化组件,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导油件及所述雾化组件连通,所述第一导油件用于将所述储油组件内的所述待雾化液输送至所述第二导油件,并由所述第二导油件输送至所述雾化组件进行雾化形成雾化气体,所述第一导油件的储油性能大于所述第二导油件的储油性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密封件,所述第一壳体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及所述密封件外周,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密封件分别套设于所述雾化组件的外周,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以及所述密封件围合成储油空间,所述储油空间用于储存所述待雾化液,所述密封件还具有所述储油空间连通的导油孔,所述第一导油件穿设于所述导油孔及所述储油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雾化壳体、压合件及雾化件,所述雾化壳体分别套设于所述压合件及所述雾化件外周,所述压合件与所述雾化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导油件部分位于所述压合件与所述雾化件之间,所述第二导油件位于所述第一导油件与所述雾化件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油件包括连通的第一导油子件及第二导油子件,所述第一导油子件位于所述雾化壳体内且位于所述压合件与所述雾化件之间,所述第二导油子件穿设于所述雾化壳体且位于所述压合件与所述雾化件之间,所述第一导油子件与所述第二导油子件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导油件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壳体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于穿设所述第二导油子件及所述第二导油件。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件具有第一通气孔,所述雾化壳体具有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与所述第二通气孔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压合壳体,所述压合壳体套设于所述雾化壳体的外周且与所述雾化壳体抵持,所述压合壳体与所述雾化壳体配合,用于固定所述第二导油子件及第二导油件。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壳体包括筒体及底部,所述底部位于所述筒体的一端,所述筒体套设于所述雾化壳体,所述底部抵持所述雾化壳体,所述底部具有第三通气孔,所述第三通气孔连通所述第一通气孔及所述第二通气孔。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油件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为无纺布,所述第二导油件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芳纶。10.一种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及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装置,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雾化组件。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雾化装置及雾化设备,雾化装置包括雾化组件、储油组件、第一导油件以及第二导油件,储油组件套设于雾化组件外周,储油组件用于存储待雾化液;第一导油件承载于雾化组件,且与储油组件连通;第二导油件承载于雾化组件,且分别与第一导油件及雾化组件连通,第一导油件用于将储油组件内的待雾化液输送至第二导油件,并由第二导油件输送至雾化组件进行雾化形成雾化气体,第一导油件的储油性能大于第二导油件的储油性能。第一导油件可用于储存部分待雾化液,避免第二导油件内的待雾化液过多,同时也可以通过第一导油件及时为第二导油件提供待雾化液,以提高雾化装置的雾化质量。质量。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

陈楚辉 兰石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深圳市奥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26

技术公布日:

2022/9/30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zhuanli/patent-1-52980-0.html

来源:专利查询检索下载-实用文体写作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2-12-21 01:28:04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